《雨巷》教案《雨巷》教案《雨巷》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雨巷》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巷》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悟诗歌意象,把握思想情感。 2、朗读、背诵全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学习诗歌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导入】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跟随日本著名作家青冈卓行披文入里,从独特的视角欣赏到了维纳斯雕像的神韵之美,也学会了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欣赏艺术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审美眼光,走进戴望舒先生朦胧优美的诗境,沐浴诗的光辉,接受诗歌艺术的陶冶吧!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戴望舒 1、请一位同学根据预习简要介绍戴望舒,另一位同学予以适当补充 2、教师精要简评(屏幕显示)10/10
《雨巷》教案 二、走进“雨巷”—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情调,理清思路。 1、教师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重点字音检测(课件展示) 2、个性化朗读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文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安排两位同学读全诗) (2)阅读评议学生讨论交流朗读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3)学生在评议感悟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展示阅读。 3、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学生观看视频,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诗歌 4、交流视听感受,学生结合预习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1)从诗文中看到了什么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我”、姑娘) (2)从诗文朗诵及视频画面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调?(朦胧、忧伤、凄婉动人) (3)理清诗文思路[找出体现思路的语词](教师依次逐步屏显下列内容) 我希望逢着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飘过我身旁 到了篱墙10/10
《雨巷》教案 (照应) 走尽雨巷…… 我希望飘过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思考讨论诗歌意象虚幻性。问题:诗中的情境意象是以怎样德方式出现的? [学生答问]: “希望”一词自始至终,表明诗中情境只是作者在迷茫状态下的虚幻追求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小结:诗歌整体特色象征手法,朦胧、含蓄。10/10
《雨巷》教案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4)走出影音,诗文留给了你怎样的情绪?(无尽的徜徉与回味) 这首诗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让我们回味无穷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文共同探讨吧!(学生齐喊学习口号:奇文共赏,领略风光!) 三、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1、学生朗读品味诗歌,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或意象加以赏析交流 教师明确重点: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一共采用了6个典型意象。 道具背景: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景物)人物形象:我、姑娘 油纸伞: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暮春时节,在悠长的雨巷,撑出一顶油纸伞,为小巷平添了一份寂寥,凄清氛围,也撑起了一个风雨中独立消魂的形象。10/10
《雨巷》教案 雨巷:小巷在长长的青石板路上延伸着,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濛濛的细雨,更是充满了朦胧意蕴之美。它悠长寂寥,牵动起行人的无限忧思,形成一种无尽的绵邈之美。 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一词。在诗人的眼里,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譬如屈原“香草美人式”的比喻一样,诗人为什么要用丁香来修饰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一样的芬芳。) 明确:(分屏展示)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颜色朦胧却不轻佻,芳香宜人。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往往是美丽、高洁和愁怨彷徨的象征。这首《雨巷》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忧郁、空灵之感,与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十分符合。 篱墙:颓圮衰败,更给人一种哀怨、惆怅的凄凉氛围。 “我”和姑娘:彷徨寂寥、冷漠惆怅、悄然飘然、凄婉迷茫 总结: 诗人选取了一组和谐凄美的意象,贯以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勾画出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让人回味无穷。10/10
《雨巷》教案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涵泳回味,背诵诗文,学生同桌互动。 3、诗文朗诵展示。 四、走出雨巷,回味思考(探究活动) 1、把握诗歌情感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明确: (1)失恋的痛苦: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使作者充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参考背景) 2、富有音乐感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请同学们是从诗文的句式结构、修辞、节奏及音韵的方面揣摩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1)《雨巷》的音节特色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妙用复沓句式,节奏整齐和谐,叠词运用富有律动美。10/10
《雨巷》教案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 (3)修辞上用排比的手法,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濛的意境。 (5)《雨巷》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明确:诗歌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五、小结鉴赏诗歌方法10/10
《雨巷》教案 刚才在徜徉雨巷涵泳其中的过程中,我们已一道完成了对该诗的鉴赏,请同学们回味总结一下我们诗歌鉴赏的过程和方法,明确以后再学习鉴赏诗词歌,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探讨后明确: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诗。 2、理解诗歌,在诵读中感悟作品,体会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六、回味文本跟视屏诵读结束语 同学们,读着优美的诗文,徜徉于文学的殿堂,你的心里是否在涌起几分感动。是呀,人生是坎坷的,但生活是多彩的,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激情吧,只要追求不断,生活的美好便会一直展现,无论坦途还是艰险。 七、课下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并能够默写。 2、学用诗歌的象征手法,选取恰当的意象,试写一首诗歌。 《雨巷》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10/10
《雨巷》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丁香花》,并顺势导入新课《雨巷》。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10/10
《雨巷》教案 1、本文描写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选取这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姑娘象征着什么? 3、本首诗歌的情感主题是什么? 4、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再一次一起聆听《雨巷》。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