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美丽的小兴安岭13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小兴安岭是一个一年四季景色都很美丽的,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重点理解“抽出、密密层层、飞舞、呼呼”等词语,体会用语的准确。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语领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学习是怎样准确地运用词语描写景物的。 2.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夏天森林、浓雾景色的特点。 教学思路: 依据课文“总——分——总”的构篇形式,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最后的总结段入手,由“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逆推至前文的阅读。在细读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一年四季景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审题。 学生读题后,思考并议论: 1.看了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写什么?写它怎么样?2.看了课题,同学们想通过读课文知道什么? 在学生回答出本课是写小兴安岭,写它的美丽后,教师出示中国版图,指出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然后再议论第2问。 二、学生预习。自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1.自读课后生字,要读准字音。 2.自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课文中划出不懂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效果。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2.指名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读后评议。 3.请同学们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句子。 在学生说出不懂的句子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和“小兴安岭一年四季……”这两个句子在仔细读课文后解决。
四、范读课文。(如能配乐则更好)。 读前提出思考题: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很深?然后组织议论。(这时不要求学生回答得全面、深刻。) 五、分段讲读课文。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议论下面的问题: (1)“景色诱人”是什么意思? (2)“宝库”是什么? 在学生议论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用“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小兴安岭是不是一年四季景色诱人,而且还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座巨大的宝库。”过渡到学习前面的课文。 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读前提出思考问题:读了第1自然段,你了解到小兴安岭的什么情况,读后议论: (1)你了解到小兴安岭的什么情况?(树木很多。) (2)从哪儿可以看出树木很多呢? 教师引导学生扣住词语“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来分析体味;扣住比喻句“像绿色的海洋”来分析体味;扣住省略号体会树木种类很多。然后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景色? 读后,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接着便进行以下教学活动: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并在书上做上记号。(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 2.要求学生仔细读每一句话,然后议论: (1)春天的树木是怎样的? 学生读句子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把句中的“抽出”换成“长出”好吗?为什么?(不好。因为枝条是一根根的,“抽出”还给人一种很快地长出的感觉。) (2)“积雪”、“小鹿”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要学生读句子回答后,教师作以下引导: “汇成”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体会出积雪融化后,分别从山上不同的地方流下来,汇成了小溪。 “淙淙”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小溪叮叮咚咚欢快流淌的情景。 春天到了,小鹿高兴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比较“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与原教材“有的俯下脑袋,有的侧着身子喝水”哪个句子更准确,并加以体会。(读句子,引导学生想象;扣住“映在”,理解意思及课文中具体指什么?)
(3)“溪水”是怎样的? (4)什么叫“原木”?“原木”多吗?从哪儿可以看出?(“原木”指刚采伐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木材。从“像一支舰队”可看出原木很多。因为许多军舰排列在一起才叫舰队。) 3.教师导读。 依据上述几个问题,逐一提出,学生读课文回答。下面试举一例: 师:小兴安岭春天的树木是怎样的? 生:读“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读后,问:这一个自然段写了好多景物,可以用一句怎样的话概括?(小兴安岭春天美丽的景色。) 二、教师朗读第3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问题:“这段写了小兴安岭的夏天的哪些景物?读后议论: 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怎样?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然后议论: (1)读了这句话,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可以说树木长得怎样?(非常茂盛。) (2)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树木长得很茂盛呢? 引导学生扣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严严实实”来体会。“葱葱茏茏”
形容树木长的什么样子?“密密层层”的枝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封”如果换成“盖”、“遮”好吗?12下一页——感谢阅读这篇文章,.., (3)由于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又“封得严严实实”的。那会是怎样的情况呢?(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将上述内容进行生动的描述,学生进行想象。 2.夏天的雾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整个森林会浸在乳白色的浓雾中呢?(雾是乳白色的,而且很浓。因为树木长得太茂盛了,雾不易散出去,所以整个森林是浸在乳白色的浓雾中。) 3.太阳出来了,是怎样的景象?学生读课文回答,然后议论: (1)“金光”指什么? (2)看看插图,说说为什么课文里写“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呢?(因为树的枝叶太密了,阳光透过缝隙形成了光束) (3)宿舍门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学生朗读课文回答) 4.这个自然段写什么?然后指名朗读。
第三课时 一、导语。上节课学习了2、3自然段,了解到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景色十分美丽。这节课我们学习后面的课文,看看小兴安岭秋、冬季又是怎样的景色。 二、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1)读第1、2句。说一说从哪儿看出小兴安岭发生了变化?(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落叶在林间飞舞。) 想象一下“落叶在林间飞舞”是怎样的情景? (2)这时的小兴安岭只是一片黄色吗?(不是的,是黄中有绿。因为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3)秋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哪些宝贝?这里为什么用“献出”一词? 教师出示练习:()的山葡萄,()的榛子,()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药材。 教师小结:秋天,小兴安岭不仅是景色很美,它还向人们献出了这么丰富的物产,使我们觉得它更美了。 2.教师读第五自然段。学生边听边划出写了哪些景物。(白雪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1)冬天,小兴安岭的雪景美不美,从哪儿看出?(扣“飞舞”、“积雪”、“又松又软”、“没过膝盖”
想象体会。) (2)雪花为什么会在空中飞舞?(扣“呼呼”的西北风来体会。) (3)动物们怎样过冬的?(注意理解词语“脚掌”“来临”的意思。)先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描述:在一片银白色世界中,四周异常寂静,这时我们走进森林,突然,头顶上落下一团雪,抬头一看,呀!一只翘着蓬松松的尾巴的小松鼠踩在枝头,用亮晶晶的眼睛向四周望看,它是不是在看春天到了没有哇?同学们想想,这样的情景美吗? 3.再读第6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加深理解。 ①先读一读2——5自然段,完成课后第2题。 ②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 1.先弄清全段共有几句话,每几句话写什么? 2.扣关键词。比如:第3自然段第1句中的“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挡住”、“遮住”。第四自然段中“空中飞舞”、“没过膝盖”、“美餐”、“舔脚掌”“收藏”“散步”“来临”等词语。 3.练习背诵。
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 1.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进行词语替换练习。 3.比较用词的准确。 附:板书 13美丽的小兴安岭上一页12——感谢阅读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