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永康
永康方岩位于永康市东部的方岩风景名胜区,距永康城区约20公里,是植根于丹霞地貌的山水奇葩。早在1985年,方岩风景区以其惊心动魄的险峰绝壁、鬼斧神工的天然石雕像、星罗棋布的岩洞室、异彩纷呈的飞瀑平湖,被批准为浙江省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区包括方岩山、五峰、南岩、石鼓寮、灵山湖、烈士陵园、状元湖等八大景区,总面积为92平方公里。方岩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峰险石怪,瀑美洞奇,融雄伟峻险、青山秀丽于一体,成为观赏丹霞地貌、朝觐古圣先贤的著名游览胜地。
西津桥名闻遐迩的永康西津桥,是迄今为止全国最长的古廊桥。已载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主编的《中国桥梁建筑史》一书。西津桥位于永康市城区西南,横跨永康江,连接江滨南路和龙川中路。从龙川中路进入西津桥口。左右两面长廊,似左右双翼,构成古桥独特的风景,象征古廊桥的生机和活力。还起到一石二鸟的功效:既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廊桥,又利于桥的交通畅通。现已被选入“永康十景”之“西津寻梦”。据《永康县志》载:西津桥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雍正初年由木桥改建石墩,上建桥廊。以后多次重修。1989年国庆节前竣工,茅以升教授为该桥亲书桥名。西津桥南北朝向,长166米,宽4米,12墩13孔(重修前为206.3米,15墩,16孔)。墩高于岸,下可通航。石墩上架木梁,铺木板,上建桥屋58间,中为亭阁,两侧重檐。单步梁,歇山顶,阴阳瓦,可避风雨。西津桥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以强弓似的桥身直指上游。西津桥一反传统的“河欲曲,桥务直”之说,这种“离经叛道”的新颖设计,确实为西津桥平添了许多风采。曲桥颇具幽趣,桥显得很长,在桥头一眼看不到对面。漫步西津古桥长廊,大红灯笼高悬,廊间梁壁书法遍布,感觉这不像是一座交通要道,通行桥梁,更像是一个休闲场所。
五指岩五指岩风景区位于永康市最北部,西北与义乌市交界,北与东阳为邻,是永康北部的天然屏障。五指岩主峰海拔712公尺,方圆五公里,比浙东名胜方岩高约一倍,故民间俗语云:“方岩高高,不及五指岩半山腰。”与五指岩相联的密浦山是永康的母亲河--华溪溪水的发源地。五指岩拔地耸天,壁立如削,雄奇壮观,被称为五指探云,为永康十景之一。清晨,云蒸霞蔚,傍晚,满目夕照,正是登高望远、极目舒怀的理想场所。
公婆岩从市区到方岩的路上,一定会经过一座比较奇特的山,那就是公婆岩,又名石翁山,似一峰高突,若老翁戴纱而得名。石翁之东还有一峰,状如螺髻老妇,传为石翁之妻。关于公婆岩,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在公婆岩的山脚有一个叫黄泥墈的村庄,从山脚延伸到山顶,都用石阶铺砌而成。每天清晨4点钟开始,村里总会来一些特殊的客人,他们专程从市区甚至几十里外的地方驱车过来爬山锻炼。
芝英镇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名大田。东晋时,汝南有应詹者,从晋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镇南大将军,封观阳侯,其子应元,招为驸马,以功任御史大夫,后随父迁家于此。“此则南宗应氏之始。”后因族属繁衍,更村名为诸应。“宋有傅岩者,自大田徙仙居,其后裔又自仙居徙缙云。嘉熙间曰九二府君者,乃自缙云还诸应家焉。”其后有灵芝产墓之祥,乃更村名为芝英。永康市芝英镇是芝英应氏根源地。芝英应氏已有1670多年历史。永康市应氏大宗祠从明清至民国,芝英有应氏祠堂72幢。多为二三进建筑。上进安放木主和香案,中下两进一般空着,作聚会之用。子孙住房遇有不幸,也可暂作居住。每个祠堂,都置有田地山房等常产。常田租给子孙永佃耕种,租谷收入作祭祀之用。祠厅管事会负责收租、祭祀。每年清明前后举行祖祭。祭祀异常隆重,祭品非常丰盛。参加祭祀子孙要临场“接筹”。以“红筹”之多寡,把祭祖的“份子”散发给参加祭奠的男姓子孙。各人“红筹”的多寡,和年龄、学历、功名的高低有关。按民国时期分散份子的标准,一个应氏男姓子孙至少可分到1份。如果年满60岁,可加1份;年满70岁再加1份,逢十累加。如果初小毕业,可加1份;高小毕业,再加1份;初中毕业,又加1份,逢级累加。多者可拿到10份以上“份子”。为了安排祭祀,事先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要匡计好“份子数”,搞好筹划。
芝英祠堂分布密集全国罕见前不久,国家公布了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我市芝英镇榜上有名。据考证,芝英古镇是永康应氏世居之地,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芝英应氏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周武王封其子于应(今河南省叶县),后世遂以国为氏。东晋建武元年(317),汝南人平南将军应詹(字思远),随元帝渡江南征,在抚平芝英一带流民扰乱之后,赏识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此垦荒种地,形成了一片官方拥有的田地,叫“官田”。后因屯田规模不断扩大,故又称“大田”。到了宋代,族众繁衍,形成由诸多应氏群居组成的大村庄,故更名为“诸应”。明洪武之时,紧依村旁的应氏祖坟长有灵芝,人们以为是祥瑞之兆,芝英因此得名。芝英清代属游仙乡,1931年后属芝英镇。本文将从建筑格局、祠堂、民居与道观、古桥与古井等方面来介绍芝英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传统建筑连绵成片,街巷格局保存完整经过历代的建设,古镇发育较为成熟,街巷格局保存完好,保留有众多的宗祠、民居、商业店铺、池塘、古桥、古井、道观等。古镇以小宗祠堂为中心,青砖灰瓦,连绵成片,传统建筑分布面积约51131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3177平方米。古镇的街巷格局呈棋盘形,即所谓的“两区十八街”。“两区”以正街、紫霄路为中心线,把古镇划分成南、北两大片域。线南为前宅区,线北为后宅区。“十八街”是指古镇纵横交错的十八条街巷,如纵向延伸的南市街、义庄街、鸿羽路,横向延伸的新杏里、望月街、懋勋巷等。正街是古镇最长的商贸老街,两侧宗祠、店铺林立。方塘公祠至廊街东侧是旧时最繁华地段,商业建筑多为上宅下铺或前店后宅。民国时期,这里小吃摊店有二十多家,知名的有“应顺和单麦饼店”、“应胡海肉麦饼摊”等。廊街是古镇最具特色的历史街区,商贸活动十分兴盛。三十一间水阁楼店铺,大都建在里家塘上。店前的廊街又称凉棚街或半面街,宽近四米,每间店铺前置有一排凉棚凳,可供游客休息之用。廊街以北是宽阔的市基,相传为明代芝英应昙捐田而建。市基又分前市基和后市基,市基周边布满店铺,“协茂昌”、“协源昌”、“永生公”等芝英的老字号。
芝英祠堂众多、密集,在全国实属罕见祠堂是芝英古镇等级最高的建筑。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资料,民国年间芝英共有祠堂81座,目前保存完整的尚有52座,而且都是应姓祠堂。在一个不到1平方公里的芝英各自然村里,保存着如此众多的祠堂,在全国实属罕见。小宗祠堂又名仕濂公祠,位于芝英一村正街35号,是芝英应氏为祭祀小宗祖应昙而建。应昙(1391~1460),字仕濂,人称仕濂公,平生以乐善好施而闻名。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41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单层建筑。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前厅、过廊、正厅及寝堂,两侧建有廊道。前厅、正厅、寝堂均为五间,牛腿、花拱雕刻精细。祠堂置有祭田及祭器,每逢春分、清明、秋分进行祭祀。仕濂公祠西侧,约隔二米处建有一座女祠,当地人称之为“婆婆厅”,奉祀应昙之妻。男祠与女祠并排而立,这在全国极为少见。思文公祠位于芝英七村,俗称“天房”,祀祥行二十二应榘,始建于明朝天启初年,历尽沧桑,屡毁屡修。第一次毁于1647年,1733年梧州知府应远捐俸重修。十九世纪,思文公祠又有两次毁于匪患,均由官居一品的“荣禄大夫”应宝时倡导重修。思文公祠建筑坐北朝南,占地1409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建照墙、前厅、正厅、过廊及寝堂,两侧建厢房。照墙为牌楼式,四柱三楼,斗拱出跳,上下枋施彩绘。前厅为五开间,明间前檐为卷棚式。正厅为五开间,前檐均用牛腿承托挑檐檩。享堂为七间。正厅至寝堂有过廊,过廊两侧各有一个小天井。两边厢房为上下两层结构。2006年,芝英七村两委自筹资金一百多万元,对该祠进行了修缮。芝英许多祠堂兼有管理慈善事务的功能,在救助难民、供养老人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代晚期,芝英大宗祠堂开始筹办“大宗义仓”,对孤寡老人实行供养,每月发放口粮。距大宗祠堂不远的希范公祠也是一个慈善机构,这里主要为死后无力安葬的应氏后人提供白皮棺材及安葬费用。到了清代,“义仓”又发展到“常平仓”。在粮食收割或丰收之时,大宗祠堂内设的“常平仓”出面收购粮食,进行贮藏。遇到青黄不接或闹饥荒时,“常平仓”就会开仓平价销售,起到平抑粮价和稳定人心的作用。芝英四村的义庄也是一个民间慈善机构,它归大宗祠管理,由晚清举人应宝时捐资创办。
古民居大致为“三合院”与“四合院”两种基本模式古民居是芝英古镇占比最高的建筑。芝英先民在构建村落民居时,创造了许多独特、新颖的建筑。民居从整体上看仍有一定规律,大致为“三合院”与“四合院”两种基本模式。因不同的地形条件和建筑意图,应氏先民通常会以此两种模式为基型进行扩展或重复组合,形成各种变异体。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当属应祖锡故居,位于芝英四村秋池里40号。应祖锡(1855~1927),字韩卿,光绪廿四年(1888)举人,后随清使任二等参赞于西班牙。回国后,先任江苏省南通、高邮四品知州,民国建立后,改任句容县知事。应祖锡退休后回芝英,创办女校,提倡女学。应祖锡故居创建于1906年,占地总面积1253平方米,分为正房和偏房两大部分。正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顶,中轴线上原建有前院、门厅、大厅、过厅、后厅,两侧建有廊道,上下两层结构。原大门入口设于东侧偏房,前院原有二口池塘,中间设石质拱桥,直通门厅大门。大厅明间后檐用板壁与过厅隔断,仅通过次间旁门连通,这样过厅及三进显得较为隐蔽。偏房位于主建筑的东侧,靠近小溪,依地势而建。建筑自南向北建一进、二进、三进。一进轿厅,系待客停轿所用,上建钟楼,总高度为四层,气势雄伟壮观。第二进与第三进均为佣人居所,第三进后檐直通后院菜地。应祖锡故居的门窗雕刻非常精细,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钟楼造形古朴活泼,给平板的主体建筑增添了不少活力。故居采用了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形制结构、门窗雕刻等方面采用中式传统做法,而墙面门楣线脚装饰、百叶窗、玻璃窗、扶栏栏杆等大胆采用了西洋做法。故居在建筑材料选用上,与中国传统建筑相比,亦有很大不同。例如,檐口仅用瓦当,滴水则由锡皮檐沟代替,正所谓“石板明堂锡水接”。
紫霄观:永康四大道观之一 现存最后一座重要道教建筑芝英紫霄观是我市现存的最后一座道教重要建筑,位于芝英八村的东南角,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历史。紫霄观原为仙人炼丹之所,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始建观依焉,此后屡毁屡修。南宋刘居靖任知观事时,对紫霄观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建。中间建有大殿,以崇奉道教圣祖,两侧建有厢庑。斋堂、库宇、钟台、藏室、厨房、澡堂及道家应该供奉的,无所不备。殿之西侧,建有书院,藏有道、儒等各家经典图书。宋至民国年间,紫霄观几经修葺,香火一直十分兴盛,被称为是永康四大道观之一。紫霄观久负盛名,这还与北宋名臣胡则及南宋状元陈亮有关。胡则(963~1039),字子正,宋端拱二年(989)进士。他曾到过紫霄观,并留有《紫霄观》诗一首。诗的全文为:“绮霞重迭武陵溪,鹫岭相将路不迷。白石洞中人乍到,碧桃花下马频嘶。深倾玉液琴声细,旋煮胡麻月色低。犹恨此身闲未得,好同刘阮灌芝畦。”诗文中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溪”来比喻紫霄观前的洞灵源溪,以印度佛教圣地“鹫岭”来比喻紫霄观正对的三宝峰,描述了紫霄观优美的自然环境。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据传他十岁时就曾在紫霄观读书。淳熙九年(1182),陈亮应当时应紫霄观知观事刘居靖之邀,撰写了《紫霄观重建记》,后人把此篇文章刻成了两块石碑。一块即《紫霄观重建记》,为宋嘉定辛巳年(1221)碑刻,另一块为《紫霄观楼宇重建记》,是明嘉靖十四年(1525)碑刻,它们均是永康目前保存的最早的碑刻,故极为珍贵。碑文标题、文字内容与北京大学邓广铭教授点校《陈亮集》中的《重建紫霄观记》有诸多不同,足资考证、校勘之用。古桥与古井 芝英古镇传神的点睛之笔古桥与古井是芝英古镇传神的点睛之笔。灵溪之上原有9座古桥,现仅存4座,即灵溪桥、回灵桥、鸿羽桥、小济桥。芝英古桥大多玲珑小巧,造型独特。古桥型制主要有半圆拱桥、折边拱桥两大类。灵溪桥位于芝英八村紫霄路59号门前,建于宋代,已有上千年历史。该桥东北至西南走向,横跨灵溪,为单孔三折边石拱桥,桥面用五块石板并列铺砌,劵脸处刻桥名。芝英古镇原有许多古井,现在居民已改用自来水,许多古井已废弃。“后井”位于芝英八村方塘里壁巷内,是目前保存完好且颇具地方特色的古井。该井以条石砌筑,井壁呈圆形,井深约8米,上置鼓形井圈,而且水质清澈,甘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