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重庆两江新区天宫殿学校:刘会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壮志豪情。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因此我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重点难点】1、学会品读山水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诗句。2、感悟古诗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破题。1、出示画像。【P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看看你们认识吗?(李白)谁能来介绍一下他?(请2名学生回答)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他一生创作过上千首的诗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山水诗。(板书:山水诗)那,品读山水诗有什么好方法呢?请和老师一起,在下面这首诗中去找找答案吧!【P2】2、破题读题。来,和老师一起写诗题,(板书:望)看看这个“望”字,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对,“望”就是向远处看的意思。诗人独自乘着船,看向了远处的——天门山。(板书:天门山)他被这里雄奇壮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诗。谁愿意来读一读诗题呢?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重读“望”字,读出距离感和气势)二、初读诗句。
1、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P3】2、指名读诗,教师评价。(字音准确,声音响亮等方面给予肯定)3、指导读出节奏。【P4】其实,读古诗也是有节奏和韵律的,谁能按照这样的节奏,像小诗人一样再读一遍?(指2-3名学生朗读,力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4、师生合作,三读古诗。看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来读。我来读一三行,你们读二四行。我们换过来,再读一次,我来读二四行,你们读一三行。记住这种节奏和味道,第三次老师读诗题、朝代、作者,诗句请你们读。三、品读诗句。1、承上启下,过渡引导。同学们读得真好!李白所写的诗,充满了大胆的想象,描写的景色大多是绮丽壮阔的风格。试想一下,他眼中的“天门山”会是什么样的?(请几名同学回答,比如: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是的,据说天门两山本是一体,抵挡汹涌的江流。由于受到楚江水常年的冲击,撞开天门山(加手势突出气势),使它中断成为东西两山。【P5】此时,你看到一条怎样的楚江?(波涛汹涌、奔流不息……)【P6】是的,当时的楚江,就是今天的长江。就是这样一条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楚江水,将天门山从中间断开,一分为二,这样的力量谁来读?2、学习“断”字,理解诗意。师:听出来了,你读的“断”字非常有力道,我们来看看这个断字,更好地来认识它。【P7】【P8】左偏旁代表两束丝线,简化以后,就成了今天的“米”字部。(范写“断”字)右半边是一个“斤”字,代表斧头,“断”字包含有力砍断的意思。下面,请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好这个“断”字。(师:写断字;生:写断字,一边书空一边念笔顺)
【P9】师:诗人的这个“断”字用得真好!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奔涌而来的江水,断开天门的那一幕,这样的气势谁再来读?(请几名学生朗读,可以试着加上动作)师:这楚江就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开变红)。男同学,你们来!男生读。(体现气势)3、读悟结合,感情朗读。师:读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楚江水势很猛,把---)请你读——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滔滔的楚江水那惊天动地的轰鸣)请你读——此时,你仿佛又想到了什么?(我想到这江水排山倒海,冲破险阻的气势)请你读——师: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气势,全班同学,一起读!4、顺势而学,引入下句。【P10】师:看,此时的楚江水,又有怎样丰富的变化呢?(请几名同学谈感受)师:当奔腾向前的江水,遇到了天门山的阻隔,才有了回旋澎湃的样子,李白用了哪一句诗,来描述眼前的景象呢?【P11】师:找得非常准确,请你读,请你读,请你读!5、抓住“回”字,体会诗境。师:是啊,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与水在暗暗较量,谁能读出这样的力量?你来试试。还有谁,想来挑战一下?全班女生,咱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诗!【P12】师:诗句中,一个开一个回,简简单单两个字,将楚江不同的姿态,一一呈现。是谁让楚江水有了这样丰富的变化?师: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依靠着这样的水,将诗人心中的美景,渐渐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学习山水诗的时候,就要一边读诗句,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板书——读诗句想画面)。来,让我们一起想象这样磅礴壮美的画面,读好这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6、学习重诵,古诗新读。
师:好,你们读得真有气势。可是,老师觉得还不足以表达诗中那磅礴壮美的气势。孩子们,合唱里有一种唱法,最能将这种慷慨激昂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了,那就是——重唱。在读古诗的时候,有一种收做重诵的方式,有同样的效果。此刻,我想请两位小诗人,和老师一起搭档,用重诵的方式来读好这一句。(请两组同学来演示)师:这样读诗,有趣吗?下面,我们分男女生两大组,一起来重诵。注意,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女生回读“楚江—开——”,男生再回读“楚江—开——”,最后全班回读“楚江—开——”。(提醒坐姿和眼神)7、学习“两岸青山相对出”,感受高兴之情。师:此时,李白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他看到什么?(青山)师:是哪一句诗描写了这样的景象呢?请你读!【P13】师:两岸的青山啊,像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你觉得,此刻的李白,心情是怎样的呢?来,请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白的这种心情。师:除了高兴,还会有怎样的心情呢?带上这样的心情,请你读!8、学习“孤帆一片日边来”,感受落寞之情。【P14】师:此时,25岁的李白在当时的社会上已经小有名气了,他怀着万丈的豪情与满腹的才华,想要报效朝廷为国出力。可惜啊,年轻的他却像天边的那一片孤帆,还没有被人发现呢!(师范读——孤帆一片日边来)师:你们觉得,这时的李白,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呢?(请2至3名同学朗读)师:前面豪情万丈,可惜之后却是孤独落寞的心情。你们觉得,这句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孤独落寞心情呀?(孤)能给“孤字”组几个词吗?师:看,诗句中用“孤帆”这个词语,写出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把这个词语,送回田字格中。(范写“孤帆”,提醒关键笔画)师:把“孤帆”这个词再送进诗句中,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李白前后两种不同的心情。谁还想来试一试?
9、感悟诗情,学法小结。师:读得真好!在那一段没有被朝廷赏识的时间里,李白创作的很多诗词中,都用到了这个“孤”字,充分体现了他当时那种孤独落寞的心情。我们来看——【P15】例如,在《送友人》中,他将对友人的不舍,与内心的孤寂,浓缩在了这句诗中,读——《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诗人有一腔热情与满腹的学问,却不被人赏识,他将心内的孤傲,浓缩在了这句诗中,读——《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P16】师:此时,让我们再次跟随李白的游船回到天门山,一起来读诗句、想画面、悟诗情。(板书:悟诗情)准备好,望天门山,读——10、同桌合作,练习背诵。师:读了这么多遍,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呢?接下来的时间,老师想请同学自由地读一读、背一背,和同桌一起相互展示。【P17】师:好,左手搭右手,小背要挺直。哪位小诗人,想来展示一下?(请2名同学来展示)师:大家太了不起了!请带上你的理解,带上你的感悟,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诗。11、吟唱古诗,品析诗韵。【P18】师:如画卷般优美的古诗,不仅可以朗读,还可以用来吟唱哩!我们跟着悠扬的音乐,闭上小眼睛,来静静地听一听。【P19】师:如此优美的曲调,我们也睁开眼睛,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小声地吟唱。四、拓展升华。1、由篇及体,拓展阅读。【P20】师:都说李白一生爱好游历,所以他的脚步,不光停留在了天门山,还来到了咱们重庆市奉节县境内的白帝城。来,跟着悠扬的琴声,我读诗题,你们读诗句,准备——【P21】师:望庐山瀑布,读——
【P22】师:登太白峰,读——2、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望天门山》,知道了品读山水诗要读诗句想画面悟诗情。学到这种方法,我们今后一定能够品读到更多优美的山水诗。【P23】师:课外,请大家收集更多描写祖国风光的山水诗,读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