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述课文中难句的含义。2.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3.体会课文中悼念死难烈士、痛恨反动派、鼓舞革命者奋起战斗的思想感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①记②君“记”:相当于“纪“,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君是对刘和珍的尊称。解题:
刘和珍君浩气长存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执政府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人都是在当时遇害的。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注解1)时代背景
背景:看注解(1)注意三个时间:(1)1926年3月18日,以北京为中心发生了请愿事件,针对《辛丑条约》,参加的人以大学生为主。(2)3月25日,举行追悼会,鲁迅前去参加,但没有进去,独在外徘徊。(3)4月1日,写下这篇纪念文章,离事件发生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作者一直在深沉的思考,沉浸在深深的悲愤中。背景3.18惨案3.25追悼会4.01写作本文
惨案发生后,一些反动文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制造种种流言,污蔑爱国青年。血腥的镇压、无耻的造谣污蔑,激起鲁迅先生的满腔愤怒。在此情况下,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这次事件中蒙难牺牲的爱国学生的痛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是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同敌人进行更有效的战斗。时代背景
三·一八天安门前集会
游行的队伍十八日早晨
学生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
段祺瑞政府卫队与群众对峙的情形
中弹倒下的大学生
三一八惨案中军阀残酷屠杀群众
三·一八烈士墓在海淀区圆明园遗址西南角。1929年,为纪念1926年"三·一八"惨案牺牲的47名烈士而建。墓碑坐北朝南,5米高的六角形纪念碑,矗立在60平方米的墓基上,碑身正面镌刻"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四周铭刻刘和珍、杨德群等烈士的姓名和籍贯。1971年"三·一八"烈士刘保彝、江禹烈、陈梁的墓碑从北大工学院移来,立于北侧。
血泪控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闻一多、梁启超、刘半农、蒋梦麟、傅斯年、邵飘萍等纷纷著文控诉暴行。鲁迅连续写下一系列文章:《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如此“讨赤”》《无花的蔷薇之三》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演讲
因病动手术的梁启超先生也在医院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愤慨;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学生的血还洒在他身上。作为屠杀的见证人,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刘半农也写诗悼念死难学生,并经赵元任作曲后传唱全城;
有这样多的文化名人投入这一事件或是高度关注,说明了什么问题?
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记念了刘一人?还记念了哪些人?为什么要记念他们?实际目的是什么?还记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3.18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①、本文标题是“纪念刘和珍君”为什么不采用顺序,作者从哪里切入的呢?顺序应从刘和珍的生平写起,写她一生一个很大的闪光点----在女子师大学潮中的卓越表现,本文却采用倒叙,从追悼会切入,直奔主题。
②、本文开头的几句话有什么特点?1、郑重地交代何年何月,用“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全称,刘和珍是作者的学生,却尊称为“君”,在执政府前加上段祺瑞的名字。表明作者是为革命烈士写悼念文章,刘和珍、杨德群的“三一八”蒙难应当永载史册,段祺瑞和他的执政府应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2、本文的结尾说“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吧。”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评述“三一八”惨案,说明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从写作的缘由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
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段政府诬指为“暴徒”的遇害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出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情,体现了由爱到憎的逻辑思路。
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⑦热情讴歌赞颂。一、二:介绍写作缘起和目的三、四、五:叙述生平及遇难经过六、七:总结经验,指明意义。(为什么要写)(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究1、既然文章是纪念刘和珍的,那么,刘和珍一定有很多事迹。请找出这些事迹,并分析刘和珍的性格特点。
1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2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3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嫉恶如仇、勇于斗争高度的责任感善良与和蔼富有爱国热忱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文中几次提到“微笑着”的刘和珍君?有什么用意?“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的尸骸为证。”
为了突出敌人的凶残。突出她的“始终微笑”,流露了一种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却真的死掉了的极度伤痛之感。由这种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强调渲染
以上我们围绕着刘和珍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探讨,涉及到课文第一、三、四部分,下面我们来探寻一下全文的思路:这篇文章共七个部分,看看这七个部分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贯穿的?
关键: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有两处需注意:
一处: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另一处:a、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c、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结合语境引导分析:“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三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惨案流血、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第四节]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第五节]“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节]“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文章不是无情物,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潜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正是用这样的感情链条,作者才将众多的内容如此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小结说▲痛悼▲揭露▲唤醒无话可说悲愤至极(情感元素〕悲愤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
“鲁迅的语言,往往使人在寥寥数语中,体察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的同情。”——瞿秋白爱恨悲喜,巧妙交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许广平
文章脉络文章内容表述手法整体把握全文是以作者悲愤(对死难烈士的悲痛,对反动政府的愤恨)的感情为线索。叙述写作的缘由(1、2)悼念逝者叙述为主唤醒生者抒情为主烈士的印象及死难经过(3、4、5)交往始末叙述为主遇害事实夹叙夹议殉难经过叙述为主死难的教训和意义(6、7)经验教训议论为主死难意义
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是在于述评“三·一八”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君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鲁迅先生借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的角度,笔触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对象,即爱国青年、反动势力以及处在中间状态的“庸人”,在对三者的分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意图是爱国青年反动势力庸人悼念唤醒控诉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灵活多变的语言特色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
“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人,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使用反复手法和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复句,指出“沉默”的两条出路:“爆发”或“灭亡”。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世人的呼唤、激励和鼓动,只有斗争才有希望。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其中“文明人”“伟绩”“武功”都是明显的反语;“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对三个女子的大无畏精神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是对敌人杀人罪行的极大讽刺。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反语
引用课文引用了陶渊明《挽歌》的四句话,就上下文语气看,鲁迅引用陶渊明诗句的意思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为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排比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字数相等的语句,用严密的结构,精练的文字,和谐的音节,互相映衬,给人以凝炼、缜密之感。在概括“三·一八”惨案时(课文第七部分),用的是排比句,“一是”揭露当局者的凶残,“一是”痛斥流言家之下劣,“一是”赞扬烈士精神之高贵。语句简练、整齐,气势贯通,概括力强。对偶“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说明徒手请愿的不可取(教训)本体:人类历史喻体:煤的形成付出巨大的代价大量的木材(代价)历史只前进一小步只是一小块(结果)比喻煤的形成这个比喻显示的意义在哪里?六节
最后一句包含了几层意思?(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①深味非人间的悲凉.②在非人间显示”我”的最大哀痛.③痛悼死者,奉献敬意.④表达自己的歉疚之情.
难句理解(三节)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问:此处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体现了鲁迅的什么精神?为什么加引号?
问:此处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为什么加引号?对比我苟活她为中国而死先生从本人来看:自谦之词以谦恭的态度对烈士表达由衷的敬意。
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80多年了。80多年来,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启发:
说不说痛惜赞颂爱国青年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悲愤至极不欲敌人快意“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悲愤激励情感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