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狗包弟教案】

ID:860932

大小: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狗包弟》教案——养狗要养包弟,做人要做巴金【教学目的】1、理清文脉,把握作者的情感。2、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3、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一般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方法】诵读理解,讨论点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警句拾遗】“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人是什么》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就让《小狗包弟》带着我们穿越历史云烟,走进一个伟大的灵魂,了解一段灰暗的历史。二、知人论世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发表了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中国里程碑),回忆自己在“文革” 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三、字词梳理(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舔舐作揖租赁叱骂解剖堕落舐犊情深缉毒修葺编辑熬煎四、整体感知问题一:把握结构。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故事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找出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1、教师指导: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2、学生浏览文本,后发言。3、教师综合学生发言板示补充。引子(1自然段)——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以引出小狗包弟的故事。开端(2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发展(3—6自然段)——与小狗包弟七年相处。包弟与家人关系亲密,突出它的伶俐可爱。惟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结局(7-9自然段)——痛别包弟。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同时侧面描写“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问题二:把握情感。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直接抒情和含蓄抒情的句子或段落。1、教师指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2、教师示范:一起来看第一节,作者讲述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有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呢?实际上,作者通过对小狗两次痛苦“哀叫”的描写,流露出的是巴老的悲伤之情。那么,文章其它情节(或部分)作者又或隐或显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3、学生讨论交流,概括信息。4、教师明确: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高兴(包弟来历)——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自责、愧疚(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五、诗意总结题《小狗包弟》小狗忠诚作楔子,引出包弟到我家。可爱聪明有情义,七年恩爱情切洽。最是恶毒文革梦,无奈痛别本非过。一十三载深自责,严于反省看大巴!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仰望巴金;回溯时代;总结方法。一、问题导入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有人也说:“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送走包弟整整13年了,可巴金依旧想着它,文中最能表达巴金对小狗深情的是那句话?文末的“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一句。其实,这句话就是文章的文眼。(这叫卒章显志)我们说: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亦有眼。所谓文眼,就是揭示文章中心的字眼或句子,通过它我们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又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一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是文眼,鲁迅的《社戏》结尾写道:“真的,我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也是文眼。二、文本探究(仰望作者)问题一:本文的中心话题是“包弟”,文章开篇却写了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意义)?1、学生再读“引子”部分。2、各抒己见。3、教师明确: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包弟,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前者以小狗对艺术家的忠诚和世人的冷漠无情、后者以包弟的亲热多情与巴金对包弟的背弃,形成鲜明对比,反差强烈,说明人不如狗,说明作者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问题二:文中的巴金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忏悔有意义吗?(请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思想的话语)1、学生活动。2、教师引导。3、教师明确:作者是一个善良、正直,勇于解剖自己,具有反省精神的人。他以自我解剖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用良心感染每一个人,警醒人们牢记历史的教训,不要再让悲剧重演。这种反省,无疑是在呼唤人性的回归。的确,在动乱的年代,人的生活都所寄无望,哪还有心思照顾一条小狗?人的生命尚不值一钱,为了生存抛弃一条小狗,又算什么!可巴金先生却为不能保护一条小狗而忏悔。这是一种精神之光,它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忏悔,反省自己。一个人唯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走向成熟;一个国家只有忏悔自己的过失,才会远离偏执;我们人类唯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永驻和谐。所以,有人称巴金先生是“20世纪中国的良心”。三、文本探究(回溯时代)问题展示:如何认识那个疯狂的岁月、动乱的年代?1、学生浏览课文,找出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词语。2、教师明确: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文革”红卫兵专政队批斗 武斗游街示众“四旧”反革命抄家“十年浩劫”等3、学生评价。4、教师补充明确: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请大家记住这些词语,它们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流行的词语,也是一段历史的鲜明标记,它们的背后是疯狂、愚昧,是暴力、血腥,更是人性的沦丧、民族的灾难……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或许你们不敢相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叶剑英元帅也曾沉痛地说:“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共和国十大冤案之谜》一书写道:“这样一场政治瘟疫:浩劫空前,旷古罕见;黄钟弃毁,瓦釜雷鸣;大梁折,小丑横行;摧残人才,毁灭文明;侮辱人格,涂炭生灵。这个大灾大难,既是中华民族的大悲剧,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反动。”四、方法总结(三找出一别忘)总结一般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1、找出文中叙述的故事情节。2、找出文中直接抒情和含蓄抒情的句子或段落。3、找出文中有实到虚的表现。(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4、别忘了知人论世。五、拓展总结——请为《小狗包弟》写一则推荐语(参考示例)有一种忠诚叫做不离不弃,有一份真诚可以穿越时空,有一种思念可以让人心痛,有一种良知可在心灵上留下真诚的回声。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更让我们心痛着。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