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及评析《我有1个想法》教学设计及评析作者:彭辉鳌张南方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19年第05期【教材分析】《我有1个想法》是统编本3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习作。教材通过“情境式”的编排体系,为学生展现了生活中两个活动情境:1是生活中玩手机的人特别多,2是假想在班级开辟1个植物角,用生活中学生熟习的场景,引发学生对生活中1些现象和问题的关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选择1个自己发现的或同学罗列的现象写1写。这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旁现象的习作话题,目的是把习作引向生活,让习作为生活服务。 要实现教材的这1价值取向,教师就要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习作源”拓展习作素材,通过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再现与思考,丰富习作素材,成功解决习作之源。 【教学目标】1.留意视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问题,引发自己的思考。 2.把自己视察到的现象或问题清楚、明白地写出来,写出改进的办法和建议,提高书面语言应用能力。 3.通过同学间的互读互评,练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明白,学习征求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教学重点】寻觅生活中需要改进的现象或问题,清楚、明白地写出来,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和建议。 【教学难点】能给自己发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公道的改进办法和建议。 【教学设计】1、再现生活场景,激起学生的写作愿望1.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回想
启发: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常常会出现这样1幕——(顺次创设以下情境,结合情境,教师动情讲述。)情境1:1些年轻人,他们提着包,埋着头,目不斜视地盯停止中翻动的手机屏幕,匆匆忙忙地赶路。 情境2:1些小学生回到家里,双手捧着手机,斜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打游戏。 情境3:在斑马线处,1些行人不等绿灯亮,在马路中间任意穿梭,有的乃至1边闯红灯,1边打电话,让司机措手不及。 情境4:在小区的垃圾桶旁边,垃圾堆积如山,而垃圾筒却空空如也。 小结:这些情境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冰山1角。那末,在家里,在教室里,在校园里,在小区里,在大街上,在车站或餐厅等公共场所,你们又发现了哪些现象或问题呢?自由地交换你们的发现吧。 2.学生完成习作卡小结:是啊,透过1个个画面,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游戏,手机刷屏成了人与人交换和沟通的障碍;废旧的书报缺少再次利用的机会,人们的陋习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环境……这样的画面,你们1定不陌生,那末,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你1定发现了许多类似的问题。请把其中的1个发现写在习作卡上(只写发现的现象或问题)。 习作练习单(1)
【评析:学生是以形象思惟为主,特别是3年级學生的思惟处于由形象思惟向逻辑思惟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课件再现了生活中1些常见的、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回想,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了学生的思惟。学生通过回想,仔细寻觅生活中见到的现象或问题,并将自己发现的现象或问题写在习作练习单上,调动了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写作的愿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2、小组交换,聚集问题1.小组交换,聚集生活中的发现过渡:看模样,我们身旁确切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把你们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换,大家1起出谋划策,提出改进的办法和建议。小组交换时,要做到以下几点。(出示交换要求)(1)每位组员轮番交换自己发现的现象或问题,通顺、明白地讲出来;(2)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发现对方没说清楚、明白的地方帮助他说清楚、说明白;(3)针对小组同学发现的现象或问题,大家1起提出想法和改进建议;(4)小组成员针对大家的交换发言,用关键词完成下表。 习作练习单(2)2.全班交换,汇报小组内的发现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交换中的发现及建议。(抽小组代表交换汇报)【评析:学生独自发现的现象或问题是零碎的、孤立的,因此,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换,通太小组成员的帮助,实现把“发现”讲清楚,讲明白。同时,把小组成员的”发现”进行聚集,有益于写作时的提炼和挑选。小组成员共同提出想法和改进建议,结合了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提出的想法和建议会更加全面,更加具体,为习作练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搭建支架,练习写作过渡:我们通过回想,搜索到生活中的1些现象或问题,通太小组交换,提出了大家的1些想法和改进建议,那末,如何将自己发现的现象、想法和建议,通顺、联贯地写下来呢?1.读例文,悟写法出示例文,学生自由读例文。 例文:近段时间,我发现1些家长特别喜欢打麻将。他们总是利用1切可利用的休息时间,要末晚餐过后,要末周末,就钻进茶社里,和所谓的牌友1起“抗战到底”。 1个星期天
的下午,我到王英家去约她逛公园。走进王英家,发现王英1个人在家里1边吃零食1边看电视。我惊讶地问:“你爸爸妈妈呢?”王英说:“我爸爸出差去了,妈妈吃过早餐就去打麻将了,现在还没有回来。我午餐都没有吃,怎样有心情跟你到公园里去玩啊?”看到这样的现象,我想告知家长们:“请不要再迷恋于打麻将了,多留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吧!让孩子在你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你们在陪伴孩子的进程中,可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与孩子1同成长,那该多好啊!2.总结写法,构建支架点拨:作者在例文中写清楚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换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在例文的相应位置,用“泡泡语”顺次打出:发现的现象、总的情况介绍、用事例写动身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提供支架,练习写作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学生自主练习写作。 写作支架:写出1个现象(先总述,再举例);写出改进办法或建议。 提示:学生根据上面的例文和提供的写法支架,选择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1个现象或问题写1写。(生练习写作)【评析:對3年级的学生而言,如何在习作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需要通过范文带路,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该设计引导学生两次完成习作“练习单”,进行了独立与合作型的尝试写作,在此出示例文,让学生在读中悟出写法,构建习作支架,练习习作,到达“言之有序”,较好地发挥了“支架”的“牵引”作用。】4、师生互动,实现2次创作1.展现习作,评议修改(课件出示学生的习作,作者读自己的习作。)提示:这位同学发现的现象是甚么?这类现象或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他是不是举了1个具体的事例?他的想法和建议写清楚没有?(师生共同评议)点拨:你们能为这位同学提出1些修改建议吗?(学生结合习作提出修改建议)2.同桌相互修改
请大家根据下面的评价标准,同桌之间相互修改。 评价标准:写出了发现的现象或问题加1颗星;对现象或问题进行了整体描写加1颗星;用1个例子来写这类现象加两颗星;写清楚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加两颗星。 3.学生自主评价修改请同学们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然后对比标准,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小结:“文章不厌百回改”。相信大家经过不断修改,你的习作1定能让你发现的问题或现象更明白、更清晰,你的想法1定会更恰当,更温暖人心。相信大家的作文1定能够感动读者,感动身旁的人,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抛弃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和问题,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温暖。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教者牢牢围绕本次习作教学目标,紧扣指点时构建的“支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进程中,通过欣赏、评议、点拨,在“他改”与“自改”中,实现了“第2次”创作,到达自主修改的目的,实现写作教学的再次提高。】【总评】本习作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亮点:1、遵守了“内化”到“外化”的写作规律学生练习写作,首先得将自己搜索到的素材进行理解、比较与思考,内化为自己的认识,然后借助思惟和想象,将自己的认识和经验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该设计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发现,并记录下来;小组成员彼此交换想法,提出改进建议;随后读例文,构建习作支架,在支架的引领下练习写作。全部进程体现了从“内化”到“外化”的写作规律。 2、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从理论上讲,学生作为不断感知的人,大脑中贮存有没有限丰富的信息、记忆和感受,这些都是写作的重要材料和内容。学生之所以写作文时没有内容可写,是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思惟的空间,没有引导学生仔细搜索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现象或问题。本设计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图,配上教师动情的讲述,再现了生活中的1些场景,打开了学生思惟的闸门,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想和体验,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捕捉到写作素材,成功地解决了“写甚么”的问题。 3、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顺学而导的课堂教学理念本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自主写作为根源,以学生学会写作为本质”的“3为本”理念,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习作动机和生活实际动身,引导学生经历了“尝试写作”“读文悟法”“自由写作”“评议修改”的写作历程,体现了顺学而导、拾级而上的教学理念,彼此交换,共同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收到了使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珠海实验学校/重庆市巫溪县教育研究进修学校)责任编辑田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