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ID:861227

大小:3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这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共同特点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与事,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所作所为,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感悟。训练的要点是品人与品文,并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本文属记叙性散文,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突出讲演者的形象。因而教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首要人物是先品人,通过揣摩人物的外貌、精气神、声音、动作、气质、讲稿等,看作者到底给我们刻画出怎样一个名人形象。其次是品文,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按梁启超讲演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结构层次清晰。在文学上作者主张“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本文也是这一主张的实践。因此拟定以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①了解梁实秋和梁启超②学习作者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写法。③理解并借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的写作技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作旁注的阅读方法。②继续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梁启超作为一个拥有政治家情怀的学者文人的人格魅力。根据学生特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3.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4.教学难点在对先生所讲的《箜篌引》、《桃花扇》、杜诗的理解上,来了解先生的热心肠。二、说方法1、课前,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梳理思路,初步感知文本。2、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品人、品文。三、说过程(一)课前预习安排1、通读两遍课文,初步感知。2、搜集有关梁启超和梁实秋的材料。3、学习练习一中的示例,对文中描写梁任公的语句,作旁注。4、梳理文章结构思路。(二)导入:从1898年的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之一谈起,设问“同学们学过历史,对梁启超肯定不陌生了,谁为大家介绍一下他政坛上的功绩?”学生查到的资料: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同学们大多了解的他是政界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学术界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大师。今天就要读读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感受大师的魅力。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指名同学简介二梁。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启超,见课文注释。2、指名学生梳理思路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第二部分(第2—9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占了大量篇幅。第2段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第3段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老师梁任公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第4段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以下数段正式写梁任公讲课,列举他的讲课内容,他的背诵方式,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梁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学生感动,对文学发生了爱好)。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3、交流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三)品人由对“热心肠”的理解引出。一般的理解是对人热心,肯帮忙,乐于助人,本文的热心肠作何理解?介绍作旁注的阅读方法。对精彩的语句作评点,是微观的分析,也可以说是揣摩语言。评点是间断的,不成篇的赏析,刚开始可以做简单点。用语可短可长,鼓励个性化表现。小组交流课前所作批注,并讨论文章梁启超的性格、气质、修养。结论: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风趣幽默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沉稳睿智内容——丰富而有趣,知识渊博,博闻强记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才华横溢、热情奔放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潇洒、稳健、自信、自由洒脱总之,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热心肠”是指其感情真挚,情感丰富,性情炽热。(四)品文由课后练习二摘录作者的一段话,引出话题。1、关于远、深、高的理解(1)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见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最为动荡、混乱的时代。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先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国家动荡让他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先生希望国家安定、富强。从他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公先生的“热心肠”。(2)关于《桃花扇》《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其中的高皇帝是崇祯皇帝,他 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任公先生悲的不是崇祯,是崇祯帝让他想到了光绪帝,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副“热心肠”。2、关于“不要长”的理解(1)选材精当作者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也没有拖泥带水的叙述和描写。(2)语言精练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句子都不长,力求用较少的文字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赏析第三段的形貌描写的例子。(五)小结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选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六)布置作业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均为写人记事散文,从教材中你学到了哪些写作上的技法,请加以梳理总结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