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9课《掌声》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掌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首篇精读课文,本课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学生的情感不容易与作品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以英子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进而,在情景诵读中入情,在切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掌声前后英子的变化,抓重点词句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3)、在体会英子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对“掌声”内涵的感悟,即: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爱、鼓励、尊重,主动关爱他人,也珍惜他人的关爱。【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表现英子掌声前后神态动作的词句,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英子内心变化过程,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声”的内涵。【教法、学法】:教学本课我将采用引导发现与主体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适时的点拨引导,理解文本的内涵;通过英子前后心理变化对比突破难点;巧妙地拓展延伸,深化情感体验。学习时,采用课前自学尝试、课上自读感悟、角色互换体验、全班合作交流等学习策略,注重学生与文本、读者与作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及生成,共享愉悦的教学过程,努力营造和谐的对话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爱的奉献》的音乐【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引领学生从阅读出发,钻进文字的里面,透视到文字的背后蕴藏的情感,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亲历情感体验。基于上述理念,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在本课时的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用掌声欢迎老师们来咱们班听课,上节课我们就学了一个关于掌声的小故事。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的?由此导入新课。
就是这掌声改变了英子的整个人生,在给作者的信中,她这样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了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生齐读)(设计意图:抓住现场环境,自然过渡到主题。)(二)、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掌声改变了英子,让她有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之前的英子是怎样的呢?学生根据提示进入了第一段的学习。通过“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默默”的意思。进而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说出体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忧郁”。教师顺着这条线揭示原因,身体的残疾让英子变得很自卑。想象一下:当同学们出去玩的时候,英子却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当同学们还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英子已经早早地——来到了教室;下课铃响了,她却要——最后一个离开。通过想象让学生贴近英子,然后把忧郁、自卑的情感带入朗读中。教师指导这一片段的朗读。之前的英子那么忧郁,那么自卑,后来怎么就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自然过渡到第二片段的学习。教师让学生齐读第四段,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英子的变化,以前的英子很忧郁,现在她不再忧郁;以前的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现在的她会和同学们游戏说笑;以前的她最怕人们看到她残疾的腿,现在的她居然叫人教她跳舞。在对比中总结板书:“开朗”、“自信”。然后让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美美地朗读这一段。(设计意图:通过倒叙的方式,了解后来的英子,提出质疑:之前的英子是怎么样的呢?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三)、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英子由忧郁、自卑变得开朗、自信,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这恰恰是课文的矛盾点。抓住这个“点”生发开去,比较质疑:请男女生
把这两处片段对比着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又有什么疑问呢?学生会被这个矛盾点吸引住,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掌声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关键点“掌声”!以“掌声的内涵”为突破口,再逐步延伸扩展。把感悟引向深入。达到课堂行云流水,疏密有致,情深意浓。进而进入二、三段的学习。 [1]、首先是个人默读,然后画出文中描写英子动作和神态的句子。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把句子画完整。 [2]、和学生交流各自画的内容,和学生交流、点拨、感悟。 句子一、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轮到英子上的时候,大家一齐看向了她那个角落,她却立刻把头——低了下去。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们能体会吗?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能说出:紧张、害怕、自卑等词语,教师指导学生带着体会朗读。句子二、英子犹豫了一会,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英子为什么犹豫呢?她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学生回答:因为英子不想让同学们看见他走路的姿势,所以英子站起来是犹豫的。引导学生抓住“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等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深层体会小英当时害怕、矛盾、紧张、无助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出来,通过读让小英的畏缩、自卑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共鸣。 A、引读焕情。师引入:是啊!此时的英子的心里紧张不安呀!她害怕走出自己的位置。她多么渴望来自同学们真诚的鼓励啊!掀起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高潮,实现了文与人、文与己的相遇交融! B、换位传情。如果此时英子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把文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学生就容易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中推测、想象、探索,感悟语言,体悟情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大家说了很多鼓励英子的话,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总结:正是这些鼓励的话语,化作了一阵掌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引导学生结合刚才对英子说的话,体会这次掌声表示的是对英子的鼓励,教师进行板书。 C、聚情导思:英子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大家情不自禁地表扬了英子,英子你的声音真好听,普通话也很标准。由此体会第二次掌声的意义:赞扬。教师紧接着板书。D、升华情感:正是大家对她的夸奖和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如果把这一切,化成一个字,那就是——爱。要求学生大声地说出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爱心。(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英子的心理变化,导出原因:是同学们鼓励、赞扬的掌声改变了她的一生。)(四)、以情导行,品悟“爱”的真谛。 师引入:就是这份爱,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使她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了自信。所以她才能够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再次回到她给作者的来信,指导学生带着感恩的心情进行朗读。(设计意图:用情感悟,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有利于指导朗读。)(五)、拓展延伸,内化“情感”变化1、同学们:在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我们给过别人掌声,也得到过别人的掌声,说说你们经历过的掌声吧!学生在这一环节各抒己见,教师随机点评,很好地升华了情感。
2、动情结课:在班级里,在学校中,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爱和鼓励,我们要主动关爱他人,也要珍惜他人的关爱。出示句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设计意图:内化感情,感悟大爱。)【作业设计】:1、课文很感人,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课文。2、抄写课文中很感人的句子。《爱的奉献》音乐响起。学生动笔抄写。【板书设计】:忧郁开朗掌声自卑自信鼓励赞扬(设计意图: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实现学文明理、无痕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