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凤凰小学魏超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读书方法和习惯。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悟人物的对话,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通过引导质疑,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尊重、爱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与人交往,要注意尊重他人人格,爱护他人的自尊心。2、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3、人类应该保护鸟类等动物。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灰雀的经过。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来了解灰雀失而复得的经过,解决重点。
难点:使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突破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画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的语名及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读、议,理解,深入体会列宁的耐心和对男孩的爱护、尊重,以及小男孩说话时的心理,突破课文的难点。教法与学法师:读议法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质疑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复习词语(多媒体逐一出示12个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2、根据老师所说词语的意思,听写“自言自语、诚实、可惜、欢快、果然”。3、解释“果然”,并找出出现“果然”的句子【教学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第3-10自然段,那些是列宁说的话,那些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体会灰雀的消失与小男孩有关的句子。过渡语:到底,那只胸脯深红胸脯的灰雀究竟哪些去了呢?聪明的孩子们,你能告诉我吗?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男孩抓走灰雀?课件出示:请你仔细默读课文,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与小男孩有关的句子一句一句用“——”画出来,并说说理由,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从这几方面来汇报①第四自然段“没……我没看见。”语言断断续续,说明小男孩心里害怕,不敢理直气壮的回答。②第六自然段“那个小男孩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如果不是小男孩抓走的为什么又不敢讲。③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小男孩知道灰雀还活着说明他知道灰雀在哪儿。④第七自然段“‘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么肯定说明是小男孩把灰雀藏了起来,但没有伤害它,明天决定把它放回来。4、感情朗读,体会小男孩抓走灰雀是出于对灰雀的爱。5、学习列宁的语言,品味列宁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指名汇报。①读一读这些语言。②分析语言中的情感。(着急担心惋惜)③指导朗读。
【教学意图】以个人思考为主的自主性学习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在朗读中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三、角色朗读、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总结列宁对灰雀的爱,小男孩的内心活动,将这种情感带入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和理解我们知道列宁爱灰雀,小男孩也爱灰雀,列宁对灰雀的爱和小男孩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爱?【教学意图】让学生把自己不同的情感,通过读表现出来,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尊重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四、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过渡语:请大家朗读12-13自然段,想想你还有有什么不明白的,等会儿提出来。2、自读12、13自然段,思考:“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去了?”列宁为什么不把这个问题问男孩,却问灰雀呢?(1)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2)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是男孩抓走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列宁当时想到没有呀?(想到了)列宁为什么没有直接揭穿男孩的做法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是怎样的一个人?(爱鸟)(在学生回答后,师肯定“是男孩抓走灰雀“这个答案。)(3)小灰雀又回到了树林里,小男孩变成了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同学们,你们高兴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齐读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五、总结
1、课文学完了,你想对列宁和男孩说点什么呢?2、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来就是一个爱的世界!手牵手,心贴心,让我们共同建构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吧!【教学意图】总结课文,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六、拓展训练小练笔:(课件出示四幅动物图)请你任选一幅图仿照文中描写灰雀的语句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