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教学目标】1.了解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整体感知课文。2.通过品读鉴赏课文,使学生领会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之情。3.通过引导探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教学设想】本教学设计贯彻“课程目标”中“思考·领悟”中“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的精神,大胆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力求挖掘新闻作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它的社会价值。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本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借助细节描写、精辟议论、主观抒情等写作技巧阐发新闻魅力;社会价值主要再现了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呼唤全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通过引导探究,归纳总结本文的独特写法(艺术价值)以及新闻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作一个有良知的人。【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介绍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视频片断,学生谈感受。教师:《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相当经典。整个作品均是黑白的色调。每天,一列又一列火车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开进这个大门。那巨大的烟囱终日不停地向外面排放烟雾,也就意味着又有许多人被杀害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设计意图:用多媒体放映图片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剪辑的视频为纳粹挥鞭驱赶犹太人焚烧自己同胞尸体的片段,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且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二、整体感知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 按顺序标出在奥斯维辛参观的主要地点。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设计意图:训练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品读鉴赏请选择文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处,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品读鉴赏,交流,教师点评。教师小结。教师预设: (点拨: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参观者”……对参观者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是不是可以传递出某种特别的感触?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文中最主要的手法:细节描写。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你。)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那一表象分外强烈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预设问题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预设问题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问题3、“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2和3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这里我听到了两种声音。因为他们所关注的细节不同,感悟也不同。我发现同学们关注到文中两种非常鲜明的细节特征:黑暗的,让我们读到了生命的消亡;与之相对的是光明,读到了雏菊,微笑。也就是我们在读到生命的消亡的同时,也读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预设问题4、“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预设:历史在远离,一切恢复平静后,面对阳光明媚,作者不希望历史重现。他怕人们对曾经过的历史遗忘!“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提醒人们铭记,(多媒体出示一段话):(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四、研讨探究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归纳小结。预设:(一)作品的艺术价值:1、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法2、一般的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这篇文章带有情感,突破了新闻稿“零度写作”的原则,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二)社会价值教师点拨:我们阅读一篇新闻,除了要关注艺术形式上的创造,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关注到新闻的社会价值。 (多媒体显示):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多媒体显示)欣赏普利策的颁奖词——介绍:《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坚持对灾情展开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颁奖词如下: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发挥了非凡作用。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三)从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角度总结,试写一段颁奖词。(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颁奖词的写作。一人执笔,准备交流) 学生分小组交流颁奖词。 教师小结,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重引导学生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五、课堂小结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六、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这篇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译成中文时,标题被改成了《布热津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样的修改好不好?为什么?2、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你有何感想?请谈谈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