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7探讨研究激起兴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法初探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平等、没有民主,只有权威和专制。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被消磨,以致扼杀。语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里,师生双方应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着教学内容,获取着新的发现,最终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着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人类相关生命的种种体验与思考,关联着人类生活世界的无限丰富性与复杂性。对话型的语文教学,其出发点与归结点都落在一个“人”字上,是从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又回归人的生命本体与生活世界本身的活动过程。因此,对话型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全丰富与自由充实的发展,提供了极
大的可能。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话不仅包括师生的对话,还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讨论型的教学模式正是这一对话活动的最好表现形式。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中的一篇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就采用了讨论型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得语文课由单一而转向辐合,由封闭而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首先是课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二战中法西斯的暴行的材料,并阅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义;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将50名学生分成八组,让每组的同学围成一个圈,便于互相讨论研究;把有关的八个问题以卡片的形式制作出来。这八个问题如下:问题一:文章的开头说邛日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应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真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问题二:怎样理解这一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问题三:文章的13自然段中描写到照片中一个美丽的姑娘,临行前她在想些什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问题四:怎样理解14自然段中“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
问题五:在主体部分里,哪些段落控诉法西斯的暴行最为深刻?问题六:文章的标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第6自然段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第16自然段中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连串的否定句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问题七:在文中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或词语,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上课之后,就让八个小组分别就这八个问题进行讨论,十分钟的讨论过后,让每一组的成员选一个代表起来发言。对于问题一,学生说:“因为今天的景象固然美好,但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符,因为那儿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而现在这样的美好景象容易让人忘记过去,所以是一个最可怕的事情”对于问题二,学生回答说:“一方面是残酷的杀害,另一方面是勃勃的生机,两者形成巨大的反差。”另一个学生又站起来补充说:“这正说明不管纳粹的刑罚是多么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的绽放是美好的,对生命的戕害是世间最恶劣的罪行”第三组的学生回答说:“她可能回忆起了在父母身边的
日子,在母亲面前撒娇、任性,与小弟弟一起嬉戏。与恋人一起在傍晚的小树林里漫步,听着夜莺婉转的歌喉,沉醉其中。”另一个同学回答说:“她来的时候是和家人一起来的,但是到集中营后,纳粹分子就把他们分开了,她知道自己快要到天堂了,将要与家人团聚,那儿有欢乐、有幸福,有亲人的呵护,再也不受纳粹的蹂蹒了,便就会心的笑了。”“这样美好的形象法西斯都忍心毁灭,还有什么可以幸免的呢?可知法西斯真是灭绝了人性。”一个学生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说道。对于第四个问题一个学生说:“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一方面,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鲜血,他们是不会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过错的。另一方面,无辜的人们,往往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没有办法求奥斯维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