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三班田巳平一、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通过参观者的神态、动作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3、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4、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恨,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二、教学重点1、把握作者通过参观者的神态、动作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情感的写法;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三、教学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四、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流程(一)导入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已离我们远去,但日本法西斯的心狠手辣、惨无人道,已经成为了我们无法忘却的记忆。在二战期间,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同样是令人发(fà)指!那到底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是怎样的惨绝人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则短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黑板板书课文标题和作者)(二)认识作者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作者。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记者,1960年凭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我们刚刚提到了“普利策奖”,也许很多同学对此还是个模糊的概念,所谓“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也往往代表着国际新闻界的最高成就。这则新闻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新闻,那又为何作者写下了这则新闻,而且还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定能为我们解答这一疑惑。
(三)整体把握:既然这是一则短新闻,那它肯定有着新闻的结构。现在请大家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文章层次。读的过程中要注意黑板上的生字词。学生浏览完,跟学生一起找,划分文章层次嗯,从我们刚刚的分析来看,这则短新闻课分为三个部分(板书)(副板书生字生词)毛骨悚然(sǒng)和煦(xù)废墟(xū)不寒而栗(lì)踉跄(liàngqiàng)呆滞(zhì)祈祷(dǎo)好,读完了吗?我想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读这些字词。嗯,好的,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正确。大家齐读两遍。下面有哪位同学想说说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感受吗?(展示)嗯,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很真实,还有哪位同学想要说说吗?此环节: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惨绝人寰以及恐怖从同学们刚刚的回答,我们知道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以及惨绝人寰,(板书:恐怖、惨绝人寰)那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是作者在文本中直接告诉我们他的感受的吗?嗯,刚刚有同学说了,是通过参观者的动作表情,作者通过对参观者的动作表情进行描写向我们传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场景。那他们参观了那些地方呢?表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参观的地点。有哪位同学能帮我们找出来吗?(逐段逐段找……)预设: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板书)那他们的表情又如何变化的呢?能在文本中标出他们表情变化的句子吗?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实验室)——“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嗯,大家找得也差不多了。大致归纳,文章中主要有这样一些句子描绘参观者表情变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集中营的恐怖,而是采用了从另一个角度写人们的这些表情神态变化,有同学发现吗?(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对,侧面描写。(副板书: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大家发现了吗?)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不直接写集中营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大家可以看看刚刚我们找的这些句子,是不是都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啊!嗯,我们来看黑板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些地方,很明显,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啊!(停顿)嗯,对,作者按空间顺序(板书)记录了他们参观的地点。其实,今天人们参观的奥斯维辛是经过复原的,当初德国人为了销毁罪证曾把它炸毁,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能在这座博物馆里找出德国法西斯的种种罪行。(15分钟)(四)赏析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为何,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还要写下这篇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呢?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仔细分析这则新闻。我们先来看看导语部分。在文中第一段,大家把第一段齐读一遍“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嗯,好的。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么美好的一切?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吗?(明确)(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二段作者是怎么说的。“……”)这里,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在心里上他一时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感到可怕。大家可以看看第二段,出现最多的是些什么词,“不该、不该、不该、不该、永远没有”等等,全都是什么词?否定词。作者用这样的否定词否定了之前和谐美好的画面。我们再来看看前三段,出现最多的词是什么?“可怕”。嗯,作者用这样的词与一开始“阳光明媚,树木婆娑起舞”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相伴,想想在这样一个和平美好的氛围里,想到最可怕的事情,想到噩梦,是不是会让让我们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啊。(板书:压抑)既然作者说“布热金卡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那么布热金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又是把怎样的布热金卡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参观者最先来到了哪里啊!毒气室,在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在第八段的结尾处,大家齐读“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雏菊花在怒放”,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这是本该是个很细微、很不起眼的地方吧!可是作者又特意把他提出来,这是一个怎样的描写?细节描写。(板书)作者把它和“毒气室”、“焚尸炉”联系在了一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呢?有谁愿意站起来说说吗?(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接下来,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我们经过了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来到了纪念墙,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什么与众不同的,引发他们深思呢?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的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嗯,请坐。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深思,“她在想什么呢?”“又在想什么呢?”大家发挥想象想象一下,描述描述。(停顿)这个就留着作为一个课后作业完成,那现在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展示这样美丽的画面呢?此时的事实是什么啊,这个女孩子已经遇害了,这样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是与图片的美好形成了对比,作者这样写就暗藏了什么?(停顿)暗藏了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谴责,表达了自己的愤懑。(板书:愤懑)作者在这里刻意写到了姑娘的微笑表达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平的生活的向往,我们有些人还会作祈祷,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俗话说“心诚则灵”它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那为什么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大家看到书文章倒数第三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明确)在西方,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正是“没门”,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在上课之初我们有提到:这是一篇记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的短新闻,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哪些丰富的感情?(明确)
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视,耳不忍闻,表达了作者的沉痛,(板书:沉痛)同时表达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憧憬……(板书:憧憬)最后我们来看看新闻的结语,也就是文章最后一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大家有觉得这句话眼熟吗?对,这句话与文章开头相似,我们再来看看文章开头,刚刚我们分析到了,这里曾经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不该有阳光,可是作者却写了“阳光明媚”,用反语表达了自己的愤懑,那再这里,与文章开头相互呼应,继续用反语点题,表达了自己此时沉痛的心情。经过我们刚刚的分析,对文章已经有了很细致的把握。大家现在看黑板: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是他们参观的地点吧!很显然,作者这是在记述他们参观这件事吧!我们在来看看这些情感变化,恐怖、压抑、悲愤、沉痛、憧憬,作者在文中有直接提到吗?没有。可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作者是怎样把把他强烈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呢?(明确)嗯,对。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德国法西斯的罪行,而是通过平静的叙述,从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德国法西斯罪行的控诉,表达强烈的情感。(板书:平静的叙述强烈的情感)(25分钟)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想想我最初提出的问题: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既然没有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没有新闻,但却又报道了这篇新闻,这是为什么?大家可以互相讨论。(大家可以看看文本的第5段,有什么启发没?)(明确)①“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②但为什么又要写,报道了这篇新闻?接下去第6段,看一看(停顿),有回答了吗?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报道了这篇新闻?——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历史不断发展,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南京大屠杀的惨剧就像一幅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默默地提醒着我们——永不忘却。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更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五)(拓展延伸)上节课学习了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大家对新闻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也是新闻,这则新闻跟《别了,不列颠尼亚》、跟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新闻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 时效性不强报道内容 客观事件 个人感受情感倾向 客观 个人情感浓厚(六)作业:同步预习《包身工》
附:主板书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导语(1-3)主体(4-15)叙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蕴含感情:恐怖惨绝人寰压抑悲愤沉痛憧憬结语(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