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特征,培养阅读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3、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培养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找出课文中标示线索的词句;筛选课文信息,进行整体归纳。反复诵读文章,提取关键语句;品析重要语句,联系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2.背景资料:《包身工》于1936年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它反映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这个时期,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列强的经济入侵日益加剧。中国的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和天灾的影响,农民生活极为痛苦。在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的农村,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孩沦为了包身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就是包身工产生的时代背景。3.关于报告文学:1、《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的主要特点:新闻性、文学性。2、报告文学的一般结构:(1)借用一般情节小说的结构形式,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借用一般散文“以线穿珠”的结构式,依靠主题思想的论述来直接组合互不相关的材料。【学习过程】1.浏览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蠕动()猪猡()惺忪()拎着()弄堂()游说()抹()辊()汀()执拗()簿子() 轧()籼米()莴苣()揩地板()搽粉()蹒跚()骷髅()谄媚()怔住()锭子()【整体感知】1、细读课文,在文章中画出表示时间线索的词语,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并完成下列填空。包身工的一天工作时间四点一刻起床,四点半钟早饭,五点钟上工住所条件挤、差、脏、乱,七八个人挤在一起……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工作环境三大威胁、三大危险饮食两粥一饭劳动待遇每天三角八分芦柴棒故事内容不知真实姓名,十五六岁,外号叫“芦柴棒”,那是因为她瘦得像芦棒梗。当她生病时,会得到暴打作用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小福子故事内容整好的烂纱没有装起,被拿莫温、东洋婆、带工老板殴打、顶皮带盘心子作用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包身工制度产生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发展九•
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用一句话概括包身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一种劳动强度大、待遇极差的猪狗般非人生活2.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生活时采取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你说说文章中是如何体现这种写法的。先找出文章中关于“点”与“面”的内容,分别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处,然后归纳小结这样写的好处。(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面”上的叙述搭起了包身工悲惨生活基本框架,“点”的刻画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点:对于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兼有“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小福子”遭受毒打、惩罚的描写;还有未吃上饭的包身工,接受美食的典型事例等。面:对于包身工悲惨遭遇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的描写都是先作一个概括性叙述,并未具体刻画哪一个具体任务,而是描出任务群像好处:概括描述过于单薄,选取典型人物细节,让全文灵动起来,不仅有骨架,还有血肉充盈其中。【品读鉴赏】1.为了更好地加强表达效果,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试品析下列语句,指出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中的妙处。(1)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这是通过设问和褒词贬用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感情。“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的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只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以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2)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3)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饲养”本义是喂养动物,运用比拟修辞,说明资本家根本未把包身工当人看待,揭露包身工所受非人待遇和制度的野蛮残酷,包身工和墨鸭待遇对比,揭示了人不如噙的命运。2、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相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熔于一炉,交错运用,并焊接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请就下面一段文字体会其作用。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破折号之前作者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包身工的悲惨待遇,描写了一副如苦役般的繁重劳动画面,没有自由,不能不做工。通过议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同情与关切,作者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深化理解】品析文章最后一段。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思考:“黑夜”与“黎明”在此处有什么特别含义和作用?“某些人”指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黑夜:旧社会,黎明:光明新世界,某些人:压榨中国人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帮凶作者对剥削制度的诅咒,对光明前途充满信心,呼唤人们奋起反抗【应用拓展】示例:当我看到包身工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的丰衣足食,我感到了幸福。请以“当我看到……的时候,我想到了……,我感到了幸福”为句式,写一段幸福感言。
【反思感悟】【拓展延伸】现代“包身工”现象思考——老板,请给我们一个馒头吃吧!听说苏南的“金三角”(苏州、无锡、常州三地区的概称)民营企业特别火爆,小工厂、小作坊遍地开花,机械声24小时不息,富得流油的小老板随处可见。早就想去那里实地看看,终如宿愿,日前朋友把我领进他一位远亲的织布厂。厂子规模不大,总共24台箭杆织布机,6个挡车女工,每人看4台。车间门窗全部关闭,酷似一个大囚笼。机器轰响,噪音震耳,热气灸人,让人一会儿都难以待得住。这里的挡车女工都是外来妹,她们每天却要在这种囚笼似的车间里工作12个小时!据介绍,当地民营小纺织厂实行的都是12小时工作制。车间的告示牌上写着一行歪歪斜斜的粉笔字:“老板,请给我们一个馒头吃吧!”老板气休休地擦掉了告示牌上的字,骂一句“妈的,想得美”然后跟我解释说,“肯定是那个安徽丫头写的,我立马让她滚蛋。卖力气的还挑剔,早晨吃馒头怎么成?一个馒头要5毛钱,够喝两顿稀饭的。咱们这地方厂子多得很,家家早上都是喝稀饭,没有给馒头吃的。”过去因工作关系,我跟苏北老家的打工仔打工妹常有接触,他们都说到江南生活不习惯,顶怕天天早餐喝稀饭,两碗稀饭一泡尿一撒就没了,不到中午心里就饿得发慌。我原以为早餐吃稀饭是江南人的生活习惯所致,不想竟完全是为着算计抠钱。山西黑砖窑案据媒体透露,在山西黑砖窑做苦工的孩子至少有1000人。一些孩子因为年龄小、涉世未深,只身在郑州火车站、汽车站、立交桥下、马路边等地方被人贩子或诱骗或强行拉上车,以500元的价格被卖到山西黑窑场做苦工,山西临汾市、永济市是窑场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中最小的只有八岁,就要做大人都不愿意做的重体力活。还有许多苦工是被骗或强拉来的智障或残疾人,所有这些人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来应该得到全社会的保护,然而这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和黑窑主却把他们逼到了地狱,沦为了现代“包身工”。其中有一段文字描述了一次成功解救的过程——
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在这些手脚并用、头发长得像野人一样的孩子中间,有的已经整整和外界隔绝了七年,有的因逃跑未遂被打致残;有的孩子被监工用烧红的砖头把背部烙得血肉模糊(后被人救出在医院治了数月也未痊愈)。他们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还不让吃饱饭,有时因劳累过度,稍有怠工就会被监工随手拿起的砖头砸得头破血流,然后随便拿起一块破布一裹了之,继续干活,至于拳打脚踢,棍棒伺候更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被打手打成重伤也不给医治,如不能自愈或伤情恶化,奄奄一息时黑心的工头和窑主就把被骗的苦工活活埋掉。这些孩子身上都因为长期不洗澡长满了牛皮癣似的皮屑,他们最小的只有8岁,8岁的孩子为了一顿饱餐是那么顺从,每天都干着成人都难以承受的重活。他们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全天候有监工或打手巡逻站岗。这些黑心窑主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阅读上面两则材料让我们的心情很难平静,这让我们再一次联想到了历史上的包身工,请通过两者的比较,来说说你作为同龄人的感受。(至少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