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词卡,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引入:1、出示图片(锄头),认识“锄”。2、听带有锄字的古诗《悯农》。3、农民很辛苦,今天我们来听听另一个种田人的故事。4、出示插图,这个种田人在田间劳动吗?(生回答他在干什么?)引出课题,板书。用图片代替“株”帮助学生理解其意。师生一起在田字格内书写“守”。从生活中找“守”。(守则)二、质疑: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为什么守株待兔?守的过程?最后结果?带着你们心中的问题读读课文吧。2、我相信你们在寻求的答案的途中一定遇到了它们(生字宝宝),谁能把这些障碍全部清除。(生字课件)游戏1:当小老师。游戏2:小组比比,词卡传送。
三、解惑:1、课文中的麻烦解决了,老师现在把同学们前面提出的问题整理成守前——守时——守后。你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去找找相关的句子默读一遍。2、学习“守前”,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举手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学习第一自然段:老师范读,生评议,重读“忽然,窜,怎么,撞”,体会这件事很意外,不是经常发生的,用一个词:偶然。生猜测那是怎样的意外让兔子窜出来?生演“窜”,(提示危险时刻,慌张地乱跑)你觉得还有哪个字用得好?“撞”,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字?(强调课间安全)学习第二自然段:“守之前”找完了吗?生读句子,用书上的句子理解“白捡”,体会心情,找出“乐滋滋”,换词练习,(乐呵呵,乐陶陶)男生女生比比谁读出了种田人的心情。(小结:种田人天天就想这么白捡,不用劳动就能得好处,他当然高兴,有了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有了这种天真的想法,他是怎么做的?3、学习“守时”。生读句子。对比语句,理解“整天”,他守候的过程中在想什么呢?生说。师小结:这样的事也许永远也不会再发生。可见明明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种田人却心存侥幸,希望自己天天都有这样的好运气,是不可能的,他就还一直傻傻地等啊等。4、“守”到最后有收获吗?喜欢这部分的同学来读读,议议。别的农民在()时,他在守株待兔。他一直在守株待兔,没有付出任何(劳动),所以也就不会(有收获)。四、寓意。当你路过那个种田人身边,我们有义务提醒他,想想你会怎么说?(做到礼貌地规劝)。五、现在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看大屏幕,考考自己,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吗?
六、你们真热心,现在也来提醒一下班上的同学写本课生字,需要注意什么?好,现在同学们就去好好练练吧。七、课后延伸:1、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守株待兔”的人?2、把故事讲给你最亲的人听。《守株待兔》教学反思《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开始不够引人入胜,所以我修改了导入环节.用旧知引入新知,用比较不同引入课题,采用直观的图片释题.让学生找重点词语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接着通过理清的脉络守前——守时——守后让学生自己再次读文,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