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1.《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ID:865333

大小:287.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字词,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运用推论策略结合多种朗读方式,深刻体会文言字词、句子的含义,品味文言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守株待兔”式的人生方式是不可取的。想要获得成功,就不能心存侥幸,妄想天上掉馅饼。只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勤劳和汗水收获甜美的果实。【教学重点】运用推论策略,引导学生理解文言字词、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孩子自己说出《守株待兔》当中质朴的人生道理,甚至可以试着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谈话:提问学生平时喜欢读哪一类的故事。预设:童话类、成语类、科幻类……【设计意图:通过询问学生平时所读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同时,老师通过肯定学生平时爱读书的好习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高涨。】2.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守株待兔》3.学生说怎样猜到的,从图片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图片说依据,并在说完依据后解释课题《守株待兔》【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引入推论策略。让学生通过搜集图片中的信息来进行推论。相比文字信息来说,文中插图上的信息更加容易搜集,容易推论。这就为接下来相对复杂的推论,打下基础,也是推论策略的层次性的体现。同时 通过对课题的解释,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守株待兔的理解。】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的《守株待免》。二、讲授新课(一)了解文章的出处1.出示PPT,提问学生这篇文章选自哪里。预设:选自《韩非子・五蠹》2.让学生猜测“蠹”是什么。学生根据字的部首猜测3.师讲解:“蠹”是蛀蚀器物的虫子。“五蠹”指的是当时危机国家的五种害虫,是韩非子所批判的五种人。《守株待兔》批判的是那种人呢?老师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就会明白。【设计意图:通过对“蠹”字的解读,让学生明白“蠹”是有危害的。并把“蠹”和人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为下文理解中心思想做了铺垫。】(二)学习课文内容1.让学生回想上学期学过的文言文《司马光》,读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预设: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用笔画出停顿。3.学生结合PPT,让画对的同学按照这样的停顿读,没有完全画对的同学改正后再读,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正确的停顿。4.指名朗读,教师评价【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学生通过读来明白字音,理解字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韵味,感受句中停顿存在的意义和依据。并且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5.(出示:小组交流提示)同学自由读交流提示并按照提示要求进行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文章每一句的意思,老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来,充分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让孩子们各式各样的想法在热烈的讨论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 时,也充分满足同学们求新,求异的表现欲望。】6.集体交流分享。(1)第一句指名读第一句指名说第一句什么意思。预设:“宋人有耕者”是说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师引发学生思考:这一句在课文旁边没有任何一个字的注释,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根据组词、已有的读文言文的经验理解【设计意图:第一句话在文中是没有注释的。有些学生可以通过组词和联系自己以前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来理解这句话。但是,他可能对这种方法本身没有清醒的认识,也无法清晰地将它表述出来。老师就是要在学生运用这种方式的同时,点透它!让它在学生心中变得明晰起来,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助力!】师解释“宋国”与“宋朝”的不同。指名说为什么在“宋人”后面停顿预设:因为“宋人”讲的是一个意思,“有耕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学生读句子。【设计意图:上文提到正确的句中停顿对于理解文章内容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而此处强调的是之所以这么停顿是因为前后词语意思的不同。通过这样一正一反,正反结合的说理方式,再三强调停顿的重要性。】(2)第二句指名说第二句意思预设“田中有株”的意思是“田里有一个木桩”。指名把前两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3)第三句过渡:有一天在这个农夫的田地里发生了一件事,谁能用文中的语句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预设: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指名说兔子死的原因 预设:兔子折断脖子死了指名说“折”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预设:zhé折断shé折了、折本zhē折腾、折跟头指名说“折”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折断)学生根据根据意思来判断字音。【设计意图:“折”是多音字。zhé和shé这两种读音都有断了的意思,但是在古代,shé这个音,并不存在断了的意思,而是表示亏损。而且,“折断了脖子”在文中更加解释得贴切。因此需要着重强调,“折”的读音是zhe第二声。以免有的学生理解错,读错。再者,这边解释了推论策略的另一个推论角度,根据字音来推测字义。也体现了推论策略的层次性。】指名说兔子折断脖子的原因预设:因为兔子跑得太快了,撞在了树桩上。指名说从哪个字知道它是跑?预设:“走”,注释中说“走”是“跑”的意思。师引导:如果注释中没有给出“走”的意思,你们认为是兔子跑得快的原因吗?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断,跑得快是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的原因指名说“触”是什么意思(撞)指名说整句话的意思。男、女生分读句子。【设计意图:以果推因,因果倒推。“折颈而死”是兔子动作的结果。在本堂课中,先把着眼点放在“折”这个重点动词上,在明白了它的读音和意思之后,来倒推“折颈而死”的原因。体现了推论方法的多样性。另外,以生活经验为依据展开的推论。同时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在没有注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推测字义。】(4)第四句师引发学生想象:这个农夫看到了这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结合意思进行想象 【设计意图:同样体现了以生活经验为依据的推论方法。同时也是增强了学生对课堂情境的投入度。】师:正向同学们想的那样,农夫回去美美地吃了一顿兔肉,从此也改变了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后来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指名读句子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师:我们从图片中看一看“耒”它可能是做什么用的?学生观察图片师:“耒”是当时最重要的一种农具,农夫要靠它来耕种オ会收获粮食,这个“耒”字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稍读得重一些,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指名读、齐读师引发学生思考:既然耒是如此的重要,为什么农夫要舍弃耒,反而一心守着树桩呢?学生说出农夫的贪心【设计意图:着重介绍“耒”的重要作用,凸显“耒”对于农夫的重要性——是他生存的必需品。由此对比凸显农夫的懒惰和侥幸心理的巨大。从而为总结人物形象留下了依据,也是为最后道理的总结做了铺垫。】指名说这个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预设:很贪心、存有烧幸心理、把偶然会发生的事看成经常会发生的事。(5)第五句师:这种事情可能天天都发生吗?(不可能)师:“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农夫的这种做法成为了宋国的一大笑话。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指名说【设计意图:再次展现推论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对全文的贯穿引领作用。同时通过对农夫被嘲笑的原因的揭示,与上面“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相互补充,将农夫行为的荒诞和愚蠢展现得淋漓尽致】 (6)揭示道理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齐读指名说明白的道理【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把原本学生心中模糊的感悟变得逐渐清晰。再通过教师总结的道理,进行升华。让道理具体而又高度概括。】(7)练习背诵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小组的交流、集体交流理解了这篇文言文的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根据大屏幕上给的提示和图片,再结合我们的理解,同桌之间试着背一背这篇文章。同桌之间互相背诵。指名背诵(三)联系生活,升华道理指名说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寓言故事)师:寓言故事字数不多,但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中讲述的人或事其实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然《守株待兔》中的农夫做法可笑,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仍然有这样的人,PPT出示漫画,你想对这样的人说什么?指名根据漫画内容劝告漫画中的人师: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设计意图:点出寓言故事的特殊性——它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给人以深刻启示的故事。从而升华《守株待兔》的中心思想,将道理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光是批判这样好吃懒做,心存侥幸的人是不够的,还要心存警惕,警惕身边这样的人,警惕自己变成这样的人。】三、课外拓展1.(PPT出示《南辕北辙》)课下让同学们阅读课后说读链接《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读后同学之间交流:这个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让学生通过寓言故事书,读更多的寓言故事,从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因此,通过课后的阅读链接《南辕北辙》,可以让学生把这节课上学到的推论策略,以及别的学习方法,在其中加以运用。从而真正掌握推论策略等学习的方法。】板书设计: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