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悟在悟中明理————《陶罐和铁罐》教学说课庹家小学邹德琴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它们的对话。第二部分是许多年以后,陶罐后来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的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课文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谦虚善良的陶罐,但是多篇阅读之后才发现,童话的目的不是给我们这两个罐子,而是两个罐子形象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赤足”的道理,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人文价值,并且有自己的感悟与想法。一、放手有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是课堂的源泉。放手让学生随便谈论,按自己的爱好去走。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篇阅读课文,我是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这一主线,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几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这时分角色进行品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接着带上面具进行表演,对文章的精华了解更为透彻,文章的灵魂得以升华,像一个烙印一样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最后让他们轻而易举的悟出文章的真谛——道理。层层深入,步步紧扣中心,水到渠成。 这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更加用活了文本,进行思维的拓展,即我设计了自编——自创,又给学生一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台阶,让他们顺理成章、不自觉中就跨越这道屏障,由此达到创作积累语言的过程,完成了一个作家的工作,这时老师适当的鼓励,将会激发孩子创作文学的激情。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为了让学生熟读精思,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确保读书人人参与,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男、女生分组朗读竞赛,再次是师生品评。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拖长一点,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通过品读、比较、分析,让学生感悟:铁罐一次又一次傲慢无理,而陶罐虽然谦虚,但能据理力争。挖掘两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
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三、抛开设计,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使我深深地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是学生的,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学生发言教学,处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知识的储备很重要,教师要有自身的功底。运用技巧,创造表达。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你想对谁说?(1)我想对陶罐说:(2)我想对铁罐说:(3)我想对自己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足:1、练习对话的方式单一,对学生对话的指导不足,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读,学生评,学生再读这样一个过程去提升情感。2、评价语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