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23课《陶罐和铁罐》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陶罐和铁罐》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能够初步把握主要内容,领悟课文中讲述的道理,乐于读童话故事。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教师作适当的引导。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恼怒”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句,积累语言。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让、宽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三、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确立为:在教法上,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听、说、读、写、练。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四、教学过程
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读熟课文,解决生字新词,完成教学目标1。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完成教学目标2、3。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分为三大环节:(一)检查读文,整体感知(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三)积累语言,拓展升华(一)复习检查,整体感知1.齐读、默写部分生词,巩固词语。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3.检查读课文时,请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铁罐和陶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两个问题的设计,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点拨、引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细读品味铁罐和陶罐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想法。(1)学生自由读2---9自然段,体会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2)课件出示与铁罐有关的四个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3)让学生划出描写神态的词语,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读铁罐与陶罐的对话,进一步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内心想法。(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感悟,突出了教学重点,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合作探究,深化认识(1)默读11—17自然段,展开小组讨论:陶罐和铁罐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这样,组内的同学合作探究,深化对陶罐心灵美的认识。(2)质疑、释疑,深化认识根据学生的质疑相机组织学生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这几个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破了难点。)(三)积累语言,拓展升华1.师生归纳本文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刻画性格特点。2.学生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句,积累语言。
3.小练笔: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抓住它们的神态和语言,写一写这个故事。(小练笔可以安排为家庭作业,使学生对学过的写作方法活学活用,并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