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一、基础知识训练(21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此亡秦之续耳解析:选D A项,“共”通“供”;B项,“振”通“震”;C项,“蚤”通“早”。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B.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C.比诸侯之列比:比较D.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解析:选C C项,比:并,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B.C.D.解析:选B B项,①②均为介词,用。A项,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他。C项,①疑问代词,哪里;②句末语气助词。D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承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夜缒而出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C.常以身翼蔽沛公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解析:选B B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以其无礼于晋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选C C项,无礼:古今义相同,不合礼节。A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D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带的包裹。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烛之武退秦师》)(2)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3)大行不顾细谨, 。 , ,何辞为?(《鸿门宴》)参考答案:(1)失其所与 不知(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二、阅读能力训练(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严谨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关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得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有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7.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解析:选D D项,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8.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3分)(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解析:选C A、B、D三项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却没有。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解析:选B 由文中倒数第2段可知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
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女为说己者容 容:打扮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尝:曾经D.则虽死不恨恨:仇恨解析:选D D项,恨:遗憾。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B.C.D.解析:选D A项,①替,②向;B项,①凭借,②因为;C项,①助词,的,②代词,他;D项,①于是,②于是。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3分)( )①去而事智伯 ②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解析:选D 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解析:选C C项,“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说法错误,朋友不是劝他放弃报仇,是让他选择不伤害自身、委身侍奉而后报仇的方式。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消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询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辨认出他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替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做一般人看侍,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哎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您,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凭借此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以剑自杀。(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9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惧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解析:选A “无以”是固定结构,据此排除C、D两项;据语境,“有”与“船”关系十分紧密,可排除B项。故选A。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明:天刚亮的时候。平旦、黎明等与之意思相同。B.败北:打不过转背而逃,即战败。北,引申为与胸相对的背部。C.亭长:官名。秦汉时,十里一亭,设亭长一人,管诉讼等。D.侯:古代有男、子、伯、侯、公五等爵位,侯是第四等。解析:选D 爵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公、侯、伯、子、男。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无限悲凉。B.项羽带八百多骑兵,乘夜突围,后陷入沼泽地,伤亡惨重,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使汉军骑将赤泉侯倒退数里。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把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解析:选B 项王部队陷入沼泽后才被汉军追上,一番厮杀后,逃到东城只剩二十八骑,不是因为陷入沼泽死了很多人。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5分)译文: (2)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5分)译文: 参考答案:(1)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2)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
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吗?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才妥善呀?”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却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使我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使我灭亡,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只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伤口。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背向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买我的人头,赏给万户的封邑,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三、表达能力训练(9分)18.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品节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所选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请仿照示例,从下面的人物中选择两个,结合他们的生平事迹,分别为其写一段颁奖词。(5分)示例: 苏 轼他半生颠沛,常常行走在贬谪的路上。他的足迹跨越半个中国,远达时为荒蛮之地的海南岛。他屡遭坎坷,却始终热爱生命;仕途崎岖,却对国家忠爱不渝。他穷得只有靠种地为生,却怡然自得。他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成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辞章。他让我们领悟到:面对生活坎坷所应有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浮沉所应有的强劲风度。听,这个命途多舛的灵魂在唱歌。英雄人物:荆轲 烛之武 项羽 刘邦 樊哙答: 参考答案:(示例)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他将一腔热血溅洒在秦廷;图穷匕见,他将忠义保留到倒下的一刻。失败夺走了他的生命,却赋予他传奇的一生,当历史记下了统一六国的秦皇,也记住了你——一位气壮山河的爱国斗士。(荆轲)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烛之武)风萧萧,乌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他神勇无敌,单枪匹马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境,弹指一挥可退敌百万雄兵;坦坦荡荡做人,赤心真诚对友,光明磊落对事。心无城府是他致命的弱点,心无城府更是他感动我们的关键。悠悠千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坦诚足以光耀古今感天动地!让人为之扼腕叹息之余,不得不大呼:项羽乃真英雄也!(项羽)
生于忧患,以深谋远虑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辉煌帝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荣辱观:帝王霸业高于名誉。他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他更明白:一时的示弱,是为了日后的强大,他有这样的境界: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屈能伸,方为英雄本色。鸿门宴中随机应变,转危为安,他是最高明的赢家!刘邦,成就大业舍我其谁的真英雄!(刘邦)在他心中,上司为重,自己为轻,关键时刻,危险面前,他置生死于度外,鸿门宴上,大庭广众之中,他义正辞严斥项王。敢作敢当,方显英雄本色!为了自己的领袖,紧要关头,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在品质。樊哙,是侠之大者。他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英雄!(樊哙)19.把下面画线的一段话改为整句,可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却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却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捉不到,更何谈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答: 解析:解题时,可以在材料中找到一个基准句,把其他的句子变换成基准句的句式。需要强调的是,不仅是句子形式相同,还要保持句子内部的结构基本一致。参考答案: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却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四、写作能力训练(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充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②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工整。[写作导引]材料用排比句的形式告诉我们: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影响。有这样一种声音,在诉说着爱、责任、良知……而你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看题目,注意标题中每一个词语,“有”表示客观存在的;“这样”是强调,是特指;“一种”强调了数量;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也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参考例文]有这样一种声音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有一种声音像刀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割开心底的那块疤,让鲜血直流。——题记还记得那是暑假,我住在乡下外婆家,那儿山高水净,百花争奇斗艳,美极了。可是,在拐角的巷子里,却总能见到一个衣裳破烂的老头在卖报。他不高,满头白发,特别是那满是褶皱的额头,那凹陷的双眼,那高凸的颧骨,干瘪的下巴,看得我直发怵,与这小桥流水极不搭调,我十分讨厌他。一天,爷爷让我去小铺买份报纸,可小铺关门了,正好这时那老头迎面走来,我猛地生出一个怪念头,想整整他。于是,我跑到马路旁捡了一张硬纸板,裁成和硬币大小的模样。跑到老头面前说:“喂!给我一份报纸。”“好嘞!我给你拿一份啊!”说完从里面迅速整理好一份,恭恭敬敬地递给我,然后又咧开嘴,生硬硬地对我微笑。那微笑是那么真诚,看着他的笑,我的心动荡了,但我还是下意识地将纸片硬币递给了他,他也许是太相信我,看都没看就直接放进了荷包,还恳切地说:“小朋友,拿好!小心掉!”那声音是嘶哑的,却一下子进驻到我的心里,直戳我的内心防线……在他声音的敲击下,我感到我多么地渺小,我不敢正视他。我紧紧握着报纸跑回家,一股脑儿地奔向房间,关上房门,我能强烈地感受到,那是害怕!他那真诚恳切的声音不停地在我耳旁回荡,脑海里回想起他的真诚,我发现我错了,我怎么能欺骗老人呢?怎么能欺骗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呢?我自己问自己。自责、羞愧弥漫着我的全身。我拿着钱迅速跑到巷子里,想找到老人,把钱给他。可是,我却没有找到他。后来,我听爷爷说卖报的老人去世了。我偷偷跑进房间大哭起来,我想老人一定是带着对我行为的不齿而离去的,为什么,为什么上天连让我悔过的机会都不给我呢?
此时,老人恳切的声音再一次在我耳边回荡,我难过极了。这件事一直埋藏在我心里,成为一道抹不去的疤痕,当疤痕变淡时,老人那恳切的声音就会在我耳边响起,像一把刀,割开伤疤,让我铭记自己的过错。现在我常常感谢这声音,虽然总让我难过得流泪,可正因为有了这声音,才更让我铭记过错,吸取教训,我相信有这样一种声音陪伴我,我的道德将会不断升华,人生之路将会走得更加灿烂。[例文评析] 首先,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点出“卖报老人”的外表令人生厌,与下文写老人“真诚的微笑”“诚恳的声音”形成对比,凸显出老人心灵的美好。其次,本文把记叙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以记叙为基础,用抒情升华主旨,并杂以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使文章立意更显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