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赵州桥》教学设计念沟湾小学樊梅教学目标:1、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理解总起句和过渡句的形式和作用3、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学会用关联词“不但······而且·······”及其作用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利用学生固有的对桥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桥没有?见过哪些桥呢?那些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2、介绍中外现代比较有名的桥。3、设疑,引入文本学习。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赵州桥》,一座建造在中国古代的石拱桥。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赵州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历史悠久、世界闻名、雄伟、坚固、美观)师:我们已经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是石拱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它世界闻名呢?作者都写了赵州桥的哪些方面?请自由朗读课文。(总结:雄伟、坚固、美观)师:哪些自然段具体写赵州桥这三个特征呢?(2、3自然段)2.指名读第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1)赵州桥又叫安济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是石拱桥。(2)赵州桥的位置。(3)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4)赵州桥历史悠久……三、教学第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段的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2.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1)小组讨论。(2)代表汇报。生A:桥长五十多米,宽九米多。生B: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宽的河面上。
(针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采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师:赵州桥五十多米长,就是我们操场的跑道那么长,九米多宽,就是大概三楼那么宽。同学们可以想象、感受一下,赵州桥的雄伟。生C: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设计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师引导:这种设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生D:这样,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师:那李春为何要这样设计?生E: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冲击力,使桥很坚固,又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在建桥历史上是一个创举。(3)师引导:作者用“既……又……”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设计的好处多多呀。所以文中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你知道创举的意思吗?(从来没有的,有重大意义的做法。赵州桥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而且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意义)3、体会“坚固”。
是的,赵州桥的设计有这样的优点,它才能存在至今一千四百多年,它才能经受无数次洪水的冲击,地震的摇撼,多少车辆的重压。此时,你又体会到赵州桥的什么特点呢?4、你们认为朗读时该把哪些词强调出来,来显示赵州桥的雄伟呢?(五十多米、九米多、只有、横跨、……既……又……)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四、继续品读,初步认识过渡句。赵州桥除了有雄伟、坚固的特点,还有美观的特点。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赵州桥美观的特点?①自由朗读,感悟“美观”。②理解“美观”。出示图片。(一人指着图片介绍,组员模仿龙的不同姿态,做动作呈现介绍的内容。)用“有的·······有的·······”造句。③朗读比赛。读出美、有趣、读出赞美之情。所有的龙都刻画得那么栩栩如生,谁能把这些龙给读活了?(采用师生对读、同桌互读、小组互读的方式。)④初步了解过渡句。我们学习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的特点,课文有一句话,很巧妙地把这两个特点连在了一起,哪位同学能够把它找出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点拨:用一句话把前后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就是过渡句。这个句子是用了“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把坚固和美观连在一起齐读这句话,再体会体会它的用法。造句:“不但······而且······”5、师引导:这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是出自谁的手呢?6.师引导: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自豪、佩服……)7.带有自豪的感情齐读全文。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学完了课文后,你能用一、两句话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说一说吗?可以用课文的句子,也可以自己的感想。启发学生:在盛赞赵州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赞美谁呢?(劳动人民)2、齐读最后一段,读出自豪之情,由衷的赞美之情。六、作业。让我们一起夸夸赵州桥。(向父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