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 3积累词句,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法,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能够置身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学生教学意图一、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荷塘月色”,让学生欣赏。同学们学过”荷塘月色”,知道“荷塘月色”的景色很美!是一副很美的画!今天我们去看看一个比“荷塘月色”更美,更好看,更壮观,名扬中外的画。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展示课题。展示课件《清明上河图》。这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这幅画的作者是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他叫张择端。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齐读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用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学生交流学生回答采用自己喜欢的喜欢的方式读书复习旧知识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1、“我来告诉你!”2、“我要请教你!”1、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同学互助展示自己的朗读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再次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让学生看图,解说图。课件出示画面内容: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说说图的内容。五、课外作业。央视《国宝档案》要做一期题为《清明上河图》的节目,试着写出一段解说词。课后完成。板书设计: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图画的年代 北宋作者 张择端大小 长528厘米 高24.8厘米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反思:
上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了解这幅画,然后我又补充了部分相关的课外知识,在学生对这幅图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开始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将字读准,并反复读文标出自已的感受。在交流学生的感受时,我再对学生的读进行指导,并引导看图,特别是图的长高,及图上的人物数量及牲畜的数量,当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学生感知了图后,孩子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接着我让学生自已选自已喜欢的那一段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结尾时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抓了一下课文的描写顺序,及总分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