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六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通“悦”,愉快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志同道合的人快乐从了解生气,发怒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是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称代词,我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替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尽心竭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志独立做事情迷惑,疑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了解五十岁了解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就随心所欲,不越过规矩。”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听得进不同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了。”可以凭借学过的知识成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表示转折,却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忧愁,颜回仍不改变他的乐趣。贤德啊,颜回!”饭能忍受
请有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忠”--替别人谋划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信”--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习”--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不是同一件事。前者讲学习按一定时间复习,强调的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后者是说的是复习后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关键在于要“知新”,强调的是学习的独立性。“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是同一件事吗?该如何理解?
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思考不学习,则会疑惑而无所得。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学习与思考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颜回的“不改其乐”给你什么启示?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态度:不改其乐精神:安贫乐道为了自己的理想,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后六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爱好,喜好以……为乐趣代词,……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吃饭粗糙,粗劣冷水胳膊不正当的手段对,对于乐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泛指多数选择好的方面,优点跟从,学习缺点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河流流逝这,指河水舍弃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语气词,表感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通称改变普通的人,男子汉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改变它的主帅,可一个男子汉的志向却不能被强行改变。志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学习忠实,坚守仁德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当中了。恳切地提问
出自本课的成语不亦乐乎三十而立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不舍昼夜博学笃志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贤哉,回也!饭疏食饮水。三军可夺帅也。个人修养: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原因是: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对弟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