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译《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第一学而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 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原文」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 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
,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注释」(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曾子(1)曰:“
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
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注解」(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 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
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 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 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子曰:“
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注释」(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注释」(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注释」(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 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 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 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有子曰:”
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注释」(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 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
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注解」(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 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注释」(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原文」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注释」(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第二为政篇《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原文」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注释」(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注释」(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 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原文」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注释」(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 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注释」(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释」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注释」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注释」(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评析」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 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评析」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注释」(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原文」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注释」(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注释」(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 之哉?”「注释」 (1)輗:音ní
,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注释」(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注释」(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 《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第三八佾篇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原文」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注释」(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评析」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原文」 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3),奚取于三家之堂(4)?“「注释」(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评析」 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原文」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注释」(1)林放:鲁国人。 (2)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评析」 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原文」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注释」(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评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原文」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能救(4)与?“对曰: ”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5)乎?“「注释」(1)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 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3)女:同汝,你。 (4)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5)林放:见本篇 第4章之注。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评析」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此章仍是谈论礼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释」(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评析」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但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评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注释」(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徵:证明。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评析」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 「原文」 子曰:” 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注释」(1)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评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原文」 或问 禘之说(1),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2)乎!“指其掌。「注释」 (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评析」 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故意说不知道。但紧接着又说,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这就是说,谁懂得禘祭的规定,谁就可以归复紊乱的”礼“了。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译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评析」 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原文」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注释」(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2)媚:谄媚、巴结、奉承。 (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评析」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原文」 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1)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评析」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原文」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注释」(1)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注释」(1)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评析」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1)之饩羊(2)。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注释」(1)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2)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3)爱:爱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评析」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 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 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评析」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原文」 (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注释」(1)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评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原文」 子曰:”《关睢》(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释」(1)《关睢》:睢,音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评析」 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原文」 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注释」(1)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2)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3)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评析」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原文」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2),官事不摄(3),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4),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注释」(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3)摄:兼任。 (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评析」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子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也有对管仲的肯定性评价。 「原文」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皦(6)如也,绎(7)如也,以成。“「注释」(1)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 (2)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 (3)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 (4)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 (5)纯:美好、和谐。 (6)皦:音jiǎo,音节分明。 (7)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评析」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全面,乐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 「原文」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原文」
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谓武(4):”尽美矣,未尽美也。“「注释」(1)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2)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4)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评析」 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 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原文」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评析」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
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第四里仁篇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原文」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注释」(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注释」(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注释」(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 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
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注释」(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注释」(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
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注释」(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注释」(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评析」 孔子把”礼“
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注释」(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评析」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注释」(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注释」(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 孔子说:”
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译文」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注释」(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原文」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注释」(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第五公冶长篇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原文」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注释」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éi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原文」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以其兄之子妻之。「注释」(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 「译文」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 本章里,孔子对南容也作了比较高的评价,同样也没有讲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当然,他能够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也表明南容有较好的仁德。 「原文」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注释」(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岁。 (2)若人:这个,此人。 (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 「译文」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评析」 孔子在这里称子贱为君子。这是第一个层次,但接下来说,鲁国如无君子,子贱也不可能学到君子的品德。言下之意,是说他自己就是君子,而子贱的君子之德是由他一手培养的。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1)也。”「注释」(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译文」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评析」 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肯定子贡有一定的才能,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但如果与上二章联系起来分析,可见孔子看不起子贡,认为他还没有达到“君子之器”
那样的程度,仅有某一方面的才干。 「原文」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3),屡憎于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注释」(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学生。 (2)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评析」 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原文」 子使漆雕开(1)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2)。「注释」(1)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一说字子若,生于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门徒。 (2)说:音yuè,同“悦”。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评析」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学到知识,就要去做官,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做官的思想,鼓励和推荐他们去做官。孔子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感到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急于做官还没有把握,他想继续学礼,晚点去做官,所以孔子很高兴。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1)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随、随从。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评析」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1)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3),可使为之宰(4)也,不知其仁也。”“赤(5)也何如?”子曰: “赤也,束带立于朝(6),可使与宾客(7)言也,不知其仁也。”「注释」(1)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 (2)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大致相当于后来城镇。有一千户人家的大邑。 (3)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 (4)宰:家臣、总管。 (5)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学生。 (6)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 (7)宾客:指一般客人和来宾。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评析」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女弗如也。”「注释」(1)愈:胜过、超过。 (2)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 (3)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 (4)与:赞同、同意。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评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注释」(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评析」 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
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注释」(1)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注释」
(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 (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评析」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释」(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评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文」 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注释 」 (1)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评析」
本章孔子讲的君子之道,就是为政之道。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原文」 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交,久而敬之(2)。”「注释」(1)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平”是他的谥号。 (2)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评析」 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这里一方面是对晏婴的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原文」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节藻棁(3),何如其知也!”「注释」(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
(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 (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评析」 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则并不在意。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弑(4)齐君(5),陈子文(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注释」(1)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
(2)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 (3)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 (4)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 (5)齐君:即指被崔杼所杀的齐庄公。 (6)陈文子:陈国的大夫,名须无。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 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评析」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原文」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2)可矣。“「注释」(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 (2)斯:就。 「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评析」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 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某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原文」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
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 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评析」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 「原文」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注释」 (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 (5)裁:裁剪,节制。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评析」
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养。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1)不念旧恶(2),怨是用希(3)。”「注释」(1)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3)希:同稀。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主要称赞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孔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原文」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注释」(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人认为他为直率。 (2)醯:音xī,即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评析」 微生高从邻居家讨醋给来讨醋的人,并不直说自己没有,对此,孔子认为他并不直率。 但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却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而且加以提倡,这在他看来,就不是什么“不直”了。对于这种“不直”,孔子只能用父慈子孝来加以解释了。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注释」 (1)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 (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评析」
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原文」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注释」(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 “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 “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译文」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评析」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错,也因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 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错误,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是一种十足的伪君子。孔子说他没有见过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的人。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伪君子这种人还少吗? 「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第六雍也篇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vk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 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译文 」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 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
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注释」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6)无乃:岂不是。 (7)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 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评析」 孔子方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 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注释」(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弟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评析」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原文」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注释」(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2)宰:家宰,管家。 (3)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4)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评析」 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 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1)为之 骍且角(2)。虽欲勿用(3),山川(4)棒 舍诸(5)?”「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农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 (2)骍且角:骍: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3)用: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于”
二字的合音。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 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 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注释」(1)三月:指较长的时间。 (2)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评析」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 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
「原文」 季康子(1)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注释」(1)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2)果:果断、决断。 (3)达:通达、顺畅。 (4)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在本章里,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 宋代人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原文」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注释」(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
德行”较好。 (2)牖:音yǒu,窗户。 (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注释」(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2)。”「注释」 (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原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注释」(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 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原文」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 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 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原文」 子曰:“不有祝 鮀(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注释」(1)祝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2)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
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译文」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注释」(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
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译文」孔子说:”
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原文」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注释」(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 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注释」(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无厌之!天厌之!“「注释」(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淫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 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原文」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注释」(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 《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注释」(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 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第七述而篇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原文」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注释」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2)窃: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注释」(1)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 (2)诲:教诲。 (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 孔子说:”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注释」(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注释」(1)燕居:安居、家居、闲居。 (2)申申:衣冠整洁。 (3)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注释」(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子曰:”自行束 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注释」(1)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注释」(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评析」 在《雍也》一篇 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
“子路曰: ”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子之所慎:齐(1)、战、疾。「注释」 (1)齐:同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 「译文」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注释」(1)《韶》: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注释」(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
”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注释」(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注释」(1)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译文」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注释」(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 魋(1)其如予何?“「注释」 (1)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原文」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评析」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 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而为泰(4),难乎有恒矣。“「注释」(1)斯:就。 (2)恒:指恒心。 (3)约:穷困。 (4)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评析」 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
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文」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注释」(1)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2)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译文」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 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原文」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5)也。“「注释」(1)互乡:地名,具体所在已无可考。 (2)与:赞许。 (3)进、退:一说进步、退步;一说进见请教,退出以后的作为。 (4)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说担保,一说保守。往,一说过去,一说将来。 「译文」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评析」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文」孔子说:”
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孟子(8)。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注释」 (1)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2)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音chóu,公元前541——前510年在位。”昭“是谥号。 (3)揖:做揖,行拱手礼。 (4)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0岁。 (5)党:偏袒、包庇的意思。 (6)取:同娶。 (7)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8)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 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析」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注释」莫:约摸、大概、差不多。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评析」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注释」(1)抑:折的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 (2)为之:指圣与仁。 (3)云尔:这样说。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评析」 本篇 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 (4)曰:“祷尔于上下神祗(5)。‘”子曰:“丘之祷久矣。”「注释」(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2)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3)有诸:诸,“之于”的合音。意为:有这样的事吗。 (4)《诔》:音lěi,祈祷文。 (5)神祗:祗:音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评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注释」(1)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意思是”越礼“。 (2)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 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注释」(1)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2)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评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评析」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第八泰伯篇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原文」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注释」(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注释」(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 孔子说:“
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 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注释」(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译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评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注释」(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原文」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 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评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注释」(1)兴:开始。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译文」孔子说:“
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原文」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注释」(1)疾:恨、憎恨。 (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评析」
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养人们的“仁德”。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译文」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注释」(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译文」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评析」 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本章。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注释」(1)见:音xiàn,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原文」 子曰:”师挚之始(1),《关睢》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注释」(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
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2)《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原文」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 矣。“「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评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原文」 子曰:”巍巍(1)乎,舜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注释」(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评析」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 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原文」 子曰:”大哉尧(1)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2)之。荡荡(3)乎,民无能名(4)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5)乎其有文章!“「注释」(1)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2)则:效法、为准。
(3)荡荡:广大的样子。 (4)名:形容、称说、称赞。 (5)焕:光辉。 「译文」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评析」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原文」舜有臣五人(1)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2)。“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3),于斯(4)为盛,有妇人焉(5),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6),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注释」 (1)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2)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3)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4)斯:指周武王时期。 (5)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
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 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评析」 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这并不就证明孔子的”英雄史观“,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这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2)饮食而致(3)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注释」(1)间:空隙的意思。此处用作动词。 (2)菲:菲薄,不丰厚。 (3)致:致力、努力。 (4)黻冕:音fǔ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5)卑:低矮。
(6)沟洫:洫,音xù,沟渠。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评析」 以上这几章,孔子对于尧、舜、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生活简朴,孝敬鬼神,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今不少人拼命追逐权力、地位和财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富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古喻今,孔子是在向统治者提出警告。第九子罕篇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原文」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注释」 (1)罕:稀少,很少。 (2)与: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评析」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
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还讲”仁“,这里其思想的核心。 对此,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已评论,请参阅。 「原文」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注释」(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评析」 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原文」
子曰:”麻冕(1),礼也;今也纯(2),俭(3),吾从众。拜下(4),礼也;今拜乎上,泰(5)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 (2)纯:丝绸,黑色的丝。 (3)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 (4)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5)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评析」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原文」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注释」(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原文」 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注释」(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评析」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原文」 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2)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3)。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注释」 (1)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伯,但不能确认。 (2)纵:让,使,不加限量。 (3)鄙事:卑贱的事情。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评析」
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但孔子这里否认了这一点。他说自己少年低贱,要谋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艺,这表明,当时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原文」 牢(1)曰:”子云,‘吾不试(2),故艺’。“「注释」(1)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2)试:用,被任用。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评析」 这一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相关联,同样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5)焉。“「注释」(1)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评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原文」 子曰:”凤鸟(1)不至,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注释」(1)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2)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译文」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评析」 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从这几句话来看,孔子到了晚年,他头脑中的宗教迷信思想比以前更为严重。 「原文」
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2)与瞽(3)者,见之,虽少,必作(4);过之,必趋(5)。「注释」 (1)齐衰:音zī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5)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评析」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原文」颜渊喟(1)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6)。虽欲从之,末由(7)也已。“「注释」(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评析」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病间(2),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3)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4),予死于道路乎?“「注释」(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2)病间:病情减轻。
(3)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 (4)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译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评析」 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 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 匵(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注释」(1)韫匵:音yùndù,收藏物件的柜子。 (2)善贾:识货的商人。 (3)沽:卖出去。 「译文」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评析」 ”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原文」 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注释」(1)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2)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译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位,就不闭塞落后了。“ 「评析」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此地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传播文化知识,开化人们的愚蒙,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3)各得其所。“
「注释」(1)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2)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3)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原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评析」 ”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注释」
(1)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译文」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评析」 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1)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译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评析」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注释」(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音yuè,同“悦”。 (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5)末:没有。 「译文」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评析」 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原文」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注释」(1)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 第8章。 「原文」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注释」(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译文」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评析」 “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原文」子曰:“衣(1)敝 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注释」(1)衣:穿,当动词用。 (2)敝缊袍:敝,坏。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臧,善,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评析」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先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业。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彫后也。”「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
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1);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注释」 (1)适道:适,往。这里是志于道,追求道的意思。 (2)立:坚持道而不变。 (3)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译文」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原文」“唐棣(1)之华,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室是远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注释」(1)唐棣:一种植物,属蔷薇科,落叶灌木。 (2)偏其反而:形容花摇动的样子。 (3)室是远而: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 「译文」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第十乡党篇本篇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例如孔子在面见国君时、面见大夫时的态度;他出入于公门和出使别国时的表现,都显示出正直、仁德的品格。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注释」 (1)恂恂:音xù,温和恭顺。 (2)便便:辩,善于辞令。 「译文」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原文」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君在,踧 踖(3)如也,与与(4)如也。「注释」 (1)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 (2)訚訚:音yín,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 (3)踧踖:音cú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4)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译文」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原文」
君召使摈(1),色勃如也(2);足躩(3)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4)如也。趋进,翼如也(5)。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1)摈:音bìn,动词,负责招待国君的官员。 (2)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起来。 (3)足躩:躩,音jué,脚步快的样子。 (4)襜:音chān,整齐之貌。 (5)翼如也:如鸟儿展翅一样。 「译文」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原文」 入公门,鞠躬如(1)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2)。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3)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4),逞(5)颜色,怡怡如也。没阶(6),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注释 」 (1)鞠躬如:谨慎而恭敬的样子。
(2)履阈:阈,音yù,门槛,脚踩门坎。 (3)摄齐:齐,音zī,衣服的下摆。摄,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摆。 (4)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5)逞:舒展开,松口气。 (6)没阶:走完了台阶。 「译文」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原文」 执圭(1),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2),足蹜蹜(3),如有循(4)。享礼(5),有容色。私觌(6),愉愉如也。「注释」(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 (2)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 (3)蹜蹜:小步走路的样子。 (4)如有循:循,沿着。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
(5)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 (6)觌:音dí,会见。 「译文」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评析」 以上这五章,集中记载了孔子在朝、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和善的老实人;他在朝廷上,则态度恭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敢于讲话,他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所有这些,为人们深入研究孔子,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原文」 君子不以绀 緅饰(1),红紫不以为亵服(2)。当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缁衣(5),羔裘(6);素衣,麑(7)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8)。必有寝衣(9),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10)。去丧,无所不佩。
非帷裳(11),必杀之(12)。羔裘玄冠(13)不以吊(14)。吉月(15),必服而朝。「注释」(1)不以绀緅饰:绀,音gàn,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緅,音zōu,黑中透红,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 (2)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红紫色。 (3)袗絺绤:袗绤,音zhěn,单衣。絺,音chī,细葛布。绤,音xì,粗葛布。 这里是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 (5)缁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麑:音ní,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音mè,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 (9)寝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11)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 (12)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 (13)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 (14)不以吊:不用于丧事。
(15)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译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 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原文」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注释」(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译文」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原文」 食不厌精,脍(1)不厌细。食
饐(2)而餲(3),鱼馁(4)而肉败(5), 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6),不食。不时(7),不食,割不正(8),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9)。唯酒无量,不及乱(10)。 沽酒市脯(11),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注释」(1)脍:音kuài,切细的鱼、肉。 (2)饐:音yì,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 (3)餲:音ài,变味了。 (4)馁:音ně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5)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6)饪:烹调制作饭菜。 (7)不时:应时,时鲜。 (8)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9)气:同“饩”,音xì,即粮食。 (10)不及乱:乱,指酒醉。不到酒醉时。 (11)脯:音fǔ,熟肉干。 「译文」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
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原文」祭于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注释」(1)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超过三天,就不能再过夜了。 (2)祭肉:这是祭祀用的肉。 「译文」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评析」 以上4章里,记述了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孔子对“礼”的遵循,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夫们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而且表现在衣着方面。他对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规定。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对于食物,有八种他不吃。吃了,就有害于健康。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原文」 虽疏食菜羹(1),瓜祭(2),必齐(3)如也。「注释」(1)菜羹:用菜做成的汤。
(2)瓜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 (3)齐:同斋。 「译文」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原文」 席(1)不正,不坐。「注释」 (1)席: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译文」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原文」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注释」(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译文」 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原文」 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注释」(1)傩:音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2)阼阶:阼,音zuò,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在这里欢迎客人。
「译文」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原文」 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2)。「注释」(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译文」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评析」 以上6章中,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原文」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译文」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原文」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译文」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1),必熟而荐(2)之。君赐生,必畜之。 侍食于君,君祭,先饭。「注释」 (1)腥:牛肉。 (2)荐:供奉。 「译文」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 「评析」 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孔子对国君十分尊重。他在与国君吃饭时,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 「原文」 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注释」(1)东首:头朝东。 (2)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译文」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评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 「原文」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译文」 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原文」 入太庙,每事问(1)。「注释」 (1)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 第15章。 「原文」 朋友(1)死,无所归,曰:“于我殡(2)。”「注释」(1)朋友:指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人。 (2)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是泛指丧葬事务。 「译文」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原文」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译文」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评析」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原文」寝不尸,居不客。「译文」 (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原文」 见齐衰(1)者,虽狎(2),必变。见冕者与瞽者(3),虽亵(4),必以貌。凶服(5)者式(6)之。式负版者(7)。有盛馔(8),必变色而作(9)。迅雷风烈必变。「注释」(1)齐衰:zīcuī,指丧服。 (2)狎:音xiá,亲近的意思。 (3)瞽者:盲人,指乐师。 (4)亵:音xiè,常见、熟悉。 (5)凶服:丧服。 (6)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
(7)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8)馔:音zhuà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 (9)作:站起来。 「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作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原文」 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注释」(1)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2)内顾:回头看。 (3)疾言:大声说话。 (4)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 「译文」 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评析」
以上这几章,讲的都是孔子如何遵从周礼的。在许多举动上,他都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贴。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在谈起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 「原文」 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三嗅而作(6)。「注释」(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5)共:同“拱”。 (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 ◇,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译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评析」 这里似乎是在游山观景,其实孔子是有感而发。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鸡能够自由飞翔,自由落下,这是“得其时”
,而自己却不得其时,东奔西走,却没有获得普遍响应。因此,他看到野鸡时,神色动了一下,随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第十一先进篇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过犹不及”等。这一篇中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并以此为例说明“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最后一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倾向。「原文」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子:这里指统治者。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评析」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
孔子这里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本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然后就知道怎样为官,怎样当一个好官。 「原文」 子曰:“从我于陈、蔡(1)者,皆不及门(2)也。”「注释」(1)陈、蔡:均为国名。 (2)不及门:门,这里指受教的场所。不及门,是说不在跟前受教。 「译文」 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评析」 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从陈国到蔡地去。途中,他们被陈国的人们所包围,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当时跟随他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渊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颜回也死了。所以,孔子时常想念他们。这句话,就反映了孔子的这种心情。 「原文」德行(1):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2):宰我、子贡。政事(3):冉有、季路。文学(4):子游、子夏。「注释」(1)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2)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3)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4)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译文」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 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原文」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1)于其父母昆(2)弟之言。”「注释」(1)间:非难、批评、挑剔。 (2)昆:哥哥,兄长。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原文」 南容三复白圭(1),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注释」(1)白圭:白圭指《诗经·大雅·抑之》的诗句:“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 儒家从孔子开始,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因为,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去,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希望人们言语要谨慎。这里,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表明他很欣赏南容的慎言。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原文」 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3)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注释」(1)颜路:“颜无繇(yóu),字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45年。
(2)椁:音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 (3)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死时50岁,孔子70岁。 (4)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孔子在鲁国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级的官员。 「译文」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评析」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却不愿意卖掉车子。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不能步行,否则就违背了礼的规定。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对礼的严谨态度。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原文」 颜渊死,子哭之恸(1)。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2)人之为恸而谁为?“「注释」(1)恸:哀伤过度,过于悲痛。 (2)夫:音fú,指示代词,此处指颜渊。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原文」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1)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2)。非我也,夫(3)二三子也。“「注释」(1)厚葬:隆重地安葬。 (2)予不得视犹子也:我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3)夫:语助词。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评析」 孔子说:”予不得视犹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样,按照礼的规定,对他予以安葬。他的学生仍隆重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这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学生们做的。这仍是表明孔子遵从礼的原则,即使是在厚葬颜渊的问题上,仍是如此。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译文」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
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评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 「原文」 闵子侍侧, 訚訚(1)如也;子路,行行(2)如也;冉有、子贡,侃侃(3)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注释」(1)訚訚:音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 (2)行行:音hàng,刚强的样子。 (3)侃侃:说话理直气壮。 「译文」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了。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评析」 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师之爱生,人之常情。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
「原文」 鲁人(1)为长府(2)。闵子骞曰:”仍旧贯(3),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4)不言,言必有中。“「注释」(1)鲁人:这里指鲁国的当权者。这就是人和民的区别。 (2)为长府:为,这里是改建的意思。藏财货、兵器等的仓库叫”府“,长府是鲁国的国库名。 (3)仍旧贯:贯:事,例。沿袭老样子。 (4)夫人:夫,音fú,这个人。 「译文」 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 ”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原文」 子曰:”由之瑟(1)奚为于丘之门(2)?“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3)也。“「注释」(1)瑟:音sè,一种古乐器,与古琴相似。 (2)奚为于丘之门:奚,为什么。为,弹。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 (3)升堂入室:堂是正厅,室是内室,用以形容学习程度的深浅。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
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评析」 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它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入室。这是就演奏乐器而言的。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注释」(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1),而求也为之聚敛(2)而附益(3)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4)可也。“「注释」(1)季氏富于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 (2)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即搜刮。 (3)益:增加。 「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评析」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原文」 柴(1)也愚(2),参也鲁(3),师也辟(4),由也喭(5)。「注释」(1)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学生,比孔子小30岁,公元前521年出生。 (2)愚:旧注云:愚直之愚,指愚而耿直,不是傻的意思。
(3)鲁:迟钝。 (4)辟:音pì,偏,偏激,邪。 (5)喭:音yàn,鲁莽,粗鲁,刚猛。 「译文」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评析」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 这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思想,调和与折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原文」 子曰:”回也其庶(1)乎,屡空(2)。赐不受命,而货殖(3)焉,亿(4)则屡中。“「注释」 (1)庶:庶几,相近。这里指颜渊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 (2)空:贫困、匮乏。 (3)货殖:做买卖。 (4)亿:同”臆“,猜测,估计。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端本赐不听命运的安排,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了。“
「评析」 这一章,孔子对颜回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却在生活上常常贫困深感遗憾。同时,他对子贡不听命运的安排去经商致富反而感到不满,这在孔子看来,是极其不公正的。 「原文」子张问善人(1)之道,子曰:”不践迹(2),亦不入于室(3)。“「注释」(1)善人:指本质善良但没有经过学习的人。 (2)践迹:迹,脚印。踩着前人的脚印走。 (3)入于室:比喻学问和修养达到了精深地步。 「译文」 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原文」 子曰:“论笃是与(1),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注释」(1)论笃是与:论,言论。笃,诚恳。与,赞许。意思是对说话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 「译文」 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们不但要说话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在第五篇第10章中曾有 “听其言而观其行”
的说法,表明孔子在观察别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说话时诚恳的态度,而且要看他的行动。言行一致才是真君子。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注释」(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原文」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译文」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 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原文」 季子然(1)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2)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3)矣。”曰:“然则从之(4)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注释」(1)季子然:鲁国季氏的同族人。 (2)曾:乃。 (3)具臣:普通的臣子。 (4)之:代名词,这里指季氏。当时冉求和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 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评析」 孔子这里指出”以道事君“
的原则,他告诫冉求和子路应当用周公之道去规劝季氏,不要犯上作乱,如果季氏不听,就辞职不干。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君臣关系以道和礼为准绳的。这里,他既要求臣,也要求君,双方都应遵循道和礼。如果季氏干杀父杀君的事,冉求和子路就要加以反对。 「原文」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1)夫人之子(2)。“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3)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4)夫佞者。“「注释」(1)贼:害。 (2)夫人之子:指子羔。孔子认为他没有经过很好的学习就去从政,这会害了他自己的。 (3)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这里”社稷“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即社稷坛。古代国都及各地都设立社稷坛,分别由国君和地方长官主祭,故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译文」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原文」 子路、曾皙(1)、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居(3)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子路率尔(5)而对曰:“千乘之国,摄(6)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夫子哂(9)之。“求,尔何如?”对曰:“
方六七十(10),如(11)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12),如会同(13),端章甫(14),愿为小相(15)焉。”“点,尔何如?”鼓瑟希(16),铿尔,舍瑟而作(1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18)春者,春服既成,冠者(19)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风乎舞雩(21),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22)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1)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以也:虽然我比你们的年龄稍长一些,而不敢说话。 (3)居:平日。 (4)则何以哉:何以,即何以为用。 (5)率尔:轻率、急切。 (6)摄:迫于、夹于。 (7)比及:比,音bì。等到。 (8)方:方向。 (9)哂:音shěn,讥讽地微笑。 (10)方六七十:纵横各六七十里。
(11)如:或者。 (12)宗庙之事:指祭祀之事。 (13)会同:诸侯会见。 (14)瑞章甫:端,古代礼服的名称。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 (15)相:赞礼人,司仪。 (16)希:同”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17)作:站起来。 (18)莫:同”暮“。 (19)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20)浴乎沂: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入海。在水边洗头面手足。 (21)舞雩:雩,音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22)唯:语首词,没有什么意义。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
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 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评析」
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似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这一章,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第十二颜渊篇本篇共计2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注释」(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
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
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讱(2)。”曰:“其言也讱,斯(3) 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这种思想与本篇第1章中所说:”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评析」 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魋不是他的哥哥。所以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君子的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即不忧不惧、问心无愧。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
。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注释」(1)浸润之谮,谮,音zèn,谗言。这是说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诬告。这是说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 “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 “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注释」(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 “
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 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注释」(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
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 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原文」 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4)“「注释」(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扰。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注释」(1)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评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 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注释」(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注释」(1)听讼:讼,音sòng,诉讼。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原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评析」 以上两章都是谈的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他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注释」
(1)本章重出,见《雍也》篇 第27章。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评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评析」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注释」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注释」(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 ”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 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注释」(1)修慝:慝,音tè,邪恶的念头。修,改正。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 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
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音xiàng,同”向“,过去。 (3)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
,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译文」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评析」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驰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译文」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第十三子路篇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1)。“请益(2)。曰:”无倦(3)。“「注释」(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2)益:请求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注释」(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
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原文」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注释」(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 ī,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
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 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 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 ”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多,亦奚以(3)为?“「注释」 (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2)专对:独立对答。 (3)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译文」 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评析」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所以孔子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原文」子谓卫公子荆(1):”善居室(2)。始有,曰:“苟(3)合(4)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注释」(1)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 (2)善居室:善于管理经济,居家过日子。 (3)苟:差不多。
(4)合:足够。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管理经济,居家理财。刚开始有一点,他说:” 差不多也就够了。’稍为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就算完备了。‘更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注释」(1)仆:驾车。 (2)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译文」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评析」 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胜残去杀“,达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原文」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译文」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评析」 上一章孔子讲,善人施行德治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到达理想境界,本章又说,王者治理国家也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同样,王者在实现仁政之前的三十年间,也不能排除刑罚杀戮手段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译文」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评析」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价值的。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译文」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 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评析」
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抗而感到高兴,这是值得注意的。作为在上位的统治者,一个念头、一句话如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结局。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译文」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原文」子夏为莒父(1)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注释」(1)莒父:莒,音jǔ。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注释」 (1)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 (2)直躬者:正直的人。 (3)攘羊:偷羊。
(4)证:告发。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 正直就在其中了。“ 「评析」 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看来,他把正直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了,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这在今天当然应予扬弃。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评析」 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果:果断、坚决。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评析」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 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释」(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2)子曰:不占(3)而已矣。“「注释」(1)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 (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 (3)占:占卜。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评析」
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二是人必须恒久保持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原文」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注释」(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 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 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评析」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3)。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1)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 (2)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 (3)器之:量才使用他。 「译文」 孔子说:“
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另一个区别。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君子,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但小人就不同了。在现实社会中,君子并不多见,而此类小人则屡见不鲜。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译文」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2)如也, 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注释」(1)偲偲:音sī,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2)怡怡:音yí,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原文」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译文」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全反对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他主张训练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第十四宪问篇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
的义利观等。「原文」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注释」(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3)伐:自夸。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评析」 在《述而》篇 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 孔子在这里认为,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照样拿俸禄的人,就是无耻。在本章第二个层次中,孔子又谈到“仁”的题。仁的标准很高,孔子在这里认为脱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难能可贵,但究竟合不合“仁”,他说就不得而知。显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1),不足以为士矣。”「注释」(1)怀居:怀,思念,留恋。居,家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译文」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1)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注释」(1)危:直,正直。 (2)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评析」 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的。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评析」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原文」 南宫适(1)问于孔子曰:“羿(2)善射, 奡荡(3)舟(4),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5)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注释」(1)南宫适:适,音ku︸,同“括”,即南容。 (2)羿:音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 (3)奡:音à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所杀。 (4)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奡力大,善于水战。 (5)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译文」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评析」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译文」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原文」 子曰:“为命(1),裨谌(2)草创之,世叔(3)讨论之,行人(4)子羽(5)修饰之,东里(6)子产润色之。”「注释」(1)命:指国家的政令。 (2)裨谌:音bìchén,人名,郑国的大夫。 (3)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 (4)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 (5)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6)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1)。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
“人也(2)。夺伯氏(3)骈邑(4)三百,饭疏食,没齿(5)无怨言。”「注释」(1)子西:这里的子西指楚国的令尹,名申。 (2)人也:即此人也。 (3)伯氏:齐国的大夫。 (4)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 (5)没齿:死。 「译文」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译文」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原文」 子曰:“孟公绰(1)为赵魏老(2)则优(3),不可以为滕薛(4)大夫。”「注释」(1)孟公绰:鲁国大夫,属于孟孙氏家族。 (2)老:这里指古代大夫的家臣。 (3)优:有余。 >(4)滕薛:滕,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薛,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东南一带。 「译文」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注释」(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
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注释」(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译文」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评析」 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逃离鲁国,后来回到防邑,向鲁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自己离开防邑。孔子认为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想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所以他说了上面这段话。此事在《春秋》书中有记载。 「原文」 子曰:“晋文公(1)谲(2)而不正,齐桓公(3)正而不谲。”「注释」(1)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 (2)谲:音jué,欺诈,玩弄手段。 (3)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评析」 为什么孔子对春秋时代两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截然相反呢?他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对时人的违礼行为一概加以指责。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孔子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作出上述评价。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注释」(1)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2)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3)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4)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 (5)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评析」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一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原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2)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3)也,自经(4)于沟渎(5)而莫之知也。”「注释」(1)微:无,没有。 (2)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 (3)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 (4)自经:上吊自杀。 (5)渎:小沟渠。 「译文」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原文」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
僎(1)与文子同升诸公(2)。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注释」(1)僎:音xú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 (2)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译文」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原文」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1)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注释」(1)仲叔圉:圉,音yǔ,即孔文子。他与后面提到的祝鮀、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 「译文」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1),则为之也难。”「注释」(1)怍:音zuò,惭愧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是很困难的了。” 「原文」
陈成子(1)弑简公(2)。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3)。”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之(5)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注释」(1)陈成子:即陈恒,齐国大夫,又叫田成子。他以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的方法受到百姓拥护。公元前481年,他杀死齐简公,夺取了政权。 (2)简公:齐简公,姓姜名壬。公元前484——前481年在位。 (3)三子:指季孙、孟孙、叔孙三家。 (4)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5)之:动词,往。 「译文」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吧。”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评析」 陈成子杀死齐简公,这在孔子看来真是“不可忍”
的事情。尽管他已经退官家居了,但他还是郑重其事地把此事告诉了鲁哀公,当然这违背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戒律。 他的请求遭到哀公的婉拒,所以孔子心里一定是很抱怨,但又无能为力。 「原文」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译文」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原文」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评析」 对于“上达”、“下达”的解释,在学术界有所不同。另两种观点,一是上达于道,下达于器,即农工商各业;二是上达长进向上,日进乎高明;下达是沉沦向下,日究乎污下。 可供读者分析判别。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原文」 蘧伯玉(1)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注释」(1)蘧伯玉:蘧,音qú。人名,卫国的大夫,名瑗,也孔子到卫国时曾住在他的家里。
「译文」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被人们广为传说的一句名言。这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君子思不出位”也同样是这个意思。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与“正名分”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评析」 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
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乎应当有所警戒了。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评析」 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原文」 子贡方人(1)。子曰:“赐也贤乎哉(2)?夫我则不暇。”「注释」(1)方人:评论、诽谤别人。 (2)赐也贤乎哉:疑问语气,批评子贡不贤。 「译文」 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原文」
14·31子曰:“不逆诈(1),不亿(2)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注释」 (1)逆:迎。预先猜测。 (2)亿:同“臆”,猜测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原文」微生亩(1)谓孔子曰:“丘,何为是(2)栖栖(3)者与?无乃为佞乎?” 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4)也。”「注释」(1)微生亩:鲁国人。 (2)是:如此。 (3)栖栖:音xī,忙碌不安、不安定的样子。 (4)疾固:疾,恨。固,固执。 「译文」 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四处奔波游说呢?你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孔子说:“我不是敢于花言巧语,只是痛恨那些顽固不化的人。” 「原文」 子曰:“骥(1)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注释」(1)骥:千里马。古代称善跑的马为骥。
「译文」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评析」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但用在政治领域,有时就不那么适宜了。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注释」(1)尤:责怪、怨恨。 (2)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原文」 公伯寮(1)
愬(2)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3)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注释」(1)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孔子的学生,曾任季氏的家臣。 (2)愬:音sù,同“诉”,告发,诽谤。 (3)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 (4)肆诸市朝:古时处死罪人后陈尸示众。 「译文」 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又一次谈到自己的天命思想。“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原文」 子曰:“贤者辟(1)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2)矣。”「注释」 (1)辟:同“避”,逃避。 (2)七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译文」 孔子说:“
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评析」 这一章里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人不能总是处于一帆风顺的环境里,身居逆境,怎样做? 这是孔子教授给弟子们的处世之道。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注释」(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原文」 子击磬(1)于卫,有荷蒉(2)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鄙哉!硁硁(3)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4),浅则揭(5)。” 子曰:“果哉!末(6)之难(7)矣。”「注释」(1)磬:音qìng,一种打击乐器的名称。 (2)荷蒉:荷,肩扛。蒉,音kuì,草筐,肩背着草筐。 (3)硁硁:音kēng,击磬的声音。 (4)深则厉:穿着衣服涉水过河。 (5)浅则揭:提起衣襟涉水过河。“深则厉,浅出揭”是《诗经·卫风·匏有苦叶》 的诗句。 (6)末:无。 (7)难:责问。 「译文」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原文」 子张曰:“书云:”高宗(1)谅阴(2),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3),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4)三年。“「注释」(1)高宗:商王武宗。
(2)谅阴:古时天子守丧之称。 (3)薨:音hōng,周代时诸侯死称此。 (4)冢宰: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评析」 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在孔子以前就有,《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对此,孔子持肯定态度,即使国君,其父母去世了,也在继位后三年内不理政事,平民百姓更是如此了。 「原文」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译文」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注释」(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 「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 ”
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评析」 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原文」 原壤(1)夷俟(2)。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注释」(1)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他母亲死了,他还大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2)夷俟:夷,双腿分开而坐。俟,音sì,等待。 (3)孙弟:同逊悌。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文」 阙党(1)童子将命(2)。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3)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注释」(1)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 (2)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言。 (3)居于位:童子与长者同坐。 「译文」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
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 ”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评析」 孔子特别注重长幼有序。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除了在家庭里讲孝、讲悌以外,年幼者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还必须尊敬长者。由此,发展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在今天还有提倡的必要,但应当剔除其中的封建因素,赋予民主性内容。第十五卫灵公篇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原文」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注释」(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 ”君子固穷(2),小人穷斯滥矣。“「注释」(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 ”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评析」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译文」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
“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评析」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 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原文」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译文」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1)者,其舜也与?夫(2)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注释」(1)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2)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评析」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原文」 子张问行(1)。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2)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3),行乎哉?立则见其参(4)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5)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6)。「注释」(1)行:通达的意思。 (2)蛮貊: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在南,貊,音mò,在北方。 (3)州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党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指近处。 (4)参:列,显现。 (5)衡:车辕前面的横木。 (6)绅: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 「译文」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3)而怀之。“
「注释」(1)史鱼:卫国大夫,名,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2)如矢:矢,箭,形容其直。 (3)卷:同”捲“。 「译文」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评析」 从文中所述内容看,史鱼与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鱼当国家有道或无道时,都同样直爽,而伯玉则只在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所以,孔子说史鱼是“直”,伯玉是“君子”。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文」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 「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5)郑声(6),远(7)侫人。郑声淫,侫人殆(8)。”「注释」(1)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2)殷之辂:辂,音lù
,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 (3)周之冕:周代的帽子。 (4)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5)放:禁绝、排斥、抛弃的意思。 (6)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是淫声。 (7)远:远离。 (8)殆:危险。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 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评析」 这里仍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礼的问题,他还是主张“复礼”,当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选择。此外,还要禁绝靡靡之音,疏远侫人。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译文」孔子说:“
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原文」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1)者与!知柳下惠(2)之贤而不与立也。”「注释」(1)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 (2)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1),如之何‘者,吾末(2)如之何也已矣。”「注释」(1)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 (2)末:这里指没有办法。 「译文」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
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原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 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注释」(1)没世:死亡之后。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原文」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注释」(1)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
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译文」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 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原文」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1)也,有马者借人乘之(2),今亡矣夫。“「注释」(1)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 (2)有马者借人乘之:有人认为此句系错出,另有一种解释为: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本书依从后者。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评析」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
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评析」 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译文」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评析」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评析」 ”从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注释」(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原文」 子曰:”
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2)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注释」(1)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 (2)涖:音lì,临,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 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注释」(1)小知:知,作为的意思,做小事情。 (2)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译文」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原文」 子曰:”君子贞(1)而不谅(2)。“「注释」(1)贞:一说是”正“的意思,一说是”大信“的意思。这里选用”正“的说法。 (2)谅:信,守信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评析」 前面孔子曾说过:”言必信,行必果“这不是君子的作为,而是小人的举动。孔子注重”信“的道德准则,但它必须以”道“为前提,即服从于仁、礼的规定。离开了仁、礼这样的大原则,而讲什么”信“,就不是真正的信。 「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注释」(1)食:食禄,俸禄。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原文」 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原文」 子曰:”辞达而已矣。“「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原文」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译文」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
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第十六季氏篇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原文」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注释」(1)颛臾:音zhuān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2)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3)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5)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6)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7)兕:音sì。雌性犀牛。 (8)柙:音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 (9)椟:音dú,匣子。 (10)费:季氏的采邑。 (11)贫、寡:可能有错误,应为寡、贫。 (12)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
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 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评析」 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这是应该指出的。 「原文」 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原文」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1)矣,政逮(2)于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孙微矣。”「注释」(1)五世:指鲁国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 (2)逮:及。 (3)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 (4)三桓:鲁国伸孙、叔孙、季孙都出于鲁桓公,所以叫三桓。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评析」 三桓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春秋末期的一种政治变革,对此,孔子表示不满。本章里孔子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孔子的观点是,社会政治变革就是“天下无道”,这还是基于他的“礼治”的思想,希望变为“天下有道”的政治局面。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注释」(1)谅:诚信。 (2)便辟:惯于走邪道。 (3)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2),乐佚(3)游,乐晏乐(4),损矣。”
「注释」(1)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2)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 (3)佚:同“逸”。 (4)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注释」(1)愆:音qiān,过失。 (2)瞽:音gǔ,盲人。 「译文」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评析」 以上这几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交往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交朋友要结交那些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而不要结交那些逢迎谄媚、花言巧语的人,要用礼乐调节自己,多多地称道别人的好处,与君子交往要注意不急躁、不隐瞒等等,这些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评析」 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这对今天的人们还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评析」 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
,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原文」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译文」孔子说:“
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评析」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译文」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注释」(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 (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原文」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评析」 这套称号是周礼的内容之一。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名分制度,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第十七阳货篇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原文」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孔子时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诸涂(4)。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5),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7)。”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6)亟:屡次。 (7)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 (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则有其岐视甚至侮辱劳动民众的一面,这是应该予以指出的。 「原文」 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注释」(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原文」 公山弗扰(1)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5)?“
「注释」(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 (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 (3)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 (4)徒:徒然,空无所据。 (5)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译文」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原文」 佛 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3);不曰白乎,涅(4)而不缁(5)。吾岂匏瓜(6)也哉?焉能系(7)而不食?“「注释」 (1)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3)磷:损伤。 (4)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 (5)缁:音zī,黑色。 (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 (7)系:音jì,结,扣。 「译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注释」(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贼:害。 (5)绞:说话尖刻。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 “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1),可以观(2),可以群(3),可以怨(4)。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注释」(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译文」 孔子说:“
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原文」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2)也与?”「注释」 (1)《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2)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原文」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2)之盗也与?”「注释」(1)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 (2)窬:音yú,洞。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原文」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译文」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评析」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文」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 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 「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译文」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1)也肆(2),今之狂也荡(3);古之矜也廉(4),今之矜也忿戾(5);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注释」(1)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 (2)肆:放肆,不拘礼节。 (3)荡:放荡,不守礼。 (4)廉:不可触犯。 (5)戾: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评析」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与上古时代有所区别,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让人接受,而今天人们的这三种毛病都变本加厉。从孔子时代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三千年了,这三种毛病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已,愈益加重,到了令人无法理喻的地步。这就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也希望有这三种毛病的人警醒。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注释」(1)本章已见于《学而篇》第一之 第三章,此处系重出。 「原文」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译文」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 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原文」 孺悲(1)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注释」(1)孺悲:鲁国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礼。 「译文」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 「原文」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1),期(2)可已矣。”子曰:“食夫稻(3),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4)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注释」(1)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 (2)期:音jī,一年。 (3)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 (4)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译文」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 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评析」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 「原文」 子路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译文」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不是还有玩博和下棋的游戏吗? 干这个,也比闲着好。”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2)而讪(3)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4)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5)以为知(6)者,恶不孙(7)以为勇者,恶讦(8)以为直者。”「注释」(1)恶:音wù,厌恶。
(2)下流:下等的,在下的。 (3)讪:shàn,诽谤。 (4)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5)徼:音jiǎo,窃取,抄袭。 (6)知:同“智”。 (7)孙:同“逊”。 (8)讦:音jié,攻击、揭发别人。 「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译文」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评析」 这一章表明孔子轻视妇女的思想。这是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后来则演变为“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译文」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第十八微子篇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原文」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注释」(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译文」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原文」 柳下惠为士师(1),三黜(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注释」(1)士师:典狱官,掌管刑狱。 (2)黜:罢免不用。 「译文」 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
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原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译文」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离开了齐国。 「原文」 齐人归(1)女乐,季桓子(2)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注释」(1)归:同馈,赠送。 (2)季桓子:鲁国宰相季孙斯。 「译文」 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离开了。 「原文」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注释」(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
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原文」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 “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 “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 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3)而食(4)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注释」 (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3)黍: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 “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
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评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 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原文」逸(1)民:伯夷、叔齐、虞仲(2)、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3)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注释」(1)逸:同“佚”,散失、遗弃。 (2)虞仲、夷逸、朱张、少连:此四人身世无从考,从文中意思看,当是没落贵族。 (3)放:放置,不再谈论世事。 「译文」
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原文」 大师挚(1)适齐,亚饭(2)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3)入于河,播鼗(4)武入于汉,少师(5)阳、击磬襄(6)入于海。「注释」(1)大师挚:大同“太”。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 (2)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干、缭、缺是人名。 (3)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4)鼗:音táo,小鼓。 (5)少师:乐官名,副乐师。 (6)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译文」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原文」 周公谓鲁公(1)曰:“君子不施(2)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1)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 (2)施:同“弛”,怠慢、疏远。 (3)以:用。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原文」 周有八士(1):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注释」(1)八士:本章中所说八士已不可考。 「译文」 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第十九子张篇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评析」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这是君子之所为,在需要自己献出生命的时候,他可以毫不犹豫,勇于献身。同样,在有利可得的时候,他往往想到这样做是否符合义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精华点。 「原文」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译文」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原文」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 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1),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2),是以君子不为也。”「注释」(1)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 (2)泥:阻滞,不通,妨碍。 「译文」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评析」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因为人类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某种借鉴作用。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切问(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注释」(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译文」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评析」 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注释」(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译文」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原文」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译文」 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原文」 子夏曰:“大德(1)不逾闲(2),小德出入可也。”「注释」(1)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
(2)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评析」 这一章提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原文」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1)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2)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3)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注释」(1)抑:但是,不过。转折的意思。 (2)倦:诲人不倦。 (3)诬:欺骗。 「译文」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评析」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比较激烈,不过,这其中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教育方法各有自己的路子。 「原文」子夏曰:“仕而优(1)则学,学而优则仕。”「注释」(1)优:有余力。 「译文」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评析」 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同时,本章又一次谈到“学”与“仕”的关系问题。 「原文」 子游曰:“丧致(1)乎哀而止。”「注释」(1)致:极致、竭尽。 「译文」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原文」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原文」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译文」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1)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注释」(1)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速。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原文」孟氏使阳肤(1)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2)而勿喜。”「注释」(1)阳肤:曾子的学生。 (2)矜:怜悯。 「译文」 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原文」 子贡曰:“纣(1)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2),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释」(1)纣: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名辛,纣是他的谥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暴君。 (2)下流:即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原文」 卫公孙朝(1)问于子贡曰:“仲尼(2)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注释」 (1)卫公孙朝:卫国的大夫公孙朝。 (2)仲尼:孔子的字。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评析」
这一章又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子贡说,孔子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这实际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原文」 叔孙武叔(1)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2)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3),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4),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5)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注释」 (1)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三桓之一。 (2)子服景伯:鲁国大夫。 (3)宫墙:宫也是墙。围墙,不是房屋的墙。 (4)仞:音rèn,古时七尺为仞,一说八尺为仞,一说五尺六寸为仞。 (5)官:这里指房舍。 「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 子贡说:“
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注释」(1)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
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评析」 以上这几章,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而抬高子贡的问话。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第二十尧曰篇本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原文」尧曰(1):“咨(2)!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3)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6)在帝心。朕(7)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8),善人是富。“虽有周亲(9),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10),审法度(11),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注释」(1)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给舜说的话。 (2)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3)允:真诚:诚信。 (4)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5)玄牡:玄,黑色谓玄。牡,公牛。 (6)简:阅,这里是知道的意思。 (7)朕:我。从秦始皇起,专用作帝王自称。 (8)赉:音lài,赏赐。下面几句是说周武王。 (9)周亲:至亲。 (10)权量:权,秤锤。指量轻重的标准。量,斗斛。指量容积的标准。 (11)法度:指量长度的标准。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 (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评析」 这一大段文字,记述了从尧帝以来历代先圣先王的遗训,中间或许有脱落之处,衔接不起来。后来的部分里,孔子对三代以来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可以说是对《论语》全书中有关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思想加以总结,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原文」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
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 “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评析」 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评析」 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
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关于《论语》的若干问题《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 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对此,我想就《论语》 中有关的思想价值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论语》书中的“鬼神”
思想鬼神思想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神秘恐惧心理的表现,也是人类对人生命运的一种虚幻寄托。就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当代人的鬼神思想也时有所现,甚至人造神的现象也屡有发生。那么,鬼神现象是否存在?科学的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当代人为什么还有鬼神观念,甚至有的人深信不疑呢?这是社会存在与人心理的复杂性以及人的素质的缺陷性所致。然而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巫鬼势力旺盛、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时代,孔子是怎样看待鬼神的呢?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主张“敬鬼神而远之”(《雍也》)。表明孔子对鬼神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鬼神是否存在,孔子并未多加评说,也不反对别人对鬼神的信奉,而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孔子平时也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他认为这些都是对人无益的事情。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请求代老师祷告。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道:“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祗祷告‘。“孔子说:”如果是这样,我早就祷告过了,可为什么还会生病?“还有一次,季路请教怎样事奉鬼神,孔子说:”活人我还不能事奉,怎么能去事奉鬼神?“孔子虽然不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但作为他自己对鬼神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虽然他不能证明鬼神是否存在,但他自己是不相信鬼神的。这说明孔子已具有无神论的思想萌芽,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作为孔子的世界观,对其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二、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 ”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三、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四、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
(《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五、《论语》书中的教育思想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
(《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 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 《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 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六、关于务政的思想及其价值《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
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说明。 其一,关于务政的对象。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 ”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 ”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 其二,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先之劳之“,”无倦“(《子路》)。也就是说在位不松驰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要带头、勤勉,办事不要松懈。从政者必须温良恭俭让。陈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也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而这五种美德也间接地说明参与国政的道理。有一次,孔子在谈论郑国贤相子产时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正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正是由于子产的这种庄重、恭敬、恩惠、道义和美德,才能使他处于郑国的贤相位置。 第三,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卫灵公》)也就是说要想使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他人接受,必须心意诚恳,行为端庄,这样你的主张就可以行得通了。 第四,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子夏当了莒父的县长,向孔子请教怎样理政。孔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即要求人们处理政务不 要图快,贪图眼前利益,图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而应眼光放远,依次而进。另外,孔子还认为在处理政务时应当慎重,要深入实际,多听多见,了解实情,以免犯错误。即所谓”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七、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以”人伦纲常“治国呢?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问孔子:”
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然孔子也认为,重视伦理纲常的作用也不能脱离礼让。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即用礼让的精神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 在这里礼让成为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孔子还以舜为例说明君主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在孔子看来,真正能从容安静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那么他做了些什么呢?也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罢了。这里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卫灵公》)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允。即:”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尧曰》)其三,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有一次颜渊请教老师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法制对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今人学习。 其四,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研究《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这说明古代的思想家与我们今天的思想非常接近。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研究孔子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孔子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
,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 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
,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 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年谱】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孔子世家》说。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 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 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 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 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 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 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 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 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 郑铸刑鼎。 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 孔母颜征在卒。 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
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 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 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 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 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 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
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 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 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 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 弟于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 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 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
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 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 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 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 弟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 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 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 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 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
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 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 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 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 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 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 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 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 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 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 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 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 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 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 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 (左鬼右隹)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 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
然哉,然哉!“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 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 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 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 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 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 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 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 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 孔子在卫。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 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
。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 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 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 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 是年春,狩猎获麟。孔了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 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 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政治生涯】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左图为孔子夹谷会齐王)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
,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