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课文解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语》课文解读

ID:867844

大小:4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语》课文解读一、《为政以德》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孔子是认识到富民的重要性的。他认为两方面都不可忽视,但更倾向于“重义而轻利”。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而是“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民心向背,历来是为政者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取信于民,则民心归附,国家昌盛;失信于民,则民心思变,国将不国。孔子认为管理一个国家,物质基础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赢得人民的信任、使全国百姓同心协力。所以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2、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宝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在劫富济贫,而强烈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思想的。3、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治理国家要以德治为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治理国家要以法治为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二、《克己复礼》1、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12.1)。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2、宋代儒学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是子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前一种理解把君权绝对化,只强调臣子的义务。而孔子的理解不仅让君主有了权利,同时又强调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都是什么句式?这种倒装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比较一下,倒装句式的使用频率在书面语中运用得多,还是在口语中运用得多?在《论语》中,这种倒装句式很多,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1)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也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2)口语化特点三、《知其不可而为之》1、孔子去报告时为何要“沐浴而朝”?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1)表明孔子对此事的重视。(2)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四、《仁者爱人》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2、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孔子是有差等之爱:根据远近亲疏,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有先后厚薄之分。墨子是无差别之爱: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五、《君子之风》1、(课文解读二)现代人的“患得”2 :一是比较得到之后的收获和付出,认为不值得。二是对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董仲舒讳言利、排斥利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六、《周而不比》(略)七、《诲人不倦》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认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难与言”的互乡人进步,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2、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德行、才智、个性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类教育,定向培养,使其各有所长,才能取得来那个号的教学效果,学生才可能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孔子对同样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因材施教,正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风范。3、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观点二: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八、《高山仰止》(略)九、《沂水春风》1、孔子为何曰“吾与点也”?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十、《中庸之道》1、中庸(和)的精神实质?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1)需要理解两层含义:礼要达到的目的是和谐,“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不可为和谐而和谐,这种“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需要礼加以节制。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2)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新华词典》若从价值实质而论,“中”决不是“过”与“不及”两者之间在数量上无原则的对半折中,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乎客观规律、适得事理之宜的最佳点。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是中庸。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