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核心概念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语核心概念

ID:867862

大小:465.1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国学,2014,2,17-25PublishedOnlineJune2014inHans.http://www.hanspub.org/journal/cnchttp://dx.doi.org/10.12677/cnc.2014.22004NewInterpretationontheCoreConceptsofConfucianAnalectsJinshengZhou,LupingShu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Email:jszhou@126.com,61658301@qq.comstththReceived:Jul.21,2014;revised:Jul.30,2014;accepted:Aug.5,2014Copyright©2014byauthorsandHansPublishersInc.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AbstractSeveralcoreconceptsareinterpretedinthispaperanditisconsideredthatConfucianAnalects,equivalenttoChineseLunyu(论语),refertothebooks,whichwereeditedbyConfuciandisciples,andrecordedthespeechorconversationsbetweenConfuciusandhisdisciples.Benevolence,equivalenttoChineseRen(仁),containslovingapersonasoneself,kindheartednessandkindnessethics;doctrine,equivalenttoChineseDao(道),containsessentialcognition,moralityprinciples,theories,standardsormethods,ideasorbeliefs;gentleman,equivalenttoChineseJunzi(君子),meansakindlymanofhighcharacter,apersonwithwisdomandeagernesstolearn,oramanofhighstatusandgoodmanners;villain,equivalenttoChineseXiaoren(小人),sometimesrefersamanofshallowknowledgeandnoambitions,sometimesreferstoaordinarymanandsometimesisusedastheappellationtothekidsinsteadofdefiningthemanofinferiorbehaviour.KeywordsConfucianAnalects(Lunyu),CoreConcepts,NewInterpretations,Annotation《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周金声,舒路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Email:jszhou@126.com,61658301@qq.com收稿日期:2014年7月21日;修回日期:2014年7月30日;录用日期:2014年8月5日17 《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摘要着重阐释《论语》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内涵。认为“论语”意指“孔子弟子经过讨论选择和编排孔子与弟子的言语的书”;“仁”包含“爱人”、“仁德”、“仁道”等意思;“道”包含“根本性的认知”、“道义”、“学说”、“准则或方法”“理想或理念”等意思;“君子”或指“品德高的仁人”、“有智慧好学的人”,或指“有地位、有风度的人”;“小人”有时指称“胸无大志、识见浅狭的人”,有时指“普通人”,有时只是对儿童的称谓,并不都是指“品行低劣的人”。关键词论语,核心概念,新解,诠释1.引言《论语》被誉为“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最伟大的书”[1],是中华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2],还被日本学者尊为“至高无上宇宙第一书”[3]。程颐在总结学习经典经验时说:“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其意者也[4]。”说明要读懂《论语》思想,首先要明白其字句文义。但是,历代对《论语》中常用的核心概念真正的含义的理解却众说纷纭。为了正确解读《论语》,有必要首先对其核心概念做进一步的探讨。2.书名《论语》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杨伯峻先生在引述了以上两段话后,指出: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5]。这种观点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但是,“论纂”是什么意思呢?《辞海》解释“纂”为“编纂”。宋黄庭坚《代司马丞相进表》:“论纂皆有依凭,总而成书为《稽古録》。”说明这个编纂是要依据可靠的资料编辑成书,而不是道听途说资料的汇编。那么这里的“论”的含义是什么呢?《汉语大字典》、《辞海》释:通“伦”。伦次,条理义。又通“抡”。选择义。也都认为其基本意义是“议论,分析,说明事理”。何异孙《十一经问对》说:“《论语》有弟子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问,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时人相言者,有臣对君问者,有师弟子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他认为《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第二十四卷上:“论如字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答述也。”包含讨论梳理的意思。东汉经学家刘熙《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作为两代学生借助回忆、收集与孔子的对话、教学讨论的言行的神圣之书,不可能听到多少回忆出多少就汇编多少,一定需要甄别、挑选和编排才能完成。刘向《别录》就说过:“《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18 《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诸善言也。”“记诸善言”就是指有意识挑选记录好的言语。怎样甄别和挑选呢?自然离不开编辑者即骨干学生的讨论分析,最后做出选择编排才能成书。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论纂”就是“讨论选择编排”的意思。因此,所谓《论语》就是“孔子弟子经过讨论选择和编排孔子与弟子的言语的书”。3.仁在《论语》中使用最多的概念是“仁”,达109次。从文字学角度看,“仁”本义是会意字,“从人从二”,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六书正讹》说:“元,从二从人。仁则从人从二。在天为元,在人为仁。人所以灵于万物者,仁也。”孔子十分看重这个字,反复使用,成为他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因为《论语》赋予“仁”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地位,使之成为中国伦理学中的核心范畴。有学者认为在孔子眼中“仁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和自我认识,它把一个取之不竭的群体的创造性表现之源象征化了”[6]。所以,其含义远远超过了该字的原意。我们考察整个《论语》,虽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有所不同,但基本意义比较接近,一般包涵这样几个意思:1)仁爱,仁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12.22)“爱人”是孔子对“仁”最直接明确的解释。由此可以将仁与爱连用表示仁爱,或者将爱与人联系起来表示有仁爱心的人,可简称仁人。例如“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4.2)其中的“仁者”显然就指有仁爱之心的人,即仁人。有时候在《论语》中,就直接以“仁”指代人,比如:“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4.7)意思是说:“人的所谓过错,都基于各自的类型。观察他的过错,由此可推断他是哪种人了。”2)仁德仁爱被儒家视为做人追求的基本德行或最高美德,所以自然会将仁与德结合起来。在《论语》中许多地方都可将“仁”字理解为“仁德”,或表示对人品的品评褒奖,或指追求所达到的德行境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12.1),意思是说:“颜渊问怎样做才能达到仁德。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如果人每天都能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就会趋向仁德了。力行仁德全在自己,怎么能靠别人呢?’”就是阐述修行仁德的道理的。因为仁心向善,讲求公正,所以也常可将仁与义并列,称仁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15.9)这里的“仁”就主要是“仁义”的含义。3)仁道实践仁德和推行仁义的根本途径、原则与策略,就是仁道。“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1.2)这里的“仁”与“道”互文见义,就是“仁道”的意思。“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路13.12)意思是说:“假若有圣君出现,也定要三十年才能使仁道遍行天下。”这里的“仁”就不仅仅是少数人修“仁德”“仁义”的问题,而是整个天下实行“仁道”的问题。孔子创造性地以“仁”释“礼”,认为“礼”当植根于人的仁爱之心,应该是人的仁爱之心的外在表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3)没有“仁”,就不会有什么“礼”,要复兴“礼”,当从“仁”入手。在孔子思想中,“礼”是立身之基,“仁”是修德之本。互为表里,相辅相成。4.道“道”的古文字“”、“”,形象是人在道路中行走,突出人首,以表示人观察和选择途径,19 《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由此引申出做人做事的规矩和规律。在《论语》中使用“道”字有88次之多,仅次于“仁”和“君子”使用的频率。可见孔子很重视这个概念。而且,赋予这个概念的含义也最为丰富。纵观《论语》中出现的“道”的情况,概括其含义大约有这样几种类别:1)表示对人和事物根本性的认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1.2)就明确强调道与本的关系,认为道是做人做事根本性的东西,甚至在《公冶长5.13》“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中称之为“天道”,并且与“性”并提,还声称“不可得而闻也”,说明在孔子和孔子弟子心中有一种“道”是反映事物和人性本质性的东西,有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姑且称之为“天道”。这种“道”在现代汉语语境下可以理解为“本质、本性、人性、真理、根本规律”。在孔子心中,真正的学者就应该立志于对这种本质的探究和根本性问题的认知,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4.8)如果不专心探究真理,反而以粗衣淡饭为耻辱,就不值得同他讨论了——“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4.9)在对具体事物的认知方面也体现了孔子重视人性本质的特点。比如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乡里有个秉直率真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儿子去证明此事。而孔子说:我们乡里的正直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称自己错替儿子隐,儿称己错为父亲隐。——人的真率本性就在其中啊。(子路13.18)这说明孔子十分看重人性本色,认为人首先珍爱私人亲情,然后才尊奉公德,这样的“直在其中矣”才是天性天道的表现,才是最可信最真实的。在《论语》中,这种认知是与“命”、“天命”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这种“道”或“天道”的本质含义是与生俱来的,是反映天地根本规律的。“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14.36)甚至“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20.3)因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16.8)他自己到了五十岁才真正认知了天命,所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2.4)所以,这类“道”的内涵,是对天地人性和本质规律的体认,相当于现代汉语所说的“天理”、“真理”。2)对社会现象、政治状态的评价和主张,可理解为“道义”,“正义”这一类“道”主要针对社会现状而言,常常与“有、无”结合,表示对社会或国家政治是否遵循孔子认为的正常原则运行的,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有无“道义”或是否“正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1.14)意思说:“君子饮食不贪求美味足饱,居住不贪求安逸享乐,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自觉依照道义来端正自己。”“天下之无道也久已。”(八佾3.2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14.3)“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公冶长第五5.2)“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8.13)“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14.1)其中的“道”都是指“正义”和“道义”,“有道”就是政治清明,司法公正,“无道”就是天下丧失道义,政治黑暗,司法不公。3)对人生、国家、社会、天下的理想和理念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7.6)意思是:“立志于理想追求,据守于道德修为,依靠仁义来立身,畅游于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子夏也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19.7)意思是:“各种工匠在作坊里成就自己的事业,君子则通过学问来实践自己的理想。”而且,孔子认为要实现理想就要积极入世,在现实中努力拼搏,见善从之,力行仁义。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季氏16.11)意思是:“看见良善像赶不上似的追求,看见邪恶像手探沸汤一样立刻避弃。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类话。以隐居来保全自己的志向,力行仁义来通达自己的理想。我听到过20 《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认为既想避世保身,又想实现理想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自欺欺人。进而表示,如果自己的主张推行不了,理想无法实现,就乘木筏子到海外去,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5.7)再不侈谈理想。无论对于一个政体而言还是对一个人而言,都可能存在“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15.40)的情况,也就是“所持理念不同,无法相互谋略”。这里的“道”用形象比喻说法可以翻译成“根本道路”,但实质是指不同的人所持的“理念”不同,所以无法沟通和合作。4)正确的方法或准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4.5)这里的“道”很明显是指“正当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可以引申出做人做事的言行“准则”。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1.11)意思是:“父亲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后还不改变其父亲教导的准则,可以称得上孝子了。”“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泰伯8.4)也是说“君子做人的准则重在三点”。孔子曾经评价子产说,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公冶长5.16)也是指子产有合乎君子准则的四种品行。对于个体来说如何做是言行准则或方式方法问题,而对于一个国家或群体来说,就是“治理”、“统治”、“领导”或“引导”的问题了。也属于方法和途径的范畴。比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1.5)这里的“道”就是“治理”或“统治”的意思。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为政2.3)中的“道”可以理解为“领导”或“引导”。5)某种思想体系或学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4.15)这里的“道”是指孔子的学说或思想体系,孔子自认为自己的学说有一个核心思想贯穿始终,这就是曾子解说的“忠恕”观念和处世态度,认为这是实现“仁”的根本途径。或许真正做到“忠恕”很不容易,所以,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6.12)冉求表示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如果真是能力不够,走到半路才停下。现在你却先给自己划上了止步线。”子夏闻之曰:“君子之道,焉可诬也?”(子张19.12)子夏明确表示:“君子的学说怎么可以曲解遗漏呢?”5.君子《说文》:“君,尊也。从尹,发号,古文象君坐形。故从口。”将“君”定义为“尊”,意为高位。“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整字意思是:地位高的人发号施令,治理国家。“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主要指有地位的人,如《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这里的君子、小人,是指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还有多种意思:1)称有才德的人。“博文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2)称情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3)妻称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诗经·召南·草虫》);4)指男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5)在上位者。“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6)对人的尊称。《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在先秦典籍中的“君子”侧重人的外在地位和身份,而在孔子观念里,君子一词则侧重于道德品质的属性,具有德性上的意义。在《论语》中有多种对不同层次的人的称谓,如“圣人”、“贤人”、“成人”(朱熹注:全人)、“仁者”、“善人”、“士”、“大人”、“小人”等,“君子”是其中的一种。郭齐勇先生这样划分:21 《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理想的至上境界:圣人(超越于贤人人格,理想的仁人与成人)——天道层现实的理想境界:贤人(超越于君子人格,现实的仁人与成人)——人道层现实的道德境界:君子(超越于自然人的道德人)——人道层[7]《论语》中提到“君子”多达107次,与“仁”相当,可见孔子对“君子”十分重视。或许在孔子看来,“圣人”是理想人,境界太高,一般人终生都达不到,“贤人”和“成人”是现实中可以见到的较少的人格榜样,所以要“见贤思齐”,而“君子”是现实人,所有人经过努力可以修成的完美人格。所以孔子特别倡导“君子”这样的人生楷模,可以说是孔子心中践行和呈现“仁”的化身,是人间现实的道德模范。“仁者”和“贤者”大约是“君子”的另一种表述,侧重指某一类型的君子。在孔子和学生们的眼中及其口中,“君子”几乎是现实生活中人格完美的人,具备多种美好的素质、才能和修养。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不同的人的评述,所赞美的君子的美德侧重点有所不同,大致包含这样几种情况:1)内在德行修为好的仁者孔子在阐述君子时提出了三个最基本的标准:“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14.28)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自觉从这三方面严格要求和修炼自己,所以子贡说这三条正是说的先生自己。《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12.4)特别强调自我内心修炼而至无愧。孔子又补充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15.18)正好是针对以上三条互为表里的,可以说是指出修德的途径和方法。对此子路不是很理解,问:“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17.23)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是义,是事业的正当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14.4),“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2.24),进一步申明无义而有勇可能作乱,也可能成为强盗。所以说内在修为是君子的根本德性。孔子表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述而7.26)这里孔子建立了人内在修为的层级,即圣人–君子–善人–有恒者,将君子置于圣人与善人之间,更可见内在德行的修为对君子评定的重要性。先从志士做起,“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7.12)“不可求”之事,也就是不义之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7.16)违背义的事情,即使再有利也不应当做。“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15.9)君子的精神追求是担道行义。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贤人也。”又问:“怨乎?”对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7.15)君子无所怨,君子应当把维护自己的精神追求,当成最高的追求,甚至可以为此而不惜牺牲一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4.5)追求富与贵,无可非议,但不能因为追求富贵而伤害仁义。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并且一刻也离不开仁德,无论急忙仓促时还是困顿流离时都坚守仁德,那么他就从志士修成了仁人君子。孔子称赞颜渊就是认为他达到了这种境界:“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6.11)他不只是“乐在其中”,而是“不改其乐”;也就是说非以贫为乐,而是虽贫也不改变仁德志向;不但处贫能保持快乐,而且为自己虽处贫、处逆却不改志向而乐。这里赞美的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一种身处贫困而不怨、身处逆境而不改的贤人君子的精神。2)有理想追求,有担当的人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阳货17.2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微子18.7)认为君子应担道22 《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行义,以张扬仁义为己任。《中庸》曰:“义者,宜也。”董仲舒释:“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表明道义所担当的是不计后果的正义性,是当下无条件的“见义勇为”。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2.24)君子的精神追求就是修仁行义,对此义无反顾。“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4.10)君子做事的基本价值尺度就是义,就是只问行为本身正当与否,不考虑其他的个人得失。如果与道义理想无关,即使是定有可观可取的小技艺,只要可能会制约远大理想的,君子也不会去做的——“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19.4)“君子是行‘义’的人,是‘礼’的具体体现,是个人和社会–政治秩序的榜样[8]。”3)好学习且能身体力行的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学而1.14)君子首先是一种好学习会学习的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19.7)君子与各种在作坊里成就自己事业的工匠不同,君子是通过学问来实践自己的理想的,所以君子总是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节来约束自己,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6.27)正如孔子所评价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15.19)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君子又是实事求是、言而能行的人。“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2.1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14.28)孔子一向认为“力行近于仁”,总是强调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甚至更加重视行动实践,可操作性。子曰:“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立)之,则民不敬。知(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15.33)孔子说:“智慧达到了职位要求,若不能坚守仁德,即使得到了职位,也一定会失去。智慧达到了要求,还能坚守仁德,但若不用庄严的态度治理,那么百姓也不会敬重你。智慧达到了,还能坚守仁德,又能庄严的对待,却不按礼制行动,还是不够完美的。”4)有气度、有风度、有风范的人成为仁人君子,固然应以仁义为根本,但是仅有内在的品德还不够,还须有外在的文采。要内外兼修,“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6.18)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7.6)内在修养使人获得气度,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通过游艺的修炼就会成为更加有风度的君子。“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3.7)——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即使比赛也是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试,赛后举杯共饮。竞争也不失君子的风范,就会成为真正受尊敬的人。要成为时刻受尊敬的人,就要自重,善学习,守忠信,择交友,能改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1.8)还要生活简朴,慎言敏行。为此,孔子还专门提出了“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16.10)指出君子要在九个方面时刻思忖:看要思忖看清楚;听要思忖听明白;脸色要思忖温和;容貌要思忖谦恭;言谈要思忖忠诚;办事要思忖谨严;遇疑虑要思忖询问;忿怒时要思忖后患,获利时要思忖道义。5)有身份地位的人《论语》中也保留了当时社会称“君子”的常用含义,例如:“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乡党10.6)这里的“君子”就是指朝中有地位的大臣。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19.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19.21)也是指公众视野中的有身份和地位的人。有时,“君臣子弟”也会简称为君子,比如:“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11.01)“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14.6)23 《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意思是:“有地位的人中会有不仁德的人吧,品行低劣的人不会有仁德的情怀。”这些“君子”显然是指有身份或地位的人,主要不是以品德来判断的。6.小人在先秦典籍中早就有“小人”的概念,而且含义很丰富:1)平民百姓,指被统治者。如《书·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2)男子对地位高于己者自称的谦词。如《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3)人格卑鄙的人。陈昉《颍川语小》卷下:“君子小人之目,始于大禹誓师之辞,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盖谓废仁哲任奸佞也。”4)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孔子家语·观周》:“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论语》中使用“小人”并不多,只有24次。含义有中性的,也有贬义的,大概指这样几种人:1)胸无大志、识见浅狭的人“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子路13.4)金王若虚《辨惑二》:“其曰硁硁小人、小人樊须,从其小体为小人之类,此谓所见浅狭,对大人而言耳。”其实也就是指相对胸怀大志的人而言的目光短浅的人。2)普通人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路13.20)这段对话是孔子给子贡分析士人等级的,认为真正称得上“士”的人,也就是第一等的士人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人。第二等的士人是“宗族中称得上孝的人,乡里称得上悌的人”。第三等的士人,孔子认为是“说到做到,执行果决,像石头一样的普通人”。还专门声明这类人“也可以说是次一等的‘士’呀”。最后子贡特地提出:“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唉!这班器量狭小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孔子看来当时从政的许多人才是品行低劣的人。很明显,在《论语》中的“小人”概念未必都是贬义的。即使在与君子相对中的“小人”概念也未必都是指品行低劣、心胸狭小的人,也常常是指普通人。如: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14.2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15.21)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15.34)意思是:“君子不耍小聪明却可担当重大使命;普通人不能担当大任务却善于表现小聪明。”“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17.4)意思是:“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普通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被领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4.16)君子做事,以义为准则,只问此事当做不当做;普通人做事,则以利为准则,总是计较做此事对自己有多大好处。所以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3)对儿童的称谓,小孩子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17.25)朱熹集注:“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认为指下层“仆隶”,并不是指品行低劣之人。我们则认为就是指小孩子,意思说:“只有你们几个小子和小孩子一样难教养呀,讲浅近点就不谦逊了,讲深远点就报怨。”表现出孔子批评学生时亲切爱嗔的神态和口吻,很有个性。这正好可与《孔子家语·观周》的对话互证。《公冶长5.22》24 《论语》核心概念内涵新探中孔子就以“吾党之小子”(我同乡的弟子)称呼他的学生,与“女子”义类似。这种把儿童称为“小人”的情况其实很普遍,一直沿用到现代,如把儿童爱看的连环画称为“小人书”,某些方言也将儿童称为小人,如上海话中将小男孩就称呼为“小人(nīn)”。4)品行低劣的人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14.6)这里的“小人”明显指品行低劣的没有仁爱之心的人。《论语》中直接贬斥“小人”的地方并不多,主要将小人与君子对举谈论,是为了通过对照,彰显君子的品质。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2.14)认为君子能够坚持原则,以忠义维护团结,而小人不讲忠义,只以私利相勾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13.23)和而不同,是对于不同意见,既有赞成,也有反对;同而不和,则是一味赞同,没有主见,因人而取言,内心未必认同,表现虚伪。“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7.37)君子少私欲偏狭,所以胸怀坦荡;小人做事斤斤计较,所以总是患得患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12.16)君子总是善于帮助他人,看到他人成功,总是感到高兴;小人则嫉贤妒能,唯恐他人超过自己,所以喜欢在背后捣鬼。“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15.2)君子在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时,仍然能够固守志向;小人一旦身处困境,则有可能胡作非为。这里的“小人”的特点主要是极端自私、虚伪、嫉妒、缺乏爱心、心胸偏狭。但还没有后来中国文化中对“小人”含义评价那么不堪。清代有个李德裕专门写了《小人论》,说:“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也;背本忘义,抑又次之……。”历数小人的恶劣,逐渐形成了对道德品质低劣、心胸偏狭阴暗之人的专门贬称,常指那种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心理阴暗、隔岸观火、落井下石、以怨报德之类的人。这种人不要说无法与君子相比,就是与普通人都无法相比,是人们最讨厌最不屑的恶人。所以,现代汉语中的“小人”概念完全是贬义的,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评价一般不轻易用“小人”这个概念。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语委规划项目(YB125-59)《基于新课标语文的大学母语教育衔接与提高研究》,湖北省教研项目(2012279)《地方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及网络自学系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参考文献(References)[1]雷原,编著(2007)论语:中国人的圣经.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郭启勇(2014)试谈中小学国学教育.语文建设,1,8.[3][日]金谷治,著(1987)孔子学说在日本的传播.于时化,译,孔子研究,1,2.[4]《中华古典精华文库·论语集注(朱熹)》卷一(2013)中国社会出版社,北京,4.[5]杨伯峻(1980)论语译注·导言.中华书局,北京.[6]杜维明(1981)孔子《论语》中的仁.东西方哲学,31.[7]郭齐勇(2013)中国儒学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67.[8][美]郝大维,安乐哲(2012)孔子哲学思微.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141.2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