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百讲》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语三百讲》

ID:867874

大小:328 KB

页数:98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语三百讲》第1讲崭新的开始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个年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文的思想整个得到展开,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跟中国人心灵的塑造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孔子的特色就是好学,他知道自己只能念书到15岁,那叫做乡村的教育。所以孔子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结果他能够集大成,把别人所学的加以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孔子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关键的原因何在,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在“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教育,启发他内在真诚的心意。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学论语,春天的时候开始,年轻的时候开始。孔子思想的特色: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人道情怀;乐观的人生理想。第2讲学而时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学会这些才能安身立命。学习的方法:学思并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光学习不去思考,毫无效果。考完试就忘了,要不然就觉得说没有心得,你很难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要是光思考而不学习,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经验的范围,你没有系统的知识,那也没什么用,只会陷于迷惑。学习的目的:培养德行颜回最好学:不迁恕,不二过。都是与德行有关人是有情绪的,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这是因为看到你的处境如何、心得如何,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儒家的思想,他不反对你有情绪,但是你要做情绪管理,提高你的情商,让自己在各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发而皆中节”.. .,恰到好处就没有问题了。《论语》的《学而第一》的第一章就出现了很多,有关你如何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它的内容、方法跟目的如何,一定要先掌握住。交朋友的时候可以让你带来快乐,因为大家志同道合。同时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如果暂时别人不了解你,受委屈了。因为社会上往往是需要各种表现,别人才会欣赏你。儒家所说的君子往往是先自我要求,他不急着表现,他认为说我如果有能力的话呢,时机到了,别人自然会欣赏我的才华,给我机会。第3讲君子务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第一》【译】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很少会去犯上;一个人不喜欢犯上,反而去作乱的几乎没有。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孝顺和顺从就是仁的根本。”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第四》人之道:人应该走怎样的道!受到好的教育,你就应该知道人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儒家强调从根本开始教育在《论语先进篇》里面有一段资料,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宰我以及子贡;政事科:冉有跟子路;文学科:子游、子夏。《论语》内容分类:孔子自己说的话;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孔子与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孔子学生说的话。第4讲巧言令色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的,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重点在“仁”,首次出现。孔子思想核心:承礼仪,启仁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当外界的礼乐不再能够成为行为规范的时候,不再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让你照着去做的时候,你只有设法由真诚引发内在的力量。孔子说,巧言令色很少有真诚的心意,他说很少有,不是完全没有。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设法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是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表达我对别人的尊重,如果你到任何地方都板着脸,说话都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那别人看到你也就觉得很严肃,保持距离。孔子不停的教人择善,人生变化无常,总会有很多选择,我们选什么,当然是择善了,但总会有错误,之前错了,那么之后的选择应凝补回来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你每一次都选对的话,人生越来越充实圆满,你如果选错的话,恐怕就要用以后的正确选择来弥补前面做错的事情。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巧言令色有时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羞耻心怎么来的,把个人跟团体比较,如果你达不到团体的标准就觉得很丢脸,很可耻。儒家思想希望你能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绝不能低于社会的要求标准,你只有比它更高,而比它更高的话,能够带来内在的快乐。否则的话,你光说你不能够没有羞耻心,但你有羞耻心之后,别人不称赞你也没什么乐趣。第5讲三省吾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译】曾子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三”在古代代表多数,此处的“习”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第一段是为人谋,代表替别人做事。譬如我做官,上面有领导;我做事,上面有老板。那么我就要问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忠”这个字代表尽心尽力,我们称为尽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第二个,是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在儒家里面很强调守信,比如我今天跟你约一件事,将来时间到的时候我就要做到。但是由于从现在答应你到将来实现诺言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这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发生一件事情之后,我以前答应你的事情隔了这段时间去实现的时候不见得恰当。正常情况,说话应该算话,但是环境变了之后,是否是真正的诚信?第三个,传不习乎。曾参后来是有名的老师,教出很多弟子,有些成就的,所以他的传不习乎是说,我当老师,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呢?人活在世界上很容易主观,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对的,而没有注意到跟别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或是别人的肯定。儒家思想的特色就在于说我一个个人不能离开人群,在儒家里面没有关起门来的贤人。你要做贤人,你要做君子,就要打开门跟别人来往。在家里面,与父母兄弟姐妹;到外面,与朋友,与你工作的老板、同事们都要交往,与天下人都有来往的机会。“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你做任何事只要做不通,都要先问问我自己有没有问题,而不是说先问别人怎么搞的,别人怎么有什么故意阻拦或者其他的问题。当发现自己没有问题的时候,再去找别人的问题这是曾参的话,不是孔子的话。第6讲余力学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译】孔子说:“青少年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不只是青少年,青少年也会长大,为人父母——要普遍关怀别人仁:自古以来都是教育子女做好人,做好事,为什么只有孔子成为了一个学派,因为它是一个体系人在社会,要学会这些道德要求,你会感觉到说那我守规矩,修德行善不是比较吃亏吗?所以儒家的思想很强调,你修德行善会有内在的快乐,否则你只看外表的话,会觉得谁好像比较照规矩来。在许多方面会比较不太顺利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选择的问题,是长期的考虑。君子之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时雨:及时雨,学习最困难,最迷惑的时候指点一下他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第七》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就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第一种是人格教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都是一种与人相处自我要求能替别人设想。人格教育必须自我要求,由内而发,绝不能说是只是被动而已,所以讲道德的问题关系就非常得明确了。道德,主动和被动是有天渊之别的第二种是人才教育是用之于外,你在社会上是个人才,你可以服务社会,有所贡献,但是人才,它是特殊的一种条件,有某种专长就可以了。第三个是人文教育就看你怎么样利用休闲的时间,如何调节自己的生命,让它感觉到生命,很有次序,然后也能够和谐,不断地成长发展。第7讲君子原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多方学习就会流于固陋,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怕去改正。学习儒家它的后果是在内不在外,就算你今天照孔子的说法去做,考试不一定会考得好点,不一定会顺利地升官发财。所以儒家一定要保证我这样做之后,合乎一个做人的要求,我应该有快乐由内而发。学习儒家一定要体验,问问自己内心是不是觉得更为坦荡,更为快乐。如果说你做的时候,内心也不觉得快乐,代表你是勉强去做的,你照孔子的方式来做的话,不一定有这些成就。不如:不相似但是你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内心的快乐是来自于你做到了人性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是普遍的,自有人类以来不管东方、西方、古代、现代都是人,而只要是人的话,你只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做到孔子说的要求犯了过错去改正。会不会快乐,这需要体验,我们可以从小地方做起,有小的毛病,改正之后就会发现,别人对我们也比较尊重了,我们对自己也比较肯定,慢慢地再往大的方向走,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方法。人最难的就是改过,过错与性格有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孟子:一天偷一个变一月偷一个第8讲慎终追远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一》【译】曾子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终”:就是生命的终点。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远”是指远祖,“民德”就是指老百姓的社会风气。不忘本,饮水思源民德归厚:此处的德是中性的词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跟西方不同,西方比较重视个体,他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主要的考虑焦点,父母生我只是偶然的机缘,我自己要负责自己的生命。而中国人会把这个家当作单位,像在《易经》里面,坤卦就提到一句话,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他把一个家庭从开始到现在,如果经常做好事,后代子孙就会有喜庆,等于是说你就有很多福报,那如果说这个家族一路下来做很多坏事的话,他的子孙恐怕就倒霉了,会有遭殃的事情。当然这种观念是比较浮泛,因为我们知道真正行善避恶的主体还是个人,但是个人跟个人之间还是有他的特殊的关联,像一个家就是一个单位,在这一方面来说的话,西方跟中国各有特色,家庭是一个群体组成的,它有血缘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家庭是好的,但是你不要忽略掉他的个性。如果做父母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对孩子的个性就比较能尊重,做孩子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就能够也尊重父母亲。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需要的是互相忍让。中国过分重视家庭、关系、人情,往往忽略了法律、人权,个体发展,西方世界过分重视个人则更可怕,往往变成孤独一人希腊人讲如果一个人不讲城邦,他就是一个白痴。人应该来自家庭,进入社会,最后又要回归家庭。父母、子女相互理解第9讲礼之用和为贵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译】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礼代表区分,乐代表和谐有秩序才能有和谐,真正的和谐是有秩序的。不能为了追求和谐而和谐,追究和谐首先要守礼。在现代来说是守法,合乎道义,有正当性美:合理想,值得欣赏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第一》【译】有子说,与人约信要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尊敬了。:开始做好事,我有爱心,久了之后就失去爱心了,变成例行公事了!第10讲敏于事慎于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一个人多追求物质欲望,就少了时间去学习了做到三点,孔子就认为你好学了,这显示的是一种特殊模式,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思齐“不要只看到别人眼中的小草,而忽略自己眼中的大梁”——《圣经新约》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毛病,因为自己太过于主观看不清楚,而看到别人有毛病的时候就念念不忘。儒家的“好学”含义非常丰富,它可以概括成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也就是要自我要求。好学不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让自己长进的,所以我们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让自己生命趋于完美。第11讲切磋琢磨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译】子贡请教说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人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仪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做任何事,要记得从消极的、不要有负面的表现,还再进一步转成积极的、有正面的作为。儒家的思想对于在贫穷如何、在富贵如何,都有它的引导、都有它的观念,这些观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子贡年轻的时候是贫穷的,他后来富裕了,所以他就可以思考,我应该在贫穷跟富裕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言行表现呢?儒家的思想是强调他的一贯的原则,重心是在内不在外。否则的话,外面一旦出现各种变化,马上随之丧失内在的原则,这对儒家来说是教育的失败。第12讲知己知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一》【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病就是生病的“病”,这边讲的患,“患”就是担心。病就是以此为病,就是认为说这个很糟糕。所以你不要特别去挂念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担心的是自己能力不够、无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第四》【译】你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设法让别人值得来了解你,或者说让你值得被别人了解。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过去的表现如何,看他现在做什么事,还要看他将来要往哪里发展。所以了解一个人,他的才华、他的学识,需要时间。有时候需要场合让他表现,他如果还没有机会表现的话,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古代社会很多念书人都要主动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事在什么地方。“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第二十》【译】你如果不懂得怎么听别人说话,你就不可能去了解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话,就要懂得听别人怎么说话。他说的话是巧言令色这一类,还是他说的话很实在,可以代表他真正的见解。自古以来,儒家的思想是受到肯定的。很多时候你要等待机会,不要着急,你要尽量充实自己。学习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要精益求精,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总有机会让别人了解我。我就可以为社会尽我的力量来服务。第13讲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史记五帝本纪》孔子提到“无为而治”.. .,特别就用舜来做例子,他说舜不用做什么事,他只要自己本身行为端正,面向南方一坐着就好了,就跟这边讲北极星本身不动一样的意思。但是在老子的思想里面是指你不要刻意做什么事,因为你刻意做任何事的话,你的考虑永远不可能周到,你顾了这一边就忘了那一边,到最后挂一漏万,甚至捉襟见肘,很难全面照顾反而不好。而在儒家里面讲“无为而治”是要有德作为基础的,有道德的领导可以让天下无为而治,是因为人性向善。以整个国家来说,政治领袖表现德行,老百姓就可以自己上轨道。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老百姓都是人性向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是人,我人性向善,那么领导者表现善的行为就是德行,我自然支持他,自然可以有向心力可以团结起来。第14讲思无邪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诗经》是部文学的作品,一定要有真诚的情感,最怕无病呻吟或是矫揉造作,所以你如果了解《诗经》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它原来的出处是古代有采风之官到各地采集民间的各种歌谣,收集起来之后作为教化的参考。《诗经》跟思想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关联,《诗经》里面很多地方都会提到抱怨、难过、担心的情绪,这都跟思想完全没有关系,它讲的都是真诚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它是文学作品,以真诚的情感为主,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别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第十七》儒家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全部在内,而在文学这个领域,特别重视《诗经》,作为真诚情感的表现,所以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三个字概括叫做“思无邪”。思是语首词,无邪是代表从内到外直接出去,没有转弯,也不必绕什么圈子,所以一切都出于真诚的情感。第15讲刑与德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德治之后要配合礼治,如果礼治还不行的话,就要法治了,所以礼跟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般讲礼跟法有一个简单的分辨,法是从外在约束你的行为,礼是从正面引导你的行为,差别就在这里。如果说你遵守礼仪的话那就比较好了,所谓富而好礼,这个礼就是正面的引导,见到长辈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尊敬,这些都是礼仪。这个礼仪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普遍适用的,因为一个年轻人对长辈尊重代表他将来年纪大了变成长辈的时候,将来的年轻人也会尊重他。否则一个年轻人对长辈不尊重,不知道去遵守礼仪,那么他将来老的时候变成长辈,他凭什么要求年轻人对他尊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知道人的社会是普遍的。一个社会一定要有延续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对于政治,可以说是指出了它的重点。也就是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如果无耻的话,政府要怎么做都不容易有好的效果。第16讲三十而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有关立志的问题,在《论语》里有三个对象:第一个立志于学习;第二个立志于行仁;第三个立志于求道;.. .士心为“志”代表读书人的心意,就是他的志向,至于“学”只是一种外在的描述,你学什么、目的何在。那你就要志于仁,仁就是仁义的“仁”,就是你立志以后要走上个人生命的正路。第17讲从心所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天命”的两个重点:第一,在孔子来说他当时的情况,他觉得要怎么做才能够实现这一次的目的,是他的使命所在,所以他出来做官;第二个,我们一般人可以学的是把天命当做人性向善,应该追求择善固执,最后达到止于至善,当做我们每一个人的天命。有关天命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很明显地说出来是:第一个要知天命、第二个要畏天命、接着就要顺天命、最后一步还要乐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孔子说这话代表他在七十岁以前如果从心所欲的话,偶尔难免有可能违背规矩,代表人的心的确是有问题,捉摸不定的,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儒家从来没有把人的心看做本善的。第二点就是你要了解从心所欲代表你自然而然去做的,不逾矩代表你都符合规矩,也就是做到应该做的事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对孔子来说他的七十岁的境界是他自然去做的都是他该做的,他该做的事都做得很自然。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第18讲无违之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译】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以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以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一个孩子他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让父母不要操心,只是偶尔生病是难免的,让父母为生病而操心,如果只有这件事的话,那算是非常孝顺的。等于是你做子女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父母从来都不操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不同的人,他要求因材施教。第19讲色难之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译】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但是像狗跟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只有父母对子女这一伦,我们做子女的不能计较任何条件。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夏也来了,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做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因为一个人内心有真的情感,自然而然脸色就会开心。有一种安定的力量,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自己的学生是一般百姓,他特别着重在内心的情感要尊敬,同时要由内而发保持好的脸色。第20讲人无所藏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孟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看他的眼珠。对一个人,要看他的眼珠,他说眼珠如果说表现得很亮,代表你胸中正,那你胸中不正的话,眼珠就昏黄。这是孟子很特别的想法。因为孟子是主张身心配合的,我内心里面有什么样的想法,眼珠就表现出来。在西方也说眼睛是灵魂之窗。所以在孟子来说的话,他也强调“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跟这篇所说的一样。孔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让他无法隐藏,对于他的过去、现在了解之外,要特别注意到察其所安,看他的心在什么情况下会安定下来。我们平常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人浮躁不安,但是也有些人真的是人才,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他很难安定下来,这也是可能的。那你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如何才会安定,所以对于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上三个向度都能掌握之后,就没有人可以隐瞒了。第21讲温故知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熟读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从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一般的理解都是说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不会给学生随便去分出什么类别,不去区分国家、背景等,只要你愿意来学,我都很乐意地教你,没有任何保留。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第七》【译】我没有任何隐瞒的,我任何行为都在你们前面表现,代表身教重于言教。儒家思想之可贵就在于孔子发现靠外面的规范、靠法律、靠各种政令来要求已经是没什么效果,老百姓避开这种惩罚,但是不一定有羞耻心。但是如果靠内在的引发你自觉,让你自己愿意去行善避恶的话,那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温故而知新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第22讲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在古代君子本来是指贵族的子弟,后来慢慢转成一个特定的人格表率,德行方面比较完美的,所以君子成为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目标。全人教育分三个层次:人才教育:在社会上只要念完大学,他就有一个特定的专长,得到一种社会地位;人格教育:等于还是需要学校、老师来教,不过它有时候会强调身教跟言教并重;人文教育:艺术的爱好或修养、个人的宗教信仰。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他如果在人格方面有好的教育,他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他是否一个专业的人才,这个社会上不缺人才,但是人格方面却有普遍的要求。.. .学习儒家一定记住千万不要只看外表的规定,而要学会它的一种人性的理论,就是说你要问自己当我孝顺的时候,我快乐吗?如果我不快乐的话,我就要再进一步问自己,我是不是不了解为什么我应该孝顺。同样的做父母亲的爱护子女恐怕也很累,他就要想我照顾孩子的时候快乐吗?事实上人生的快乐跟痛苦,有时候很难分非常清楚,我们把这种带有负担的压力的这种快乐称为甜蜜的负担。第23讲先行后从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第二》【译】子贡请教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孔子学生分科:第一科当然是德行;第二科那就是言语;第三科是政事;第四科是文学。言语科排第二是因为说话是一个人的内心的一种表达,叫做言为心声。我说话是表达的我的心意,还要看这话是不是恰到好处,所以在《易经》里面也提到要“修辞立其诚”。说话要修饰言辞,才能建立你的真诚。一个人真诚的时候不是说有话直说,还得看对象,对象如果不能理解,你这个直说的话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调整对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话。但是都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只不过你在修辞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这一方面你要用心。要不然你对不一样的人都讲同一句,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到最后恐怕产生很多误会。不说话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懂,无从发问;一种是完全了解,不必发问。第24讲人我互动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人生价值观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第二个阶段是人我互动;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自我。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当你在选择的时候,如果没有价值观作为参考,你会感到无所适从。反之你有一套价值观,就知道我现在做这个选择,在哪一个层次,行进的方向又在哪里。儒家的理想如果实现的话,整个世界绝对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我们在学习以及在介绍儒家的过程,要避免让它变成教条,那样别人是不会接受的。要了解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统,也就是后来孔子很强调的“吾道一以贯之”。而这个系统说出来之后才能让人的生命从小到大,从生到老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但是要遵循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第25讲好学深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求知的阶段:第一个叫做你得到许多信息,叫做资讯;第二个叫做你获得的专业的知识;.. .第三个你得到人生的智慧。知识构成系统:《诗经》代表文学《书经》代表历史《礼经》代表生活规范《乐经》代表音乐、艺术《易经》代表哲学这五本都是我们老祖先智慧的结晶,你认真学的话就可以把某一种专门的知识彻底了解,有个系统的认识。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很重要一段话。这是提醒我们学习的方法,跟你思考要配合起来,要以自己的心得为重。我们常常讲人生的发展,其实用三句话来说:好学、深思、以及力行实践。第26讲批判与包容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带来后遗症。“异端”这个字本来并没有特别的意思,是说我有一种立场,跟我不一样的立场称作另外一端,异端就是另外一端,所以讲异端的时候跟我这一端其实是平等平行的。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他是一种非常包容的心态。我们不能忘记孔子这个人基本上是,能够欣赏差异的,别人跟他不一样他也能够想说他恐怕有他的道理;别人跟他一样的话,他也觉得很开心,因为别人了解他的立场。我们在做人处事上,也可以向孔子学到很多,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对,也许你在这个角度上,今天看这个事情是对的,但是你怎么知道别人一定不对。孔子这段话跟他前面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泰而不骄”都是相通的,这样来解释的话就比较完整了。九流十家,诸子百家,你研究得过来吗?站在异端的角度考虑自己的想法。真理不一定越辩越明孔子主张道不同下相为谋,大家不妨各自去发展,不同的阶段之后可能就改变了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无君,一个人怎么可以没有国家呢墨子:兼爱,同时并且平等的爱每个人。儒家讲爱是有差别的孔子比较温和,孔子可以欣赏差异。但到孟子时就平一样了,如孟子批评墨家就很激烈第27讲求知的态度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人,其实都并没有真的了解,而他们所知道的都是很有限的片段知识,对于不知道的你就要说不知道,这样你对于自己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要求、更大的动力。至于知道的就要说知道,代表你对自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人一方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还要虚心。我们要设法从无知变成有知,要不断去探讨,人生的重要是在于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去知道更多东西。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已经有的知识,再不断增加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求知的态度,这个道理不但对于像子路这样的人有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参考价值的。“不知为不知”比较难做到,但只有说“不知道”才能获得别人的指点,才能学到知识,.. .苏格拉底,最有智慧的人,访问:城邦政治家,作家,科技专家造军舰的,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都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神为什么说我是最聪明的,因为只有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第28讲言行与成功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第二》【译】子张请教怎样获得官职与俸禄。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说话很少被责怪,做事很少会后悔,官职与俸禄自然不是问题。儒家讲人的问题不能离开社会,既然在社会上就要尊重社会的规范,一个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它的各种规则,包括明的、暗的。那这个时候你多去了解,多看多听,然后去说一些自己有信心的话,做一些自己有把握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抱怨或者责怪了,自己也不至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了。所以我们学到儒家的时候,就看到孔子他对于从政做官也好,对于在社会上求职安身、赚钱也好,他是非常理性的态度。子张年纪很轻,但志向很高。古代学习做官是为民服务的途径,问怎样做官是很合理的,没有不良目的能不能察言观色,能不能适当的表达自己世界本来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重要的是怎么合适的表达自己思考之后再做,免得以后后悔。千万不要话没出口,就意思到可能会得罪人。不要趁一时之快,也不能想太多,想太多就什么也不说了,说话是非常难得的艺术。做事就不能回头,时间不能回头,人生只有一次,不能回头。每一次都当最后一次,全力以赴今天准备得不好,以后补救吗?没得救,因为下一次不是今次。但是可以提高人生本来是不完美的,今次没做好,所以要不断自我超越第29讲推己及人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二》【译】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儒家的政治理想一定落实在道德的实践上,换句话说,要把国家当作学校,把政治当作道德方面的教化。儒家是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小的人群单位都能够改善自己,再让整个国家,整个天下都能够上轨道,这种想法是很值得珍惜的。虽然他做不到,但是也不妨碍他值得我们去取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相对于其他的宗教,儒家这种思想显然是更为积极,更为进取的。如果人间不理想,那你就要修炼自己,在生命结束以后进入一个更理想的情况。但是这样一来的话这个世界要交给谁来负责,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不够理想那我们追求个人生命的解脱,那这个世界怎么办呢?儒家是不怕这样的挑战,不畏这样的艰难,他就要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还是要从事政治的活动,要让政治设法提升它的品质。随之让百姓的生活也得到更大的安顿,而他们的生命走上正确的道路,在德行修养上完成人性应该有的一种目标。孔子定公九年才出来做官,51岁了。中都宰一年,司寇,司空第30讲谄媚与怯懦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看到该做的事而没有采取行动,就是懦弱。儒家思想是重视现实的人生,不管过去如何辉煌,那是祖先的成就。我们也不要问将来怎么样,因为将来很难预测。我们要把握的是现在我们活着的这些人要如何面对今天的挑战,好好尽责任,把该做的事做到。这个该做的事是永远做不完的,这个社会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不义的事情,都有不理想的情况,甚至还有很多人受委屈,需要我们帮忙、照顾以及伸出援手。同样的这个世界也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人只能够追求完美,如果一定要完美的时候,就是后来曾参说的一句话叫做“死而后已”,就是到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才能说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了,安心地离开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对于宗教方面,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中国人是从事祖先崇拜的一个民族,那么最后可以推到对天的一种敬拜,但是天的观念是比较复杂的。同样对于祖先崇拜,也是非常正当的事情。《论语三百讲》之二(第31~60讲)第31讲表里如一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我们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指玉帛吗?我们说乐啊乐啊,难道只是指钟鼓吗?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第三》【译】林放请教礼的根本道理。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啊,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简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泣。我们对别人有各种礼仪方面表现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有真诚的情感做基础,这样表现出来才能恰到好处。否则的话,你外表一切都合乎规矩,但内心没有情感,别人只会觉得这个人好像在演戏,这是浪费生命。每一次的作为都有真诚的情感做基础,人的生命他内在就有比较强的力量,他的自我就凝结得比较完整。他的生命就比较能够显示一种长久的、长期的发展,最后慢慢累积起来形成一种人格的特质,内外表里可以追求一致,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事情。第32讲如何竞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比赛射箭吧,比赛时上下台阶与饮酒,都拱手作礼,互相谦让。这样的竞争,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在希腊人观念里面,身体方面的健康跟心灵方面的美丽,可以成为对照的来配合发展。一个人如果说身体不健康,他的心智也可能受到干扰,那么相反的身心都健全了是一个很好的理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竞赛的时候,不要只在运动项目或者体力方面的项目跟别人竞赛,因为那个项目维持的时间很短暂,并且强中更有强中手。我们要尽量转向另外一个更公平的而长期的竞赛,那就是在自己的德行修养上不断地提升。在这一方面没有人跟你竞争,而天下人又都跟你竞争,但是你跟别人竞争是次要的,跟自己竞争那才是主要的,要不断地自我超越。第33讲审美原则..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矣。”——《论语八佾第三》【译】子夏请教说,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子夏接着说,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就是商,现在可以同你谈《诗》了。譬如一个人穿上彩色的衣服,化妆化得很浓,你根本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相反的,白色作为装饰的话,可以使她原有的真实的相貌一览无遗,她原来是如何的情况表现出来。我们讲儒家的思想,这个重点一再要加以强调,也就是真实的情感才是人类生命里面最重要的根据、基础。而你外面所受的教育、礼仪都是为了帮助你真实的情感,有一个适当的表达的方式。第34讲诚敬祖先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第三》【译】祭祀时有如受祭者真的灵在,祭鬼神时有如鬼神真的灵在。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古人的观念或者西方人,或者我们老祖先的想法影响我们,产生作用,所以对我们来说的话,作用它才是一个检证你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准。否则的话,你光是在而没有用,那在跟不在有什么差别。所以我们中国人很喜欢讲一样东西的本体在不在,要从它的作用来看它是什么样的本体,要看它有什么效果。西方也说你要判断一棵树的好坏,要看它结的果子好坏,一棵树长得很漂亮,结的果子不好,这棵树照样不好。果子就好像我们说的结果,你事情的结果作用如何,才能检验你前面的基础打得好不好。孔子一生最谨慎的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在《左传》里面也提到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祭祀、军事。第35讲谨慎敬天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第三》【译】王孙贾请教孔子,“与其讨好尊贵的奥神,不如讨好当令的灶神”,这句话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得罪了天,就没有地方可以献上祷告了。一个人有信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生命总是会结束,如果生命结束就统统消失的话,你这一生奋斗所为何来。对孔子来说的话,当他面对人生重大的关键的时候,他就要思考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真诚地说出内心的信仰。这个信仰就使得孔子相信,人死了之后可以得到适当的报应。孔子不是宗教家,但是他个人有深刻的信仰,这个信仰对他来说不是要逃避现实的责任,而是使他更勇敢地去承担现实世界的责任。遇到任何问题都不回避,他知道“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自己有什么使命一路往前走。第36讲和谐情感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说,《关雎》这几首诗的演奏,听起来快乐而不至于耽溺,悲哀而不至于伤痛。“和”的内涵:第一方面是内在和谐,我内在本身的情绪要调节;第二方面是人我的和谐,我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要有适当的关系;第三方面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第四方面是人与祖先和谐。.. .孔子认为不学《诗》的话,你没有办法跟别人讲话。因为讲话有时候要比较文雅,有时候要引述成语、俗话。如果你能够引述《诗经》的话那最好,所以念书人往往都是阅读《诗经》之后,讲话用《诗经》听起来比较婉转,不会那么直接。在《诗经》里面你可以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要有什么方式来跟别人相处,相处的时候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当你得意的时候不要太嚣张。当你失意的时候不要太难过,所有的情感都可以有一个中和的余地。第37讲度量与修养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说,管仲的见识与肚量太小了。有人就问了他是不是节俭呢?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公馆,手下人员不必兼职工作,怎么算得上节俭呢?这个人再问,那他懂得礼吗?孔子说,国君在宫室的大门内设屏墙,管仲的公馆也设屏墙,国君为了宴请友邦贵宾在堂上设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也安置了这样的土台,管仲这种作为如果算是懂得礼,那么还有谁是不懂得礼的?管仲的缺点:器量小、不节俭、不知礼。儒家里面讲人的时候有提到,人的社会是一个共同生活的范围,那么共同生活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自我要求,那么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就要看你的身份、你的角色、你的位置、你的责任何在,把这些都做好的话,个人修养你可以慢慢来,所以这是儒家对一个人比较宽厚的态度。第38讲孔子的角色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第三》【译】守仪城的封疆官员请求与孔子相见,说,有名望的君子来到这里,我从来没有不与他相见的。随行的学生安排了他们会面。他出来之后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没有正道的时期已经够久了,天将会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天要以孔子作为木铎”两个重点:第一个代表“天”是关怀人间的,并且天随时在注意,要让一个适当的人可以出来教化百姓;第二个就是孔子中选了,要做这个“木铎”来教化百姓。假如天下无道,多一个你、少一个你没有什么差别,一定是你可以把”无道”变成”有道”。天下无道代表天下走向无道,天下有道是天下走向有道,而不要做简单的二分法。从孔子开始,仪封人认为要开始走向有道了,所以他才有这么样一种既兴奋又喜悦,然后跟孔子的学生们这样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第39讲尽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评论韶乐时,他说,“美得无以复加,并且善得无以复加”。评论武乐时,他说,“美得无以复加,尚未善得无以复加。”文化的特色:第一个,文化通过人来改造自然界;第二个,文化形成传统;第三个,文化具有向心力;第四个,文化有兴盛衰亡。.. .一般讲到艺术创作,有一种说法叫做为艺术而艺术,意思是我从事艺术活动,绝不考虑世俗的功名利禄,也不用考虑道德问题。西方也有很多人说艺术应该为道德而存在,道德就是善,艺术就是美,美不能独立存在。如果光说独立的美的话跟道德无关,跟社会风俗人心无关,那个美到最后恐怕造成反效果。儒家的文艺观表述的是文艺不可能独立,文艺到最后还是回归人生。回归人生的话,就要记得人性向善,你要帮助这个人性走向善的路,才是好的文艺作品。当然你不用写得那么直接,但是他的目的最后还是要回到有益于人的身心的发展。第40讲里仁为美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居住在民风淳厚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一个人选择住处而错过了民风淳厚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明智呢?儒家强调人生是选择的过程,你要做任何事都要经过选择。选择不能重来,不能说我这次选错了,下次再重选。因为下一次是下一次,跟今天时空条件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表现明智的话,就要有先见,心里要有数,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选择。知道之后去选择就表现你的明智,代表你了解这是对的。每一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专长,不要做全方面的要求,没有人做得到。所以做长辈的、做父母的、做老师的都要设法欣赏年轻的学生,某些他的专长让他去发挥,但是整个的生活,需要有一个调节的习惯,也就是能够有休闲的生活。让自己的休闲生活显得很有趣味,这才是一种人文教化的开始。第41讲仁者安仁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不行仁的人,没有办法持久处在困境中,也没有办法长期处在顺境中。行仁者是自然而然走在人生正途上,明智者则是了解人生正途的重要,而作此选择。一个人做好事本来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外面的压力或是金钱的诱惑,有很多理由都从外而来的;第二种是由内而发我自己愿意做好事,没有外在的干扰,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就是做好事,我自己愿意做,这才是儒家的思想。儒家并不是说光教你做好人、做好事,同时也有说明做好人,做好事对你自己是最有利的,对每一个做好事的人本身是最有利的。这一点是我们要特别强调的,因为确实如此,它可以使你向善的人性不断得到实现的机会,感觉到生命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圆满。当然最高的境界还是要到行仁的阶段,到最后完全不在乎任何一切,只为了我该做,我就做。第42讲仁者的好恶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只有行仁者能够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儒家对人的看法,它不会那么天真,不会说人性本善,它也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弱点。每一个人都要做选择,每一次都是个挑战,都是一个考验,只有仁者可以喜欢好人,讨厌坏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一样。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仁”就是我这个人的人生正路。..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行仁跟恶是绝对势不两立的。你现在说我要立志行仁,就等于是我立志走上我个人的人生正路,那绝对不会做坏事。你跟邪恶势不两立,这个代表人性向善,因为真诚的时候,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你跟邪恶势不两立,因为你向善,当然是反对邪恶。人性是向善的,由内心引发真诚的力量是关键。行仁者跟你所知的所有的坏事都势不两立,你对人的判断一定是只问是非,只问善恶,这样的人行仁才能真正达到一个标准,叫做无私。第43讲富贵与贫贱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的正途,在匆忙、急迫的时候,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的时候,也坚持如此。富贵跟贫贱这两者对人来说都有某种诱惑,如果给我富贵的话,我就很容易因为有富贵而忘记了根本;反之当你贫贱的时候,外面没有任何依靠,你反而比较容易收敛自己,回归内心去思考清楚,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孔子这段话说出了一般人的心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但是对这两种态度不同正好显出儒家思想的最主要的特色。第44讲用力行仁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我不曾见过爱好完美人格者与厌恶不完美人格者。一个人爱好完美的人格已经达到最好的极限了,厌恶不完美的人格,那么他追求完美人格的办法是不使偏邪的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有没有人会在某一段时间致力于培养完美人格的呢?真要这么做我不曾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真有力量不够的,只是我未曾见过罢了。仁的内容:人之性:人性向善;人之道:择善固执;人之成:止于至善。孔子教学的策略:消极的:不要做坏事;积极的:要去做好事。孔子认为没有谁力量不够的,只要任何时候你愿意走上人生的正路,没有力量不够的,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选择这个路而已。而有些人不愿意选择是因为他有各种利害的考虑,很多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构成一个习惯,习惯形成某种轨道。你在这上面走感觉很轻松,觉得反正我不太好,别人也没有比我更好,我有点差,别人好像也比我更差,就得过且过,结果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人生最怕时间一去不再回来,时间是不等人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45讲走向完美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 .每一个人都难免犯错,如果他比较温和,那他的过失就可能偏向懦弱这一方面;相对的个性比较刚强的人,他的过失就可能就是比较莽撞了。如果一个孩子的表现让你看不到任何过失,你就很难给他指导,因为他每一方面表现得都很好,他有时候是刻意让自己的过失不要显出来,那父母反而无从教起。所以对于有些孩子恐怕需要多鼓励一下,让他在某些事情上往前走。孔子也说个性冲动的人,做任何事都要先商量请教,而个性较怯弱的人,就要鼓励他积极行动。最好能够做到像颜渊那样,“不迁怒,不贰过”,不再重犯同样的过失。“性格”可以分为性向与风格,受教育就是要让你针对自己的做人处事的风格来加以培养,性向很难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向。我们有时候希望朋友能够改善,那我们首先就要改善自己,否则的话你这一生恐怕永远跟过失在一起,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第46讲道的境界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无妨。基督教有说过,你行善的时候不要计较我做了几件好事,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做几件好事,而在于你转向善一旦找到正路的话,所有的过失很快就可以化解。这和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一样的境界。这就说明在人生的修养过程里面你能做几件好事,那是量的问题,你的心转向正确的方向,转向光明,那是一个质的问题,质的问题显然更重要。而佛教的俗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是同样的意思,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放下屠刀,立地就成佛了。他一旦觉悟了生命就转向了光明,就没有问题了。人生就在于你能够转向正确的方向,一旦转向正确的方向,你做起该做的事来就非常的自由。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做几件好事,而在于你转向善,你整个生命都已经转变了,在质方面完全改变了,跟以前判若二人。第47讲立志于道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却以简陋的衣服与粗糙的食物为可耻,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什么道理了。在追求道时要分辨一些词:第一个是必要的,你吃什么穿什么这是必要的;第二个是需要的,比如活到老要学到老,大家交朋友的话,要经常保持来往,这是需要的;第三个是重要的,就是所谓的道,它是你心里那个方向,你这一生追求的目标,甚至为了道而可以牺牲的,像孟子后来所说的“殉道”。所以我们有时候交朋友,跟别人互相商量,谈一谈人生的理想,确实是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这个“道”是中性的,就好像人生有路,条条大路通罗马。“道”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第二是人类共同的正路,应该去走的。儒家的思想所掌握的是第二点,也就是说一个念书人如果立志于求道,立志于学道,那么他应该把心思专注放在内在自我的成长,而不要放在外在,那样很容易被富贵荣华所眩惑。第48讲道义并行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于天下,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完全与道义并肩而行。.. .学习儒家的时候不要忽略,一方面要行仁,因为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做该做的事;另一方面要讲明智,学则不固。我们活在世界上让简单的归于简单,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有各种社会规范,都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或是有不成文的各种规定。我们在同一个社会里面的人,容易有共识,不过不能全靠这个,这算是简单的事情。复杂方面的话,就会随时要看情况而定,要注意到我怎么样去掌握到这一次的情况,以前每一次这样做都对,并不代表你今天这样做还是对的,你对每一个人这样做都对,不见得代表你对这一个人做是对的,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真实的人生,确实非常复杂。所以孔子才会说这样的话,“无敌也,无莫也”,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事实上这有时候让别人很难了解,然后一切都要看道义,与道义并肩而行,我跟“义”结合在一起,每一次有问题我都会作灵活的判断做一个明智的正确的选择。第49讲君子怀德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德行,小人关心的是产业;君子关心的是规范,小人关心的是利润。儒家的思想考虑的不是一时的利害关系,它考虑的是长期的,只有跟人内在生命有关的。所以儒家教你的原则,又变成最简便的原则了,不论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你都要把握住这个内在的原则。就是说一件事情要不要做,不要考虑利害,只问我该不该做。所以孔子这段话是说君子跟小人对比,你要怎么选择,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这一念之间是不能妥协的。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做人处事全以利益来考量,就会招致许多怨恨。我们有时候做人处事,有些事情你要坚持,在商言商。但是有些牵涉到道义的事情,比如公益的事情,就不用计较利害的问题了,只要你有能力,你该做的你就去做。否则的话,人的世界就非常的无聊了。孔子提又提醒我们要化解各种怨恨的话,就要把“利”这个字的分量降低。第50讲一以贯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参,我的人生观是由一个中心思想贯穿起来的。曾子说,的确如此。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就问曾子,老师所指的是什么?曾子说,老师的人生观只是忠与恕罢了。按曾参的解释,孔子之道只是忠恕罢了,如果把“忠”当作尽己,“恕”当作推己及人。那么孔子只注意到了人我之间的互动而已吗?显然不是,孔子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他的道绝不是只有讲人我之间的互动。他还谈到人的生命的意义跟价值何在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杀身成仁的问题。对于人生都有完整的说明,也知道人生应该何去何从。但是曾参非常好学,他一路发展到了晚年的时候,的确有了更好的体会,他了解到了孔子的一贯之道在于仁字,而不再是忠恕两个字。第51讲见贤思齐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么样努力像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孔子提醒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去思考,但是这个思考,不但是学习的时候。在任何时候跟别人来往都要思考,也可以说你把它当作一种主体的自觉,经常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对照。我们在社会上广交朋友,跟很多人都认识了,不是只为了跟别人来往而已,而是为了看到别人不同的生命的姿态,看到别人不同的生活的方式。通过对照发现别人好的方面,我要跟他学习,别人不好的,我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样。交朋友的目的是为了互相帮助走上人生的正路,所有一切都要归结于自己行为的改善。而我们学习《论语》的目的也是如此,希望找到生命的方向,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越活越精彩,越活越充实。.. .第52讲真正的孝顺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服侍父母时,发现父母将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接受,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是不去抱怨。这段话很清楚地提醒我们父母也是人,也可能犯错。你给父母进谏,劝阻他们不要做不该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委婉劝阻了,却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父母接受。这时候不能吵架,更不能翻脸,仍然要恭敬地不要触犯他们,也不要去抱怨他们。我们做子女的能够得到父母的生养照顾,那是像天地一样的大恩。我们对父母亲一定要牢牢地记得,好好地孝顺,万一父母如果做得不对了,做子女的往往只有设法自己努力行善,减少父母的一些过错,多多积德。让别人看在你子女的份上,对你父母减少一些批评,所以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第53讲一起成熟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为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虽然孔子个人的生命遭遇是一个独特的情况,但是他在谈到人的问题的时候,都是可以谈到普遍的现象,不管对象是中国人、外国人还是古代人、现代人。孔子讲这些孝顺的事情并不单指他个人的问题,他讲的都是人类共同的问题,而偏偏孔子个人的遭遇是非常不幸的。他可以排除、超越个人特定的遭遇,去看待人类普遍的状况,这就是伟大的哲学家。所以我们学儒家思想的时候,常常感受到生命有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说你只要是人,都有一样的一种心态、一样的要求,要求走向完美。父母子女是最深的关系,在儒家的五伦里面是最根本的一种关系,任何人都不能够避开这种关系。第54讲认识自己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因为自我约束,而在做人处事上有什么失误,那是很少有的。通常一个人心里不愉快,就是看到别人就羡慕别人,看到别人这一方面好,就想跟他一样。但是他忽略掉,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结果老是去跟别人比,那怎么会快乐呢。所以人生就是要选择,要有取舍。另外还要自我约束,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有时候不容易收敛,能放而不能收,到最后生命力白白消耗在许多不重要的事情上。所以自古以来能够成功的人,都是能够收敛的人,能够收敛自己的欲望,专注在一个重点上。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你如果想有所成就,就要把自己的兴趣收起来,找到一个焦点。有了目标,你再全力以赴,那么力量就不得了。现代人学儒家的重点:第一个对自己要约;第二个对别人要恕,恕代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个对物质要俭,要节俭,不要浪费;第四个对神明要敬,神明就是包括鬼神、祖先在内。第55讲德善相随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德行是不会孤单的,它必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德”字在《论语》里面的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指一般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这个“德”代表德行,一个人有德行代表他长期的修炼,长期的行善,他获得的某些德行。所以儒家里面讲到德的时候,它不是单单讲做好事而已,是长期不断地做好事,有了心得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基本的观念,都向正确的方向慢慢调整了。而“德不孤”就是指你要长期不断地实践德行的要求,这样你才不会孤单,而不是光说你做一件好事就算了。“必有邻”的“必”反映了孔子一种非常深刻的思想,当你长期实践了德行,有了善行芳表,就一定会有人支持你。因为人性向善,只是看你是否真诚,把这个向善的力量由内而发表现出来。第56讲领导和朋友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第四》【译】子游说,服侍君主,若是过于烦琐,就会遭致侮辱;对待朋友,若是过于繁琐,就会受到疏远。朋友的类别:第一种是酒肉之交;第二种是利害之交;第三种是道义之交;第四种是生死之交。对朋友的两个定义:一方面,朋友就是一起制造回忆的人;而另一方面,朋友就是在背后替我辩护的人。交朋友是人生最普遍的现象,它包含在五伦里面,但是朋友的范围很广,有时候你相识满天下,知交有几人,你会感叹有的朋友虽然相距是很远,但是你会觉得就好像在身边一样。西方有一个学者提到朋友之间的感情,曾说过一句话,朋友是以裸露的性格互相面对。我们在朋友面前不用再伪装,在朋友面前能够把真正的性格,真正的心情表现出来。人活在世界上,能够有这样的朋友,大家之间真诚相待,那多好呀。第57讲善于知人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谈到公冶长,他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有牢狱之灾,但并不是他的罪过。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孔子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上轨道,他不会没有官位,国家政治不上轨道,他可以避免受刑与被杀。孔子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我们从这段话可以知道孔子也是非常有正义感的,他不认为说一个人坐过牢,他被冤枉,这个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不但不去怪罪他,反而要同情他,因为他被冤枉了。儒家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直接的一个考虑。那么至于说南容这个学生,他能够做到说国家政治上轨道,他可以做官,万一天下大乱,他可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样的人是可以把孩子交付给他的。所以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作为父亲、作为叔叔,他对于晚辈的一种照顾,也可以给很多天下做父母的,在孩子选择朋友的时候提供一些参考。第58讲全人教育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子贡请教老师说,学生的表现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一种器具,他请教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宗庙里面贵重的瑚琏。..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第五》【译】有人就说了,雍这个人可以行仁,但是口才不够善巧。孔子听了之后就说,何必需要口才善巧呢?以伶俐口才与别人争论,常常引起别人的厌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行仁,但是何必需要口才善巧?孔子所讲的行善与我们平时讲的有所不同,他讲的是仁者。因为行善很辛苦,压力很大,见了父母要孝顺,见了朋友要讲信用,见了任何一种人都有适当的行为规范跟要求。但是因为你是个仁者,所以你就懂得人性向善,你需要择善固执,最后才能止于至善。在孔子的学生里面,今天特别介绍的两位都是高材生,一位是前面说的子贡,他是可以上台面的,是一个表现杰出的人才;那么第二个学生叫做仲弓,他的人格教育很成功,他德行非常好,但他口才就稍微差了,所以跟子贡两个人,正好可以进行对照。都是好学生,但是一个是口才好,可以上台面,说话得体,一个是德行不错,他在努力修炼,但是口才不怎么样。在孔子看来你要让别人心服的话,一定不能只靠口才,重要的是还要看你的德行。第59讲无所取材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我的理想没有机会实行,干脆乘着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大概就是由吧。子路听了喜形于色。孔子说,由呀,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适用的木材呀。儒家的思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看到这段话也要了解,孔子也是人,他也有人性的一种正常的发展。看到别人都接受他的想法,他觉得很高兴,看到别人如果不接受,尤其是在政治上,有力量的人不接受的话,他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做起来很辛苦。因为光靠教育的话是很慢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孔子再怎么样努力教学生,要想看到整个社会的改善,还是遥遥无期,所以他有时候难免会有一点失望,会觉得说这样下去怎么办呢。而失望到一个年纪的时候,很容易想那我干脆隐居算了,要不然换个地方试试看。所以在《论语》里面有两次孔子差一点,想要离开鲁国,就是长期离开。第60讲仁的层次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孟武伯请教,子路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他再度请教,孔子说,“由,一个诸侯之国可以派他带领军队,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他接着问冉有怎么样呢?孔子说,“求,一个卿大夫的领地可以派他担任家臣,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他再问赤怎么样?孔子说,“赤,他穿戴整齐,在朝廷上可以派他与贵宾谈话,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从这整段话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一方面有深刻的了解,知道他们各有所长,可以从事军事、政治、外交各种国家的活动,造福百姓;而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你要能达到行仁的标准,那实在太难了,因为行仁是一辈子的事情。仁分三个层次: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人之性是向善的,你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力量由内而发。人之道的话是择善固执,这个固执就是坚持,在这个过程里面来验证你是否能够真的了解孔子所说的仁。一个人生命的完成就是止于至善,那更是难上加难的,要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才能够去看得出来,才能够做最后的验证。.. .论语300讲之三(第61-90讲)第61讲闻一知十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对子贡说,你跟回谁比较杰出,谁比较优秀?子贡回答说,赐怎么敢和回相比呢,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领悟十个相关的道理,赐听到一个道理只能领悟两个相关的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我与你都比不上。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他也不认为说我是老师,我就一定要胜过学生。韩愈在《师说》里面也有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客观的话,重要的是用不用功,如果你有很好的天赋才华,你不用功的话那是浪费。你也只能是天才儿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那多可惜。如果说你既有天才又能用功,那就是孔子说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将来的他们也许表现远远超过我们。这样的话,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能不断进步,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他看到有像颜回这样的学生,高兴都来不及。他看到子贡这样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既谦虚又有自知之明,当然是要鼓励他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欣赏、互相肯定,所以我们看到孔子跟学生的关系就觉得非常亲密。他跟学生谈话来往,看学生如果太骄傲了,他会稍微点他一下;太谦虚的话,又会鼓励他一下;如果他有自知之明,就再给他肯定。第62讲听其言观其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没有办法用来雕刻,废土砌成的墙壁,没有办法涂得平滑,我对予有什么好责怪的呢?孔子又说,过去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却要观看他的行为。我是看到予的例子才改变态度。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他随时也在观察和学习,他对人的态度也要从身边人去加以检验。因为有时候你接触的朋友,都是比较同质性高的,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到最后大家想法都差不多,你就以为天下人的想法都差不多。其实不一定,譬如中国那么大,你到每一省去,你都会发现有不同的民情、风俗,有些人讲话喜欢夸张一点,有些人讲话比较保守一点。所以我们要注意到你与对方的习惯是不是一样,否则你听他讲一句话,用你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的话很可能会产生误会。第63讲欲望的尺度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我不曾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一位。孔子说,枨有不少欲望,怎么做得到刚强呢?两种欲望:第一种是自我中心的;第二种是非自我中心的。.. .孔子说他的学生里面他没见过刚强的,因为他有欲望就不能刚强,分辨欲望的前提是除了你基本的生存欲望之外,往上提升所做的分辨,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生存欲望,这就谈不上什么所谓的欲望的问题。所以要分辨的是一方面你要把自我中心的转向非自我中心的,另一方面要参考一下道家的想法,有正确的知,你才有正确的欲。事实上如果大家都没有欲望的话,社会怎么能进步呢。但是这个欲望,最好是正确的欲望,也就是说你不能为了满足欲望而损害别人。其次是你要调节你的欲望,最好同时有正确的知,这样就有正确的欲,一个社会还是可以向前不断地进步发展,这才是孔子的真正用意。要不然孔子为什么要说你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呢,他希望你不要只知道狂妄而已。还要透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掌握好这个分寸,那你无欲则刚在原则上还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否则你欲望太多一定受制于人,别人可以控制你,这样一来你的生命还有什么自由可以去珍惜。第64讲八字箴言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这还不是你做得到的。人跟人的相处常常以这句话作为思考,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里面充满一种温暖的人道精神,互相尊重的一种情感,很值得我们多加去思考跟学习。我们在念《论语》的过程,有这些地方出现的时候,就要特别找一些例子来说明,比如看看别人如何跟我相处,上课的时候有同学讲话,他是不是妨碍我听课,但是你如果干涉他的话,好像会伤害同学的情感,所以这个时候由适当的人出面,让老师来说大家保持安静,或者由班上专门维持秩序的同学来做的话就比较名正言顺。那我们能够自我要求,而不是去要求别人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自我要求,何必需要别人来要求你呢,那样的社会一定是比较可爱的社会。第65讲力行实践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还未抵达能够实践的程度以前,就只怕自己又听到新的道理。孔子说过一个人的过失跟他的性格类别有关,所以你要对付你自己,要改变你的性格,如果不能改造自己的性格,顺着你的天性去发展,有优点也有缺点,到时候恐怕互相抵消,那么一个人的生命只能原地踏步。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一定要针对自己的过失或者性格上的弱点来加以改善,如果你自己不改善,没有人可以帮你忙。你先不要关心别人有没有改善,因为别人有他自己的路要走,你要关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改善。人活在世界上想要学习,想要改善自己,第一个就是要好学,像孔子一样,每天不断地学习,到处向人学习,这样你就会觉得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感觉到生命力源源不绝地展现出来。第二个要深思,要好好地去思考,使所学的内容跟自己的生命特色结合起来,这样你所学的才有用。第三个要实践,也就是力行实践,如果你不能实践的话,你学得再多、想得再深有什么用,它还是不能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生命。第66讲君子之道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子贡请教说,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 .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放下身段向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得到“文”的谥号。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的作风:第一个容貌态度保持恭谨,第二个服侍君上出于敬意,第三个照顾百姓广施恩惠;第四个役使百姓合于分寸。两位在孔子之前的政治人物,他们的表现一个是合乎文的要求,一个是合乎君子的要求。第67讲善与人交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晏平仲很懂得与人交往的道理,交往越久别人越敬重他。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臧文仲供养大龟的屋子里,柱头刻成山的形状,梁上的短柱则画着海藻,这怎么算得上大家所说的“明智”呢?孔子的价值观都是要以“人”作为核心,儒家是一种人文主义,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他肯定每一个人都有人性的基本价值,有人格的尊严可以去发展,而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一个人要真正走上人生的正路,他需要不断地修炼的。你光靠一些天生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有用,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不要只看短暂的现在眼前,你要看的是长期的交往,日久见人心。像晏平仲能够让人跟他交往越久,越尊重他,这一点也是我们很多人交很多朋友之后共同的心得,确实不容易做到。通常我们交往越久,不见得会有敬重这样的心态,而晏平仲可以做到,一定代表他本身很有分寸,待人以诚,又有礼来做适当的节制或者是规范。这样一来的话,人生的路可以走得比较平稳,生命也可以更为充实。第68讲洁身自爱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篇第五》【译】子张请教说,楚国的宰相子文三次出任宰相,没有得意的神色,三次从宰相去职,也没有不悦的神色。去职的时候,一定把过去的政务告诉接任的宰相,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尽忠职守。他再问,他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崔杼以下犯上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全部放弃了离开齐国,到了一个国家不久就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再度离开到了另一个国家。不久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然后又离开这个国家,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洁身自爱。他再问,他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孔子从来不会轻易说一个人合乎行仁的要求,因为“仁”必须是内在真诚的自觉产生的力量,自我愿意去做该做的事,然后“仁”一定是代表整个人格趋于完美的程度,所以孔子只愿意说一个是尽忠职守,一个是洁身自爱,能不能达到行仁,还不一定,还要看他其他方面的努力。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表现就不错了,人生的检验是永无休止的,必须不断地努力让自己走上更高的层次。.. .第69讲三思后行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许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这种描述就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上轨道的时候,显得很明智;在国家不上轨道的时候,就变得很愚笨了。他的明智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当你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的时候,要考虑到三点,就是我能够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以及我愿意做什么。通常能够做、应该做、愿意做,那你做了准没错。但是很多时候,事情没那么单纯,你能做的事,但你不应该做或是你不愿意做,这时就得考虑到责任问题了。所以现在人的考虑可以从这边延伸出来,给自己设定两个重点就可以了:第一个该不该做;第二个怎么去把它做好。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成就,但不见得代表他在每一方面都很好,他也许在某一方面又有问题了,就要看大家的评论怎么样。评论一个人好坏,不是一般人的能力或者权利范围,本来应该属于天子的,但是如果说天子不管事的话,我们在社会上也应该有一种评价善恶是非的人出现,孔子以这样的人自居。第70讲君子固穷子在陈,曰:“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在陈国时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学生们,志向高远,奋发进取,基本的修养已经颇有可观了,只是还不知道裁度事理的原则。一个人如果说稍有迷惑的话,情绪稍微冲动,他马上就混淆了各种情况,所以孔子的学生请教说怎么样才能够化解迷惑的时候。孔子的回答都是直接就他的情绪反应说你不要冲动,情绪造成各种复杂的情况,你的理性就受到遮蔽,所以理性一旦糊涂的话,许多事情做出来之后只有后悔。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学生的期许,他自己在外面有了困难就想说,我回去再把学生好好教好。一个人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他只能靠教育下一代,让他们代代相传,把这理想传下去。第71讲不念旧恶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伯夷与叔齐心中不记得别人的过去的恶行,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了。我们活在世间往往会引起别人对我们的抱怨,同时我们自己对别人也会有所抱怨。其实人只要稍微反省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怨恨是双向的,有时候别人怪我,有时候我怪别人,怪来怪去到最后就是没办法自我反省。那么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要减少别人对你的怨恨,要记得不要总是念着别人过去犯的错误。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如果老朋友一见面就提到你以前偷了什么东西,你以前考试作弊,那谁敢理你,别人一定会怪你。一个人年纪大了之后,总希望过去的那些错误离我远去,从此不再纠缠。所以碰到老同学的时候最好讲好话,你以前做了好事,宣传正面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怨恨。所以孔子就以伯夷叔齐为例子,说明了这个道理。第72讲直爽的标准..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要一点醋,他去向邻居要来给人。成为哲学家的必备条件:一要有明确的概念;二要有判断的标准;三要建构系统。凭良心做事就是你做到真诚了,别人如果不谅解的话,有时候也没办法讲清楚,因为别人有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我们在思考人生的时候,孔子对于“直”很重视,他曾经说过,“人之生也直”人能够活在世界上是靠真诚而正直。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我很正直,变成是有话直说,出口太快了。很多时候你心里面以为自己正直,但是你要用适当的语词来表达你的情感。但是如果你不学习的话,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都是直接表达出来,别人会受不了的,这样反而变成一种口无遮拦。第73讲真诚交友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态度极其恭顺,这种人左丘明认为他的行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怨恨一个人,表面上却与他继续交往,左丘明认为这样的行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左丘明认为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按照礼仪的规定有适当的礼貌就好了,有话直说,这一次需要你帮助,下一次我也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给你帮忙,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各自按照他的角色、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的能力来互动。所以如果太重视外表的话,反而让别人觉得不真诚。儒家强调交朋友一定是要真诚为主,特别是不要把怨恨藏在心中去跟别人做朋友,就算你的个性是比较直爽,有时候有一点鲁莽了,但是至少要做到跟朋友来往,绝不在心中藏着怨恨,如果心中有怨恨的话,就绝不跟他来往。第74讲最高志向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第五》【译】颜渊与季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车子、马匹、衣服、棉袍与朋友一起用,用坏了都没有一点遗憾。颜渊说,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年人都得到安养,使朋友们都互相信赖,使青少年都得到照顾。子路的志向是要做到重视朋友的情意,远远超过世俗的财物。他要跟朋友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所以这是很难得的,非常高尚的志向。颜渊自我要求不要过多的去夸耀自己的优点,以及有劳苦的事自己来做,不要推给别人,这样就把自我的执著给化解掉了,所以颜渊的志向是比子路的要略胜一筹。而孔子的志向是最高的理想,他希望能做到让天下的老年人都得到安养,让天下的做朋友的人都能够互相信赖,让天下的青少年都可以得到好的照顾。这叫做止于至善,世界大同,所以孔子作为一个老师,确实是了不起,他的学生子路有情有义,颜渊能够达到无私的境界,而他自己可以止于至善。第75讲对待过错的态度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算了吧,我不曾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就在内心自我批评的人。孔子说了一个人听到自己的过失,他应该内心自我反省。曾经还说过,让我再过几年到了五十岁可以专心研究《易经》,将来我就减少很多大的过错了,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但是小的过错还是难免。过错有时候来自于性格,念《论语》时要记得儒家不可能有人性本善的想法,它认为过错有时候是无心的。所以知道一个人有什么过错,就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让他人生往哪里发展。孔子说,当你见到自己的过错时,首先要在内心进行自我检讨,不要忙着辩护。检讨之后,要小心避免遇到类似情况的发生,不要再犯错误,要针对自己可能的过错而加以修炼。第76讲爱好学习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这段话说出来很有意思,一方面认为我比别人更好的地方,是我好学,但是这个好学正好反映出来我认为自己不够。孔子是主张温和的理性主义,每一个人都有理性,他如果好学,懂得更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他的生命就发展得更完整。文字作为载体,它所承载的这些内容的思想精华其实已经不在了。真正的人生智慧一定要透过自己实践之后,才能够得到验证。总要学习一些观念,然后在实际生活上加以验证。假如没有观念的话,你遇到所有发生的事情,你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有观念才能理解,理解之后你才能够化解各种困惑,这样知识的作用才能够表现出来。第77讲面向光明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仲弓这个学生可以让他出任政治领袖。古代有三种人面向南方:第一种天子;第二种诸侯;第三种是诸侯之国的卿大夫。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的后代长着红色的毛与整齐的角,就算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他吗?儒家里面谈到从政升官等于是要把个人家里的事情放在一边,替国家做事那是需要有崇高的理想跟抱负的,也要有卓越的德行跟能力的。从政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德行要高,这是永无止境的要求;第二个是能力要强,要能够应变,应付所有变化的事情;第三个是智慧要高,也就是说你要能够解决百姓的困惑,遇到任何问题懂得做正确的判断。第78讲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第六》【译】鲁哀公问说,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他也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爱好学习的人了。“不迁怒、不贰过”是描写颜渊好学的证据,代表孔子教学生的时候,是把学习跟德行的表现结合在一起。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学生分为八派,各自自立门户,但都不是走儒家路线的。对于教育的人才、人格、人文三方面,并没有做完整的理解跟介绍。所以孔子的感叹是有他的道理,而颜渊学了很久,已经有很好的表现,希望也达到很高的层次了,最后也没有机会去用在社会上。第79讲雪中送炭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第六》【译】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申请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棉袍,我听人说过君子记住别人的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第六》【译】原思担任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待遇是小米九百斗。他不肯接受这么多。孔子说你不要推辞,多的可以济助家乡地方的穷人。人跟人的相处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个:做人处事要问自己是否真诚;第二个:跟别人来往,要问别人对我有什么样的期许,这时候要互相沟通;第三个:社会规范要遵守。第80讲心不违仁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这段话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观念,儒家以孔子来说,绝不认为人的心是本善的。它认为人的心是一种自觉的能力,譬如说我可以自己觉悟,我今天要做什么,我现在要做什么,所以心代表一种思想的能力。人的心是经常在变化的,它具有选择的能力。而孔子认为你应该选择“仁”,既然我跟别人来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我都可以走上人生的正路,我只要表现适当的态度,真诚由内而发,主动愿意去做该做的事,就是行仁的表现。第81讲为政执政从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欤?”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 .赐也可使政也欤?”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欤?”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第六》【译】季康子请教,可以让仲由担任大夫吗?孔子说,由,勇敢果决,担任大夫有什么问题呢?又问,可以让赐担任大夫吗?孔子说,赐,识见通达,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再问可以让求担任大夫吗?孔子说,求,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从这段话中可以明白,孔子对学生是很了解的,知道他们各有特色。做官就是需要把一个人当人才来用,他才能够就那个位置来造福百姓,来服务国家,所以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去做官的话,都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人作为人才他对于自己的出处进退,要有怎样的判断,也是需要全面考量的。第82讲贫而乐道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回的德行真好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样生活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回的德行真好呀!一个人有钱可能会不快乐,因为他恐怕会财大气粗,不懂得礼仪规范呢;而生活的穷困也会使人忧愁,柴米油盐酱醋茶,贫贱夫妻百事哀,当然是烦恼得不得了。而颜渊认为有衣服可以穿,有稀饭可以吃,然后还有老师所教的道,就可以让我快乐了。孔子认为颜渊的德行很好,但是今天这个时代经济越来越繁荣,以颜渊的理想提出来之后,很多人说如果大家都如此节省,那经济如何发展,因为经济有时候是建立在适当的消费上面。所以这段话有它的道理,却不是人人能够做到的,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学习有个特色,要“取法乎上”,要知道最高的标准在哪里,然后我们自己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提醒自己说,我现在做的情况如果不错的话,一定要记得“不错但是不够”这六个字。颜渊生逢乱世,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虽然陷入穷困,但是他不逃避,反而借这个机会修炼自己,展现出贫而乐道的一个最好的示范。第83讲能力与努力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论语雍也第六》【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啊。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一个人只要愿意走上人生的正路,他一定有力量,因为这取决于你自己。譬如说,我现在希望能够事业上很顺利,那不是我可以决定的,我现在希望能够赚很多钱,那不是我可以选择的。但是我现在说我希望走在人生的正路上,能够不断地行善,跟任何人都建立适当的关系,那是我可以做到的,就看我要不要做而已。冉有在这里作了一个负面的示范,但是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得到一些教训,就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看到冉有画地自限,就要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毛病,如果有的话,就要尽快去改善,因为时间是不等人的。第84讲公正与勇敢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第六》.. .【译】子游担任武城的县长。孔子说,你在这里找到什么人才了吗?他说,有一个叫澹台明灭的,他走路时不抄捷径,若不是公事也从不到我屋里来。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後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鲁军战败撤退时,他负责垫后,将近城门时,鞭策着马匹说,“不是我敢垫后,是马不肯快走啊。”本节所讲的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学生子游,他判断人才的标准,就是以澹台灭明这个人为例;另外一个是讲鲁国的一位大夫,孟之反的一个小小的事情,说他不夸耀自己,能够把他的功劳很轻描淡写地化解掉,其实这样别人反而都会记得。第85讲承礼启仁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由门户呢?为什么做人处事却不经由我所提供的正途呢?为人处事如果要求行善避恶的话,一般有两种考虑:第一种是外在的规范,叫做礼仪,法律也包括在内;第二种是你真诚地由内而发,自己去行善避恶。一个人要做好事的三种理由:第一个是外在的压力,人群的要求;第二个是因为他有宗教信仰;第三个是让一个人启发他内在的自觉,要靠良心。儒家要求你行善避恶,是以仁作为基础,这个“仁”代表由真诚而自觉产生力量,由内而发,自我要求做该做的事,但是要配合礼的规范跟个人的宗教信仰。“仁”是孔子一生学习跟思考的心得,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知道,没有人生下来是完美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也都有责任走向完美,而当你行仁的时候,你跟人群是不能脱离的。第86讲文质彬彬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质朴胜于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文”的基础是“质”,“质”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自然的一种本性。文代表文化、文学、文艺,这些一定都是要学习的,如果你的书念得多叫做博学。但是行为上要用礼来约束,所以文跟礼应该放在一起。人活在世界上要特别注意到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规矩的话是很难长期维持适当的关系。但是如果规矩太多了,大家行礼如仪,可能就会没有内心的情感。所以我们学习儒家就要记得,它是强调外在跟内在要合一,这样人的生命特色才能表现得很优美。第87讲真诚而正直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人活在世间原本应该真诚,没有真诚而能活下去,那是靠着侥幸来免于灾祸。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活在世间,这一生都应该真诚,真诚之后跟别人来往,这样你才能够建立适当的关系。一个人如果不真诚,做事情都是胡作非为或是内心跟他的行为脱节,做到最后一定出事。反之真诚由内而发,即使做错了就立刻认错、负责,然后去改过。.. .儒家强调真诚并不是一句口号,这个真诚的心一旦表现出来的话,人的生命就会有非常不凡的表现。但是很可惜,古今中外缺乏这种真诚而活下去的人还是占多数。很多人谈到宗教问题都会强调你要信这个教,你要信那个教,你才能够得救,才能够解脱。但是以儒家来说的话,他没有特别谈解脱得救的问题,但是他会强调良心照样是一个人最后的一个堡垒,做任何事凭良心的话,总是我行善的来源。所以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的心能够思考,它来自于天。第88讲好之乐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了解做人处事的道理,比不上进一步去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更进一步去乐在其中。学习的三个层次:第一层叫做“知之”,譬如说我现在知道做人处事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姐妹,要跟朋友讲信用。第二层是要喜欢这个道理。第三层是去实践,可以去体会其中的深刻的意义。我去做到了之后,感觉到那种快乐是由内而发的快乐。第89讲上进之心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的人自甘堕落,就没有办法告诉他们。儒家的思想绝不只是告诉一个聪明人去学习,而是告诉每一个人要去学习。如果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孔子就会跟他讲高深的道理,只要有耐心认真把它听完毕,它就可以产生很大的作用。同样的介绍《论语》思想的时候,如果你愿意上进,那不管你以前的背景是什么,所念的专业是什么,只要认真地去学习了,你就能领悟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进而对你的为人处事起到影响。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老师要会教,学生的主动配合也很重要。第90讲明智行仁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第六》【译】樊迟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专心做好为百姓服务所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以说是明智的。他又请教什么是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收获成果,这样可以说是行仁的。通过这段话可以了解到,孔子希望我们不要遇到困难就找天、找父母、找鬼神帮忙,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面对。老百姓是现在的人,鬼神是以前的人,你要有适当的方式来对待,这样就是明智。关于“仁”孔子给的建议是,很多事情你要记得不要先问收获,而要先问自己有没有把事做好,这就是人生的正路。如果总是在计较收获的话,你做事一定是想,今天这个待遇很好,我好好做,那明天待遇不好,就不好好做,这样是无法跟别人有适当的交往的。所以基本上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意识,任何事情不论大小,不论待遇如何,只要是你在做,你就要把它做好,重要的是你在做事,而不是说别人给你什么待遇。.. .《论语三百讲》第91讲智者与仁者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明智人欣赏流水,行仁的人欣赏高山;明智的人与物推移,行仁的人安稳厚重;明智的人常保喜乐,行仁的人得享天年。智者与仁者的区别:智者就是在任何状况下该怎么判断,该怎么做,他很快就可以做个选择,并且选择都正确。水是活泼流动、山是安稳厚重的,这跟智者保持一种开放,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心态是类似的。仁者比智者要更为再进一步,儒家强调的是最后都要达到仁者。智者是透过学习懂得怎么判断,它强调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就方法上、手段上、技巧上,去把什么事情做好的能力。仁者是代表目的,比如我生命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仁者。智者能够快乐,而仁者不但能够快乐,还可以安享天年。所以仁者是一个更开阔的领域,更高层次的境界,要比智者要高。孟子把圣人分为四种:最清高的、最随和的、最负责的、合乎时宜的人。第92讲仁的挑战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第六》【译】宰我请教说,行仁的人若是告诉他井里有“仁”可取,他是否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他怎么会这么做呢?对于一个君子来说,你可以让他过去,却不能让他跳井,你可以欺骗他井里有“仁”可取,却不能诬赖他分辨不了道理。当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个人,就要先了解这个人是谁,如果随便相信路边人的话,那是很冒险的事,恐怕让自己陷入困境。所以我们要懂得跟朋友来往是在什么情况下认识的,要判断他说的话是否都合理,否则的话我们好心人一再受骗之后,就对于人性向善这一面,失去了信心,这个损失的是自己。从儒家的思想里面可以延伸想到其他不同民族,在不同情况下的遭遇,要记得别人有他的恶意,或者有他的想法,那是他的事情。我们还是要保持真诚的心,对人性有基本的信念,绝不因为有任何状况的发生而改变。情况再怎么恶劣,我们还是要有信心,否则损失的反而是我们自己。第93讲顺天做人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应邀与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得不对的话,让天来厌弃我吧,让天来厌弃我吧。天在古人心中至少两个特色:仁爱的,照顾百姓;公正的,奖善罚恶。.. .整部《论语》里面,孔子发誓只有这一次,从发誓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信念,而孔子是相信天的。如果你相信天的话,代表你要实现这种既仁爱又公正的要求,不是说我信天信完就没事,信天之后你就要有具体的表现。孔子认为我按照礼仪的规定来做这些事,此心光明,非常坦荡,你怎么能怪我呢。我被人利用,不能把责任怪在我身上,尤其是别人合乎礼仪的时候,再来利用你的话,你根本无法防备,所以利用我的人是有问题的,但是我被利用,你把责任怪我这里,好像不太公平。当然我们也知道一个聪明人连被利用的机会,都应该设法避免,只是孔子在这个时候不能够避免这个机会而已。第94讲立人达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第六》【译】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了。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儒家的思想是强调我们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别人是包括天下人在内,只要我有办法,只要我有本事,我就尽量照顾更多的人,这个目的不是为了造福别人而已。目的是为了完成我对人性的要求,完善我自己的人性,因为我们一再强调人性向善,所以你只有向善的话,你这一生必须努力择善固执,才能够使向善的人性得到完成。最后的目的就是《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这样就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就是行仁的方法,能够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把自己想成别人,把别人想成自己。也就是对自己要客观,对别人要主观。第95讲自我要求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相信又爱好,我想自己很像我们的老彭吧。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默默存想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三点是孔子自我要求的原则,希望能做到这三点。因为他是一个学者,他希望能够好好地教学生,自己不断地好好学,他最后说“何有于我哉”,就是不应该讲得太骄傲说这有何难呢,也不能讲得太谦虚说我什么都没有。他认为应该说成我努力做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多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对自己的描述,传述而不创作,只要好好把古代的思想、精华介绍给年轻的一代,再往下传就是功德无量了。而孔子能够把古代的五经消化,把夏商周他所知道的历史事件都了解,好好地传给学生做人处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就已经非常好了。第96讲仁者不忧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安稳,神情舒缓。.. .人生很容易有烦恼,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最后你能把握的还是自己的生活。你不能选择时代,通常你也很难选择要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但你能选择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不管天下怎么乱,不管外面情况如何复杂,你对于自己每天的作息,日常生活,平常没事的时候要能够稳定下来,就很好了。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栖栖惶惶,而孔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安顿的,他的学说在他自己身上实践得最完整。所以这两段话一方面考虑到孔子有四种忧虑,是要把他的毛病,他的缺点尽量减少,是他担心的事,是有没有除恶务尽,让自己趋于完美;另一方面他的日常生活非常地潇洒,非常地安稳自在。第97讲孔子的理想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我实在太衰老了,我竟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孔子跟我们一样年轻的时候,他也要崇拜一个他当时所认定的伟人,那就是周公。所以孔子对于周公,经常去想象周公是什么情况,换了是周公他会怎么做呢,你怎样才能够学到周公的表现。所以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做梦的时候没梦到周公,他说糟糕了,我是不是已经衰老了,也就是说我的力量,我的年纪到了一个时候,就不太可能像年轻的时候充满一种理想。如果人类不能够和谐相处,首先受害的是自然界,人的力量有限,应该把人先照顾好,让每一个人都安顿。所以孔子梦见周公是希望把周公当初的作为,在他那个时代设法也来做一些,让人的社会稳定下来,形成天下大同的局面。第98讲道德仁艺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实把握德行修养,绝不背离人生正途,自在涵泳艺文活动。“志”的方向:志于学、志于仁、志于道。仁跟道的关系:“道”是人类共同的路,而“仁”是你这个人的个别的路,每一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情况去考虑。每一个人的德行都是自己努力实践之后有了心得,那才能叫作“德”。有了心得,我获得的某些启发,那就形成了我个人特别的德行。而德行必须分门别类,按照每一个人努力的程度而得到什么样的心得,但是德行也很容易在得到之后又失去,所以你要紧紧把握住。儒家的教育是讲究文跟武要配合,所以这里的“游于艺”,在今天来说,应该是指很多休闲活动。人生除了择善固执,好好行善之外,还不要忘记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所以你跟别人相处,本来就要自我要求有压力的,这时你就可以通过“游于艺”来调节、化解。第99讲教学理想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这句话不可以翻译成,任何人只要带十束肉干找我,我没有不教导的。因为在《论语》里面,从来没有发现孔子收过肉干的,在《乡党》篇第十,孔子公开表示过外面买的酒跟肉干他不吃。在古代贵族子弟十五岁上大学时,是要送束修给老师的,所以用行束修之礼代表十五岁。“自”这个字在《论语》里面有两种用法,总共出现二十次,有十次当做“自己”,有十次当做“从”。而在本句应该理解为“从”,意思是从十五岁以上。所以这一段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牵涉到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他不在乎别人有没有交学费,有没有送肉干这个问题,他所强调的是从十五岁以上。第100讲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教育不能讲灌输,一定要用“启发”,而启发是有条件的,要学生配合。其实所有伟大的老师,古今中外都一样,都有类似的了解,都是能够掌握到学习者的一种意愿。一定要你愿意学,那我们教了之后才有用。像儒家虽然强调教育,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孟子是“亚圣”,他们在教育方面都有伟大的成就。但是有些人他们照样是不教的,不是他不愿意教,是教了没用,没有效果。所以无论如何谈教育,一定要年轻人、学习者自己愿意去学。只要你愿意去学,你总有学会的机会,你要是不愿意学的话,你再聪明也是浪费的。学习一定要发挥联想力,还有理解力,不能只靠记忆力。第101讲职业操守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在家里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从来不曾吃饱过。孔子有一项专长就是特别了解礼仪,他的礼仪除了理论还有实践,他懂得怎么操作。古代的人最重视的礼是丧礼,因为人死为大,但是丧礼特别复杂,而孔子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一旦主持丧礼的时候,半碗都吃不下,因为他看到丧家孝子贤孙哭得那么伤心,孔子很难过,也受到感染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很真诚人。从这段描述孔子的简单的话中,可以了解到孔子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一方面尽忠职守,把他的职业,该做的事做好;另一方面,他有丰富的人性的情感。第102讲哭笑由心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他就不再唱歌了。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开怀时,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遍。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他感情丰富,很容易受别人的遭遇所影响,人活在世界上,如果你太过于自我中心,等于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不与人分享你的快乐,那么痛苦就不会有人与你分担,那你的情绪就受到很多障碍。儒家作为人文主义,是把人性当做一个最基本的,每一个人都具备的来看待,绝不能把一个人当做手段来利用。人到最后都是以人的身份来往,不会问你在社会上有什么成就,只问你是否一个真正的人,而你作为一个人的话,你本身的生命也会比较完整,比较健康。所以我们看到这两段,孔子哭跟唱歌的关系,又看到他唱歌的时候能够这样的尽兴,能够开怀的跟朋友们分享这种欢乐的情绪,就知道孔子他在做为一个人方面,不说他的学问,不谈他的德行,就是作为一个一般人,也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跟效仿。第103讲好谋而成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发挥抱负,没人任用就安静修行,只有我与你可以做到吧。子路说老师率领军队的话,要找谁同去呢?孔子说空手打老虎,徒步就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同去的。一定要找同去的人,那就是面对任务戒慎恐惧,仔细筹划以求成功的人。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很谨慎的、爱惜生命的人。如果你在这些事情上不能尽力好好准备,那么你在别的事情上,谁能相信你会好好准备。所以你要记得遇到任何事,只要是你要做的,就需要好好地谨慎小心。因为这一次这样做做对了,你可以继续往上走,如果这一次做错了,将来你需要证明,你还有能力做类似的事情,那就需要多花很多时间,会绕很大的圈子。凡事要好好地去筹划,把事情办成最重要,等到事情没办成,你再说早知道怎么样,那是没有用的。第104讲财富与快乐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算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也去做。如果无法以正当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所爱好的理想吧。孔子对于财富并没有什么样的特定的偏见,他认为富与贵是每一个人都要的,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手段一定要正当。当你有钱了,如果你行仁的话,你就会花钱来做好事,就是以财发身,而不仁者就只会以身发财。我们不能忘记生命比金钱更重要,因为生命可以实现道义,追求仁义这样的理想。所以孔子这边说如果财富可以追求的话,就算是比较低层次的工作我也做。但是如果你不能用正当手段赚到钱的话,那还是追随我爱好的理想,才会比较快乐了。我的手段正当,同时赚了钱之后做金钱的主人,这个才重要。用金钱来实现我人生的更大的爱心,更大的理想,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孔子他跟我们一样,非常落实在生活上的,从来不唱高调,但是他有他的原则要坚持。第105讲圣人的谨慎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以慎重态度,面对的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以及疾病。疾病是指个人的生活出了问题,身体有了问题生病了。古代的医药卫生不像现代这么发达,一个人如果生病的话,如果不小心说不定就治不了了,那可贵的一生就浪费了。所以我们看到孔子对于疾病很谨慎,就是不要生病,那是个人生命所需要的保障。疾病是个人的问题,战争是群体的问题,孔子基本上是反对战争的,因为战争很难避免牺牲,所以能够化解的尽量化解。如果说你去注意到的话,很谨慎去面对的话,可以让人的社会更安定、更安全。一个伟大的民族,它的国家表现应该是能够以德服人,让远方人都可以称赞,认为这个国家是在文化方面有极高的表现。孔子所强调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在他最谨慎的三件事:斋、战、疾,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价值观,他对于个人生命,对于群体的生命,对于整个国家的传承,排出了优先顺序。第106讲求仁得仁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我去请教他。子贡走进屋子对老师说,伯夷叔齐是怎么样的人?孔子说,古代的有德之士。子贡说,他们会抱怨自己的遭遇吗。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结果,还抱怨什么?子贡走出屋子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的国君了。.. .人活在世界上,确实是有选择的余地,无论是求学或是就业,对于自己的选择,包括交朋友,包括以后更重要的事情,你自己的选择要想清楚你是不是心甘情愿。一旦想清楚之后就不要后悔,更不要抱怨,你一旦走上第一步就很难回头,因为时间不能重来,人生的路你不要去羡慕别人。第107讲乐在其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像浮云一样。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不可能经常住好的旅店,要是累的话在树下,手臂弯起来做枕头,但是他并不认为说这样子就等于快乐了,因为大家都希望过舒服的生活。只是说如果生活真的很贫穷,也是能够从中寻找到快乐的,同样的当你通达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很快乐。快乐并不在于穷困或通达而在于道,有这个道让我快乐的话,生活里面的条件就是次要的。富贵是每个人都要的,但是手段不正当得到了心里就会不安。孔子的思想里面,最重要的当然是那个道,他对于自己的道很有信心,快乐无关乎成就。快乐是每一个人的天赋人权,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过得快乐。快乐一定是由内而发,同时要理解到底人生的正路何在。这一集所谈的是孔子对自己的生活情况的描述,尤其是富贵于我如浮云,讲起来真是气象万千。一个人能够讲这样的话,他的眼界,他的心胸,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第108讲乐以忘忧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第七》【译】叶公问子路有关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之后就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他这个人发奋用功就忘记了吃饭,内心快乐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孔子描写自己,说他这个人有三点特色:第一个,发愤起来努力要做一件事,就忘记了吃饭;第二个,一快乐起来忘记了烦恼,就算我有一些生活里面的各种条件应该去考虑,或是我这一生整个最高的目标还没达成,但是我照样可以自得其乐;第三个,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在这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自己的认识,有时候我们要节省时间,不要总是想没用的。我们应该担心的是生命整个的发展,而不要在乎一时所受的挫折、委屈。从孔子的三忘可以学到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怎么样把握生活的重点。第109讲求知之道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的知识是爱好古代文化,再勤奋敏捷去学习得来的。两种知识:道德人事和人生常识;孔子强调学习古代文化可以提醒你弄清楚好人与坏人的区别,行善避恶的原因。孔子就是在学会之后再去实践,所以他说自己特别好学,把这些道理都理解贯通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并不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懂得所有做人处事的道理,他也是要靠学习的。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也许有人,是自己不懂却去创作的,我与他们不同。要多听,选择其中正确的部分来接受;多看,把好的记在心里,这种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 .儒家所强调的知,最主要是做人处事方面的知,你要懂得要做该做的事。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为什么要做该做的事,理由也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儒家的核心思想,人性向善。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我看到善我听到善,我内心里面那种冲动、力量就可以跟它呼应。如果人性不是向善的话,我怎么会呼应,我看到别人做好事,听到别人说好话,我不应该有什么感觉啊。但是也不能说人性本善,如果人性本善的话,我何必听到别人说的善的话,见到别人做的善的事,我才来冲动。第110讲面对历史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不跟别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言:主动发表言论;语,相互讨论。怪就是反常的。孔子不谈力,因为谈多了之后,大家都想着要怎么样去称霸,而不去培养品德。人生有时候不能什么都要,品德和武力不可兼得,因为你时间有限,你必须选择重点去发展。乱在古代是指造反、悖乱的事情,一旦发现混乱,大家就都会觉得神经紧张,国家能够安定才是莫大的幸福。在这里的神是指灵异事件,很神秘的事情。孔子不去讨论这些,并不代表这些没有,而是说这种事情讨论多的话,正常的生活就受到干扰。我们正常的生活是生儿育女,教养子女,慢慢成长,进入社会,找工作,好好发展。而一谈怪力乱神的话,那就不正常了,并且那也是少数事件。第111讲择善而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警惕自己不要学坏。孔子很好学,他在任何地方看到什么事情,他只要不会的,不懂的,立刻请教。任何地方你只要稍微细心就都会发现有学问,任何事情你自己没有做过,就不知道它多难。学习之后还要深思,还需要力行实践,才算你真正的心得,所以我们平常就要多观察。以儒家来说的话,如果想了解你的人性是什么,那么你在别的地方看到别人的表现觉得很开心,觉得这个做得真好,就代表这是你可以学习的,因为人性向善。而你喜欢的事情,如果你自己做到的话,你也会更喜欢自己。所以不要羡慕别人,要设法去做到你所羡慕的人做的什么事情。人格的成长发展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要接受自己,里面的关键是要欣赏自己。这不是关起门来自吹自擂或者自傲,而是相信自己是一个有心的人,我愿意把自己的生命过得比较正常,发展得比较理想,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可以实践的一个想法。第112讲天人合德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一个人说自己有德行,一定是他努力修炼之后,有了心得,他好好地把握住了。但是我们发现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努力修德,说不定到中间的时候就放弃了原则。孔子所谓的“德”并不是孔子认为自己一生下来,上天就给他某种特殊的道德品质。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学习孔子,就是因为他小时候跟我们一样很平凡。我们要把这句话理解为,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孔子要求我们要修德,儒家也强调的是天人合德。因为了解天命,这一生要努力修德行善,年轻的时候内心有一种真诚引发的力量,自我要求去行善。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行久了以后感觉到很有心得,也就是我的德行越来越高,这就是儒家的思想。.. .第113讲君子无隐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你们几位学生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面前,那就是我的作风啊。在念《论语》时,我们通常会把孔子跟他的学生们当作标准的老师跟学生关系,因此就觉得说我们今天的老师和学生,好像都没有达到那个要求。其实未必,在《论语》里会发现,他们以前也有各种问题,学生在怪老师是不是隐藏了重要的观念不告诉我。那老师也在那边说,怎么都没有学生了解我。所以我们念书时要注意,不要把孔子或他的学生们变成像神一样,古人也是人。学习儒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心态必须不卑不亢,不要自卑也不要骄傲,要以平常心来学,他们的经验就是我们的借镜。所以孔子在这个地方是希望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我孔子在你们前面怎么说怎么做,这叫做身教,不要光想说透过我的讲解就马上统统懂了,那听不清楚就怪老师有所隐藏,这是不必要的。第114讲人贵有恒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圣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君子也就不错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有恒的人也就不错了。明明没有却装作有,明明空虚却装作充实,明明穷困却装作豪华,要做到有恒是多么困难呀。孔子心中的圣人标准很高,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古代的圣王。孔子喜欢把“圣人”跟“王”连在一起,因为王代表国家领导,而圣人代表德行修养,这二者不能分开。君子就是要走向圣人这个目标的中间的过程,儒家思想很强调“君子”这两个字,君子是一个人格的典型,就是一个人德行特别好。孔子用三句话来强调“有恒”的困难,是要让你知道人永远是不够的,人性向善的“向”是永远不让你停止的,这是儒家的思想。一个人的生命的发展,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而内在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儒家的思想在德行方面,是没有条件的,而其他方面都有限制。第115讲奖掖后进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第七》【译】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沟通,有一个少年却得到孔子的接见,学生们觉得很困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退步,又何必过度苛责?别人修饰整洁来找我,我就嘉许他整洁的一面,不去追究他过去的作为。从这段话可以看到孔子是如何对待一般人的,譬如说我经过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都不认识。这些人恐怕有些也听说孔子的学问好、德行高,所以有些年轻人就跑来请教。这时候孔子就会破例,平常我是从十五岁以上我才教,但是这次来到这个地方,看到十二三岁的我也教,而且也不会问他收学费。所以我们强调这些细节,就希望大家知道,要还原孔子真实的面貌,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论语》。但是要读得完整,要读得清楚,不要被后代的学者所误导,没有必要把孔子讲成一个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圣人。其实孔子跟我们一样是平凡的,但是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因为他一直在发展,在增进他的德行。我们的差别就在这里,我们原地踏步,停了很久,努力一天休息两天,所以距离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按照这些方面来做自我反省。.. .第116讲随处行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仁的层次:人之性,只要你真诚,就会发现力量由内而发,让你做该做的事,叫做人性向善;人之道,你这个人该往哪里走,这个时候就要择善固执,择善是最难的,固执也需要变通;人之成,人的生命的完成。我们要行仁,一定要跟别人相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仁。一个人真诚的话就不会计较,一个人计较就不真诚了,我们把孔子、孟子学会之后,做人处事非常愉快,根本不需要犹豫不决。人为什么有他的伟大,就因为他是可以真诚而发挥人才能做到的事。让每一个人都要真诚,从内在主动愿意去做该做的事。“我欲仁”,注意这个“欲”字,只要你想,就可以做到。第117讲由仁入圣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像圣与仁这样的境界,我怎么敢当?如果说是以此为目标,努力实践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那么或许我还可以做到。公西华就说了,这正是我们学生没有办法学到的。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的了解,我们经常看到孔子在《论语》里面表达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他有充分的自知之明,他这话说得一方面很实在,一方面也相当谦虚。孔子认为人生的目标只有一个,你生下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人,因为人性向善,那你这一辈子就要做仁者,努力走向圣人的境界。儒家是一套哲学,哲学就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地反省,要完全了解人类生活的经验,但是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了解。由本讲内容可以看出孔子的奋斗目标跟方向,就是要达到圣跟仁,他也很实在地说他不敢当,因为那个目标往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得到最后的验证。第118讲天佑人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示要做祷告。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祗祷告”,孔子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呀。诔文:中国古代哀悼死者、叙述其生平事迹并表示哀悼的一种文体。你做一件事情是善的,就不要问神是否喜欢,只要问你是否凭良心。换句话说一个人做好事,先不要问鬼神喜不喜欢,只问你该不该做,所以孔子谈到鬼神的时候,经常会把老百姓对照。譬如说,专心做好老百姓认为该做的事,对鬼神保持敬意,但是也要保持距离,这是孔子的立场。所以在这边孔子就跟学生说,你不必替我特别祷告,我这一生就是祷告。我这一生没有做过任何不对的事情,这个神自然就祝福我了,不必你另外再去麻烦神了。这样理解之后就知道说对于宗教,我们的态度可以说非常地坦荡,我只要坐得正,行得端,任何宗教的神明都会帮助我。相反的,我如果自己没有做好,你什么教都信也没用,这就是我们的人文主义儒家的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第119讲生活的态度.. .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奢侈就会变得骄傲,简约就会流于固陋。与其骄傲,宁可固陋。如果你奢侈浪费习惯了,当某天经济情况发生改变了出现金融风暴时,要想再重新变成简约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由简约到奢侈很容易,所以千万要小心,不要陷入那个困境,自找麻烦。孔子认为当你比较简约时,虽然显得有一点固陋,有一点寒酸,但是没有关系,至少你不会陷入物质享受的欲望里面去。而你比较简约时看起来比较拘谨,好像伸展不开,但至少你老老实实的过自己的日子。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私心的,但是我们要练习,当你有私心的时候,绝对不容许去伤害别人。其实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要练习跟群体跟很多人协调,我们要讲情商,情绪方面的智商,这是个重点,你要调节自己的情绪跟别人来往。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第七》【译】孔子看起来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刚猛,谦恭而安适。第一个温而厉,这两种性格表现配合在一起,就是高度情商的表现,温和但是严肃。第二个更难了威而不猛,威严就是看起来庄重严肃。“恭”代表谦恭,“安”就是能够安适自在。第120讲德行的规范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第八》【译】孔子说,一味谦恭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流于劳倦;一味谨慎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只知勇敢行事,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制造乱局;只知直言无隐,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尖刻伤人。政治领袖对待亲族厚道,百姓就会渐渐走上人生正途,他们不遗弃过去的友人,百姓就不会刻薄无情。需要礼来约束的德行:第一个是恭,代表谦恭;如果没有礼的约束,就会累得要命。第二个是慎,代表谨慎;你光是谨慎的话,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第三个是勇,代表勇敢;我们很勇敢,可最后制造的可能是乱局。第四个是直,代表直爽;光是直而没有礼的约束,就变成尖刻伤人,说话太刻薄了。前面讲的是四种好事,像恭、慎、勇以及直都是好事,如果说你没有用礼来约束的话,好事就会变坏事,这说明人类的生命需要规范。后面就特别提到,政治领袖对待家族亲人,对待故旧,过去的朋友如何,就会上行下效,老百姓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风气,所以这一段是比较落实在实际的政治上的观察。《论语三百讲》之五(第121-150讲)第121讲任重道远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论语泰伯第八》【译】曾子说,可以把年少的孤儿托给他照顾,可以把国家的命脉交给他负责,遇到重大关节也不能使他放弃操守,这种人称得上是君子吗?这种人是君子呀。.. .我们曾经提过孔子说的话特别重要,因为我们是学《论语》,本来就要学孔子的话。但是孔子学生的话我们要多加思考,不见得讲得完全对。但是曾参这句话说得是不错的,念起来就觉得很有气魄。他认为君子就是当国君家里面有事了,他的孩子托给你,你将来可以让他再回到这个位置上。然后遇到重大的关节,我不会放弃我的志向。但是这样的君子好像只适合做一个忠臣,范围稍微窄了一点。孔子讲君子不一样,除了各种说法之外,他很喜欢强调君子所应有的德行,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分辨清楚。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第八》【译】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恢弘的气度与刚毅的性格,因为他承担重任而路途遥远。以行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个担子还不沉重吗?直到死的时候才停下脚步,这个路程还不够遥远吗。我们读书当然是希望能够懂得立志,知道什么是高尚的目标跟理想,所以你要有恢弘的气度、刚毅的性格、开阔的心胸。行仁这个责任很重,它要持续到死为止,所以需要坚持。从这两段话可以知道,曾参的体会有个地方值得我们参考,从他个人学习跟成长的经验,更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知道念书求学,不要去在乎谁比较聪明,IQ比较高,而要在乎的是谁比较用功,谁比较坚持长久。第122讲成就一生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译】孔子说,启发上进的意志要靠读《诗》,具备处世的条件要靠学《礼》,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习《乐》。《诗经》是谈文学的作品,一定要出于真诚的情感,所以念《诗经》的时候就会感觉到都是非常真诚地表达出人类共同的情感。平常我们在社会上呆久了之后,往往都忘记年轻的时候那种纯洁高尚的理想。礼在古代是包括很多具体的行为规范,孔子说他自己三十而立,也是立于礼,等于是我把这个礼的规范学会之后跟别人来往,就有一定的分寸了。当然今天要包括法在内,因为法是把礼的某些具体的要求再明文规定,法律是比较强调禁止你去做坏事,而礼仪是引导鼓励你去跟别人建立适当的关系,所以在社会上立足的话,要守法而重礼。乐是最能够强调人际情感的沟通跟协调的,一个社会到最后就要看你的音乐教化,能不能让社会上大家的情感可以交流。所以古代往往就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流行的音乐,来判断这个社会到底好不好,是否和谐的。一个社会强调《诗经》的话,它就会让很多人都有真诚的情感互相沟通交流,这种真诚的情感就会让大家变得温柔敦厚。一个社会推行礼仪这样的规范,整个社会就很上轨道,任何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人与人相处更没有问题,每一个人都有分寸,这是礼的教化。唱歌是欢乐的事,当你唱歌的时候跟别人情感交流,有时候远远胜过言语,歌词里面也包含着千言万语。第123讲才华与美德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第八》【译】孔子说,即使一个人才华卓越有如周公,如果他既骄傲又吝啬,其他部分也就不值得欣赏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是很有缘分的,属于同一个时代,那么同一个时代的人就要互相珍惜、互相欣赏。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正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机会,那么要争取服务。而不要说我自己很骄傲,看不起别人或者我很吝啬舍不得给人。那么你再好的才华只放在自己身上,用处很有限,到最后只能制造人与人之间更多的隔阂跟误会。当你越有成就,别人就会越讨厌你。所以儒家的思想是一定要把个人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个人有一点成绩,我周围的人都可以一起来发展得更好。这样一来的话,你一个人的成就,所有人都替你高兴,你越有成就大家越觉得开心,这才是儒家一种所谓的人文主义,一种社会关怀的基本的精神。第124讲有道无道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第八》【译】孔子说,以坚定的信心爱好学习,为了完成人生理想,可以牺牲生命。不前往危险的国家,也不住在混乱的国家,天下上轨道就出来做事,不上轨道就隐居起来。国家上轨道时,要以贫穷与卑微为可耻。国家不上轨道时,要以富有与高位为可耻。孔子认为关于学习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每天都要学一点新东西,这样才会让自己的观念不断地有运作的空间。在国家上轨道的时候要去追求富贵,因为那是公平的竞争。反之,你就要收敛,这个时候贫贱是没关系的。所以问题在于你如何判断国家是否上轨道,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不要把有道、无道当作二分法,要当作趋势,国家正在走向有道或正在走向无道,因为天下没有黑白分明那么清楚的政治现象。所以这一章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孔子教导学生们处事的方法,及在世间如何安排自己的出处进退。第125讲三种毛病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第八》【译】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爽,愚昧而不忠厚,无能而不守信。这三种人代表三种毛病,他本来有这样的毛病,相对的就有某些方面还算可取。狂妄的你可以直爽些,然后愚昧的就比较忠厚些,没什么能力那至少要老老实实守信吧。结果不行,变成是另外一种缺点,他相对优点不但没有,还有相对的缺点。孔子特别提出来这几种不理想的情况,有时会觉得很迷惑,我对这种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性格会决定命运的话,那一个人何必努力呢,又为何要受教育,我们受教育之后就是建立自己做人处事的风格。经过教育的琢磨,设法让你改善,改善了之后就可以发挥你性格的优点,相对的就把缺点给慢慢地消减。一个人受教育就是要培养他的价值观,认为什么事情比较重要,什么事情属于次要的,久而久之就有自己做人处事的一种风格了。所以我们在任何地方,碰到任何障碍,都要自我反省,找机会来做修正,不断地改善自己,这样两三年下来整个人就不一样了。第126讲学习的秘诀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第八》【译】孔子说,学习时,要像赶不上什么一样,赶上了还担心会失去呀。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己矣。”——《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夏说,每天知道一些自己原来不知道的,每个月再设法复习一下你知道的东西,以免忘记了,这样叫做好学。.. .我们每天念书的时候,不要太过于零乱或是琐碎,最好有几个大的方向。学习真不容易,一辈子学不完,并且学习是很有趣的事,而学习的秘诀就是每天学一点新东西。我们平常念书的时候如果只知道本科,会觉得同样的东西重复了之后会比较无趣。那么不属于本科的东西选择两三个,对于基本的知识不断地去了解,那么对你一定也会有帮助。第127讲圣人大禹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第八》【译】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啊。他吃的简单,对鬼神的祭品却办得很丰盛;他穿的粗糙,祭祀的衣冠却做得很华美;他住的简陋,却把全部力量用在沟渠水利上。禹,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啊。饮食方面:他本身吃得很简单,但是对于鬼神,对于祖先的祭品,却办得非常丰盛。代表他很感恩,一个人要懂得感恩,要报本返始,感谢我们的祖先。服装方面:禹本身穿得很粗糙,他大概早期到处工作,习惯穿得很简单。但是他在祭祀的时候,所穿的衣冠却非常华美。服装是你个人的事,但是一旦进入祭祀的典礼就是大家的事,要让天下百姓都看到非常隆重庄严,因为那是祭祀的活动。住宿方面:禹他本身住的很简陋,却把全部的力量用在沟渠水利上,这样使农业社会的各种种植,各种农夫们的需要都可以得到解决了。我们从孔子对禹的称赞可以了解,在儒家的思想里面,如果你担任什么职位,你就有责任照顾所有相关的人。从禹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念书人都知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们做不到,一定要有这个意念,有这个志向,要学习这些古圣先贤。第128讲利益与命运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很少主动谈有关利益、命运与行仁的问题。孔子很少主动谈到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利益,因为利益是很多人都想要,而很少人可以得到的,所以利益谈多的话,大家的心就乱了。孔子说过一句话,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你要做任何事只看小利益的话,很难完成大事。因为小的利益让你迷惑,让你忘记了更大的目标,更高的理想,所以孔子不会主动跟别人谈起利益。第二件事是命运,因为命运代表遭遇,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对于命运或是对自己的命运有一种了解,或是根据某些传统的方法,你可以得到某些结果,但是你尽量不要主动多谈。谈的话很多人就希望说,我为什么没有好命呢,他就不去努力了;而另外一些人说你看我命不错,所以我不用努力也可以,这两个都不好;假设我知道我的命不好,再努力也没用了,这些都不是儒家的立场。第三件事是仁,孔子所谓的仁是跟每一个人具体的行为有关,所以每一个学生请教仁的时候,他都因材施教给出不同的答案。孔子很少主动说什么是仁,因为说了大家都以为仁有一个普遍的定义,大家都照这个做就可以了,其实我们一再强调仁跟道有一点点差别,道是普遍的每一个人的理想,大家都一样,人生的正路叫做道。但是讲仁的话,就要按照每一个人个别的情况,要自己去判断。第129讲减法的哲学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就是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坚持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孔子完全没有以下四种毛病:他不会凭空猜测,通常我们有时候很喜欢去表达自己猜测的想法,什么事情都说我认为,我猜测如何,这样很容易混淆是非。他不坚持己见,人跟人相处有许多事情,只要牵涉到别人的,你坚持的话,对于那个人恐怕就是一个压力。人很容易主观,个人认为这样最好,而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情况。他不顽固拘泥,一个人会很顽固,是因为他学识有限,如果多方学习的话,就知道古人在各种情况下,或是西方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有什么样的选择的空间。你学习多的话,很容易想到以前有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做法,你立刻照搬就可以了。他不会自我膨胀,一个人在某方面有成就之后,很容易自我膨胀。以孔子来说的话,他最大的特色是好学,代表他永远不够,就因为他能够好学,知道自己永远不够,他在同时代人心中反而是最杰出,最亮眼的一位学者。第130讲天估斯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被匡城的群众所围困,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传统不都在我这里吗?天如果要废弃这种文化,后代的人就不会有机会学习这种文化;天如果还不要废弃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我们谈孔子思想的时候不必太消极,要了解的是这是个事件。一个人不能够在事后才说我当时很勇敢,因为现在已经过去了,所以我可以说我当时知道没有问题的,当时就是当时,那个情况是没有人有把握的,万一真的出了事,孔子照样问心无愧。在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确实面对着生命的危险,重要的不是他最后是否逃过了这一劫,而是他怎么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表达自己最深刻的信念。我们一再强调孔子在六十岁前后周游列国叫做顺天命,因为他顺天命,所以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可以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把天抬出来作为他的后盾,作为他的靠山,因为他相信自己是在奉行天命。第131讲君子不多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第九》【译】太宰向子贡询问,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他竟有这么多才干?子贡说,这是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并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干。孔子听到这段话时就说,太宰了解我呀,我年轻时贫困卑微,所以学会了一些琐碎的技艺,一个君子需要具备这么多才干吗?我想不需要的。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第九》【译】牢说,老师说过,我没有机会发挥抱负,所以学会了不少技艺。如果一个人一直没有机会在社会上发挥抱负,他不但不要抱怨,也不要浪费时间,更要进一步去把握这个机会充实自己。等哪一天你有机会,别人让你做事的时候,才发现我的准备还是不够。但是如果你一定要等准备要了再做事,事实上你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事,也不知道说你准备的对于你要做的事是不是有真的帮助。所以人有时候也要一边做一边学,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第132讲学会思考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我什么都懂吗?不是这样的。假设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态度诚恳而虚心,我只是就他的问题,正反两端详细地推敲,然后找到了答案。我们在念《论语》的时候会发现,孔子很在意这种细节的地方,因为他是老师,他教书的时候,这些学生都是专心来跟他学的,跟着他周游列国。所以他就举例假设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这是在做一个示范,让同学们知道。因为他的很多学生将来也会当老师的,当老师的时候最怕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固定的答案,任何人问我,都是这一套方法。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懂得思考,而儒家的思想就是推敲两端,找一个中庸之道。第133讲循循善诱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第九》【译】颜渊赞叹一声说,越抬头看,越觉得崇高,越深入学,越难以透彻。看起来是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很能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他以文献知识,广博我的见解,又以礼制规范,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下来都不可能。我尽了全力之后,好像学会了,立身处世的本领,但是当我想要再进一步追随老师,却又找不到路可以走了。这段话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学生们对孔子的一种最可信的描述,一个老师千万不要以为说我是老师,所以我每一个方面都要胜过学生,如果是这样的老师,那学生如何去长进,学生一定有些方面,各有他的才华,甚至比老师都要杰出。但是是否好学,是否用功,往往是最后的决定关键。孔子用文化的常识或知识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心胸开阔,而在行为上的话,用“礼”来自我约束,这也就是学习上的秘诀。第134讲孔子的信仰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病得很重,子路安排学生们,组织治丧处,后来病情缓和些。孔子说,这段时日以来,由的做法太偏差了,不该有治丧的组织,却假装有,我想欺瞒谁呢?难道要欺瞒天啊?我与其在治丧的人手里过世,不是不如在你们几位学生的手里过世吗?我就算得不到隆重的葬礼,难道就会死在路上没人管吗?孔子的生平从一般人眼光来看是非常不幸的,他在生病期间,也就等于生命的关键时刻。他并不认为就要弄个排场,弄一个大的治丧处,让我很有面子。生病的时候,他还是想说按照平常的方式来,你不能够欺骗天。还是把天抬出来,不管你赞不赞成他,理不理解他,至少你对于他这种信仰的一种虔诚的表达要表示尊重。最后孔子已经过了七十岁是老人家了,他能够在这个时候,还说我不能欺骗天,要按照我的身份来过一个正常的生活。万一不行的话,也要照规矩来,不要勉强,同学们的好意他心领了,所以他对子路有这样的一种苛责是可以理解的。第135讲待价而沽..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第九》【译】子贡说,假设这里有一块美玉,那么是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还是找一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是在等待好商人那。子贡认为老师这么有学问,这么有德行,那你为什么不来做官呢?所以他就用比喻的方式询问孔子,美玉是要藏起来,还是卖掉。孔子就说卖掉吧,我只是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孔子本身就是一个人才,他曾经说过,有人用我的话,三年一定有可观的成就。他后来做官,也确实做得不错,不到一年,鲁国就治得很好,在史书上说,“路不拾遗,男女分途”。五十一岁出来做官,从中都宰开始到后来还能够行摄相事。孔子在各方面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但是后来下场不是很理想,所以他对于自己是有自信的。第136讲形式与理念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想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跟身体有关的衣食住行的要求叫做必要的,但是必要的不等于需要的,更不等于重要的。学习儒家不是学那些衣食住行方面,或是在生活制度方面的,重要的是基本的观念,把儒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学会,在我们生命里面实现成为一个君子。所以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到任何地方去,不要问他的文化科技方面是不是进步,而要问我在这里能不能实现我的理想,推广我的思想,这才上重要的。第137讲生活的规范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在外服侍有公卿身份的人,回家侍奉长辈亲人,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这四句话不仅反映出了孔子的职业是办丧事,也说明孔子的原则是对自己很了解,生活上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拿出来检验。这就是我们喜欢孔子的地方,他没有什么隐瞒的,我也是平凡人,我就这样一步步走过来。小时候家里面贫贱卑微,做很多琐碎的事,然后慢慢成长,就经常自我反省。他自我提醒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也许我做得不错了,但还要继续做得更好。第138讲大自然的智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一切就像这样,白天黑夜都不停息。这段话是孔子的一种感叹,孔子作为一位儒家的创始人,是以人做中心的人文主义,所有的一切都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所以他对自然界纯粹只是一种客观去了解,同时设法从自然界里面找到一些参考做比喻来提醒我们,要跟自然界学一学。这句话也是提醒我们只要你有目标、有方向,继续努力下去,每天提醒自己这是新的一天。我要继续努力,这样就可以跟孔子的想法配合了。.. .水对人类来说的话确实是充满启发性,遇到山它就转弯,遇到坑洞就把它填满。君子要设法自强不息,而他的自强不息,不是叫你每天慢跑运动,也不是叫你每天念书学习。他的自强不息很简单就是,每天都要培养更好的德行,因为人在这一生里面只有在德行上可以一直自强不息到生命的结束。别的你要保持运动的习惯,要保持阅读的习惯,那些到一个时候就必须停下来。人的生命,人的体力是有限制的,而只有在德行方面是你没有任何限制的。第139讲自我与个性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向前进的。这段话里面特别强调停下来是我停下来,要前进是我在前进。很多人谈到儒家的思想都会强调儒家不重视个人,不重视个体,所以儒家影响中国文化。其实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际网络,把一个人放在家庭、社会、国家里面成为一个分子。这个分子的话,它没有什么独立性,他随时都要注意到相对关系,相互关系。从《论语》里面就要知道,儒家当然是要重视个人,重视个体的。你自己要负责,不要推卸责任,尤其在德行方面,其他方面你还可以说念书有各种理由,做事有各种条件好像不能配合,但是德行修养是要你自己完全负责的。而且表达个性时也不需要非常的狂放,也可以放在我就坚持德行修养,坚持做人的原则上。主要强调的是我自己负责,这是儒家的思想。第140讲持续奋进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与他谈话而从不显得懈怠的,大概就是回吧?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谈到颜渊时说,可惜他已经过世了,我只看到他不断进步,没有见到他停下来。其实人活在世界上没有不累的,但是如果说完全随顺本能的需要,一有什么想法就冲动跟着去做,有什么欲望就去满足的话,那算什么人生呢。所以这两段话合起来看的话,前面是讲颜回从来不懈怠,后面再一步证明只看到他往前进,没有看到他停下来,这就是颜渊的表现。一个人奋斗向上到最后会迷糊,会困惑有些人不学好好像也很开心。但是他们的快乐跟我们的快乐其实不一样,孔子也说过快乐有益的有三种,有害的也有三种,孔子并没有否认有些快乐是存在的,但是它有害。我们不能否认这事实,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设法拿颜渊作为榜样,努力往前进,自我要求,配合前面孔子说过的,要进是你自己进,要止是你自己止,人就看自己。第141讲学习要扎根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谷子生长了却不开花的,有这样的情形呀。开花的却不结实的,也有这样的情形呀。孔子并不是在研究自然生态或者植物学,他是习惯拿自然界的状态来作为参考,用来比喻人的一种修行过程。有些人努力了半天,稍有成就就停下来了,无法达到开花,就算开了花也不见得结了果。要判断一颗果树是不是好的,就要看它有没有结果。孔子这段话里面提到的“苗”、“秀”、“实”.. .并没有特别指谁,他描写的是一种植物或是果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果以颜渊为参照的话,就是说一个念书人他最后的成果,应该是在社会上发挥他的抱负,为社会提出贡献,这才是你念书最后的正果。第142讲后生可畏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会比不上现在的人呢?不过到了四十岁或是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好的名望,也就不值得敬重了。这边分两段来看,第一段是说后生是值得敬重的,因为他们将来可能比我们现在的人更好。我们也希望他们更好,社会才能进步。但是这个更好是需要努力的,不是说年轻人一定更好。而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好的名声让别人听到的话,就有点不值得敬畏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到最后始终是年轻人接棒的。但是年轻人应该知道自己的责任,要好好努力,既然接下担子,就有责任把祖先的国学思想延续发展下去,必须长期地奋斗努力,同时要设法实践让自己的心得可以配合文字继续发挥出来。第143讲批评与赞扬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听到义正词严的话,能不接受吗?但是要改正过错才可贵。听到委婉顺耳的话,能不高兴吗?但是要想通含义才可贵。光是高兴而不加思索,表面接受而实际不改,我对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办法的。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我犯错之后别人教训我说得是义正词严,每一句话都对,我听得是心惊胆战,拼命点头称是,但是要改正错误才可贵。否则只是认识到错误而不改的话,要比不知道错误更麻烦。一旦犯错又改过之后,心态就自然比较柔软,这样的人跟别人来往,大家一定会觉得比较愉快。第二种是对于委婉顺耳的话要想通含义才可贵,否则那等于是你喜欢听别人讲好话,戴高帽、拍马屁而已。第144讲立志不夺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一个平凡人的志向却不能被改变。这段话特别强调了一个人的自主性,儒家把善界定在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而孔子以这个作为他的基础。他的志向是让天下人都得到安顿,这时孔子的心,孔子的能力都表现出来了。他的心愿也可以得到实现,等于是我个人的心愿实现跟天下国家的安定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一起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儒家的思想。志向是内心的事,人最可贵的就是我决定了要做什么事,我这一生就要为这个目的而奋斗。如果人生没有目标,没有奋斗的意志,那人生就只是过日子而已,那样的生命一点都没有精彩。所以孔子在这里鼓励我们想清楚你要做什么,然后就去做,但是要心甘情愿,不要做了之后再来抱怨、后悔。那这样的志天下是没有人可以改变你,这也显示出来人所特有的人性尊严,人生的价值。第145讲更高的期许子曰:“衣敝缊袍,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欤!‘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惭愧的,大概就是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会不好?子路听了就经常念着这句诗。孔子说这样固然是正途,但是还不够好呀。子路这个人看起来就是很有正义感,而且个性非常的爽直。所以子路得到孔子很多次的称赞,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他生平的志向,而孔子希望他能够更好,不要忘记进步。人的生命是不断地发展的,千万不要因为过去有一点成就就停下来了。体育方面有成就,念书方面有成就都是一时的,只有人格的成长是永无止境的,修炼自己是一辈子的事情,孔子就是最好的示范。这边他教训子路,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发。第146讲真正的修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天气真正冷了才会发现,松树与柏树是最后凋零的。这句话是借着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作为比喻,原先翠绿的叶子,百花齐放的景象在冬天的时候都不见了,但是松树和柏树还能保持它常青的本色。这就像我们的修炼一样不到最后关头,你很难判断到底谁是有真正的功夫。我们应该知道人活在世界上确实是有各种挑战,在你贫贱的时候,遇到困境时还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程度。所以这段话它是充满各种启发的力量,我们只要念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内心里面也会觉得那种画面很令人感动,天寒地冻松树柏树照样是长满了叶子,照样是常青的,这里也就是我们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理解。第147讲君子三达德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明智的人没有困惑,行仁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知者不惑”是你爱好学习,每天努力学习就接近明智的要求了,而成为知者之后就没有迷惑。“仁者不忧”的“不忧”就是没有任何忧虑,如果说你做任何事都凭良心的话,或是真诚由内而发去做的话,你有什么好忧虑呢。“勇者不惧”的前提是一个人要有羞耻心,因为有羞耻心之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就有数了,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觉得很可耻,这样他就接近了勇敢。在付诸行动前要先分辨清楚,而勇敢是需要能够付诸实践的一种勇气。这三句话是我们所流行的格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除了琅琅上口之外,一定要记得他深刻的含义,否则只是背几个成语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努力加以实践用在自己的身上来改变自己。第148讲交友的阶段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第九》【译】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的人,未必可以一起立身处世;可以一起立身处世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权衡是非。.. .我们一起念书的同学,开始学的是同样的做人处世的道理,但是毕业后人各有志,分各种行业去发展了,人生价值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这叫做我们可以一起学习,却无法一起走在人生的正路上,甚至分道扬镳后,有些人会走到岔路去了。其次一起走在人生正路上的,但是未必可以一起立身处世,立身处世代表你做人处事的原则,各有各的所好。最后就算我们可以一起立身处世,所坚持的原则是一样的,但是未必可以一起权衡是非,因为互相商量需要一些前提条件,比如彼此要了解得很深,两个人的价值观要接近,有共同的原则,同时还要符合孔子的“益者三友”原则。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发,知道交朋友有四个阶段,要达到最后的权,也就是一起权衡是非,那是最难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这样的朋友。第149讲庙堂与江湖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论语乡党第十》【译】孔子在乡里之间,温和而恭顺的样子,像是不太会说话的人。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流畅,但是很有分寸。本节讲的是孔子在家乡跟在朝廷上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孔子作为老师,他的口才当然是一流的,但是在家乡的时候就会显得温和恭顺些。在家乡有很多长辈,孔子看到他们的时候是很尊重他们的,这时并不需要表现口才。一个人不管年纪多大,总希望有人把他当做孩子一样来期许他,同时分享他的荣耀,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在朝廷上不一样了,他说话明白流畅,绝不会有什么特别隐瞒的事情,让别人一听就懂。对照他在家乡里面说话吞吞吐吐,像小孩子一样,他到了公开的场合,有正式的身份,就会表现得恰如其分的。孔子非常强调礼仪,因为人的社会如果没有礼仪、礼节、礼貌的话,这个社会就慢慢瓦解了。儒家强调跟别人相处要考虑三点: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的期许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从这三个角度去看孔子的话,就会发现他确实是这样做的。第150讲美食原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乡党第十》【译】食物不以做得精致为满足,肉类也不以切得细巧为满足。食物放久变了味道,鱼与肉腐烂的都不吃。颜色难看的不吃,味道难闻的不吃,烹调不当的不吃,季节不对的菜不吃,切割方式不对的肉不吃,没有相配的调味料不吃。即使吃的肉较多,也不超过所吃的饭量。只有喝酒不规定份量,但是从不喝醉。买来的酒与肉干,不吃,姜不随着食物撤走,但不多吃。孔子非常重视的三件事是斋戒、战争以及疾病,为了避免生病,吃东西就要小心了。从整段话来看,就知道孔子确实重视养生,“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很多人就因为说话说错了得罪人,要收回来来不及了,那么吃东西吃坏了肚子,也不能说早知道不吃了。所以我们在吃以前可以先观察一下菜的颜色、味道等。像这种养生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注意到的,并不是说只有孔子这样做。《论语三百讲》之六(第151~180讲)第151讲专心做事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第十》【译】吃饭时不讨论,睡觉时不说话。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第十》【译】席子没有放正,他不坐下。.. .寝不尸,居不客。——《论语乡党第十》【译】你睡觉的姿势不要拘谨僵卧,平时也不像作客那样跪坐着。这段话描述的是孔子平常的生活规律,从吃饭、睡觉到坐姿等各方面细节都有。我们谈这种细节,并不是说一定要学他,因为今天的生活情况不一样了。我们要学习的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心放在你做的事情上,这样的规矩可以让你把心紧紧地抓住。否则你做这个事,想那个事,吃饭的时候想等一下要几点睡觉,睡觉的时候又想着今天好像没吃饱,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所以生活的细节,一定要靠自己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个习惯每一个人可以不一样,我们要练习做自己生活上的主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后,将来做事的时候就可以针对你要奋斗的目标,永远往前进而不要被一些生活习惯上的问题拖住了脚步。第152讲生活礼节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论语乡党第十》【译】即使吃的是粗饭与菜汤,也一定要祭拜,态度一定恭敬而虔诚。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第十》【译】孔子与同乡里面的人,一起聚餐饮酒的时候,要等到年长的人都离席了他才走出去。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论语乡党第十》【译】乡里的人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时,他穿着正式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我们小时候什么都不会,如果没有父母照顾,没有老师教导,怎么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呢,所以孔子总是怀着感恩的心态,对于他的长辈,态度是非常的尊敬的。还有在任何国家都要尊重那个国家已经有的习俗,这也是儒家的立场,任何一种风俗习惯只要不是有负面的效果,比如说这个风俗习惯会浪费很多物资,甚至会伤害一个人的。那么只要是好的风俗习惯,可以疏导百姓的情感的,就要尊重。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地方发生瘟疫,只是跳几个舞去驱逐那是没用的,还需要医生,需要治疗。但是对很多老百姓来说,他心理上得到安慰之后,感觉安心了也是好事。心里面如果健康的话,然后再配合各种治疗就比较有效果。第153讲养生原则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论语乡党第十》【译】季康子派人送药来,孔子作揖接受,他后来说我不清楚这种药的药性,不敢服用。在孔子七十岁左右担任国家顾问的时候,有一次生病了,鲁国的正卿季康子派人送了药来。孔子拜而受之,但是他说这种药的药性我还不懂,所以不敢轻易尝试。从这短短的一章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最谨慎的事情其中一项就是疾病,但是人难免生病,万一生病了之后,要请专家来治疗,而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觉得找个什么药来吃就没有问题了。我们说像宗教方面的,医药方面的很多时候都要记得心理健康最重要,心理要有正常的态度,不要觉得就靠宗教或医药来解除病痛或灾难,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然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时候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第154讲人道主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第十》.. .【译】家里马棚失火烧了,孔子从朝廷回来,说有人受伤吗?没有问到马。在《论语》里面有很多像这样简单十二个字的故事,就把孔子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来了。我们要知道儒家最可贵的就在这个地方,像这样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观念,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限制,它可以突破空间、时间延续下来。学习儒家之后,不一定要信仰什么宗教,因为你本身就会有很高的道德水平,它的出发点就在于人文主义,也就是要把人当作目的来尊重,而不能把别人当作手段来利用。我们在学习儒家的时候,就会觉得这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儒家不但具备现代性,还具有普世性。所以现在西方很多人愿意学习儒家,并不是想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老的观念,他要学的就是孔子的人文精神。所以孔子也被列为人类历史上四大圣哲之一,从这一章简单的资料就要知道,孔子心里面对人是多么的尊重,他的思想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以及发扬。第155讲朋友之情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论语乡党第十》【译】遇到朋友过世,而没人料理后事,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我们说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只有当你处在一种患难的最极端的情况下,就能表现出来你对朋友的那种深情厚谊。平常在顺利的时候是真的看不出什么人是朋友,因为大家都在各方面表现不错,在社会上发展得很好。像这句话所说的当一个朋友过世,没有人料理后事,这时候孔子就出面负责了。这就是人生交情里面最可贵的一点,所以孔子对朋友这样的态度就是他整个一生思想的具体表现。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第十》【译】朋友送的礼物,即使是车与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也不作揖拜谢。我们一定要记得交朋友心态上要平等,对孔子来说精神价值远远超过物质价值。你送我车跟马我拿来就用,说一声谢谢;你送我祭拜祖先的祭肉,我跟你作揖,九十度鞠躬拜谢,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差别,也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第156讲诚于中形于外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第十》【译】孔子看见身穿孝服的人,虽然是平日熟识的,也一定改变态度。看见戴礼帽的与瞎眼的,虽然常常碰面,也一定显出关切的神色。坐在车上时,看见穿丧服的,即使是贩夫走卒,他也身向前倾,手扶横木,以示心意。做客时,有特别丰盛的菜肴,一定端正神色,站起来向主人致意。遇到急雷狂风,一定改变态度。孔子是一个内心有什么样的感情,外面就设法表达出来的人。前面的几段话是指在日常生活里面,如果知道别人家里面有特殊状况,那你就要调整自己平常那种比较轻松的心情跟态度,对别人表示关心。因为人活在世界上,一定会碰到各种复杂的状况,这个时候你表示关心,别人也会感谢你。同样的当你家里面有状况的时候,别人也对你有这样的态度,那么社会就能够走向和谐。别人有丰盛的菜肴请我时,就算不符合你的原则,也不用太排斥。也许别人是以这个方式,表达他内心里面的善意,这时候你接受就好了。碰到自然界的灾难,人是不能够心存侥幸的,还是应该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保护自己,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第157讲生命的时宜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论语乡党第十》【译】人的脸色稍有变化,山鸡就飞起来,在空中盘旋之后再聚在一起。孔子说山谷中,桥梁上的这些母山鸡,懂得时宜懂得时宜。子路向它们拱拱手,它们振几下翅膀又飞走了。这段有趣的插曲主要是强调儒家的思想,非常强调时机,适当的时机就是要判断什么时候安全,什么时候危险。这一章是《乡党第十》的最后一章,整部乡党篇所说的都是孔子个人,从他在朝廷、在家乡里,跟别人的互动情况,到睡觉、吃饭时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而这一章是跟自然界的交汇,并且是在翻山越岭的时候看到这一幕,马上感叹说它们懂得时宜。这也代表了孔子确实是非常细心的观察者,随时注意到身边所有的事情,自然界的每一种东西,每一种动物的表现都可以给孔子启发。由动物的本能联想到我们人类,认为人也要把像动物一样的本能往上提升到对社会的判断。人的生命有他的价值,这种价值在面对生命危胁的时候,要学会做判断。所以儒家的思想是要让你在许多地方多找到一条出路,让你生命比较安稳,然后可以发展人性应该有的价值。第158讲人才选拔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孔子说,先学习礼乐再得到官位的,是淳朴的一般人。先得到官位再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再做官的人。如果你有机会选拔人才,可能有各种选择,其中之一是完全没有家世背景的,另一种是有家世背景的。今天社会上还是有这样的现象,一般都会选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一般淳朴的学生,他们往往是靠自己的努力表现杰出的,没有任何侥幸。相反的如果选择有家世背景的话,将来也不见得好去领导他,他家世背景好,你将来什么事情跟他讲,他不见得会接受。万一到时候把家庭背景抬出来,变成公务都不好做了,所以到今天还是适用“先进于礼乐”这样的观念。第159讲孔门弟子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之间的学生,与这两国的君臣都没有什么交往。“皆不及门也”,这个门是这两国的宫门,《孟子》里面有描写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围,因为他和学生们与陈国、蔡国的君臣都没有什么来往,所以出了事,都没有帮忙。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跟下面一章连在一起,翻译成“现在都不在我的门下了”。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德行优良者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杰出者有宰我、子贡;长于政事者有冉有、子路;熟悉文献的有子游、子夏。这十位确实是了不起,有很多资料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评价过颜渊“贤哉回也”,而闵子骞的孝顺也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孔子说过仲弓“雍也可使南面”.. .,当一个国家的正卿没有问题的。宰我在《阳货第十七》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提问,虽然最后还是被孔子教训了,但是他的提问使我们了解了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而子贡是孔子非常喜欢的学生之一,口才也特别好,可以向他学习比喻、旁敲侧击的说话方法。冉有、季路是有专长可以做官的,可子路本身不懂得委婉,以至于最后也死于非命了,而冉有聪明过头,最后也被孔子批判了。另外还有曾参的孝顺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子张的很多提问,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孔子的一些观念。第160讲无差别的修养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皆弟之言。”——《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别人都不质疑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孔子很欣赏闵子骞,说他平常不太发表言论的,属于默默做事型,但他头脑很清楚,德行也很高。特别提到他很孝顺,因为后母的事情,就曾说过“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的话,很让人感动。所以这边就谈到孔子说别人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都没有任何怀疑。一个人如果孝顺的话,他在社会上待人接物,跟别人来往,我们可以想象,他一定是非常友善的。修养并不是说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要懂得怎么样跟别人相处。修养应该是指一贯的由内而外,儒家一直要强调真诚,如果没有真诚做基础的话,那个修养是无源之水。从根本做起,我们在家里面跟父母相处,跟兄弟姐妹相处是很真诚的,到外面去才能够同样的把真诚推展出去。所以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面会提到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个家里面大家能够仁爱相处,推广到国家也同样会是如此。第161讲颜渊之死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第十一》【译】颜渊死了,孔子说,噫,天亡我也,天亡我也!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第十一》【译】颜渊死了,孔子哭得非常伤心。跟随在旁的学生说,老师过度伤心了。孔子说,我有过度伤心吗?我不为这样的人过度伤心,又要为谁过度伤心呢?儒家强调每一个人最主要的是要真诚,同时你跟别人交往,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都要记得,别人对你也有某种相对的期许跟要求,这就需要相互间的沟通,另外还有社会规范来维持人间的秩序。这两段是孔子最伤心的地方,我们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孔子这两段哭得非常伤心,甚至说“天丧予”,我们就要知道孔子是一个人,有丰富的情感,他有他伟大的使命感,他希望他的学生可以接他的棒子来为整个社会做更多的事,而他的学生们一代一代也都有一定的表现。第162讲生与死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子路请教如何服侍鬼神,孔子说,没有办法服侍活人,怎么有办法服侍死人。子路又问,胆敢请教先生,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没有了解生的道理,怎么会了解死的道理。这一段话的重要性在于它里面谈到生死,也谈到人跟鬼神相处的问题,但是麻烦在于好问题被一个不太适当的人提出来了。因为子路的个性属于行动派,任何事情他知道了就要去实践,他实在不适合做比较抽象的思考,或者说比较形而上的一种探讨。孔子确实因材施教,知道子路喜欢的是政治、军事,跟他谈这种宗教的问题,恐怕也讲不清楚,所以才有了上面这样的回答。让他先尽到责任跟别人有好的来往,大家都可以有秩序很和谐,然后再去祭拜祖先。死亡是不能够成为探讨题材的,因为死亡并非经验,如果你能够好好活着,活着的时候把人的责任统统尽到,那么对死亡又有什么好担心的。没有真正的哲学家是不懂得死亡的,孔子就曾公开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听懂了人生的理想,晚上要死也无妨,这就是儒家的思想。第163讲升堂入室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孔子说,由所弹的这种瑟声,怎么会出现在我的门下呢?其他的学生听了这话,就不尊重子路了。孔子说,由的修养已经登上大厅,还没有进入深奥的内室而已。行家就是学任何东西都要达到深奥的境界,整部《论语》的思想每一句话都不能错过,孔子的教学一向是强调全人教育,社会上具有多方面的行业,三百六十行配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不要在意你的智商高低,重要的是你有这一方面的缺点,你就要发挥相对的优点,那么在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到孔子怎么教学生了。所以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有某一方面不太好,不要担心,在其他方面做好也是可以的,所以孔子教导子路,他特别鼓励说他已经登堂尚未入室,还可以继续深造。第164讲过犹不及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欤?”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子贡请教,师与商两个人,谁比较杰出?孔子说,师的言行过于激进,商则稍显不足。子贡说,那么师要好一点吗?孔子说,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师是指子张,商是指子夏。子夏这个学生比较内向,性格较懦弱,孔子曾经劝过他要做一个像君子一样的儒者,而不要做一个像小人一样的儒者,很多细节要懂得放开,尽量做到无私,这样的儒者教导百姓的时候才能有效果。孔子说子张个性比较激进,比较积极努力地想去做一番事业,但至少要设法把他的学问做得更好。而子夏有点不及,就是没有赶上应该有的标准。子贡听了之后就说这样看来的话,子张比较好吧,因为一般人都认为我过度一点比较好,至少我很积极,而孔子的回答是过度跟不及都不好。他认为做事情要温和有节制,不要太偏激,走中间的路线,做平常的事,才能够长期发展,而一旦走极端之后,就会有后遗症。第165讲鸣鼓而攻之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季氏的财富超过鲁君,而冉求还为他聚集收敛,更增加了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同学们可以敲着大鼓去批判他。冉有就是一个负面的例子,孔子对他有很高的期许,多次提到他都说这个学生做官没有问题,他是一个人才。但是人才是一回事,还得考虑到人格,我们一再强调孔子的教育不能忽略人格教育,如果忽略的话就无法坚持你的原则了,到时候就只问利害,而不问是非就糟糕了。孔子的理想是很清楚的,就是你由内而发用真诚的力量,要求自己去行善,跟人群相处的时候要尽力把我跟人群的关系都做到最适当。然后要让天下老年人都得到安养,做朋友的都互相信赖,青少年都得到好的照顾,所以孔子在这里会对冉有有这样的一种批判。.. .第165讲鸣鼓而攻之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季氏的财富超过鲁君,而冉求还为他聚集收敛,更增加了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同学们可以敲着大鼓去批判他。冉有就是一个负面的例子,孔子对他有很高的期许,多次提到他都说这个学生做官没有问题,他是一个人才。但是人才是一回事,还得考虑到人格,我们一再强调孔子的教育不能忽略人格教育,如果忽略的话就无法坚持你的原则了,到时候就只问利害,而不问是非就糟糕了。孔子的理想是很清楚的,就是你由内而发用真诚的力量,要求自己去行善,跟人群相处的时候要尽力把我跟人群的关系都做到最适当。然后要让天下老年人都得到安养,做朋友的都互相信赖,青少年都得到好的照顾,所以孔子在这里会对冉有有这样的一种批判。第166讲学生的性格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第十一》【译】柴,生性愚笨;参,生性迟钝;师,生性偏激;由,生性鲁莽。前面两位同学在性格上有点“愚”跟“鲁”,就是指智商方面比较差,后面两位较“辟”跟“喭”,是跟他的情商关系比较大,所以说孔子的学生们并非都是人才。而孔子的本事就在于可以让一个平凡的学生,把他的最特殊的优点完全实现出来,然后把他的缺点慢慢去修正,去化解。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孔子说,回的修养已经差不多了,可是常常穷得一文不名。赐不受官府之命所约束,自行经营生意,猜测涨跌常常准确。这段话正好反映出来孔子完全没有反商情结,很多人是先商再儒,先发了财,然后慢慢调整他的经营策略,照顾员工,福利社会。还有就是先儒后商,先受学校的教育,比如先接受儒家的思想,但是到做生意时恐怕压力会比较大一点。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他有六位同学,在性格上、智商上都有些问题,有的在情商上跟别人相处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今天可以从孔子学生的多样性,了解到每一个人都可以向孔子学习,或者选择孔子的学生作榜样来效法。第167讲言行合一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子张请教善人的作风如何。孔子说,他不会随俗从众,但是修养也还没有抵达最高境界。仁和善的区别:一般社会上古今中外所谓的善人,都是外面的行为做的好事,但是他有两个特色比不上仁者。第一个他做好事是因为社会上大家的要求跟期许,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做好事。换句话说了解为什么要做好事的是仁者的特色,真诚由内而发,我内在的要求要做好事。第二个是一般的善人他会去做好事,但很少会做到杀身成仁的,就是为了做好事牺牲生命也心甘情愿。子曰:“论笃是欤,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孔子说,言论笃实固然值得肯定,但也要分辨他是言行合一的君子,还是面貌显得庄重的人。这段话有两个“分辨”,第一种人是言行能不能合一。第二种是外表显得很庄重,好像很严肃的样子,但是内心并没有真正地去体会。因为你的言行不一致,而外面有各种诱因,各种条件让你行善,不像仁者是由内而发。我们要做到虽然没有人认识我,我还是做我该做的事,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做人处事。第168讲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子路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与哥哥还在,怎么能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呢。冉有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公西华在旁边他就说了,当由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老师说父亲与哥哥还在;当求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老师说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我觉得有些困惑呀,冒昧来请教。孔子说,求做事比较退缩,所以我鼓励他迈进,由做事勇往直前,所以我让他保守些。这段话是非常标准的因材施教,并且对于这两位个性对照鲜明的同学,孔子就给他们完全相反的一个建议。第169讲师生情深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孔子被匡城的群众所围困,颜渊后来才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遇害了呢。颜渊说,老师活着,回怎么敢死呢。经过灾难之后,孔子见到最好的学生恍如隔世,感受非常深,于是有了这样的一段话。而颜渊的回答更是幽默,他知道老师的心情,肯定是着急得不得了,最后看到老师这样讲,他立刻说老师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这是年轻人应该讲的话,老师比他大三十岁,他没有理由去想说,我万一先死怎么样,所以他有这样回答。我们看到这一段就觉得这种师生的感情,真得是非常深刻。我们知道父母亲给我们身体,好的老师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生命。颜回讲这个话的意思是,如果老师真的遇害的话,颜回恐怕就奋不顾身非要报仇不可了,不能让这些凶手逍遥法外。因为对颜渊来说,孔子就像父亲一样。我们从这个故事里面就期许,所有的老师都要以这样的标准来自我要求,而所有的学生也都很盼望,遇到这样的好老师。第170讲辅佐的方式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欤?”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欤?”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季子然请教,仲由与冉求可以称得上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要问别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所谓大臣,是以正道来服侍君主,行不通就辞职。现在由与求二人,只可以说是专业的臣子。季子然说,那么他们唯命是从吗?孔子说,遇到长官杀父亲与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顺从的。这段话又在评论他两个可以从事政治的学生了,一个就是子路,一个是冉有,而季子然是季氏家族的子弟。孔子说所谓大臣就是我用正道来服侍我的国君,如果行不通就辞职,但是子路跟冉有只能算是具臣。具臣就代表他是专业的臣子,他有专长,比如子路可以帮忙训练军队,冉有可以帮忙管理内政,他们两个人都是专业的。孔子对学生还是有信心的,虽然算不上大臣,但是也不会去做完全违背道义的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把大臣跟具臣分得非常清楚,这也是一位哲学家的手法,要澄清概念。第171讲读书为学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论语先进第十一》【译】子路安排子羔担任费县县长,孔子说,你这样做害了这个年轻人。子路说,有百姓与各级官员,也有土地与五谷,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是求学呢?孔子说,这就是我讨厌能言善辩者的缘故。读书是学习一套知识,有它的理论,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学会之后,你将来做事的话,就比较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构想,才能担任一个好的领导。但是这个话讲不清楚的,所以孔子只好有点心情受影响了,他说这就是我讨厌你们这种能言善辩者的缘故。孔子有时候也是会情绪化的,他觉得子路这个人平常都很乖,很听话,虽然个性莽撞。所以在这里我们就要知道孔子教学生如果要从政的话,有些基本的原则,就是你要把书念好。但是书什么时候念好,也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每一个人情况不同,确实很难判断。第172讲各言其志(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赤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第十》【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旁边坐着,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长几岁,希望你们不要因此觉得拘谨。平常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又要怎么做呢?子路立刻回答说,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国内又碰上饥荒,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得勇敢并且明白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接着问,求,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纵横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则需等待高明的君子。又问,赤,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自己可以做到,只是想要这样学习宗庙祭祀或者国际盟会,我愿意穿礼服、戴礼帽,担任一个小司仪。孔子又问,点,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稀,然后“铿”的一声把瑟推开,站起来回答,我与三位同学的说法有所不同。孔子说有什么妨碍呢,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三月时,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了,我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孔子听了赞叹一声说,我欣赏点的志向呀。.. .第173讲各言其志(下)孔子会欣赏曾点的志向,是因为他的志向是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就地取材的,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一种同化,可以说跟环境可以融化为一。人活在世界上如果把志向放在外面的成就,假如遇到乱世,你找不到好的领导,恐怕一辈子就埋没人才,那你的志向怎么办呢。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欤?”“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欤?”“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第十一》【译】三位同学离开了房间,曾皙留在后面,曾皙说,那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呢?孔子说,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罢了,不要计较。但曾皙还是要问,老师为什么对由的话要微笑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他的话却毫不谦让,所以我笑笑他。曾皙再问,难道求所讲的不是指国家吗?孔子说,你怎么看得出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难道赤所讲的不是指国家吗?孔子说有宗庙祭祀的国际盟会,不是诸侯之国又是什么,赤如果只做个小司仪,谁又能做大司仪呢。曾皙表面上他在最后得到孔子的称赞,但是从他后面问的几个问题看得出来,他还有一种比较的心。人一有比较的心,就代表对于自己有所执着。所以曾皙在这里表现非常精彩,但是也显示了他性格的特质是一个狂者。第174讲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十二》【译】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孔子教学生一向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没有不对,但是你受礼仪的约束是被动的。你一定要记得把它转为主动,才能叫做“仁”。所以孔子的思想是承礼启仁,这边又是一个验证,何况颜渊是最好的学生,孔子跟他讲的时候,就是要他把被动变成主动,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仪的要求,这就是人生的正路。达到这一步的话,天下人都会肯定,一方面你遵守礼仪的规定,另外一方面你是主动的由内而发的力量让你去做的,这样才代表人格走向圆满。第175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十二》.. .【译】仲弓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走出家门像是去接待重要宾客,使唤百姓像是去承担重要的祭典,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在诸侯之国服务没有人抱怨,在大夫之家服务也没有人抱怨。仲弓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首先,走出家门就像接见重要的宾客,意思是走出家门就要在外面,任何人都会看到你,因为你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人物,所以你的言行举止对别人就有教化的作用。让百姓做事的时候要谨慎,好像在承办重要的祭典,不要随便使唤百姓,要考虑清楚适合百姓的情况,又配合我们的要求来使唤,把它当做严肃的事来做。其次,你要维护人间的有情有义,就要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你不愿意自己遇到什么事,就不要把这样的事加在别人身上。这一来的话你跟任何人,同事也好,长官也好,部属也好都很容易相处。最后,你照顾百姓,你做官一定有地方,很多地方跟百姓有关系的,让他们都没有任何抱怨,这不容易。孔子曾经说过一些方法,譬如你不要记得过去别人的过失。而且要让别人不抱怨你,你本身的修养就要达到某种高度,同时对别人尽量宽待,对自己要严格,这样跟别人相处起来自然没有问题。第176讲如何行仁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第十二》【译】司马牛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说话非常谨慎。司马牛再问,说话非常谨慎就可以称得上是行仁了吗?孔子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一般人说话做不到非常谨慎的。说话谨慎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都知道祸从口出,这世界上的人听到这四个字都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很多时候你的一句无心之话,别人把话传过去了,越传越难听,这样也会引起别人的质疑,甚至会怪罪于你。所以司马牛他这一生就这个毛病,个性比较急躁,说话有时候口不择言。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第十二》【译】司马牛请教怎么样才算是君子呢。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也不恐惧。司马牛再问,不忧愁也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要能自己反省,而没有任何愧疚,这样又忧愁什么,恐惧什么。人没有反省的时候觉得天下太平,一旦反省之后,发现其实有很多地方我做错了,只是别人不计较而已。如果别人计较的话,我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司马牛这个学生,他真的是缺乏反省的态度。儒家很强调内省的重要性,而孔子提醒司马牛说你反省自己而没有愧疚,这个时候你又忧愁什么,恐惧什么呢。司马牛如果这样还不懂的话,实在没有办法了。第177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第十二》【译】司马牛很忧愁,说,别人都有兄弟,就是我没有。子夏说,我听到的说法是,死生各有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态度认真而言行没有差错,对人谦恭而往来合乎礼节,四海之内的人都可以成为兄弟。君子又何必担心自己没有兄弟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就是遭遇,天是一切的来源,所以命也属于天,因为人的遭遇最后还是要归到一切的根源。既然是天生出来万物,天生出来人类,所有的一切遭遇都要归自于天来做最后的安排。“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君子只要态度能够认真而言行没有任何差错,对人谦恭而往来合乎礼节,你才有资格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一段是司马牛的忧愁引发了子夏来安慰他,而子夏就借用了孔子的一段话,提醒我们儒家对于命,对于天的很多看法。以及你跟别人之间,你只要行到敬跟恭这些善的要求,就都可以跟别人称兄道弟,这是儒家非常好的理想,来自于他基本的人性论。第178讲明见和远见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论语颜渊第十二》【译】子张请教明见的道理。孔子说,日积月累的谗言,与急迫切身的毁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你可以说是有明见的。日积月累的谗言,与急迫切身的毁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你可以说是有远见的。有时候人很容易受外面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练习不要受别人的操纵,称赞你也是操纵你,更不要说毁谤你。所以孔子提到说,你要看得明才能看得远。修养的两个要点:第一个是听到这些话心里想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别人既然这样讲我,一定有某些事情让别人误会了,那么这时候,我就先自我反省。第二个就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如果有人讲我坏话,那我心里想没关系,日久见人心,我自己站得稳,我心中坦荡没什么问题。第179讲无信不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第十二》【译】子贡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百姓信赖政府。子贡再问,如果迫不得要去掉一项,先去掉这三项中的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那要先去掉剩下的二项中的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难免一死,但是百姓若不信赖政府,国家就无法存在了。孔子在这段话里回答的非常有逻辑性,有关怎样从事政治活动,他提出了三个目标: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使老百姓信赖政府。这三个是有顺序的,分别是必要、需要、重要,一层层往上提升。儒家的思想绝不会告诉你一个客观的标准,孔子就说过我碰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无可,无不可”,我没有要怎么做,也没有不要怎么做。要看道义在哪里,但是这个对道义的判断,一方面是每一个人自己判断,另一方面要看你以后的效果。所以人生这个长期的努力过程,儒家讲择善固执,“固执”这两个字意义就在这里,不是顽固,而是能够判断,坚持某些原则。第180讲文质君子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第十二》【译】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有质朴就够了,要文饰做什么呢?子贡说,先生这样谈论君子,令人感到遗憾,须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文饰就像质朴一样,质朴也像文饰一样,那么去掉文饰的话,虎豹的皮就像犬羊的皮一样了。孔子对于君子的看法是文质彬彬,他认为“文”代表文饰,你后天所学的教育跟文化素养,“质”.. .代表质朴,你天生那种比较纯朴的本性,还没有经过雕琢的。棘子成是一位卫国大夫,他认为君子质朴就好了,而这显然不准确。子贡引用比喻的手法,举例说如果去掉文饰的话,虎豹的皮就像犬羊的皮一样了。而且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只需要质朴,那每一个人都不用区分了,念不念书也没什么差别,这样文化是不能发展下去的。《论语三百讲》之八(第211~240讲)第211讲管仲之仁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自杀,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说,这样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使天下没有战争,都是管仲努力促成的。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管仲本身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子路觉得不能接受他这样的一种做法,认为他不仁。但是孔子居然替管仲辩护,很肯定他,孔子并不是齐国人,他只是给予了一个客观的理解,他有自己整套的人性论。我们千万不要说反正没打仗,那他就没有什么功劳,他让战争没有发生,这个功劳孔子是知道的。孔子也是一个历史学家,他了解得很透彻,知道他能够避免战争,那这一生的贡献,对中国来说够了,你不要求全责备。所以从这边也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对一个人的判断,是从我们所说的什么叫善这一方面着手才能说得比较清楚。第212讲管仲的功劳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拔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贡说,管仲不算行仁的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没有以身殉难,还去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举而使天下得到匡正,百姓到今天还在承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可能已经沦为夷狄,披头散发穿着左边开口的衣襟。他难道应该像坚守小信的平凡人一样吗,在山沟中自杀,死了还没有人知道吗。人格的价值不在于你成就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过这一生,人生最重要的是转到正面的方向,我们学儒家一定要记得要从大局来判断一个人。你做了几件好事,那要看机缘,你成就了什么伟业,那要看机会,很多人没有机会,生不逢时,但他照样可以像孔子说的一样理解了道,任何时候牺牲都无所谓。因为道就是人生的一个路,如果我理解道的话,我的心思念兹在兹,所想的都是人生的正道,整个人的价值就完全呈现了。在这边我们看到孔子替管仲再次强烈地辩护,认为管仲够了,我们不用再批评管仲了。因为他能够透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光这一点就造福整个中国人了。儒家所谈的道德从来不能离开事功,一个人没有任何对社会的服务跟贡献,他凭什么说他是一个道德圆满的人。善是不能离开我跟别人之间互动关系的,所以从这两段对于管仲的辩护,再次看到孔子基本的价值观,他对人性的理解是什么。第213讲读书人的风骨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译】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之后,上朝向鲁哀公报告,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您出兵讨伐。哀公说,你去向三卿报告吧。孔子退了下来说,因为我曾担任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呀,君主却对我说,去向三卿报告吧。孔子去向三卿报告,但是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孔子说因为我曾担任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呀。这一章的背景相当的复杂,陈氏在齐国是大族,势力一向很大,出了很多大将军,也很懂得对百姓收买人心。所以他后来杀了国君,百姓也没什么意见,因为那个国君是非常昏庸、淫乱的。孔子那时候已经七十一岁了,当他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居然斋戒沐浴,穿上整齐的服装上朝,向鲁哀公报告这件事情,请求出兵讨伐。鲁哀公未受理,让他去向三位正卿报告,不过他们也未采纳孔子的意见。所以孔子没办法,只好感叹说因为我曾经当过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孔子事先当然知道结果了,只是觉得如果我不报告的话,是自己有亏职守,报告之后没有结果那是另一回事,等于是我要尽我的责任。读书人应该有他的风骨,有他的责任,这是很好的传统。但是从汉代以后,真正的读书人不是很多了,往往是为了个人功名利禄就跟权力妥协了,报告都不报告了。第214讲为谁而学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君子不断上进,实践道义;小人放纵欲望,追求利益。这段话的“上达”、“下达”是指君子的心思往上提升,小人就往下计较,就还是道义跟利益。所以翻译的时候就可以说,君子所明白的是义,小人所明白的是利。也可以说是君子到最后一定要追求一个生命的最后的一个依据,下达的话就是小人一直往下堕落了。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古代的学者认真修养自己,现代的学者一心想要炫耀。我们做学问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如果光为自己的话,很多时候心里就会想何必浪费时间,费很多力气去教别人,我自己受用就好了。但儒家的思想,不容许你自己受用,因为它的善是放在我跟别人之间的关系。第215讲完善自我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论语宪问第十四》【译】蘧伯玉派人向孔子问候,孔子请他坐下谈话,说蘧先生近来做些什么。他回答说,蘧先生想要减少过错,却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位使者离开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孔子说过每一个人的过失各于其党,“党”就是性格类别,什么性格的人就犯什么过失,你这一生只能努力慢慢减少。所以像蘧伯玉这样的人,是很有代表性的,孔子就直接说他是一个君子。我们可以从事不同的行业,但是对于自我的修养,是没有借口逃避的,就是你要修养自己,这是普遍的要求。修养德行是一辈子的事情,活着一天都会继续做。所以孔子有这个朋友,他们之间的来往真是标准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大家交往的时候都是问说,最近改善了没有,过失少了没有。你有这样的朋友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一直改善自己,不能太落后,不然之后就没话说了。所以孔子和这位朋友蘧伯玉他们之间可以称为,互相可以鼓励的朋友,从这段资料就可以看得到,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第216讲在其位谋其政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第十四》.. .【译】孔子说,不是担任某一职位,就不去设想那个职位的业务。曾子说,君子的思虑以他自己的职位为范围。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要清楚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是什么,不要超出界限,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有别人去想。一个人真的是要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处境跟责任何在,然后好好地认真地过实际的生活。人生一定有他的障碍,有他的限制,不要怕限制。没有限制的话,你就不会集中你的力量针对什么目标去成就,你没有限制的话,就显不出什么叫价值。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自己如果说得多而做得少,是一件可耻的事。所谓的“耻”是说,我说的话超过我的行为。我们在说话时要尽量谨慎,少说话,多做事,要不然你先做再说。假如你先说再做的话,别人都认为你已经说了,不能打折扣,你没有退路了。所以这两段合起来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真的是要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处境跟责任何在,然后好好地认真地过实际的生活,不要好高骛远。第217讲夫子自道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君子所向往的三种境界,我还没有办法达到,行仁的人不忧虑,明智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描述啊。君子所向往的三种境界:智者不惑,代表说你遇到生活上的各种挑战都不会困惑,因为你懂得儒家的思想。仁者不忧,人人都有情绪,情绪很容易冲动,但他还有情感,情感的话就比情绪要稍微稳定。而情操就是我个人认为我这一生的操守在哪里,什么是我的风格。勇者不惧,跟意志有关,因为坚持的时候会有各种阻碍,各种反对的力量,那你就需要勇敢。学习儒家思想的重点不在于信息,因为它并没有告诉你具体的生活的某一方面的技能、专业的技术。它讲的是智慧,你学会了之后,不是学会一两句话,而是学会整个的观念。这整个的观念让你对人的生命,除了活着有身体之外,还有心智的运作。每天都要想一些事,每天都要跟别人互动,有些情感的互动,每天都要做一些选择,你可以知道方向何在,就是不惑、不忧、不惧。所以子贡会说,老师这是对自己的的描述。第218讲慎重批判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贡评论别人的优劣。孔子说,赐已经很杰出了吗?要是我就没有这么空闲。这段话的背景很清楚,子贡口才太好了,聪明的人看到别人笨,就会去发现别人的很多问题,从而去比较。像子贡这样批评别人当然代表他自己有一个标准,儒家的希望是要求自己尽量严格,标准可以高一点,要求别人尽量宽松,考虑到别人有别人的苦衷。孔子在这里说要是我就没有这个空闲了,因为他要忙于自我了解,同时自我反省,自我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子贡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了,孔子过世以后,能让孔子的名声传遍各国的主要就是子贡。因为他在鲁国做了大官,而他的口才又特别好,学问特别好,所以他跟各国人物来往的时候,毫无保留地推崇孔子。第219讲贤者先知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第十四》.. .【译】孔子说,不先怀疑别人将会欺骗,也不猜测别人将会失信,但是又能及早发觉这些状况,这样的人真是杰出呀。“逆”就是预先,“诈”代表诈欺,我不预先去怀疑别人将会欺骗我。人与人的交往要尽量做到不先怀疑别人欺骗我,以及不猜测别人会不会失信,如果能够做到及早发觉这些状况,那是最好的。我们活在世界上还能够帮别人忙,还能偶尔受骗也是很幸运的,至少比那个骗人的人要幸运多了。你多了解自己的话,就没有什么好忧愁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说,要做到像孔子说的真是不容易。我们要累积自己的生活经验,多去了解人生的失意状况,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大的忙帮不起,小的忙能帮就帮,小的忙帮了之后也就不要去想他要不要还的问题。第220讲修饰有理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欤?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微生亩对孔子说,你这样子修饰威仪是为了什么,该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吧?孔子说,我不敢想要讨好别人,只是厌恶固陋而已。儒家讲究文质彬彬,你不能只有质没有文,所以这段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不能说我这个人各种装备都没有,也没有任何威仪,就希望别人重用我。孔子的修饰威仪,并不是想讨好别人,只是他讨厌固陋,多方学习就不会流于固陋。见多识广了,对许多事情就看得开,知道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在外国怎么样,在别的地方怎么样,见解通达了。儒家思想是希望你透过学习,能够很明白人家的道理,任何事情都不用大惊小怪,都有个道理可以说。第221讲以直报怨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第十四》【译】有人说以恩惠来回应怨恨,这样如何?孔子说,那么要以什么来回应恩惠呢?应该以正直来回应怨恨,以恩惠来回应恩惠。这段话很重要,是因为它是儒家跟道家的一个对照的机会,儒家跟道家的不同,在这边可以看得出来。道家强调的是“以德报怨”,意思是别人对你不好,对你有怨,让你感觉到怨恨,你要用德来回应他,这样别人才会完全化解。而儒家是人文主义,认为如果你不坚持正义,不坚持真诚的话,人的社会就乱掉了,到最后真的有些人他做了坏事没有受到任何教训,他不会改善,对他的生命是一个浪费。儒家这一点是不能够接受,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他做坏事,我以直报怨是希望他觉悟,希望他可以走上正路,这是儒家的想法。所以我们学习任何一派哲学,往往都要先了解他在说什么,不能只是从字面上去选择。第222讲何谓知己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广泛学习世间的知识,进而领悟深奥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哲学家的特色:有自己一套新的概念;必须设定标准;建构系统。..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种对人的新的理解,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人的价值在内不在外,外面是看我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内在的价值,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够振作起来。孔子的理想是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少者都是弱势,一个社会有没有文明,就看这些弱势团体能否受到照顾,所以孔子的志向一看就知道不平凡。谁又能给人类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他不要去计较富贵或是贫贱,而纯粹从人格的角度上,发现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走向完美,从向善到择善到止于至善。所以孔子他有这样的学说,这样的理想,他当然感叹没有人了解他,但是这并不是他的损失,反而是当时没有理解他的人的损失,是后代的损失。所以我们对于这段话要特别用心去思考,知道孔子他有他的委屈,而我们今天看到这些资料,也需要深入思考,要让他的委屈化解掉。从我们自己开始,让孔子的理想,可以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得到渐渐实现的机会。第223讲命运与使命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公伯寮在季孙面前诽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孔子这件事,说季卿的想法,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了,不过现在我还有能力对付他,让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孔子说政治理想果真实现的话,那是命运在决定;政治理想最终幻灭的话,那也是命运在决定,公伯寮怎么能左右命运呢。孔子这边说的是政治理想要实现的话,鲁国要上轨道那是命,鲁国不上轨道也是命,不是公伯寮所能左右的。意思是说如果季孙头脑聪明,能够看清谁是人才,公伯寮怎么讲季孙都不会受影响。相反的如果季孙本身没有什么样的见解,也不能够分辨好人坏人,就算公伯寮不来这边进谗言,还有很多公伯寮第二,公伯寮第三,想进谗言的人多得是。季孙现在当政,如果本身是好的宰相、大官,谁来说话你都不受干扰,鲁国自然就上轨道了。所以孔子把这一切归之于命,代表大势所趋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决定,形势比人强就在这里。命简单说来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无可奈何的遭遇,第二种是使命。所以孔子这一生的表现说实在的,可圈可点,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因为成败从来就不是英雄所考虑的。第224讲知其不可而为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路在石门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入城,守门者问你从哪里来的?子路说,从孔家来的。守门者说就是那位知道行不通,还一定要去做的人吗?这段话描述的是一个守门人,一个旁观者对孔子的理解,认为孔子是明明知道行不通,还是要去做。那么他的动力从何而来,他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动机,一般人知道行不通就不做了,要不然就等待别的机会,不然做一半停下来算了。而孔子是行不通照样做,别人看到的不是结果,而是看到一直在做,这样会给别人一种振奋的力量。儒家是有智慧的,智者不惑,虽然我知道行不通,但是没办法我是一个仁者,内心的力量身不由己,非要我往前走不可,到最后能不能做成是另一回事。往前走的这种奋斗的精神,就足以感染天下人,让天下人都知道,做人没有别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自己的家世、环境背景不怎么样,遇到的那些人不好,就是因为这些不好,它才是一个磨炼的机会,才能够让我精益求精,把我最好的一面,人性的精彩的一面不断地表现出来。第225讲顺应趋势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留居卫国时,某一天正在击磬,有一个挑着草筐的人从门前经过,说磬声里面含有深意啊。停了一下又说,声音铿铿的,太执着了。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放弃算了。水深的话,穿着衣裳走过去,水浅的话,撩起衣裳走过去。孔子说,有这种坚决弃世之心,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道家是靠智慧从整体去看,知道趋势何在,所以他不愿意费太多力气,或者不愿意白费力气。儒家不考虑我费多少力气,也不在乎能不能达到结果,他是要问自己,该做的事做到没有。在道家来看,不管成功失败,都不要得意或者难过。儒家的观点是成功的话跟别人分享,失败的话我设法再改善,变成是一种不断在修炼自己,不断努力在奋斗的。目的是为了把儒家的善的概念,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做到最好。所以不同的学派,思想也是不同的。这一段要配合前面孔子说的没有人了解我,现在有一个人了解孔子,但是他所了解的孔子,就是孔子在感叹没有人了解孔子,而这个人偏偏不是孔子的学生,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孔子想跟他沟通也没有用的。第226讲修己安人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路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子路再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四周的人。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尧舜也会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事啊。“以敬”代表你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敬”这个字就是认真负责的面对所有的一切。所以一个人修养自己到最后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对任何事情都认真地去做,绝不要以为什么事情是小事。我们做事的时候当然会分辨事情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任何事情只要是我要做的,别人以为再小的事,我都认为是重要的。第227讲福德一致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原壤伸开两腿,坐在地上等候孔子来,孔子来了之后他就说了,你年少时不谦逊也不友爱,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传述的贡献,现在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原壤和孔子是老邻居,老朋友,当孔子到他家的时候,他就这样坐着等孔子来。所以孔子就很直接的批评他说你年轻的时候,不谦虚也不友爱;长大的过程里面,没有任何好事值得别人去称赞;然后你活到这么老还不死,就是“贼”。“贼”代表伤害、“贼害”,伤害做人的典型。这样就会教坏年轻人,使得他们不愿意去上进。真正的福报是一个人懂得修德行善,让他的人性发展得很顺利,这才是真正的福德一致。孔子在当时遇到这种情况,他也无可奈何,只能说这句话来讽刺他,留下材料来让我们去警惕一下。第228讲欲速不达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欤?”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论语宪问第十四》【译】阙党的一个少年来传达信息,有人谈到他就问,他是肯求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他坐在大人的位置上,又见他与长辈并肩而行,这不是一个想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想走捷径的人。“童子”在古代是指十五岁以下,“将命”.. .就是负责传达信息的。这其实是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只是就身边琐碎的事情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想法,看孔子怎么样观察一个年轻人。因为孔子对于年轻人很尊重,年轻人是值得我们敬畏的,只要他愿意努力,将来的发展是可以乐观以待的。但是有些年轻人基础不够扎实,稍微站稳了就觉得我有机会了,想在前辈面前表现,这是很麻烦的。其实年轻人只有一个责任就是下功夫,不要着急,等你上场的时候,就怕你学问不够。第229讲君子固穷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在陈国没有粮食充饥,跟随他的人病倒了,没有办法起床。子路带着怒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持原则,换了是小人就胡作非为了。我们看一个人的成就或者遭遇就会发现,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精神文明的创建者,以人类的眼光来看基本都是可怜的。这一段话很能表现出在患难中儒家思想的特色,孔子说君子在遇到穷困的时候,坚持原则,而小人遇到穷困的时候就胡作非为。君子是儒家的一个人格典型,在这里孔子当然把自己认为是君子,他也希望他的学生可以做到这一点。中国人之所以能受人尊重,不就是儒家这种君子理想所建构的吗?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特别知道,在患难之中,一个人的生命特质,跟他的思想的高度才能显示出来,第230讲一贯之道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对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赐,你以为我是广泛学习,并且记住各种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用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所有的知识。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代表他的各种学说,了解的知识,有一个中心思想贯穿起来成为系统。一个哲学家一定要有连贯的系统构成一个整体,把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让它不要自相矛盾。你在这里面就要谨慎地判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都要做到。通常所说的“一贯”包括思想的一贯、知行的一贯、天人一贯、生死一贯,而这四个一贯还是一个“一贯”,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孔子的“仁”的概念。这段话可以反应出来孔子教学的时候,学生的理解程度,而孔子自己确实有一套他自己的想法,学生并不了解。如果曾参所说的忠恕是标准答案的话,孔子为什么后来会说没有人了解他呢,这是最好的证据。第231讲无为而治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无所事事而治好天下的人,大概就是舜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以端庄恭敬的态度,坐在王位上罢了。有关儒家的“无为而治”的含义,孔子在这里用舜作为例子,天下人都知道舜的德行好得不得了。现在孔子说舜可以“无为而治”,它后面这一段就是儒家立场的表现,说他“恭己正南面”,国君是向南而治,这里是指本身恭敬端庄,面向南方坐着不要动,已经是代表德行高了。儒家是以道德来统治,最高领导有最高的道德,老百姓统统上轨道了。这段话还是说明了人性向善的观点,你德行很高并且去行善,老百姓看到你行善,自然跟着你过来,不用你去拉拢,他的内在的力量就让自己跟着你走。要注意的是善一定要落在行为上,所以儒家思想讲人性向善的时候是以真诚作前提的。第232讲言忠信行笃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子张请教怎样可以行得通。孔子说,说话真诚而守信,做事踏实而认真,即使到了南蛮北狄,这些外邦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诚而无信,做事虚浮而草率,即使在自己的本乡本土,难道可以行得通吗?站的时候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排列在眼前,坐在车中要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展示在横木上,这样才能够行得通。子张把这句话写在大衣带上。子张询问孔子假如到外地去,如何做才能行的通。孔子就跟他说了六个字“言忠信、行笃敬”,就是说话真诚而守信,这个时候就把忠信合在一起了。“忠”代表我自己负责,我自己尽心尽力来自我反省。“信”代表我说的话要去实践,这跟言有关。“行笃敬”是指做事认真而负责,就算到了蛮貊之邦这种偏远的地方都可以行得通,这话也是人性向善的证据。第233讲说话的艺术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去同他谈话,这样就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去同他谈话,这样就浪费了言词。明智的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词。这段话的重点是人跟人的交往就靠说话慢慢互相理解,但是这里并没有谈到说话的对象以及内容,而是谈到了明智。这里谈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可以同他谈话却没有同他谈话,你就有可能错过了人才。人在社会上到一个年龄之后,大家来往的时候往往都有一些矜持,这样很可能会错过了人才。第二种是没有必要跟他说话的人,你跟他说了半天,反而是浪费了言词。所以孔子说真正明智的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浪费言词。平常我们说话的时候,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刚见面的时候交浅言就不必深了。所以有时候你该不该说话,说到什么程度,确实是很不容易判断的。第234讲杀身成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杀身成仁”的是身体的“身”,孟子说“舍生取义”的生,是指生命,这两个字不能用错。“志士”是有志于行仁的人,“仁人”是正在行仁的人。儒家讲究立志,在这边就要理解为立志行仁的人,跟正在努力行仁的人,他们不会为了活命而牺牲了仁,这个仁就要翻译成人生的理想。在“仁”的三个层次里,“人之成”就是指我这一生的目的是要成就仁这个理想,牺牲生命在所不惜,牺牲不但不是放弃,不是损失,反而是获得,反而是完成。因为人性向善,你行善的话正好是满足了人性最根本的要求,那么这段话可以作为儒家一个基本的标志。儒家的共同主张:肯定每一个人能够成为君子;肯定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君子;肯定君子会影响帮助别人成为君子。第235讲工具的重要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子贡请教怎样走上人生正途。孔子说,工人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磨砺他的器具。你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之中贤良卓越的,并且要结交士人之中努力行仁的。.. .子贡请教为仁这两个字,代表他知道仁不是个名词,不是静态的,而应该是动态的。我们跟别人来往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问,这个工具能不能达成它的效果,每一种行业的人都有他的工具。孔子给子贡的建议是说,你如果想要走上人生的正路的话,就要记得多亲近职位比较高的里面的贤者。这是相辅相成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你要走上人生的正路不能靠一个人。但是我们也知道交朋友分两方面,一方面是你选择朋友,另外一方面是朋友选择你,所以很多时候交朋友是有点冒险的。在这段话里我们不要理解为是跟读书人里面的仁者做朋友,而是说这些读书人有一个目标就是行仁,你跟他们做朋友,目标一样了,这也就是为仁的最好方法。第236讲远虑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一个人不做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很快就来到的烦恼。远跟近是就时间上相对的来说,其实长远的考虑是一个习惯,你不做长远的考虑,眼前的问题就是你过去没有长远考虑所留下来的。那你今天还没有长远的考虑,将来又会有你今天没有考虑所造成的结果,这个时候就要了解人生应该做整体的规划。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希望你做长远的考虑,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想将来的后果。如果你不能承担那个后果就先不要答应,你一旦上了这个船,就一路往前走,不要再回头,这就是人生。学习儒家的时候看到各种说法,你要慢慢把它变成一种对整个人生的引导,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听起来很容易,但你真的做到的话,身体健康心智正常发展,精神方面也觉得很愉快,因为你没有什么值得忧或者虑的事情了。第237讲远离怨恨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责备自己多,而责备别人少,就可以远离怨恨了。怨分两种:第一种是别人抱怨我,因为我事情没做好,话说错了,别人会抱怨我;第二种是我抱怨别人,所以怨是双向的。一个人受到儒家的教育,对于孔子思想稍有了解,他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倒过来叫做无怨而有耻就成功了。你这一生只要记得从有怨变成无怨,从无耻变成有耻就够了。无怨就是我不用抱怨,任何事情发生先自我检讨,我改变了我自己,周围环境自然改变了。消除怨恨有三个具体的方法,不要记得别人过去犯的错误,跟别人不要完全使用利益来互相计较,同时责备自己多,责备别人少,这样怨恨自然消解了。怨在社会上是很普遍的现象,我们从这个地方下手修养好自己,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第239讲道义交友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一群人整天相处在一起,说的是无关道义的话,又喜欢卖弄小聪明,实在很难走上人生正途。我们常常觉得人跟人是有缘分的,因为某些事情所以我们可以结缘,事情结束以后,缘自然就灭了。交朋友也是一样要结缘、要惜缘、要随缘。跟朋友来往的时候,最好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否则的话难免到最后变成就是卖弄小聪明而已,这样就很难走上人生的正路。孔子所谓的“难”,一定是对于一个人走上人生的正路有所困难。意思是当你缺乏警惕、缺乏自觉,整天跟别人相处在一起,说的都是一些无关道义的话。在这段话里谈到孔子认为很难走上人生正路,很不可取的一种方式,偏偏这是很诱惑人的,因为它不必费什么力气,这就需要我们特别警惕了。第240讲君子的人格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内心坚持的原则,然后以合理的方式去实践,用谦逊的言词说出来,再以诚信的态度去完成,这样做真是一个君子。孔子在这段话里面提到,要做君子就要记得你内在真实的基础是义,义代表道义,也就是正当的一种行为表现。其次要用合乎礼仪的方式去实践,不管你再怎么样存心善良,如果做出来之后不合乎礼仪又忽略了礼貌,那都是不行的。儒家重在真诚,我内心里面有这样的情感,是真正的正当的情感,我表达出来的时候还是要合乎礼的规范,所以礼是一个形式,情感真诚是一个内涵。接着要用谦逊的言词说出来,最后就是你要用诚信的态度去完成。这是儒家里面比较特别的一段话,所以我们看到有关君子的地方都要特别用心去了解,他是一种人格的典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这是我们学儒家之后很重要的信念。论语三百讲9《论语三百讲》第241讲君子与小人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一个人懂得自我要求的话,他的生命就会每天进步;相反的一个人总是要求别人,而他自己完全原地踏步,他周围的人都因为他的要求而改善了,他自己本身还是一样,到最后才发现相去不可以道里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君子自重而不与人争斗,合群而不成帮结派。“矜”代表自重,不与别人争,别人要争的话我就让,代表我很自重。如果你不自重的话,别人争我也争打成一团。“群而不党”是指我跟别人合群绝不成帮结派,这个世界上最怕党同伐异。比如一个帮派的人就只谋求自己的利益,别人跟他不一样就去批评他,尤其在学术界更是如此。学者的特色就在于有独立的人格,坚持自己的原则。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操守不好,就漠视他的话。这段话的意思是听一个人说话要尽量客观,不要先认定这个人怎么样。同样,他话说得好也不要太高兴,就认为这个人是个人才,且慢判断,要再做进一步的观察。第242讲终身行之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子贡请教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人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应该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一切,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比较容易用在自己同宗的,同乡的里面,超过这个范围之后,对于不认识的一般人或是外国人,你也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才是真正的修养,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这段话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天下每一个人都在内的,就这个意义上看,这八个字确实有儒家的精神,而且在全世界都说出来也算是一条光明正大的人生正路。我们学儒家的时候,这八个字都能够琅琅上口,它的含义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且要努力实践的。第243讲小不忍乱大谋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孔子说,动听的言词足以混淆道德判断,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搅乱大的计划。首先是言跟德的关系,因为你巧言就会混淆道德判断。人活在世界上从小就接受许多的教育,在这个时候对于道德判断有一种共识,总认为某些事是善的,某些事是恶的。但是进入社会之后发现,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单纯,所以有些口才好的人,他可以颠倒是非黑白。其次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你有大的计划的时候,细节上小事情你不能忍耐,那就麻烦了。我们要学会尽量收敛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力气,针对大的目标才可能完成。人在一生里面不可能完全顺利的,很多时候你就要受委屈,看你能不能忍耐,在这个时候就要修养自己。第244讲人能弘道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人可以弘扬人生理想,而不是靠人生理想来弘扬人。我们讲到儒家思想的时候,“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有它非常深刻的意义,在这么早的年代就把人当做一个普遍的具有共同的特质,就是你内心里面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就会让你知道人生的路该怎么走,这是儒家很重要的特色。我们今天学习孔子的思想,就要紧紧把握住人的主体,他这边讲的人也是每一个个人。这些个人你愿意的话,人生的路就不是问题,就怕你没有诚意,缺乏一种坚定的意志。我们学儒家的时候要记得,孔子因为是平凡人,他最后的成就如此不平凡,我们这些平凡人也同样会有希望。第245讲过而能改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有了过错却不改正,那才叫做过错呀。孔子所教的学生好学,一定要跟德行配合,你光是好学而没有改变自己,那是没用的。所以好学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不迁怒,不贰过”,不随便迁怒他人,绝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当你做坏事怕别人知道,这就说明了人性是向善的,你做好事以后心里面很开心,就算没有人知道我照样快乐,这个人就是向善,所以从很多例子可以知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不要太苛责自己,犯错之后就改,改了之后就重新开始,并且对于将来别人犯错,你会比较同情,因为你知道自己也是很软弱的。第246讲思不如学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部时间用于思考,可是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去学习。孔子在早先就强调过学习跟思考要配合,因为学习的时候所学的是别人的心得,思考之后就可以把它转化成我自己的心得,代表我不用亲身去经验这么多复杂的人生遭遇,而又可以透过他的书本上所写的东西自己去体会,使我的生命更为丰富,使我对于不同背景的人,可以了解得更为准确,更为深刻。但是孔子说这个没有什么帮助,不如去学习,就是指念书。阅读是最直接的一个学习的方法,透过阅读书本就知道天下许多事情。我们说开卷有益,但是今天很多人都知道开卷未必有益,还要看你开什么卷。选择一本书不要怕重复阅读,重复阅读心得就越深,只要这是好书。第247讲君子忧道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孔子说,君子追求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衣食无缺。认真耕田自然得到了食物,认真学习自然得到了俸禄,君子挂念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穷困生活。一般人活在世界上,都是要先让自己衣食无缺,而衣食无缺有他最低的标准跟无限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在衣食方面如果讲究最低标准,不需要费太多心思,那么你所应该去谋的是人生理想。道作为人生理想,不但是一个认知的问题,还需要去实践,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做并且要精益求精,永远没有最完美的程度。学习古代人的东西一方面要把他的意思学得准确,但是不能完全一字不漏的接受。在这里我们就要了解孔子的意思,他的结论是君子忧道不忧贫,儒家思想的忧是忧我这一生没有成就完美的人格,他所担心的绝不是每天吃什么,喝什么。第248讲全民行仁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百姓需要走上人生正途,胜过需要水与火。为了得到水与火,我见过有人牺牲了生命,但是却不曾见过有人为了走上人生正途而死的。这段话所说的跟“杀身成仁”意思是一样的,反而更具体的指出来,你要分清楚轻重。人生就是要分辨什么是根本,什么是次要,钱应该是替人服务的,你不能倒过来为了赚一点钱而牺牲了健康,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孔子说这段话的意思,并不是真的叫你立刻蹈仁而死,而是希望你为了实现仁德,你再做很大的牺牲都是应该的。譬如我要帮助别人,我要孝顺父母,我要去做很多好事,弄得好累,这是应该做的。所以他想死是代表一个极端的结果,在这之前还有大好的生命。你有很多时间、力量、金钱、能力都要用来实践人生的正路,用来做该做的事,这是比较能够代表孔子的思想。第249讲当仁不让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遇到人生正途上该做的事,即使对老师也不必谦让。老师跟学生的年龄有差距,闻道也有先后,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将来可以实现人的理想,因为学生现在是比较年轻,将来也可能当老师,毕竟在社会上,有些人是长辈,有些人是晚辈,这个晚辈将来也会变成长辈,所以人跟人之间基本的礼貌是需要的。我们要记得做好事第一时间就做,一有念头立刻就做,如果拖延的话这中间的挣扎是很痛苦的。当仁不让于任何人,不要说不让于师,这是人类共同的准则,因为走上人生正路是你自己要负责的,你不能找借口,不能推托。第250讲教育与人生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我在教学时一视同仁,不会区分学生的类别。有教无类的重点有两个,第一个是他有所教,在古代来教的话,基本上是“五经”跟“六艺”,你教学生要有材料,教了之后才能够预期学生有什么样的表现,成为人才。“类”代表类别,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孔子都会教。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人生理想不同的话,不必互相商议。.. .这句话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人生的路本来就有很多种,各有志向,如果理想不一样,也不用互相商量,我重视的你不重视,你重视的我不在意,商量之后只有互相批评。人生最高的快乐在于完成我生命最根本的要求,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最后目标止于至善。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所以学习儒家之后,你这一生就在人群社会里面跟别人相处,尽自己的责任,让自己接触的人都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安顿,这就是最大的快乐。第251讲生活的细节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欤?”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大家坐定之后,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告辞走了,子张请教说,这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吗?孔子说,对的,这确实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本章讲的是生活上的一个细节,从这些小方面更能体现出孔子的做人处事。师冕是一位乐师,也是盲者,到孔子家做客的时候,孔子并没有刻意要做什么事,只是很自然的向他介绍台阶、座位、人员。子张这个学生很细心,年纪虽轻但很聪明,他就问说这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代表孔子并没有主动去教学生这些细节。我们学儒家之后就要从各种细节着手,你要是学了之后觉得平常生活没有改变,那你学了也没用。我们做个人,正常人就要有正常的表现,看到别人有困难就要体谅他的困难。从他的角度来想,如果我是他,我希望别人怎么待我呢,我们就要这样对待他。第252讲治国的忧虑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与子路一起来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了。孔子说,求,难道这不该责怪你吗?这个颛臾,古代君主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并且领地在鲁国的国境中,是鲁国的附庸藩属,为什么要攻打他呢?冉有说,是季孙想要这么做的,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赞同。孔子说,求,周任说过一句话,能够贡献力量才去就任职位,做不到的人就下台。看到盲者遇到危险而不去保护,快要摔倒而不去扶持,那么这样的助手又有什么用呢?你的话真是错了,老虎与野牛逃出了栅栏,龟壳与美玉在柜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冉有说,眼前这个颛臾城墙牢固,并且离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占据它,将来一定会给子孙留下后患。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孔子就说了,求,君子就讨厌那种不说自己贪心,而一定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诸侯与大夫,不担心人民贫穷,只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太少,只担心社会不安。因为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人民和谐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社会安定就不会倾危。能做到这样,远方的人如果还不顺服,就致力于礼乐教化,使他们自动来归,来归之后就要安顿他们。现在由与求二人辅助季孙,远方的人不顺服,却没有办法让他们自动来归,国家分崩离析却没有办法保全,反而想在国境内发动战争,我恐怕季孙所忧虑的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呀。第253讲益者三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孔子说,三种朋友有益,三种朋友有害。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友,那是有益的。与装腔作势的人为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友,与巧言善辩的人为友,那是有害的。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可以进行对比:一个是真诚而正直的朋友,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有压力,这个是很尽责任的朋友,而另外一个说话都刻意讨好,在一起时虽然没有压力,但是这样却不利于你的进步。“友便辟”就是有些人喜欢装腔作势的朋友,认为跟他在一起排场很大,但是明白他不见得说话可以算话,缺乏诚信。“友多闻”是真正的什么事情都了解的很多,很彻底,很喜欢查百科全书。而“友便佞”就是三寸不烂之舌,把许多事情说得很热闹很有趣,听完毕之后什么都没有,是空的。当我们去分辨益友、损友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一件事,要先分清自己是属于哪一种的。要想交到好朋友,你怎么能够自己不先当做好朋友,来让别人愿意跟你交往。你如果想当益友,你怎么可能有像损友那样的表现呢。所以这样你才能够从这里面,学到孔子真正的用意。第254讲益者三乐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孔子说,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诉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那是有益的。以骄傲自满为乐,以纵情游荡为乐,以饮食欢聚为乐,那是有害的。这一段孔子特别提到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乐”代表“快乐”,我们要知道有害的快乐也有很多诱惑,要设法把它排除化解。而有益的快乐,也需要配合某些修行,否则你说要以礼乐调节生活为乐,这个第一步就要先修养。如果修养不够的话,遇到礼仪规范,遇到乐就要跟别人或是自己的情感协调了,那就不容易了。第255讲君子三愆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孔子说,与君子相处要注意三种过失,不到该说话的时候就说了,叫做急躁;到了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没有看他的脸色反应就说了,叫做眼瞎。学习儒家的时候,一方面固然要知道把握真诚,行善的力量由内而发。另一方面要学会方法,一般来说方法就是礼,就是法律,照这个守法而重礼的原则。但是更多的是你对于现场这种情况的判断,说错一句话,别人对你的印象立刻就不一样了。所以在年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自我修炼,而说话这一方面能做到恰到好处的话,这个年轻人就是一个人才了。我们跟别人来往除了靠说话,其他只能靠行为了,而孔子正好提醒我们“敏于事而慎于言”。这边所谓的与君子相处,三个过失正好是针对说话来提醒我们的。第256讲君子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孔子说,要成为君子必须有三点戒惕。年轻时血气还未稳定,应该戒惕的是好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应该戒惕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应该戒惕的是贪求。这个“君子”要把它翻译为“要成为君子的人”.. .,否则你说已经是君子了,何必戒那个少年时候的血气未定呢。孔子这三句话是对人的生命做全盘的观察,代表人活在世界上不管少年、中年、老年,每个阶段都要特别小心。人的一辈子就是不能够松懈,你一松懈就可能制造错误,将来再后悔都来不及。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一生都要慎,千万不要幻想什么人性本善,有什么样的人性弱点、缺点,不用逃避直接面对它,知道之后才可以去改善。所以我们这里看到的君子有三戒,确实是很好的一个教训,很好的启发。第257讲君子三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孔子说,要成为君子,必须敬畏以下三者:敬畏天赋使命,敬畏政治领袖,敬畏圣人的言论。至于小人不了解天赋使命而不敬畏,奉承讨好政治领袖,轻慢侮辱圣人的言论。这段话的重要性在于君子有三方面的敬畏,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所敬畏,否则的话就肆无忌惮。第一个是天命,每一个人都有人性,你真诚就会发现力量由内而发,要求自己主动去行善,那么你的天命是要达到止于至善,所以这个天命是每一个人都一样的。第二个是敬畏大人,大人代表政治领袖,孔子对于心理方面的理解认为一个人你越尊重他,他越会尊重自己,相反的你要是不尊重他,他凭什么尊重自己。所以我们对于政治领袖,宁可多尊重他,希望他好好尽责任照顾百姓。第三个还要敬畏圣人的言论,圣人是指已经过去的古代的圣贤,他们留下的言论是他们的心得,我们也许还没有这样的修行,缺乏这样的理解,更谈不上这样的境界,你看看圣人的言论就知道怎么样可以取法乎上。但是孔子从来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以某一种方式一路到底,很多事情原则是这样的,你还要变通。至于说圣人的言论,我们敬畏之后才会认真地学习,努力地实践,结果改善的还是我们自己。第258讲认知的层次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孔子说,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的是上等人;学习之后明白人生正途的,是次等人;遇到困难才去学习人生正途的,是更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肯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人了。孔子划分人的等级标准:生而知之:生下来知道的事,绝对只有一种就是怎么做人处事。有些孩子生下来冰雪聪明,但他的聪明不是在于会弹钢琴,一听音乐就会唱,而是在于他非常敏锐,对于自己该做什么事好像天生就有一种知觉。学而知之:所谓的“人不学不知道”,就是要到学校去接受启蒙教育。不管你早知晚知,学会之后大家都一样地知道,所以学而知之,是大多数人的情况。困而学之:就是你本来不愿意学的,但是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后在为人处事方面碰到困难了,这时候再学习怎么样跟别人相处,提高自己的情商。困而不学:碰到困难的时候还不学的话就没希望了,所以最后一点就提到说你有困难你还不学,你到底想怎么办呢,这叫做下等。生而知之是上等,那么困而不学没希望了。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说有些人生而知之,有些人困而不学,这个所知、所学的内容是人生的正途,我走在人生的正路上,该怎么行善这方面的认知,而不是指其他专业的技术。第259讲君子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第十六》.. .【译】孔子说,要成为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是否明白,听的时候考虑是否清楚,脸上的表情考虑是否温和,容貌与态度考虑是否庄重,说话的时候考虑是否真诚,做事的时候考虑是否敬业,遇到有疑问考虑向人请教,临到发怒时考虑麻烦的后患,见到可欲的东西考虑该不该得。“思”在这里的意思是“考虑”,代表一种高度的警觉。像宋朝的学者说的一颗心要放在手上,好像我的心活活泼泼的,随时在观察自己一样。修养也是一样,我们修养的时候就要看自己,随时警惕你看的时候要明白,听的时候要清楚。色就是脸色,只要别人看着,你的脸色就要温和,容貌态度要庄重,代表我们和别人来往的时候,都要有高度的敏感。说话就要想真诚,最怕的是言不由衷。做事的时候,就要想是否敬业,做与不做是自己选择的,但是既然做了就要好好的做。当你有疑惑的时候,就要想我要去向谁请教。当你愤怒的时候就要想到,愤怒的后果是灾难。“见得思义”是孔子一再强调的,儒家绝不反对你去追求利益,但是他一直强调,这个时候你要问自己该不该得。所以这种九思出现的话,人生怎么可能有任何一刹那分心,任何一刹那的做错事呢。第260讲善的追求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而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第十六》【译】孔子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好象追赶不上,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象伸手碰到滚烫的水。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来磨炼他的志节,实践道义来贯彻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但不曾见过这样的人。孔子说这段话的时候是一种感叹,说一般人们做到第一步就不错了,就是“善”跟“不善”,你往善的方向走,别人一走你就好象跟不上。如果看到坏的行为在别人身上出现,就跟碰到烫水一样。这种人就是非常地洁身自爱,又知道努力上进。而第二种人是孔子听过这种话,但是没见过的,平时避世隐居起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而相对的,一有机会去发挥理想的时候,就实现道义来贯彻他的理想。孔子这段话很能够表现他个人的一些原则,他所说的“没有见过什么样的人”,并不是说真的没有,只是比较少见而已。第261讲孔门家教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第十六》【译】陈亢请教伯鱼说,您在老师那儿听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了诗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诗就没有说话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诗。另外一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了礼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礼,我听到的是这两件事。陈亢回去以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对自己的儿子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边讲的学了诗没有,不是说你念过这本书没有,而是说这本书念过的道理懂了没有。首先学了诗的话,跟别人说话就有凭借,能够婉转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跟别人可以很容易地沟通。其次学了礼的话,你就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最后君子要跟自己的儿子保持适当的距离,这里绝不是说不要有家教,家教要有,但那只是基本的生活规范,真正教做人处世的大道理,还是需要换别人来教的。所以儒家它的原则是人一定有人的真诚情感,真诚的情感以亲情为重,以亲情为先。不管你有任何其它的考虑,都不能伤害亲情。这段有关孔子平常家居生活,怎么跟孩子相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参考。.. .第262讲认识权利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第十七》【译】阳货希望孔子去拜会他,孔子不去,他就送一只烧猪给孔子。孔子就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才去拜谢,不料,两人在路上碰到了。阳货对孔子说,你过来,我要与你说话。他接着说,具备卓越才干,却让国家陷入困境,这样可以称作行仁吗?我会说不可以,喜欢从政做官,却屡次错过时机,这样可以称作明智吗?我会说不可以,光阴似箭,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会去做官的。阳货讲的理由也是很有道理的,他说你本身有这么大的才干,但是却让国家陷入困惑,这样不算是行仁。等于你独善其身不行,应该把自己的才学贡献出来帮助国家。然后他也知道孔子念书很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做官,但是屡次错过时机,这样不算是有明智。你前面没有行仁,后面又不明智,现在时机快要错过了,希望孔子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赶快来做官吧。孔子只好说好吧,我会去做官的。孔子做了五年的官,表现非常杰出,但是可惜他很了解自己的处境,到后来鲁定公季桓子不再信任他,他就找个理由辞职了,开始周游列国,这样他一生的心得也得到了验证的机会。第263讲人性向善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依本性来看,人与人是相近的,依习染来看,人与人就有很大的差异了。这里的“近”跟“远”,一般指距离,那么人跟人是相近的,就是大致上都差不多,但是后天的环境跟你的习惯不同,人就变了很多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整个的思想建立在他的人性论上面。性相近习相远是基于经验的观察,再做深刻的反省。性相近是说人性是向善的,向的话就有强有弱,看你真不真诚,有些人一定要自己家里面出现大的问题才会不忍。其实大家都是人,都有人性,你当然只能说性相近,怎么能拿一种行为规定说任何一个人都要这样,只能说有强有弱,有些人比较敏锐,有些人比较迟钝,而后天的环境造成差别很大。第264讲弦歌闻道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译】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唱诗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要用宰牛的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人生道理,就会爱护众人,老百姓学习人生道理就容易服从政令。孔子接着向学生们说,各位同学,偃说的话是对的,我刚才只是同他开玩笑。我们从这边可以知道孔子也有他的幽默感,孔子的学生子游是文学科的高材生,在《论语》里面说到孔子的快乐,也就只有几处而已,在这个地方夫子莞尔而笑,他这个笑是真的打从心里面觉得很高兴。这边讲君子小人就是指做官的跟老百姓。做官就是要照顾百姓,然后老百姓如果学点人生道理的话,比较容易服从政令,对于老百姓我可以让他们照我的话来做,我没有办法让他们了解我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老百姓服从政令始终是一个挑战,所以子游有这种考虑,才设法让他的官员跟百姓都来学《诗》,从里面学会做人的道理。第265讲坚守节操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 .未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公山弗扰占据费邑,起兵反叛季氏,他召请孔子去帮忙,孔子想要前往,子路很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也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请我去的人,难道没有什么意图吗?如果有人任用我,我难道只想维持东周这种衰弱的局势吗。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第十七》【译】佛肸召请孔子,孔子想要前往。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自己动手公然行恶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前去的。现在佛肸占据中牟,起兵反叛,您却想要前去,又该怎么说呢?孔子说对的,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们不是也说最坚硬的东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我们不是也说最洁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我难道只是匏瓜星吗?怎么可以挂在那儿不让人食用呢?这里的“坚白”两字代表要坚持自己的理想,读书人的理想,我真正洁白的话,天下怎么乱都不能把我染黑,出污泥而不染。我真正的坚硬,你外面再坏的情况,把我磨都磨不薄。这是孔子对自我的一种肯定。所以这两段话都提到有人造反了,想请孔子帮忙,代表孔子有国际声望,很有能力。但是说实在你去帮别人忙,难以知道别人将来会怎么做,所以孔子最后都没去。第266讲天下五仁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做人处事能符合五点要求就是行仁了。子张说请您教导我这五点要求。孔子说庄重、宽大、诚实、勤快、施惠。庄重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大就会得到众人支持,诚实就会受人任用,勤快就会产生功效,施恩、施惠就能够领导别人。子张请教仁,孔子在这里回答了五个要点。恭一般来说都是要自我要求,我自己要恭,我本身要庄重。宽当然是对别人宽大,信就是诚实,代表我说话很诚实,并且能够做到我所说的事。接着勤快就是做事勤快,绝不耽误时间。最后惠就是我施恩给别人,对别人很好,广施恩惠。这五点之间并没有什么逻辑性,你必须把它背下来。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都会注意到我跟别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学儒家就要掌握到孔子从来不会脱离人际关系,去说你要怎么样立身处世,你要想修养自己,走上人生的正途,在人际关系里面就要设法实践。第267讲六言六弊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由,你听过六种品德与六种流弊的说法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你坐下我来告诉你,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这六种德行都不错,任何一个人能有这六种德行里面的一样,都值得称赞。但是现在如果你不好学,不了解实际的运作在人际关系里面该怎么样判断,那就糟糕了。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学习儒家除了有好心之外,真诚之外,还要学会表达的方式,你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没有好的适当的方式,那你再怎么样的好心,恐怕都会被扭曲,最后做出来的结果都是负面的。我们固然可以追求许多美德,但是一定要多学习了解别人的经验,多了解实际的状况,然后知道怎么样去做到这些,用适当的方式跟方法。第268讲兴观群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的时候,可以引发真诚心意,可以观察个人志节,可以感通群众情感,可以疏解委屈怨恨。学了《诗》以近的来说,懂得如何侍奉父母,以远的来说,懂得如何侍奉君主。此外还会广泛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这段话可以说是《论语》里面对于《诗经》最完整的描述,“兴”在这边理解为引发真诚的情感,《诗经》的内容都是真诚的情感的表现,之后再观察个人的志节。因为我们都是同一国家的人,读的是一样的《诗经》,这样才能够凝聚一群人的共识。最后可以“怨”,说明人生难免都会有抱怨的,读《诗经》之后才发现,比你委屈的还有很多,这样可以让你疏解委屈怨恨。接着他说就近我懂得侍奉父母亲,远的来说懂得侍奉国君,最后还可以广泛去了解草木鸟兽的名称,方便写作之时使用。所以《诗经》在古代来说,它的教育效果非常特别,叫做“温柔敦厚《诗》教也”,就是因为情绪情感得到了适当地调节。第269讲礼乐与情感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我们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在说玉帛这些礼品吗?我们说乐啊,乐啊,难道只是在说钟鼓这些乐器吗?“礼”由三层含义演变出来:第一个是宗教的含义;第二个是政治的含义;第三个是伦理上的含义。这段话代表了孔子思想里面非常关键的一些想法,就是礼乐是一个社会,文明教化非有不可。但是任何文明教化都要以人类真诚的情感做基础,否则的话受的教化越多,离开真诚的情感越远,人格就会分裂了。西方世界为什么很多人精神方面都有很大的困扰,就是因为社会发展到太过于进步以后,有各种繁文缛节,而你忽略了内心真诚的情感,到最后变成是内跟外脱节了。一个人的生命就变成是很难统和,这个问题不但是西方的,也是普遍的,我们如果学儒家,就要特别注意到这样的问题。第270讲不真诚的人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欤?”——《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脸色严肃,而内心怯懦的人,可以比拟为小人,就像闯入门户里的小偷吧。当你做一件错误的事的时候,跟小偷没两样,也许表面上你装得很好,事实上你心里已经有亏欠了。孔子在这里用的是比喻,小人就是指没有志向的人,一个人没有志向并不代表他没有受教育,只是因为修养不够,内心是虚的。所以这段话强调的是你要充实自己,做任何事你宁可安分一点,有几分能力就做几分事,说几分话,避免做得太多了。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正是败坏道德风气的小人。.. .如果真的是去做坏事的人,他至少知道自己做坏事,还会惭愧,还会说被发现了就要好好改过了。乡愿就麻烦了,他不真诚,他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认为大家好好相处,不必分的那么清楚,而这种人恰恰是孔子所不教的。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听到传闻就到处散布,这是背离德行修养的做法。很多人都对道听途说的事情、捕风捉影的八卦感兴趣,传到最后连是谁说的都不知道了。事实上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谣言止于智者,如果你再说的话代表你不是智者,所以在这里讲道听而途说,是担心混淆了很多是非。孔子在这里所讲的三种人都有类似的地方,就是不真实、不真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不用假装自己了解很多,最好实事求是,表里一致,这才是孔子的要求。 《论语三百讲》第271讲 向往古人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古代百姓有三点为人诟病的,现在的百姓连这些都比不上。古代狂妄的人不拘小节,现在狂妄的人放荡言行;古代矜持的人不屑造作,现在矜持的人愤世嫉俗;古代愚昧的人还算直率,现在愚昧的人却只知耍弄心机罢了。 这段话很明显是孔子的感叹,孔子所说的“古代的人”是指商朝、周朝初年这些人,而所谓的“现在的人”是指孔子当时的情况。你从这些地方就知道孔子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稳定的时代,他有什么样的理解。他认为说那个时候人也会有毛病,人性本来就不是什么完美的,这些毛病可能来自于性格,可能来自于自己个人的遭遇,但是相对地有这个毛病它所带来的正面的一种表现。到孔子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毛病,但是表现又完全不一样,变成了狂妄的放荡言行,矜持的愤世嫉俗,愚昧的耍弄心机,对于这种人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孔子常常会觉得很遗憾,就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帮这个时代,帮别人的忙,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72讲 顺其自然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我想不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学生要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呀?四季照样在运行,万物照样在生长。天说了什么呀? .. .一个人他如果真诚从内而发,确实可以找到人性应该怎么走的一些引导,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如果说你们非听我的话,非念《论语》不可,那孔子就太执着了,孔子之后有很多人也一样,由于真诚而找到人生的路。很多人他也不见得非要懂得什么样的宗教,什么样的哲学才能善度一生。你要善度一生,在孔子来说,你真诚就可以找到内在的力量,只不过真诚要坚持一生,很不容易就是了。如果有人教你造成社会的共识,大家一起来真诚,又有社会上的规范,外面的礼仪来配合,那就会容易多了。所以这段话有它特别的价值,在于孔子提到天是作为四时行,百物生的一个基础。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73讲 不做三种人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孺悲来了要拜访孔子,孔子讬言有病拒绝见他,传命的人一走出房间,孔子就取出瑟来边弹边唱,让孺悲可以听到。 孔子在这里是要刺激孺悲,让他知道自己有错,不要想找别人来给他“背书”,也不要想找任何借口。孔子认为我不需要听你多做什么解释,你自己改过就好了。“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你今天犯了过错你不去改,先找很多人帮你“背书”说你们这些人都支持我,都谅解我了,这样是不行的,下一次你还会犯错。这段话虽然是生活的细节,但也看得出来孔子他的原则,孔子不是会被别人轻易地利用的,你有各种德行是很好,但你要好学,好学的时候懂得人情世故,许多事情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孔子,没有人可以欺瞒他的,他出处进退拿捏得非常恰当,这边也是一个例子,这是对待孺悲的态度。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74讲 子生三年(上)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十七》.. .【译】宰我请教说,为父母守孝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定会荒废;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散乱。旧谷吃完,新谷也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轮用了一次,所以守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守丧未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安。孔子说,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在守丧时吃美食不辨滋味,听音乐不感快乐,住家里不觉舒适,所以不这么做,现在你既然心安就去做吧。宰我退出房间后孔子说,予没有真诚的情感,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予曾经受到父母三年怀抱的照顾吗? 宰予提出的质疑是很合理的,因为三年之丧在孔子那个时代已经有很多人都觉得太长了。但是孔子毕竟是一个老师,他不跟他就伦理规范的外在规定来讨论说这个规定是否合理的,他转移焦点设法问到内在的问题。外面伦理规范是为了让你内心的真诚情感表现的一种形式而已,重要的是内涵,你内心有没有真诚的情感。孔子在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人为什么要有伦理规范,他有心理上的需要,情感的深刻,使他要有这样的伦理规范来表达,人为什么会有情感上、心理上的这种需求。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75讲 子生三年(下)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宰我请教说,为父母守孝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定会荒废;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散乱。旧谷吃完,新谷也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轮用了一次,所以守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守丧未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安。孔子说,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在守丧时吃美食不辨滋味,听音乐不感快乐,住家里不觉舒适,所以不这么做,现在你既然心安就去做吧。宰我退出房间后孔子说,予没有真诚的情感,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予曾经受到父母三年怀抱的照顾吗?宰予对于有关三年之丧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而孔子的回答已经告诉我们三年之丧是一个伦理规范。人性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生下来就有善或不善的问题,而在于说你有这样的生理的需求,就有这样心理的情感,最后会有这样的伦理的规范。小孩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我们对父母要孝顺、要感恩,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心里面的情感依赖得很深,所以由生理上的需求造成心理上的情感,再演变成为伦理上的规范,这是儒家的观点。所有伦理上的规范要你做什么,都是建立于真诚的情感。这一章的内容很重要,宰予这个学生在这里对老师的质疑,使老师把这个思想表达得那么完整,他的贡献已经很大了。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76讲 无聊的时候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第十七》.. .【译】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对什么事都不花心思,这样很难走上人生正途啊。不是有掷骰子下棋的游戏吗?去玩玩也比这样无聊要好些。 人活在世界上,不要让自己陷入无聊的困境,我们的生活要有一个目标,永远要让自己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里面所成就的不见得是外在的目标的达成,更可能是我们内在生命的成长。所以孔子希望一个人说你就算真的是没事做,去掷骰子、下下棋吧,这个也比你无所用心要好。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要记得孔子这样的话,不要感觉到说吃饱喝足没事干是一种幸福,那反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相反的你能够用心去学几样小东西,虽然是小道,像后来子夏说的话“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人生是值得珍惜的。所以孔子在很多地方,都会说要好好努力,让自己走上人生的正路。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77讲 君子所恶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诉说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在下位而诽谤长官的人,厌恶勇敢而不守礼仪的人,厌恶一意孤行却到处行不通的人。孔子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卖弄聪明,却以为自己明智的人,厌恶狂妄无礼却以为自己勇敢的人,厌恶揭人隐私却以为自己正直的人。 这段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作为儒家,绝不是随便的好好先生,他也有很明确的立场,对某些行为非常地厌恶。这里所讲的几种情况,整合起来说都是一样,没有真诚的心跟别人来往的时候,从后面耍手段,这个都是要不得的。君子厌恶的四种情况:第一种厌恶诉说别人缺点的人,因为你诉说别人的缺点而别人不在现场,那很多恐怕是冤枉的话,这样很不光明。第二种厌恶位阶比较低去毁谤长官,长官好不好其实不见得是你这个位置看得清楚的。第三种厌恶勇敢而不守礼仪的人,孔子一再强调你如果很勇敢,但不爱好学习,不懂得规范或是你很勇敢不知道守礼,就会制造乱局。第四种厌恶一意孤行,却到处行不通,代表条件还没成熟,你不懂得怎么判断,你再有多大的能耐也行不通。子贡所厌恶的三种情况: 第一个厌恶卖弄聪明,却自以为明智的人;第二种他厌恶狂妄无礼,却以为自己勇敢的人,真正的勇敢是改变自己;第三种厌恶揭人隐私,却以为自己正直的人。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 .第278讲 女子与小人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共处的。与他们亲近,他们就无礼;对他们疏远,他们就抱怨。 古代女子确实没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6岁及笄之礼后就可以结婚了,继续栽培下一代,也没有机会从事社会上各种政治或是经济的活动。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他本身他的得意或是他的抱怨,就会完全系于别人对他的态度。“小人”是指没有立志的一般的男生。如果你一定要追究说孔子是不是要负责任,好像人类所有的女性受到歧视都要怪孔子,说实在太冤枉了。孔子在这里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现象,然后做一个描述,今天这个时代社会不一样了,孔子肯定会有他的不同的理解。但是还是一样对于人性的要求,对于男女两性都是人的要求是共同的。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79讲 殷有三仁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第十八》【译】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沦为他的奴隶,比干劝谏他而被杀。孔子说,商朝末年有这三位行仁的人。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把这三个人都当做行仁的人,在整部《论语》里面,有六个人得到孔子的肯定说他们可以行仁,另外两位就是伯夷叔齐,也是同一个时代的。我们要珍惜这样的一类人,因为这样的人他有智慧、有能力、还有德行,他们本身的示范是告诉所有的人应该怎样过一生。很多人没有教,或是没有得到好的教育,他也会过一生,但他所过的生活是非常平凡的生活,并且跟生物差别不大。我们会修德,是因为力量由内而发,你行善的时候心安,为恶的时候心不安,这需要有人教我们的。有这些先知先觉之士启发我们之后,我们的人生才能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否则只是从生到死,哪一种生物不是这样的,人又有什么特别的呢。所以我们看到孔子他的观点,他怎么去评价历史人物,从里面去学习并且得到启发。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0讲 人的尊严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第十八》【译】柳下惠担任典狱官时,多次被免职,有人对他说,您这样还不愿意离开鲁国吗?他说坚持原则为人工作,到哪里去不会被多次免职呢?如果放弃原则为人工作,又为什么一定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柳下惠认为如果我放弃原则去做官做事的话,那又何必出国,放弃原则在鲁国就可以好好做官的,就不会被免职了。这是他的思考,重点在于他很随和,不忍心老百姓没有人照顾。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要知道,也需要有些人像柳下惠一样,不要计较别人怎么样,我做我该做的事。人作为人最可贵的是他有丰富的潜能,他可以透过学习、锻炼、成长,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不一样。人活在世界上,要设法突破你当时的限制,要想到人的价值超越时空之上,有他特别的尊严。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1讲 来者犹可追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第十八》【译】楚国有一位狂放不羁的人,名叫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马车旁,唱的是凤凰啊凤凰啊,你的风格怎么变得如此落魄,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把握。算了吧算了吧,现在从事政治的人都很危险。孔子下车想要同他说话,他却赶快离开,使孔子没有办法同他说话。 “狂人”在古代是指狂放不羁的人,这种人对于世间的各种教化、各种规定、各种礼乐不放在心上,他看的是人的原始的面貌。他在这里对孔子说你的风格已经变得如此落魄,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把握。他希望孔子及时停下脚步,悬崖勒马,不要在人间走来走去了。我们今天说孔子是“至圣先师”,千万不要以为孔子一当老师,那学生统统感化了,没那么容易。还是要学生自己有心向上,老师才能够启发他,如果自己没有先努力想懂,那么谁也帮不上忙。这一段话是孔子生活里面的小小遭遇,孔子也知道这些人跟他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一个人各有自己的选择,心安就好。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2讲 入世与出世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欤?”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第十八》.. .【译】长沮与桀溺一起在耕田,孔子经过那儿,吩咐子路去向他们询问渡口的位置。长沮反问子路,那位手拉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就说,他早就知道渡口在哪里了。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反问他你是谁啊。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就说像大水泛滥的情况到处都是一样,你要同谁去改变呢。你与其追随逃避坏人的人,何不跟着我们这些逃避社会的人呢,他说完话继续不停地抚平田土。子路回来报告孔子这一切,孔子神情怅然,他说,我们没有办法与飞禽走兽一起生活,如果不同人群相处,又要同谁相处呢。天下政治若是上轨道,我就不会带你们去从事改革了。子路在这里没有问到渡口在哪里,反而被两个老人家教训了一顿,回来之后就跟老师报告刚刚发生什么事情。整部《论语》里面,只有这个地方孔子显得“怃然”,心情显然受到干扰。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可以选择的,有些人很聪明,他选择隐居,独善其身,耕田过日子。这样虽然没有荣华富贵,但也不会有杀身之祸。而孔子则认为要跟那些飞禽走兽一起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儒家所谓的善是指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如果离开人群我就不可能行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孔子为什么绝不隐居,就是因为我隐居起来跟别人不来往之后,我的人性向善就落空了,常常看到天下那么乱,百姓流离失所,却又帮不上忙,不是很难过吗。如果我知其不可而为之,至少尽力做了,这个努力做的精神会感染很多学生。在这里成为一个典范,后代可以继续学习。这段话是儒家跟隐士思想的对照,更能凸现出孔子思想的特质。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3讲 圣人与隐者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礼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第十八》【译】子路跟随着孔子,却远远落在后面,他遇到一位老人家,用木棍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请教他,您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人家说,你这个人四体不劳动,五谷也分不清,我怎么知道你的老师是谁,老人家说完就放下木棍去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旁。稍后老人家留子路到家里过夜,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跟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并报告了这一切经过,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居的人,接着吩咐子路回去看看他。子路到了那儿,老人家却出门了,子路说,不从政是不应该的,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能废弃,君臣之间的道义又怎么能废弃呢。原本想要洁身自爱,结果却败坏了更大的伦常关系。君子出来从政是做道义上该做的事,至于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则是我们早已知道的呀。 从这段话里我们能够了解到儒家的立场,这也是对“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像这种不同的学派,不同想法的人碰在一起就会擦出思想的火花,让你能够看清楚各自的主张。两者对照之下隐者显然是输了,假如你真的是隐者,那么不管是子路来还是什么人来,又何必叫你儿子相见呢。因为你隐居了,可以不必注意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适当的关系。而你现在隐居起来不管你跟国家之间的关系,却让你的孩子对一个陌生的客人长幼有序,那又怎么自圆其说呢。所以儒家可以传宗接代,隐士这种思想传不下去就是有它的困难。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4讲 无可无不可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欤?”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第十八》【译】不得志的人才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志节不受委屈,人格不受侮辱的是伯夷与叔齐吧,又说柳下惠与少连志节受委屈,人格受侮辱。可是言语合乎规矩,行为经过考虑就是如此吧。他又说虞仲与夷逸隐居起来放言高论,人格表现廉洁,被废也合乎权宜。我是与这些人都不同的,没有一定要怎么做,也没有一定不要怎么做。    孔子在这里提到的前面的三种圣人,能够清高的不能随和,能够随和的不能清高,而能够负责任的他不考虑清高还是随和,都有他的局限性。其实人活在世界上,本来就只能选择一条路来走,你不能说我什么都要,要想做到什么都要的话。你必须有非常高的智慧,能够判断我什么都要,但是我每一次要的都是适当的、恰当的,这个太难了。而孔子则是属于没有一定要这样,也没有一定不要这样的人。在这边就可以看到孔子认为他自己跟很多贤者不一样,我们学儒家的时候,不能只看字面,说我跟孔子一样“无可无不可”。那你每一次都是投机取巧,就不能说你学孔子了,而是你谁都没学到。所以学儒家就要知道行善是原则,怎么行善是方法,方法一定要有变通,你才能让原则适当加以实现。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5讲 不求全责备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第十八》【译】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会疏忽慢待他的亲族,不会让大臣抱怨没有受到重视。长期追随的属下没有严重过失就不要开除他们,不要对一个人要求十全十美。 这段话是周公对他的儿子伯禽所说的,周公他负责的是鲁国开国的规模,他就要建立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做人要厚道,要有情义,要亲近我的家族的亲人。同时不会让大臣抱怨没有受到重视,很多大臣因为曾经做过重要的事才能当大臣,但是到他们年纪大了或是人才多了的时候,就不要让大臣有所抱怨,国家是由君臣合作来治理的,需要任用很多贤臣来帮忙。而最后一句话更是我们平常做人处事要记得的,对一个人不要要求十全十美,大家都会有毛病。周公这个原则不是只适合鲁国,是适合所有人,所以在《论语》里面才要把这一段记下来。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第286讲 坚定信念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张说,读书人看见危险不惜牺牲生命,看见利益要想该不该得,祭祀时要想到虔诚,居丧时要想到悲戚,这样就算不错了。儒家并不是说看见危险就一定要不惜牺牲生命,有些危险也是可以避开的,人生本来就要转向光明,我们常说的杀身成仁的意思是我虽然牺牲了生命但是完成了仁,这个“仁”对我来说是人生的正路。其次看到有什么好处就要想该不该得,该得的天下给你都不嫌多,不该得的一毛钱都不要,这是儒家的原则,它不是说我什么都不要。最后做到祭祀时要想到虔诚,居丧时要想到悲戚,这样就算是不错了。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张说,对德行的实践不够坚强,对理想的信念不够深刻,这样的人不是有他不为多,无他不为少吗?如果一个人对于德行不够坚持,对于理想缺乏信念,不是多一个不嫌多,少一个不嫌少吗?代表这样的人在团体里面不会起作用,在他自己这一生里面都无法真正走上正路,无法改善自己。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7讲 交友之道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交友之道,子张说子夏说了什么呢?这位学生回答,子夏说值得交往的才与他交往,不值得交往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与此不同,君子尊敬才德卓越的人,也接纳一般大众;称赞行善的人,也同情未能行善的人。我若是才德卓越,对什么人不能接纳;我若是才德不卓越,别人将会拒绝我,我又凭什么去拒绝别人。 这章内容是说孔子的学生子夏跟子张,对于交朋友这件事的看法不同。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同他交往,不能交往的就拒绝他,这显然是一面之词,我们交朋友之前怎么知道谁能交往谁不能交呢。子夏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说我如果才德卓越对什么人都能接受,我如果才德不卓越,别人都要先拒绝我,我凭什么还拒绝别人。而孔子也说过交朋友当然是要有忠信这个条件的,然后再考虑志趣相不相似。我们说这些事的用意在于不要盲目崇拜古人,念《论语》所要学的是孔子,如果你还要学的话就学颜渊这些人,其他的都要根据他的优点来加以学习。 .. .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8讲 君子有不为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夏说,就是一般的技艺也一定有它值得欣赏的地方。不过长期专注于此,恐怕会陷于执着的困境,所以君子不去碰它。这边所谓的小道就是一般的技艺,看起来很好看,很有趣,但是跟人生的正路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子夏这个话也有道理,必有可观,但是你一路下去的话就太执着了,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跟力气,不是一个君子所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夏说各类工匠,要长期留在市场观摩比较,才能善尽他们的职责,君子则要靠努力学习才能领悟他的理想。如果你要做一个好的工匠,一定要在市场待久一点,看看客人有什么样的意见,这样才会改善。另一方面君子要靠努力学习,才能领悟他的理想。这两段都是子夏的说法,我们可以参考学习下,他有些话也说得非常好,能够对于经验观察的非常深刻,然后用简单的话把它的奥义说出来,虽然不见得完全适当,但这也说明了人的学习永无止境。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89讲 学习心得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夏说,每天知道自己所未知的,每月不要忘记自己所已知的,这样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学习没有秘诀,就是要每天学一点新东西。主要看你有没有恒心,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恒心,开头大家都会念书,也都很用功,但是坚持到底的没有几个人。所以我们要养成习惯,每天用二十分钟看看书,要让自己的观念保持流动性,让你的心思更为灵巧,下判断的时候更准确。忘记不是坏事。忘记之后你才能够选择重要的来记住,反复地思考,加以理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夏说,广泛学习,同时要坚定志节,恳切发问,同时要就近省思,人生的正途就可以找到了。这里讲的是子夏的个人心得,“近”这个字是指就近从我身边来了解别人,也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把别人当自己来看。这样你就会去尊重、关怀别人了。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第290讲 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夏说从政之后,行有余力就该学习,学习之后深有心得就该从政。 “仕而优则学”是指做官之后行有余力就该学习,但是做官做得好的很少会去学习,做官做得好,下一步是希望当更大的官,所以子夏说的话似乎强人所难了。其实他也是一番好意,希望你做官做得好了,也要继续学习。尤其是身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你不了解新的思潮、新的观念、新的管理方法,又怎么面对挑战呢。“学而优则仕”,这里就要看你学什么了,如果学儒家的思想,那确实是可以出来从政了,因为你心心念念所想的都是要为百姓服务,这个时候你做官的话,肯定是一个好官。假如学到《孙子兵法》这些,那你去从政的话,就不一定会造福百姓了,恐怕你考虑的就是造福自己,与别人争斗。我们理解这段话时就要清楚,是学儒家的才适合出来从政,学别的学说那就不一定了。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1讲 感恩生命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第十九》【译】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一个人没有自己充分显露真情的机会,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吧。 这段话是曾参引述了孔子的话,孔子说人平常很少有显露真情的机会,进入社会之后,有时候你不敢用真感情,跟别人来往都客客气气的。因为越真诚跟别人相处,你可能就会受骗上当,久而久之就会与人稍微保留距离。所以孔子希望学生们学诗,《诗经》是文学作品,里面说的都是真诚的情感的表现。孔子在这里说我们会在父母过世的时候显露真情,不要在乎别人对你是不是尊重,假如别人对你的长辈尊重,那是比对你尊重要好多了。所以人有时候要想到自己的生命有源有本,要懂得报本返始,要有感恩的心。这段话虽然很短,并且是曾参引述孔子的话,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2讲 老师的责任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孟氏任命阳肤为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求教诲。曾子说,现在政治领袖的言行失去规范,百姓离心离德已经很久了。你如果查出罪犯的实情,要有难过及怜悯之心,不可沾沾自喜。 曾参的这句“哀矜而勿喜”是很符合孔子的精神的,你不要把犯罪当做个别案件,而要从整体来看。假如你把它当个别案件的话,就算抓到这一件,但是由于整体情况没有改变,别的案件还是层出不穷。所以需要从政治制度上,各方面来做一个完整的考虑,要做改革。所以像这就是儒家的理想,你不要把责任归在个人身上,任何一个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到最后误入歧途变成盗贼,做了坏事,很多人都要负责任。儒家会认为我责无旁贷,认为我们没有教好或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以至于没有去感化别人。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3讲 包容之心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贡说,商纣的恶行不像现在传说的这么严重。所以君子讨厌处在下游的地方,以免天下一些坏事都算在他身上。子贡是言语科的高材生,前面一段话是要说明大家都在骂像夏桀、商纣这些人,而且好像把所有的坏事都算在他身上,但子贡说其实商纣并没有传说中的这么坏。同样的假如君子处于下游的地方,那天下人也都会把恶算在他的身上。作为天子不只要起到示范作用,更要有责任感,能够接纳人民表现出来的各种缺陷困难。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子贡说,君子所犯的过错就像日食与月食。犯错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到;他更改了以后,大家依然仰望他。从前面子贡所说的商纣,你就应该知道自己这个位置具有示范作用,后面讲的是君子之过像日月一样,但是改了之后,百姓依然是认可你的。我们常常强调不要期望一个人从来不犯错,在念《论语》的时候会发现,孔子经常提到过失,有过失没有关系,正好借这个机会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哪一种,从而寻到方向去修炼自己。这两章主要是提到人的软弱,人的犯错,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4讲 圣人无常师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卫国的公孙朝请教子贡说,孔仲尼在何处学习过?子贡说,周文王与武王的教化成就并没有完全失传,而是散落在人间。才德卓越的人把握住重要的部分,才德平凡的人把握住末节的部分,没有地方看不到文王与武王的教化成就啊,我的老师在何处不曾学习过,他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同样的材料,重新去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体会。其次从过去的材料里面可以得到新的体会,代表经典跟经验可以配合。儒家它具有宗教情操,但它不是宗教,学习儒家之后就会发现只要你活着,永远有向上提升的动力,这叫做宗教情操。这种情操表现在你一定要比过去更好,永无止境,所以人的生命就一直向上提升。宗教的意义在于让你超越,超越人间的各种低层次的欲望,超越人间各种现实的,有形可见的利害关系的考量,往上不断地去超越,而儒家在这一方面有类似的功效。所以我们这一章提到孔子的学问是在任何地方,任何人他都可以学,学到之后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成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5讲 孔子的伟大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第十九》【译】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的才德比孔仲尼更卓越。子服景伯把这句话告诉子贡,子贡说,以房屋的围墙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这么高,别人可以看到屋内摆设的美好状况,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里面宗庙的宏伟壮丽,与连绵房舍的多彩多姿,能够找到大门的人或许很少吧。叔孙先生这种说法,不也是很恰当了嘛? 子贡是孔子亲自教过的学生,他很清楚自己的分量有多少,也明白孔子思想的伟大。我们要了解当你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才知道孔子的伟大不是一个小小的鲁国,小小的春秋时代的周朝可以限制的。但是也没有必要把孔子过度夸张,说成是好像跟这些宗教的教主一样,没有人可以跟他是并驾齐驱的。孔子的伟大在于他出生的背景很平凡,但是成长的过程完全掌握住他的主动力,造就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不平凡的人。他能做得到,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只是我们没有这么努力而已,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是希望掌握他的思想,去理解他的思想的重点。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6讲 孔子的境界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么做,仲尼是没有办法毁谤的。别人的才德表现像是山丘一样,还可以去超越,仲尼则象是太阳与月亮,没有可能去超越的。一个人即使想要断绝他与太阳、月亮的关系,对于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显示了他不知自己的分量而已。 面对叔孙武叔对孔子的毁谤,子贡回答把孔子比喻为日月,说你再怎么批评太阳月亮,太阳月亮也没有什么损失还是那么光明,只看出你自己没有分寸,不知道自己的分量。这样的比喻稍微夸张了一点,好像我们永远赶不上孔子一样,但是你不能怪子贡,就子贡所能见的孔子确实是如此。因为孔子是一位完整的、系统的哲学家,他有好的正确的思想作为教育的原则,世世代代都受到了恩惠。孔子从心所欲而没有违背规矩,就因为他前面能够知道天命,后面又能够顺从天命,到最后天命跟人心结合起来变成一体,这就是孔子的境界。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7讲 百世之师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第十九》【译】陈子禽对子贡说,您太谦让了吧?仲尼的才德难道比得上你吗?子贡说,君子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明智,也由一句话表现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能不谨慎。老师让我们赶不上,就像天空是没有办法,靠楼梯爬上去一样。老师如果能在诸侯之国或大夫之家负责执政,就会做到我们所说的,他要使百姓立足于社会,百姓就会立足于社会;他要引导百姓前进,百姓就会向前走去;他要安顿各方百姓,百姓就会前来投靠;他要动员百姓工作,百姓就会同心协力。当他活在世间时,人们以他为荣;当他不幸辞世时,人们为他悲泣,这怎么是我们赶得上的呢。 孔子本身是不愿意被这样去比较的,他是非常实在的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他从来不会在乎别人比他在某一个方面有更好的表现,看到学生有比他杰出的表现,他高兴都来不及。孔子说的任何一句话,别人听到了就要设法去好好记住,跟着去理解;孔子的任何行为表现,任何人看到都要好好跟他学。一个平凡的百姓可以作为百世师,这就是孔子。司马迁是史学家,他的评价有他一定的高度,所以他对于《孔子世家》所做的描述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但他的根据很多都来自于《论语》里面,尤其是子贡提供的材料。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8讲 五美四恶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第二十》【译】子张请教孔子说,要怎么做才能把政务治理好,孔子说,推崇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行,这样就可以把政务治理好了。子张说,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做到的是施惠于民自己却不耗费,劳动百姓却不招来怨恨,表现欲望但是并不贪求,神情舒泰但是并不骄傲,态度威严但是并不凶猛。子张说,施惠于民自己却不耗费,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顺着百姓所想要的利益,使他们得到满足,这不是施惠于民,自己却不耗费吗?选择适合劳动的情况,去劳动百姓,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想要的是行仁,结果得到了行仁的机会,还要贪求什么呢?不论人数多少以及势力大小,君子对他们都不敢怠慢,这不也是神情舒泰却不骄傲吗?君子服装整齐,表情庄重,严肃得使人一看就畏惧,这不也是态度威严却不凶猛吗?子张说,四种恶行又是什么?孔子说,不先教导规范,百姓犯罪就杀,这叫做酷虐;不先提出警告,就要看到成效,这称作残暴;延后下令的时间,届时却严格要求,这称作害人;同样是要给人的,出手却吝惜,这称作刁难别人。 要做到五种美德,有一个原则就是说要智慧地判断,什么时机让他们去做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事,然后我有愿望,但是并不贪求。我们讲儒家思想的时候是合乎人情的发展的,政治不能离开实际的环境,不能离开你实际的生活,政治与道德要能够结合,这是周朝初年周公的理想,同时也是孔子的理想。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儒家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绝对是为了造福百姓,忽略这个目的的话,就不是儒家了。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299讲 人生的使命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第二十》【译】孔子说,不了解命的道理,没有办法成为君子;不了解礼的规范,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不了解言辞的使用,没有办法了解别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命”包含了命运和使命两个含义,所谓的命运代表无可奈何的遭遇,一个人不可能离开他的命运,他要建立他的使命,这个使命代表我知道我这一生有什么目标要完成,有一种使命感。“不学礼无以立”,“礼”包括礼仪、礼节、礼貌,而且一定要由内而发,有适当的形式来表达你内心的真诚情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说明儒家不能离开人群,你跟很多人相处时,就要通过他的话去分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儒家确实是很肯定人的理性,说明一个人可以受教育,可以讲道理的,只要你把道理说得清楚,说得透彻,然后再配合适当的行为表现作为他的示范,就会有很多人愿意跟你走的。儒家不是教条,不是八股,不是封建,不是那种落后的东西。人生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正确的,一条是偏邪的,学儒家就是要了解正确的路何在。然后由内而发,透过真诚展现的力量要求自己走上正路,这叫做从被动被要求,变成主动我自己要做,掌握这个关键,就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秘诀所在。 .. .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第300讲 走向理想人生 孔子思想的特色:l温和的理性主义。每一个人都有理性,理性表现在你有学习的能力,又有选择的要求。凡是重视学习,重视教育的学说都是肯定人的理性,有潜能可以开发。l深刻的人道情怀。学习儒家之后就会发现,他对每一个人是普遍地、平等地尊重与关怀。l乐观的人生理想。经常检查自己过去的志向做到了多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再精益求精往上发展的。 儒家的外在特色:l尊重传统l重视教育l关怀社会 儒家的内在主张:l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l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君子;l一个人成为君子的时候,一定会影响相关的人也成为君子。 人如果不学儒家,很容易变成“有怨而无耻”,学了儒家之后,这一生没有抱怨的了,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先自我检讨,不会抱怨别人,改善自己并且有羞耻心,这是很具体的做法。虽然听起来好像很落实,但是你要讲这些高深的学问,一般人要了解的话,恐怕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验证。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孔子这样一位圣人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今天有机会学习孔子的思想,就要把握这样的机会让自己的生命出现一个光明大道。认识孔子就是认识一个传统的开始,就是了解到人生何去何从的方向,也就是正确实现理想人生的第一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