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语》十二

ID:868053

大小:1.21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对宋太宗赵光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部作品,一起来感受古代先贤的智慧和伟大人格。 《论语》十二章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读准停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按一定的时间时复习。时,按时。先生,指孔子yuè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也、也是人家不了解(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志同道合的人表顺接表转折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自己wèi忠心,尽心真诚,诚实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替(《学而》)转折表转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表顺接迷惑、疑惑上天的旨意越过、超过规矩、规范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上天的旨意,六十岁能听的见各种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表顺接表顺接表顺接表顺接独立做事表顺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领悟,得到可以凭借代词,(这一点)做,成为了[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新的领悟形容词作名词表顺接,然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疑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疑惑就却,表示转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颜回是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贤德,品质高尚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里中的道路,忍受表感叹语气,多用在句末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的人喜欢、爱好以……为快乐名词意动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饭名词作动词粗粮冷水弯着胳膊表顺接乐趣正当手段对于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在其中顺承跟从、学习走路一定选择好的方面,优点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省略句?句首省略动词“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河流流逝这舍弃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通称普通人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改变,削除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表并列坚守恳切仁德并列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文言字词特殊用法归纳 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 古今异义1、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2、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3、饭疏食饮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4、饭疏食饮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5、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普通人、男子汉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6、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按时名词用作状语,每日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4、传不习乎5、饭疏食饮水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温故而知新动词用作名词,传授的知识名词用作动词,吃饭名词用作意动。以……为乐 一词多义1、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2、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3、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4、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示顺接表示转折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 特殊句式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成语归纳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十而立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匹夫不可夺其志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本文主要介绍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珍惜时间自我报告第1、2、4、5、12章第7、9章第1、2、6、8、11、12章第10章第3章 名言警句类①用于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词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3、温故而知新。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士不可以不弘毅。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7、诲女知之乎!8、是知也。(“说”通“悦”,愉快)(多次反省)(学过的知识)(迷惑;有害)(强毅,刚强)(想;施加)(“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学以致用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来表达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4、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5、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不知而不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识拓展 “三月不知肉味”出自《论语•述而》。《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注:一种高雅的乐舞),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孔子听到了绝美的韶乐后,激动得“三月不知肉味”,大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本来,“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是一句夸张的话。后由朱熹集注:“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本是用来形容音乐好听,但后来逐渐用于其它。今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韦,是一种柔软的皮革。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发明造纸,书籍是用竹片做成的,称为“竹简”;把字用漆写在竹简上,再用皮带把一片片竹简象帘子似的编起来(这是“编辑”一词的来历)。孔子读《易经》,因反复研读,竟把皮带子都磨断了,修好后又磨断,前后断了三次,所以说是“韦编三绝”。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来称赞刻苦读书的好学精神。《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韦编三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