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学案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囚绿记学案 (2)

ID:868202

大小: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索普课型:新授集备主讲人:瞿燕审核人:唐慧琴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授课班级备注《囚绿记》学案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梳理行文脉络。2.圈点关键语句,品读,探究绿的内涵,感受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3.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理解课文的主旨。教学重点:握阅读托物言志散文的一种方法,即从品味关键语句(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入手,感受所托之物的“形”或“神”,感悟作者所言之“志”。课前准备:1.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认真读课文。2.整理出你认为很重要的词语,查字典,填写在表格中。音fēng形烽烟意指战火。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1)读课文,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课文内容。(2)再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字,概括“囚绿”的经过,理清课文思路。方法:快速阅读,划出关键词句,然后填写。绿——绿——囚绿——绿——绿(3).思考这些问题:“我”为什么“囚绿”?如何“囚绿”?又为什么“释绿”?“绿囚”---窗口的常春藤,是一株怎样的植物?作者从它身上获得了哪些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震撼?4.细读课文,圈点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选择其中的一~两句品味,写一写自己的理解或感受。5.联系下面的语句,试着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环境,从而更贴近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芦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离开北平一年了。”“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6.查找资料,了解作者陆蠡。当堂巩固: 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索普课型:新授集备主讲人:瞿燕审核人:唐慧琴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授课班级一、导入。二、展示预习成果。三、赏“绿”——欣赏绿的“形”与“神”。1.“绿囚”---窗口的常春藤,是一株怎样的植物?圈画文中描写常春藤的语句,朗读,品味,概括作者笔下绿藤的特点。2.找出文段中描写被囚前后“绿”的形象的语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思考:自由环境下的绿藤、被囚禁的绿藤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你对绿藤的形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绿藤的形象概括:4.与绿对话:在自由的环境里,绿藤的的外在美打动了作者;在被幽囚的日子里,绿藤的的内在美震撼了作者。四、悟“情”——感受作者对绿的情意。倔强的绿藤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者的感情因为这绿藤而起伏变化,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作者对常春藤的情感?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作者用什么手法来抒情?五.识“人”----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理解写作意图。1.投影: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看的?(引导学生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2.那么,作者的意图仅仅是在告诉我们“放手,才是一种真正的爱吗?”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思考: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或者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补充背景资料】①陆蠡其人: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②陆蠡其时其文英勇的抗日烈士陆蠡 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索普课型:新授集备主讲人:瞿燕审核人:唐慧琴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授课班级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1941年的夏天,丧偶五年多的陆蠡在上海“孤岛”再婚。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禁要流泪的话“等抗战胜利了,我们要买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门口,任过路的人随便痛饮!”八年抗战,终于如他瞻望的那样迎来了胜利,可是陆蠡却在他婚后的两个月后突然地失踪了。有家不归的人,他到哪里去了?后来才知道,他负责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遭受了日本宪兵的大搜查并被抓去了两名员工,为了讨回一个“公道”,他竟上门说理去了,一去从此不返。他的朋友吴朗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的个性是死硬的,在任何强暴的面前是不会低头的。”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爱国。”“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不赞成?”“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课后作业:一.在黑暗囚牢里,陆蠡也许更深切地怀念那窗外的浓郁繁茂的绿藤,也许更懂得了它的固执,他会想些什么呢?他会对沦陷的故都的一株绿藤倾诉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为烈士抒一段心曲。二.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即将个人的“志”依托在某物之上,即“托物言志”:我们还曾经学习过哪些课文用这种手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不能小结一下阅读托物言志一类散文的一些方法?三.阅读托物言志散文的一种方法:了解作者或写作背景,加深理解,读文章,抓住关键句,品物的“形”与“神”,悟作者寄寓的情或理,把握文章的主旨。运用这一方法,阅读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