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
于易水①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②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注释】①易水:在河北西部,战国末年,荆轲赴咸阳准备刺杀秦王,燕太子丹曾在易水边为他送行。②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端愤怒。
【简介】骆宾王(约640—约684),唐朝文学家,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名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俗称《讨武曌檄》),锋芒毕露,慷慨激昂,语言晓畅,倡为骈文新体,启示了初唐文坛欲除齐、梁以来浮靡绮丽习气的趋势。这首诗是作者借咏荆轲来显志的。骆宾王本是一个才高志远的人,但他在裴俭的幕府中不被重用,当他身临易水送客时,对“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荆轲的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并因此恨不逢“燕丹”。诗人作这首诗,是想借咏怀古人而委婉含蓄地表达久积于胸的郁郁不平之心。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人声呜咽,顿生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实为上乘之作。这首诗题为“送人”,却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人们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像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一定是肝胆相照的挚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够、才愿意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胸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平常的送别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这首绝句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吧。
(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原文见第一课16.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内涵的理解能力。
【答案】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士”,“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针挑土”是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首先,要从人物工作本身思考,针挑土很细微,黑妮正这样做着;其次从人物形象角度思考,黑妮一点一点地将苗寨文化引向世界,这是平凡中的伟大;最后要结合文章结尾处作者态度的转变思考,要成就一件事从来就这样难,这是对人生的启迪。
17.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案】第一问:既敬佩,又心疼,内心存疑,更满怀祝福。(意思答对即可。)(2分)第二问:①以“我”的见闻和感慨组织文章,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②见证了艰难,彰显了精神感召力,丰富并深化了主题;③抒情、议论和叙述、描写转换自如,使行文灵动生姿。(每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面对黑妮的“针挑土”的行为,作者写道“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这些句子写出了“我”的不理解。“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虽然我买了四份手绘地图,客观上支持了湘援游,但我并不能理解这对于黑妮的意义。“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表现出作者终于悟到成就一件事之难,理解“针挑土”的内涵,理解了黑妮的针挑土行为,认识到不能以成败衡量他们的做法。“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更多了赞赏祝福的意味。第二问要注意从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从思想、主题、语言、手法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1.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摹仿。2.结合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赏析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结合课文语境,品味重点语句。3.领会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解释词语犹疑:犹豫,拿不定主意。移徙:转移迁徙。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攀缘:抓着东西往上爬。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也写作“攀援”。文中用本义。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爱抚:疼爱抚慰。高广:房间的高度和广度,即空间大小。可畏:指令人畏惧。
了截:明了简单。至宝:最珍贵的宝物。安顿:指居住、安置下来。留恋:不忍离开或舍弃。缘引:攀缘,牵引。触动:指引发、激起、打动。抑郁:压抑忧郁的心情。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也借指战争。繁茂:繁密茂盛。珍重:爱惜重视。
3.辨析词义(1)固执·顽固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著,不肯变通。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顽固:保守,不肯变通或改变;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不易制伏或改变。例句:①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②达赖一方面标榜“非暴力”,一方面对顽固坚持“西藏独立”的“藏青会”等极端组织采取纵容、支持的态度。
(2)慢慢·渐渐慢慢:速度低;走路或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表示速度的缓慢。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例句:①别着急,慢慢说。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变老。
(3)纤细·纤弱纤细:指非常细。纤弱:纤细而柔弱。例句: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②要求纤弱的女足姑娘打出德国女足那样的硬朗风格,就好比如要黄蓉抛弃逍遥拳学习降龙十八掌一样,注定要失败。
4.走近作者陆蠡,原名陆考源,入学后改名陆圣泉,笔名有陆放、卢蠡、大角等。浙江省天台县西乡平镇岩头下村人。父亲陆宗兰,毕业于师范学堂及造船研究所,且受过维新洗礼。陆蠡天资过人,十一二岁,已通时文,故有“神童”之称。1924年,入浙江大学机械系。1931年秋天,他来到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任理化教员。他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创作和翻译。第一本散文集《海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写出的。1934年来到上海,仍当数理化科的教师。一年后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当编辑。
第一本散文集《海星》出版于1936年8月,全书是散文诗式的短篇,题材大多取自幼年时代的回忆。通过这些回忆,作家赋予思想的层面,配以纯熟、清晰的文字,纤细、流丽的描绘,以及色调、气氛的营造,读来扣人心弦。随着这本书的出版,陆蠡称誉文坛,跻身于著名的散文家之林。《竹刀》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出版于1938年3月。
1940年8月出版的《囚绿记》,是他的第三本散文集,也是最后一本专集。全书收入1938年秋至1940年春之间的文字。共分三辑,有自序。这本书的题名,如同《竹刀》一样,寄寓了很深的含意。凭藉北平临时寓所,窗外常春藤带入室内的一片绿影,作者敏感地发现了“生的欢喜”,也发现它总是朝着窗外延伸,尽管枝干是被“幽囚”的、渐渐失去青春之色的绿条,还是不屈地面向阳光之神生存。那时,是在卢沟桥事件之后,它隐喻着“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的热望,“也许我们窥见了他那渴望阳光、渴望生命、渴望欢乐的灵魂。”这本散文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集内的其他文章,清澈、隽永,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除了散文,他也写过短篇小说。描绘“八·一三”战事爆发后,江南人民所受侵略战争带来的各种磨难和祸害,借此激发广大读者抗日救亡的热情和斗志。陆蠡是卓有成就的爱国主义作家。他为日寇所捕,受尽酷刑,还是不违背自己的信念:敌伪必败,抗战必胜。宁愿吐血身亡,决不屈膝变节。这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这位正直的爱国者的品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1983年4月,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陆蠡也是一位翻译家。他精通英、法两种外文,还自修过日语、俄语和世界语。他的译作有: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以及单篇的自然科学论文等等。
陆蠡还是一位科普小品的积极倡导者。他以大角的笔名,撰写了一组《少年天文台》,用圣泉的署名写了《檐溜》《尘》《观察和实验》《雷电》和《星期日的由来》等等,发表在《少年读物》、桂林版《宇宙风》以及其他报刊上。尤为可贵的,在“八·一三”沪战期间,他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施放化学武器的法西斯暴行,曾收集剪辑当时各报揭露日寇施放“毒瓦斯”的报道材料,撰写了预防化学武器袭击的科普宣传文章。
5.了解背景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巴金离开“孤岛”上海,去西南的大后方,就把文化生活社托给陆蠡照管,还请他照顾病中的三哥李尧林。1942年4月,文化生活社一批发往西南的抗日图书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文化生活社,还带走了两名员工。陆蠡去和对方交涉,遭到关押。
7月21日,陆蠡死于日本人的酷刑下。这一年他34岁。据说陆蠡之死,完全是“嘴硬”,是“台州式的硬气”惹祸,巴金在《怀陆圣泉》中说:“据说他唯一的罪名就是他的口供强硬,他对敌人说,汪精卫是大汉奸,大东亚战争必败。他可能因这几句真话送命。”
6.开阔视野“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
本课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二部分)1.吃透文本第一部分(1~4):寻绿。从窗户写起,交待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待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第二部分(5~7):观绿,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2.设疑激智(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2)文章第一句为什么独立成段?起笔独立成段,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出语平淡,含而不露。是什么样的事情值得我追述呢?开篇文章即在读者的心海里投下一粒石子,漾起层层涟漪。(3)本来是租住房屋,文章为什么却说成“占有”?租住却说成“占有”,表达了作者“选定”这间原本有缺陷、不理想的“朝东房间”的急切和兴奋的心情,这就是为那个“小小理由”——靠近“绿影”作好了铺垫。
【答案】A(B.荷hè重,其余读hé;C.纤xiān细,其余读qiān;D.逶迤yí,其余读y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不暇择 瑕不掩瑜 侠路相逢 侠肝义胆B.揠苗助长 若隐若现 玲珑剔透 无微不致C.枝叶婆娑 欢呼鹊跃 情不自禁 因噎废食D.绿树葱茏 辗转反侧 迥然不同 烽烟四起【答案】D(A.侠——狭;B.致——至;C.鹊——雀。)
【答案】C(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决策。B.以我对以往土地政策调整的观察,能达到法律修订和政策调整偏差的最要紧办法,是把农民引入政策决定的公共博弈领域,让农民意愿成为一种“最后否决权”。C.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看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D.“低碳生活”以保护地球、造福人类的宗旨,既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更是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答案】A(B.搭配不当,“达到”与“偏差”搭配不当,应改为“弥补”或“纠正”;C.句式杂糅,应在“事件”后加逗号,添加“这”;D.句式杂糅,应将“以保护……的宗旨”中“的”改成“为”,或在“以”后加“实现”;语序不当,“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互换。)
5.下面对“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句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和绿心灵相通,表达他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B.作者能了解并领会大自然的语言,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C.“绿”能够听懂作者对它说的话,说明作者与自然已经融为一体。D.表明自然是作者亲密的朋友。【答案】A
6.对“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绿色”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孕育了绿色,而绿色又养育着我们人类。B.作者认为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绿又是自然环境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中的。C.作者生活在常春藤掩映下的小屋内,整天有这绿色的陪伴。D.作者发现囚住的常春藤生长得更快,感受到了囚绿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答案】B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三、四、五部分)1.吃透文本第三部分(8~12):囚绿。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写实景伴随着写心理、写情感。开始囚绿时欢喜,发现绿枝条抗争后执意囚之,既怜爱又恼怒,但最终打算释放。第四部分(13):放绿。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绿枝条重获新生。第五部分(14):怀绿,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
2.设疑激智(1)“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我”囚绿对吗?“我”与常春藤都有一种执着的精神,都有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相通的。从全文看来,可以说“绿”是“我”的寄托,是“我”的灵魂,写绿就是在写“我”自己。“我”的“囚绿”,表面上违背了其生长的规律,但作者以之为中心来结构全文,正是因为“囚绿”才发现它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才发现它的执著,才能因爱而囚绿,放绿,最后达到咏物抒情的目的。
(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自由?为了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更亲密,以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我”抑郁之心,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我”把绿色囚住。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被青藤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着精神所感染,作者仿佛看见了呼唤光明和自由的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故珍重地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囚”。
(3)最后一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表达了对“绿”的歉疚和祝福,希望常青藤永葆青春,希望象征和平的绿色能够永远存在,不再遭受蹂躏和欺凌。本段最后一声轻轻的询问,言尽而意无穷,使读者陷入深思。
(4)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文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同时也写了“我”的“魔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包括植物生命)怀有怜惜之情,而“我”却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当然,所谓自私、偏执、阴暗心理,也是有限度的,“我”最后还是开释了绿枝条。
(5)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
(6)文章对于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是不断变化的,是怎样变化的?其中有何深意?首先称其为“绿色”,然后称其为“绿友”,最后称其为“绿囚”。这种称呼的变化隐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绿色”是对普通自然物的色彩的称呼;“绿友”隐含着作者的亲密、喜爱之情;“绿囚”则饱含着作者对常春藤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之情。
【答案】B(A.“遐”应为“暇”;C.湿“xī”应为“shī”;D.“锋”应为“烽”。)
【答案】D(瞥见:一眼看见。)
3.填入下面句中画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________,依旧________,依旧________,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A.伸长 攀缘 舒放B.攀缘 伸长 舒放C.伸长 舒放 攀缘D.攀缘 舒放 伸长【答案】A(A项的动词排序具有严整的逻辑性。)
4.下列对课文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B.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C.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因为在文章的几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所处的艰难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家命运,也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表明了在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的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并从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心志。
D.作者描写绿枝条时,主要是实景实情,不带有感情与想像。【答案】D(作者描写绿枝条时,表面上主要是实景实情,但作者在描写中寄托了深层意味,情感含蓄蕴藉。同时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就是调动了情感和想像。)
5.“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段话应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现实生活使我尝到了由人生的挫折所带来的苦涩滋味,“我”的心中产生了苦闷、忧郁的情绪。但这可爱的“绿叶”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我”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并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挫折终会成为过去,明天一定是美好的。(意思对即可)
封神演义长篇神魔小说。明人舒载阳刻本题称“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一百回。以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为线索,根据《武王伐纣平话》,参以古籍和其他有关传说敷衍而成。前三十回,叙述纣王的暴虐、荒淫,以及周武王访贤得姜子牙辅佐以伐纣。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方战争,并参杂以神佛宗教争斗。阐教助周,截教助商,各逞道术,互有死伤,但以截教失败告终。末以武王分封列国和姜子牙封神作结。小说猛烈抨击封建暴君的统治,历数纣王沉湎酒色、听信谗言、杀妻诛子、扰害百姓、制炮烙、造虿盆、剖孕妇、敲骨髓的暴行,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表现出反封建伦理的积极思想。
又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某些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哪吒的莲花化身及三头八臂、土行孙的遁地行走、雷震子的肉翅而飞、高明与高觉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等,极富神话色彩,颇能吸引读者。但作品不少地方表现了宿命论观点,多数人物的描写亦有千篇一律之弊。
免费下载!感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