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说课时间:2013年10月15日说课地点:语文办公室说课人:李含笑授课班级:三年级(1)班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一课《花钟》,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仔细观察。一、教材分析《花钟》是一篇具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 ——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表达方式丰富,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的教材的特点,我确立了一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
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重点词语的用法,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采用不同的句式来叙述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四、教法学法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主要选用了情景设置法、提问法和点拨法三种方法。用情景设置法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教师则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拨,依明确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学法上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章后,能通过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文章的奥秘,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五、教学过程设计从这一课时的整体上看,我设计了五大环节下面将我的设计环
节介绍给大家:(一)激趣导入1、出示各种各样的花。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了解一下奇妙的花钟。齐读课题。3、生活中你见过花钟吗?(多媒体展示几种花钟,学生欣赏)师:这种花钟不仅美观,而且还能报时。那是因为人们把钟表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将花卉之美与钟表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了。那么课文中的花钟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第一遍读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后畅谈感受,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第二遍读画出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逐步深入解决文字障碍。依次是先读准带拼音的字,再读准要求会认读的生字,然后认读本课中的词语,最后通过找一找哪些词语是描写花的,有选择性地理解词语。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初读课文后,学生所得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根据新课标课文的识字特点,紧扣教学内容,逐层深入地解决文字障碍。(三)由境入情,自悟自得,积累语言1、理解第一句话“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出示自由读——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音乐中欣赏各种美丽的花——交流欣赏后的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这句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处理好想像、文本与音像材料之间的关系。2、了解各种花的样子与开花时间指名读第一段,其余的画出作者所描述的花——交流名字——看图识花——找出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左右”)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润物细无声似的渗透于教学中。3、对比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美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读一读,画一画后。请学生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交流,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并结合进行朗读。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生活气息和人文氛围,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4、积累与运用积累:填填课文中的句子。
运用: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说秋天的丰收。积累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运用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也进行了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四)课外拓展搜集有关花的资料,填补花钟。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将语文学习带向课外,走向生活。(五)生字书写将14个生字,分课时书写,本课只书写七个生字。降低难度,提高书写质量。六、教学板书设计13、花钟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与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