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教学形式讲授法教师钱庶平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中心小学课题名称《诗经.采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诗歌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及诗句理解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还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教材分析《诗经.采薇》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一篇课文。它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表现了一个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诗以其传神的人物刻画、独特的场面描写及真挚的思乡之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本课拟采用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并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内容、写法、地位和作用); (2)掌握全诗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结合教师补充,体验知识积累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本诗,讨论总结出本诗的艺术特点,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本诗的写作内容,体会本诗中征夫的思乡之情,理解其对战争的厌恶之感。激发学生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感; (2)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激发学生们关注现实、干预现实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体会本诗中征夫的思乡之情,理解其对战争的厌恶之感。2、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们关注现实、干预现实的情感。教学策略:1、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PPT课件2、引入已学习过的描写边塞战士生活的古诗及杜甫的《兵车行》,加深理解。教学过程与方法分层作业设计、从四句诗中描述了哪两个季节的景象?2、为什么选取春天、冬天这两个很有代表性的季节?3、诗要是写成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来思,杨柳依依。你体会到了什么?4、征夫的哀痛是什么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单位:行流中心小学姓名:钱庶平日期:2018年3月15日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活动一ppt课件出示已学习过的古诗,导入先自由说一说从已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二ppt课件出示诗句学生认读。(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内容、写法、地位和作用);交流搜集资料。 (2)掌握全诗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1)了解《诗经》内容、写法、地位和作用; (2)掌握全诗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环节二活动一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助,全班交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教师提问:“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能抓住要点,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环节三品读课文感受美德活动一讨论交流,汇报点拨古人评价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想起出征时,那依依杨柳,而此时风雪归程,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学生能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等阅读方法简要批注阅读感受。培养合作探讨能力,自读自悟能力。活动二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例,自己喜欢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 教师在合作前提出要求: (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合作高效。1.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守边战士的归来心情2.朗读时要正确理解语句内涵,准确把握人物情感,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合作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活动三汇报交流,感悟,一别经年,生死存亡不可知,必会生发忧惧心理。正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在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无人安慰,全诗在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①追溯过往②增加了感情的浓度③增强诗歌的形象性、感染力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及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反复朗读成诵环节四领悟写法积累运用活动一小组讨论: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关注文章表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写法活动二写一写你了解的描写守边战士生活的古诗。拓展知识巩固总结板书设计:春天参军诗经采薇对比对战争的厌恶反感冬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