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寻“绿”之旅——粤教版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五课《囚绿记》学案设计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把握全文的整体脉络和抒情线索。2.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3.结合作者人生经历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课前积累】(一)文学常识1.陆蠡(1908-1942),字圣泉,笔名陆敏,六角。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和翻译家。著有《囚绿记》、《海星》、《竹刀》等,译著有《罗亭》、《鲁滨孙漂流记》、《寓言诗》、《希腊神话》等。2.《囚绿记》是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二)字词积累1.正音瞥()见急不暇()择涸()辙纤()细揠()苗助长猗郁()移徙()淅沥()婆娑()蕈菌()2.解词①郁悒:忧愁,苦闷,忧虑。②抑郁:压抑忧郁的心情。③猗郁:茂盛的样子。④攀缘:指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还可指依附、投靠。⑤涸辙:在干涸的车辙里,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⑥淅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⑦婆娑:盘旋(多指舞蹈)。5
(三)整体感知初读文本,印象感知:以“#《囚绿记》#”为话题,发布一篇微博,加入“热点讨论”。(字数不超过140字)网友发布:我的发布:二、课堂探究(一)感知“绿”之意梳理文章脉络,归纳文章的抒情线索。(1)文章脉络:()()囚绿()(-)()——————(2)作者对“绿”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找出原文中的关键词句。)5
(二)感受“绿”之美阅读第1-7段,摘抄两处表现作者喜欢“绿”的句子,并赏析其语言的特色。(1)赏析:(2)赏析:(三)感悟“绿”之魂阅读第8-11段,思考:(1)作者“囚绿”的目的是什么?被“幽囚”后的常春藤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原文相关的句子,略为分析。)“囚绿”的目的:被“幽囚”前的常春藤:被“幽囚”后的常春藤:(2)在“囚绿”之后,作者为何最终又开释了“绿囚”呢?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其原因。(3)谈谈作者的心灵与常春藤的特性有哪些方面是类似的?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你认为“绿”具体指哪些人?5
三、课后巩固1.拓展延伸,阅读陆蠡的《序》。序我羡慕两种人。 一种赋有丰盛的想象,充沛的热情,敏锐的感觉,率真的天性。他们往往是理想者,预言者,白昼梦者。他们游息于美丽的幻境中,他们生活在理想之国里。他们有无穷尽的明日和春天。他们是幸福的。 另一种具有冷静的思维,不移的理智,明察的分析,坚强的意志。他们往往是实行者,工作者,实事求是的人。他们垦辟自己的园地,他们的生活从不离开现实。他们有无止境的乐趣和成就,他们是幸福的。 前者是诗人的性格,后者是科学家的典型。 前者是感情的师傅,后者是理智的主人。 我羡慕这两种性格。 反观我自己? 两者都不接近。 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 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我欢喜幻想,我爱做梦,而我未失去动物的本能,我不能扮演糊涂,假作惺忪。我爱松弛灵魂的约束,让它遨游空际,而我肉身生根在地上,足底觉触到地土的坚实。我构设许多崇高的理想,却不能游说自己,使之信服,我描拟许多美丽的计划,仍不能劝诱自己,安排自己。我和我自己为难。我不愿自己任情,又不能使之冷静;我想学习聪明,结果是弄巧反拙。我弃去我所喜悦的我所宝贵的,而保留住我所应当忘去的应当屏除的;我有时接受理智的劝告,有时又听从感情的怂恿;理智不能逼感情让步,感情不能使理智低头。这矛盾和轇轕,把我苦了。 啊!我是一个不幸的卖艺者。当命运的意志命我双手擎住一端是理智一端是感情的沙袋担子,强我缘走窄小的生命的绳索,我是多么战兢啊!为了不使自己倾跌,我竭力保持两端的平衡。在每次失去平衡的时候便移动脚步,取得一个新立足点,或则是每次移动脚步时,要重新求得一次平衡。 就是在这时刻变换的将失未失的平衡中,在这矛盾和轇轕中,我听到我内心抱怨的声音。有时我想把它记录下来,这心灵起伏的痕迹。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而从衣服上面并不能窥见灵魂,我借重文采的衣裳来逃避穿透我的评判者的锐利的眼睛。我永远是胆小的孩子,说出心事来总有几分羞怯。 这集子就是我的一些吞吐的内心的呼声,都是一九三八年秋至一九四○年春季间写的。在这时期内敢于把它编成集子问世,是基于对读者的宽容的信赖的。 至今还不曾替自己的集子写序。写这序的,是自白的意思,也是告罪的意思。以后,不想写什么了。 一九四○年六月二十五日5
2.再读《囚绿记》,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发挥你的想象,联想“我”与“绿友”重逢后的情景,完成以下的片段作文。那一刻,我泪流满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