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教学实录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的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今天,咱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请大家集体喊出它的名字(板书课题上:小虾) 师:喜欢它吗?能不能带着喜爱的感情再读一遍? 生:小虾(读出了喜爱之情) 二、新授: 师:这么喜爱小虾,你都想对小虾有哪些了解? 生:小虾长什么样? 生:它吃什么? 生:它生活在哪里? ……
师:看来大家对小虾充满了好奇,那就请大家读课文,看看你都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小虾生活在小溪里。 生:你知道了小虾长得什么样,它们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黑色,甚至背上、尾巴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都叫它千年虾。 生:我知道了小虾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 生:我知道了小是的脾气也不好。 生:我知道了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生:我知道了最后缸里的小虾多了起来。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想了解小虾更多有意思的事吗? 生:想。 师:快来读读,课文对小虾的哪些描写最能吸引你?边读课文边找出来。 生:小虾吃东西的时候的一段,最能吸引我。 生: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下,又后退,直到学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它们东西很小心,样子很可爱。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小虾吃东西的时候非常的小心。 师:小虾吃东西这么小心翼翼,连续做好几个动作才能吃到食物,你能在课文中找到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吗?用圆点标出来。 生:总是、然后、接、又、直到、才。 师: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中,就可以看出小虾吃东西的时候是非常小心的。 师:文中还有表示小虾吃食物时动作的词语呢,再来找找。 生:碰、后退、捧、游来游去。 师:小作者这样写就更能突出(小虾吃食物时的小心),也能表现出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师:小虾吃食物时是这么的有趣,你能试着读读吗?(生读并评议) 师:确实它们小心翼翼的样子很招人喜欢,如果加上动作来读,那就更有趣了,愿意试试吗? 生:表演读。 师:你们真是一群讨人喜欢的小虾,可爱的小虾,能试着用总是、然后、接、又、直到、才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来说句话吗?先和同桌说说。 生:我每天早晨,总是先收拾好床铺,接着收拾好书包,然后洗脸刷牙,又去吃饭,直到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去上学。 师:你的句子说得好,生活习惯更好。 生:爷爷去钓鱼时,总是先整理好钓鱼工具,然后推出自行车,接着把工具和小撑子捆到自行车上,又检查一下,直到觉得没有问题了,才出发。 师:说得真不错,吃饱了的小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略。 师:是呀,它们吃东西的时候是一个样子,吃饱了又是另一个情形,所以小作者说“小虾真有趣。”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生:小虾脾气不好。 师:课文是怎样写小虾脾气不好的呢?自由读,并动笔画画,再和同桌交流。 生:在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直到这一段的最后。 师:谁还标出了写小虾生气的词语? 生:是“蹦”“舞动”“打起来”,还有“猛烈”。 生:还有“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师:你认为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生:“蹦”说明小虾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 生:“猛烈”说明它们打架打得凶。 生:“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写小虾生气的样子很生动,我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 师:“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说得多好啊!你能读读这吗? 生:读这一段。 师:小虾在生气的时候也这么的可爱,能不能借着作者的描述再发挥你的想象,给大家描述一段精彩的搏斗。 生:略 师:是呀,这小东西还真厉害。既然小虾这么可爱,那么作者当然希望小虾们能够生活得快乐一些。为此作者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我“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鱼草,拾了些石块放在缸里。”
生:课文最后一段说小虾产卵了,不久小虾也多了。这是因为我对小虾很关心,他们才会吃得好,玩得好,长得快,才会生出更多的小虾。 师:正是由于小作者的关爱,爱护,小虾们才生活得如此的快乐。 拓展延伸: 师:喜欢小虾吗?喜欢它什么呢? 生:略。 师:小作者就是怀着对小虾的喜爱亲自养小虾,认真观察小虾才把小虾写得如此的有趣。 师: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喜欢它什么? 生:略 师:其实每个小动物都有可爱之处,只要我们走进它,接近它,关心它,爱护它,你就会发现它的可爱。与它们和平相处成为好朋友吧! 师: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日记。 教学反思: 阅读的实质是一个动态的感悟过程。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学生才有可能在文本的世界内撷取属于自我的东西,即学生的独特体验。虽然这些独特的体验有时略显稚嫩抑或稍嫌偏颇,但这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幼芽。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管其感悟是清晰还是模糊,肤浅还是深刻,片面还是全面,谬误还是正确,都要小心地呵护之,激励之,保护好学生这种独立感悟的积极性,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才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