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五首
加入VIP免费下载

《归园田居五首

ID:870460

大小:4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姓名张帮杰工作单位河北衡水中学年级学科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单元要求通过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这与初中诗歌学习不同,初中诗歌主要是讲词义和诗句大意,内容深一点的也讲时代背景,本课与初中诗歌学习相比,重在对文本的鉴赏审美及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精髓,让学生在他们记忆的黄金时代学习诗歌,可以更好地领悟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教学目标1、学会在诗意的想象中诗意的朗读诗歌,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2、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方法,而且初中阶段已学过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粗略了解了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和隐士思想,但学生知识面还不是很开阔,对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汲取诗歌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华,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形成积极有益的影响和启示还有一定得难度;对作者甘于贫困而悠然自乐的人生境界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在这种现状下,主要尽可能地将学生已有的材料调动起来,重在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多阅读和思考,少听一些说教通过他们的阅读,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四、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私谥)。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长则数年,短则几月。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陶渊明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是退隐后作品,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是田园诗的开山祖师。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2、写作背景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为何陶渊明几次出仕又几次隐退呢?①生活所迫②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3、课文分析(1)从何而归?(尘网、樊笼、羁鸟、池鱼)比喻手法(2)为何归来?(性本爱丘山——热爱田园生活守拙归园田——保持自己高洁)(3)归向何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远近结合,情景交融,以动衬静。)和谐恬静(4)归去如何?(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4、课文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激发兴趣学生口头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本课 教师知人论世学生口头回答拓展知识课题解读,设计四个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参与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自主探究:作品和作者评价自己独立完成探究能力六、教学评价设计《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课堂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姓名课前老师提问的问题:作者、初中所学内容、背景、课文理解等(10分)能够大声朗读课文、大致理解内容、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10分)课堂参与一个问题即可得10分,跟上老师思路,由浅入深,理解课文思想(50分)自己设计一个问题,能够和学生合作探究,进而明确答案(20分)能够独立完成作业(10分)得分总计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丁同学 七、教学板书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景语: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意境优美、空旷、恬静、祥和、清新情语:回归田园的喜悦、轻松、怡然自得。(一切景语皆情语)热爱田园生活八、教学反思 陶渊明在田园诗史上,如山顶之孤松,星空之北斗,让后来人看到前进的方向因为从归隐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用深刻的哲学理念和返朴归真的自然眼光来审视整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把对“田园诗”的追求升格为一种人生的理想,达到一种空灵无我的自由境界《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名篇,对了解陶渊明的隐士情怀和人生志趣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这首诗歌本身的特点和联系之前在讲《烛之武退秦师》中由“退”提出的几个问题,举一反三,于是我在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展开,围绕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这四个问题,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教学思路还算比较清晰,但这节公开课还是出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总结过后对自己进行了一下反思,现归纳如下:反思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立这节课的预设教学目标主要是: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高一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方法,而且初中阶段已学过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归园田居》其三等篇目,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粗略了解了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和隐士思想,但学生知识面还不是很开阔,对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汲取诗歌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华,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形成积极有益的影响和启示还有一定得难度;对作者甘于贫困而悠然自乐的人生境界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要想让学生真正体会陶渊明的那种高洁情怀和浩然傲气,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应该课前布置他们在网上找一些关于陶渊明的资料,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对于他们把握诗人的情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不应该忽略这一环节。反思二:关于问题的引导环节 在上课之前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引导不足,不是很到位,以致于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去回答我所设计的问题而且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评价和点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在引导学生方面多下下功夫,做好预设,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在学生对问题解答完毕时要进行及时、准确、到位的点拨,注重教学的生成过程。反思三:关于诗歌的吟诵环节吟诵不足在对这首诗歌进行解读之前,我为学生诵读了一遍,然后让学生齐读了一遍然后就进行了讲解,在此之后也没有朗读吟诵的过程导致了吟诵不足以后我一定注意这一个环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尤其如此,只有反复的吟咏才能真正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如在欣赏完陶渊明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景后,可让同学们齐声的朗读这几句,加深理解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怀在诗歌全部分析鉴赏完后,也应让同学们再一次的齐声朗读,使学生再一次的走进东晋这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与诗人产生一种共鸣。反思四:忽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备课的时候,通常会站在我怎么样教的角度考虑比较多,更多的是思考我该如何讲才不会乱了思路而忽视了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着眼,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对这样的思路感到茫然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两个小问题的衔接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还不能完全把握,没有把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通过这次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的向老教师学习,同时也要多动脑勤思考,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加倍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教学素养,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