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教学目标通过赏读田园风光,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正确理解他的舍得人生;
作业展示在田园耕作的诗人,站在田间地头回望身后,空旷寂静的十几亩农田就在自己的宅院旁边,周围是零星分布的八九间草屋,置身田间美景的诗人早已无法自拔,他久久的凝望着,心中不禁感叹:此生,足矣!
十多亩肥沃的土地围绕着我的宅院,八九间草屋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屋檐后的榆树和柳树高耸参天,嫩绿的枝叶交错纵横,形成一片绿荫,人们在此休憩谈天。堂前整齐地栽种着桃树和李树,春日赏花,秋时啖果,真是快活!——李阳
陶渊明吹着轻柔的风,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远望见村落的人家伫立在路的尽头,袅袅炊烟和着诗人轻快的步伐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即使在昏暗中辨不清瓦片是青还是白,门前的绿树是桃还是李,他仍然觉得,此生终老于乡间也是一件乐事!——刘一阳
黄昏时分,西方的地平线上只留下半轮落日,天上偶有几片云霞拂过。一切如此寂静,只有那幽深巷子里的几声犬吠和桑树枝头的数阵鸡鸣点缀着夕阳中的村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正是诗人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吕忻城依稀天色渐暗,晚风携带着丝丝清凉,那幽深的小巷中,很少有人经过,却传来一阵似有似无的狗吠之声,在空中飘荡,飞向远方。在这狗吠之后,几声鸡啼破空而来,转头一看,却是一只草鸡立在桑树枝头放声歌唱。陶渊明不禁会心一笑,随后一拂衣袖,轻笑着漫回草屋。——王允升
田园生活
陶渊明把这平凡质朴的田园描写得如此细腻鲜活,原因只能到他的内心世界中去寻找:在原文中找到你认为可以用来表明陶渊明辞官归田原因的诗句加以分析。
本性自然厌恶官场?
知人论世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19岁,遭遇淝水之战;21岁,司马父子擅权;35岁,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38岁,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40岁,刘裕杀桓玄,弑晋安帝,立恭帝;56岁,刘裕逼恭帝禅位,篡而代之。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寒士
官场:田园:薪酬、地位、权利、荣耀;却要身处牢笼、屈心抑志;深处自然怀抱,心享自由;躬耕陇亩、生活清贫、衣食不丰。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节选自《归去来兮辞》序
1.朱熹说过“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2.清蒋薰说:“谁肯守拙?老死而不知返者,多矣。”
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
合作探究:可是有人说,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陶渊明了,你怎么看?陶渊明身上还有我们应该继承的东西吗?
反馈练习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作业预设1.背诵此诗2.找到《归园田居》另外四首,比较鉴赏。3.陶渊明思想的溯源:课外阅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诗意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