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

ID:870836

大小:56.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童年的水墨画》解读理念遵循语文学科基本理念,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我采用小组汇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带来的快乐反复朗读,由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同时,通过学生的收集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练习说话,写话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尽可能地使语文学习综合化。我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把优美的儿童诗读正确、流利,尽量读得美。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充分理解诗文内容,利用课件重视形象感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我这样启发学生:《童年的水墨画》是由三首小诗组成,在讲到”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时,我着重讲了“染”在字典中的解释,还请大家站起来寻找自己的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再用对比手法讲了为什么诗词中写“人影染绿了”呢?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丽景象?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极佳,马上投入到阅读中去,用心地去思考,尽情地去想象。在相互交流时,有的同学动情地说:“我仿佛看到了所有倒映在溪水里的景物全都变成了绿色。真美啊!”有的同学愉快地回答:“你看,溪水澄澈碧绿,水里还有碧绿的海草摇荡,垂柳袅袅倒映在溪水里。真是太美啦!”……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描述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把课文读活了!这样的阅读教学,我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放飞创造的思维。他们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收获,有了成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首优美的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的兴趣,世间万物都可能会展开他们的奇思妙想,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充分表达出来。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读书,尊重学生个性的感受,点出童年是个爱想象的年龄,边读边想象,同时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用心感悟儿童诗的兴趣。三年级学生活跃好动善于思考,我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采取将图、文、音、画、歌、视频、汇报拓展、朗诵等多种元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描绘一幅生动形象的优美儿童诗,让学生在优美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诗词的美。活跃了上课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了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参与、表达、倾听,感受,提高认识,激发情感,内化行为。教材分析内容标准六童年18、《童年的水墨画》——溪边江上林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诗词,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2、背诵诗歌,培养对儿童诗的兴趣、对美丽和美好生活的憧憬。能力与方法目标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诗词。2、 采用将图、文、音、画、歌、视频、汇报拓展、朗诵等多种元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描绘一幅生动形象的,让学生在优美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诗词的美。知识目标1、通过查字典、写一写进一步认识本课生字词,积累相应的词句。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教学资源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本2、课件3、板贴4、学生汇报资料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作者美好的愿望。方法解读教学方法对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朗诵法、画画演示法。教学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交流、合作学习;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准备汇报展示、朗诵表演。2、课前教师精心制作课件,搜集关于不同“童年时代”的资料;搜集新词“水墨画”“水葫芦”等的图片,打印学生课上学习《林中》需要的汇报材料等。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图片配乐、谈话导入欣赏老师的童年时代的图片,老师讲述,引导学生想象“你的童年时代难忘的事情或好玩的游戏是什么”,激发学生兴趣。1、课件出示老师的童年时代的图片,配乐讲述,激趣。2、质疑激思:同学们请回顾下,你童年最难忘的事情或者平时最喜欢的游戏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下?3、过渡: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着我们五彩斑斓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首诗,诗里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和憧憬。一起走进张继楼先生的优美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教师板贴:童年的水墨画)4、指导“墨”在田字格中的写法。1、学生边聆听边观赏有趣的图片。2、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墨”。1、课件出示三节小诗的图片,播放音频,整体感知诗词。二、听音频,欣赏图片,整体感知诗词通过音频播放加图片欣赏的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诗词。2、小组合作再读课文,引发思考:你能用标题加动词的形式将三节小诗的内容总结一下么?3、小组合作的方式再读诗词,总结内容。4、巡视指导。5、板书、评价。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6、引出“组诗”名称:像这样围绕“童年的水墨画”这个主题由两首或者两首以上的诗词组成的诗叫做“组诗”。7、过渡:写完组诗的名称,就让我们去“溪边”走一走,看看“溪边”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美丽画面呢?1、观看PPT课件,聆听音频,感受三首诗词的美丽。2、学生小组合作再读诗词,讨论三小节诗词内容。3、学生汇报。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4、学生记录“组诗”释义。 三、(1)学习《溪边》通过指名读诗、引导学习、联系实际谈感受、合作朗读,了解溪边的静态图和动态图,体会小孩子钓到鱼的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再读诗词。1、指名读《溪边》,提问:你读出了什么?——()在溪边做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静态图2、(1)小孩子钓到鱼了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动态图;(2)你在大人的陪同下在溪边、河边、大海边做过什么事情?(让学生体会快乐感)3、带着快乐的心情合作再读《溪边》。4、师给予评价并指出美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1)、让学生站起来观察自己的影子,并提出疑问:为什么人影是绿色的?(2)、可以把句子中的“给”换个别的词语代替,读句子帮助理解。(3)、出示“染”1、生:小孩子在溪边钓鱼。2、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3、蹦跳着鱼儿和笑声。4、学生畅所欲言,畅谈在溪边海边钓过鱼、逮过螃蟹、小虾等。并能说出,当钓到鱼,逮到虾蟹时的高兴、激动、兴奋、快乐的心情。5、带着快乐的心情合作读《溪边》。6、站起来观察影子,回答为什么人影是绿色的。7、准确的回答出“给”可以换成“被”,并读出句子。8、选择“染” 在字典中的解释,并释义(4)、结合想象,出示图片,仿照造句。再读句子。5、过渡:感受完溪边的快乐,一起去江上看看,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的释义。9、仿照造句。 (2)学习《江上》通过男生女生轮读、分列读诗词、通过诗词理解句子等来感受孩子们江上戏水的快乐。1、男生读诗词的前四句:读出了什么?板书:群体孩子的快乐2、女生读《江上》后两句,引出“水葫芦”。3、课件出示水葫芦释义,在诗词中双引号,点拨在这里代指“水性极好的小孩子”帮助理解诗词。板书:个体孩子的快乐。4、让学生联系自己在水里嬉戏的场景,理解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分列读诗词,给予学生评价。5、过渡:地点在转移,走进《林中》。1、男生读《江上》前四句。并谈理解。2、女生读《江上》后两句。并谈理解。3、联系自己在水里嬉戏的场景,理解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分列读诗词。教学过程(3)小组合作学习《林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方式做一做,并汇报小组习作成果。1、分发《林中》学习资料,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做一做。2、巡视指导。3、评价1、学生合作学习《林中》2、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 四、整体回顾,再读诗词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将觉得最能代表快乐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来。1、整体回顾组诗,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读方式将三首组诗中你觉得最能表达快乐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呢?2、学生用掌声评价。1、小组派代表上台,读出自己觉得最能表达出快乐的句子。2、用掌声的大小来评价。五、小结、拓展作者的童年时代真美好,我们也一定珍惜我们正在进行的美好童年。美丽的景色,美好的童年,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美丽的五彩笔将童年的美好片段勾勒出来吧。1、播放《童年》歌曲,播放童年时代的美好画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美丽的五彩笔将童年的美好片段勾勒出来吧。2、巡视指导3、没画完的下课接着勾勒。下课!伴随着《童年》歌曲的美妙旋律,想象童年画面,勾勒美丽童年片段。 板书设计童年的水墨画静态图溪边钓鱼{动态图快乐群体孩子的快乐江上溪水{个体孩子的快乐林中采蘑菇教学效果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诗歌作为语言凝练,情感蕴含丰富的一种文体,没有什么方法比情感朗读更加有效地体味诗歌的味道,相比那些细细的分析来说,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道。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语文课“正确把握语文教育” 预测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设计了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课前搜集资料、精心准备课件、观视频、听音频、画图画、汇报展示等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会乐于参与到诗词中来,实现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其中学生自读、指名读、合作朗读、男生女生轮读、分列朗读、排火车朗读、引导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学生认知、情感会得到有效激发,实现课堂的高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