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8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读题。师:一个人被称作“剃头大师”,说明什么?(指名说)——剃头的技艺十分高超。师:作为一名“剃头大师”,应当“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也一定能剪出“最时髦的发式”。今天我们来学习《剃头大师》,看一下这个“剃头大师”是否名副其实。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课文。2.学习生字、词语。(1)字音。“惯”是前鼻音;“刑”是后鼻音。(2)字义。“执”,可随文理解,结合“执一把木尺”可知,“执”是“拿”的意思。(3)字形。“鬼”,不要把第一笔撇写成斜刀头。(4)理解词语。重点理解“监督、夺门而逃、耿耿于怀”等词语。
3.巩固生字,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秦文君,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往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行。主要作品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宝贝当家》《一个女孩的心灵史》《调皮的日子》《小丫林晓梅》《会跳舞的向日葵》等。2.默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风趣幽默。师:课文语言风趣幽默,略带调侃的意味。3.想一想,“害人精”指谁?“剃头大师”指谁?课文围绕“剃头大师”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老师随机指导。课件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写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我”给他围上姑父的睡衣,一通乱剪,结果剃得一团糟,最后小沙被迫剃了个光头,姑父睡衣上的头发也清除不干净的事情,说明了小孩子的天真、直率,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检查生字、词语。2.上一节课,我们大体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一节课,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害人精”和“剃头大师”分别是怎样给表弟小沙剃头的,从而体会儿童的天真无邪。二、精读课文,体会童真童趣。(一)“害人精”是怎样给表弟小沙剃头的?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小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小沙是一个天生胆小的孩子,怕很多东西,包括剃头。2.默读第2~6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线标出小沙理发时的表现和老剃头师傅给小沙理发的句子,并写出相应的批注。3.师生共同交流。(1)小沙理发时有怎样的表现?
①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押进”说明小沙极不情愿去理发,“准会夺门而逃”进一步说明了小沙对理发的厌恶程度极深。)②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2)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是怎样的?小沙为什么称呼老剃头师傅为“害人精”?(课件出示)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些句子。)剃头的过程如此折磨人,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给老剃头师傅双倍的钱。所以,在小沙看来,老剃头师傅就是“害人精”。(二)“剃头大师”是怎样给表弟小沙剃头的?1.默读课文第7~1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2)“剃头大师”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3)怎样评价“我”这个“剃头大师”?2.师生交流,解答问题。(1)“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我”随意乱剪,小沙也不在意。只要耳朵还在,小沙就无所谓。小沙好伺候、友善。因此,“我”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联系上下文,小沙放心地让“我”剪发,摸一下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据此可以理解“我”为什么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2)“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课件出示)①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②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③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④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围上睡衣→随意乱剪→认真修剪→越剪越糟(3)怎样评价“我”这个“剃头大师”?(课件出示)“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我”自我感觉良好。“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我”剃头很随意。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像“层层梯田”;表弟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最后被迫剃了光头;姑父每天夜里都要找碎头发——“我”剃头的水平很糟糕。“剃头大师”名不副实,这个名号是“我”的自我调侃。(三)对比一下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结果。(课件出示)项目剃头师傅剃头“我”剃头过程痛苦愉快结果发式正常小沙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最后不得不剃成了光头(四)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指名交流) 师总结:(1)“剃头大师”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2)“剃头大师”是一种调侃,“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有意思吗?(指名交流)师:童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我们虽然做错了事,甚至闯了祸,但纯粹是出于天真和调皮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过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有意思,这就是童真与童趣!2.推荐秦文君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剃头大师天真可爱的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2.通过阅读,体会课文风趣幽默的语言,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