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19课《剃头大师》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知识积累(共6题;共33分)1.(6分)选择正确的读音。着________急(zháo zhāo zhuó) 着________落(zháo zhāo zhuó) 勉强________(qiáng qiǎng jiàng) 富强________(qiáng qiǎng jiàng)暖和________(huó huò huo) 和________稀泥(huó huò huo)2.(6分)组词。思________ 指________ 假________ 神________腮________ 脂________ 遐________ 伸________3.(12分)句段推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句中的“千里雪”是指________,“三军”是指________,“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4.(3分)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近义词。①天气暖和,赶快做窝。________②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________③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________④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________第7页共7页
5.(4分)根据已学内容填空。(1)在天底下,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好像________。(2)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________,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________,不管________,它总是那么直,那么________,不软弱,也不动摇。(3)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________,又听见________。童年重临于________。(4)儿应声答曰:“________。”(5)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________,让我们________。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灰吟》《墨梅》《马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B.“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C.《学会合作》一文中,作者写“外国教育家的实验”这一事例,只是为了说明成功的合作要具有协作精神。D.《理想的风筝》中“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一个“腾”字写出了笑声来得突然,道出了场面的热闹,说明刘老师刚才的话太有趣了,大家都被逗乐了,更看得出刘老师很乐观。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7.(10分)照样子,写一写。(1)例:规规矩矩 ________(2)例:一会儿痛一会儿痒 ________(3)例: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0分)第7页共7页
8.(17分)类文阅读。掮枪的生活(节选)叶圣陶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腰间围着皮带。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待教师喊出“举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的场景。A.整理装束 B.练习打枪 C.练习冲锋 D.练习队列 (3)结合文中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9.(1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第7页共7页
数学王子高斯解难题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没有在意,埋头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他感到越来越吃力。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天亮时,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导师看了他的作业后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牛顿都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正常——________ 往常——________反义词:特殊——________ 顺利——________(2)高斯在完成老师给他布置的特殊作业,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________完成。可这次他却用了________。(3)高斯遇到的难题是________,这是一道________。他之所以能做出来,是因为遇到困难他想到:________。(4)读高斯说的话,想一想明白了什么?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一、知识积累(共6题;共33分)1-1、2-1、3-1、4-1、5-1、5-2、第7页共7页
5-3、5-4、5-5、6-1、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7-1、7-2、7-3、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0分)8-1、8-2、8-3、9-1、9-2、第7页共7页
9-3、9-4、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