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

ID:871338

大小:30.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在王安石的集子里,游记文并不多。但他的《游褒禅山记》却写得相当出色。这不止是说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这篇游记里表观了杰出的散文艺术才能,更值得重视的是这篇游记表现了作为政治改革家的王安石的学识、见解、魄力和气度。可以说,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通过一定的具体事例,精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是这篇《游褒禅山记》的显著特色。顾名思义,游记文是记叙游览观赏的文章,因而免不了要描绘山川之胜,风物之美,并且免不了要抒发由这山川风物所引起的内心感受。一般的游记文也就往往侧重于写景、抒情,而王安石的这篇《游褒禅山记》却是把写景、抒情同叙事、说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并且从中寄托政治上积极进取的怀抱,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的执着追求的精神,这是很可贵的。王安石早年做地方官到过东南一带的许多地方,后来在京城做官,又曾北上远至宋辽边界。他所到之处,登临游赏,或有所感,或有所悟,提笔写下诗词散文,大多联 系着历史、现实、国计、民生,反映出他的政治理想。这篇《游褒禅山记》正是他作了鄞县知县,又在安徽作了三年舒州通判之后,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褒禅山就在今天安徽的含山县。《游褒禅山记》一开始便紧扣题目,从褒禅山写起。“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浮图”和“禅”都是梵语的译音。在这里“浮图”指和尚,“禅”指佛家的修行。这几句是说,山之得名是由于唐代慧褒和尚生前居住在这里,死后又埋葬在这里。“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是房舍,“冢”是坟墓。这个开头对褒禅山的名称来由、地理位置作了一番踏勘考订。接着文章由褒禅山引出了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是山的南面。这几句,指出华山洞之得名是由于它地处褒禅山的南面,而褒禅山本来叫华山。这一点很要紧,因为通篇所记游褒禅山,实际上只是游华山洞,而文章阐述的精辟道理,又是从游华山洞引发的。“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距离洞口百十来步远的路旁,有一块倒伏的石碑。上面刻写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唯有“花山”两个字还可以辨认出来。原来华山是应该叫“花山”的,现在把它读成“华实”的“华”,是读音读错了。这几句进入了记游的正文,它既不是交代所游之地的概貌,也不是抒发初游的感想,而是别具一格地进行了一番实地考查,从概念到实际,原原本本弄个明白。这在古人叫做“循名责实”。 文章的第二段紧接着记叙了游华山洞的情况。华山洞分为前洞和后洞。对前洞的记叙是:“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旷”是空阔的意思。前洞在山下,平坦空旷,洞中有泉水,游人很多。后洞的情况怎样呢?“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离山脚五六里远的地方,有一个洞幽暗深邃,进去之后,寒气袭人,要问它有多深,就是对游览有特别爱好的人也不能到达尽头。虽然作者不把主要笔墨用在写景状物上面,但这三言两语,就已经突出了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同时,又用“记游者甚众”与“好游者不能穷”“其深”来分别说明游前洞之易与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立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里,前洞只是作为后洞的陪衬。写前洞是宾,写后洞是主,把如何游前洞完全省去,是为了集中叙写如何游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一句,点明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之后诸人的不同反应。至于入洞之后的所经所见所感,作者只用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三个短句就立刻收住。方才我们讲过,作者并不把主要笔墨用在写景状物上,入洞以后愈进愈难、愈见愈奇本身,不是文章的重点,所以没有展开描述的必要。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枝蔓芜杂,有损于借事喻理的主题的表达。事实上,这“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三句,已经扼要地表现了入洞以后的所经所见所感,并且 把文章借事喻理的主题提供出来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精于剪裁、详略得当,巧于概括、突出中心的写作修养工夫。文章写到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使读者想象洞中一定是光怪陆离、千姿百态的景象。按说,既然如此美不胜收,那下文就应该叙写乘兴直入,寻幽访胜,全部领略洞中的“奇”景。不料,却是中途退出了。“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逐与之俱出。”“怠”是松懈怠惰、意志薄弱的意思。有不愿继续前进而要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大家都同他一起出来了。文章到这里本来是可以收住,径直转入议论的。但是,这样一束,入洞过程就会被简单化,后面的议论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流于一般化。因此,作者放笔写去,作了两点补叙。第一点是“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我们所到达的深度比起“好游者”来说还不及十分之一,然而看看洞壁上,题字留念的已经少了,再深入一些,就更少了。这几句是从正面补充“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两句。另外一点是,“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咎”是责怪的意思,“极”是穷尽的意思。这几句是说当时自己的精力完全可以继续前进,火炬完全可以继续照明,所以中途退出之后,有人就抱怨那个吵着要出洞的 人,自己也对跟着退了出来感到后悔,没有能够饱览后洞的瑰异景色,尽兴游乐。这是从反面补充“而其见愈奇”一句。这一段的文笔,显得曲折陡峭,文情也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本来后洞“愈见愈奇”,正要继续前进,却是“有怠而欲出者”,而大家也“与—具出”,这是一个转折。进入洞中的深度,远不及“好游者”,而一般游人达到现有的深度的已经很少,可见“其进愈难”,这又是一个转折。“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原可以“入之愈深”,这又是一个转折。既已退出,随即悔恨“不得极夫游之乐”,仍然被那“愈见愈奇”的景象所吸引着。这又是一个转折。这样腾挪跳宕,把游洞的心情充分揭示了出来,与按部就班地记叙过程,又是不相同的。作为游记文,既然没有能够尽情游玩,也就没有什么可记的了。但王安石却相反,他正是从这件事情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他充分揭示游后洞的心情变化,是为下文的议论提供基础,作好准备。到了这时,文章便由“于是予有叹焉”一句自然地转入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议论。“于是予有叹焉”的“叹”就是感慨。作者感慨什么呢?文章没有说,只是讲了一个原则:“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就是说,古代有成就的人即使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这样一些自然现象,也能够有所体会,心有所得,因为他们思考得深入认真,细致周密。“思之深”,是就思考的深度来说的;“ 无不在”,是就思考的广度来说的。依据“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这个原则,作者对游华山洞的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写出了一段议论。这议论,就是“予有叹焉”的内容,也就是这篇《游褒禅山记》的核心、灵魂,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文章的第一段是写褒禅山的名称由来,引出华山洞。第二段是写游华山洞的后洞的情况,入洞不深,中途退了出来,没有尽兴游览。本来,这已经无游可记了,而作者却由此体会到一些道理。第三段就转入议论。首先提出“古之人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根据这个原则,即使是游山玩水,只要认真思考,也是会得出有益的认识的。底下就展开得出了什么认识的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是平坦的意思,平坦而近便的地方,游人就多,这一句照应第二段的“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几句,是针对前洞来说的。“险以远,则至者少”,指出艰险而偏远的地方,游人就去得少了,照应第二段的“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几句,是针对后洞来说的。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瑰怪”,即美丽奇特。“罕”,是稀少的意思。世界上奇异壮丽而极不寻常的胜景,常常在那艰险而偏远的地方,不是轻易可以到达的,能去的人自然不多。这是照应第二段的“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几句,就进入后洞的所经所见所感,生发开去,告诉读者:争取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须得经过艰难曲折,要有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所以针对“有怠而欲出者”,作者接着提出了三个“不能至”。先是“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就是具有坚强意志。除非具有坚强的意志是不能达到的。但是仅仅“有志”还不够。作者又提出“力”的问题。“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是说要到达美好境界,还必须具有充沛的精力。但“力”“足”了,也仍然不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相”是辅助的意思。凭借坚强的意志与充沛的精力,假使遇到幽深昏暗这样困难的所在,而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火烛之类,来作为辅助手段,那也是达不到目的的。作者又提出了“物”的问题。三个“不能至也”,表达三层意思,提出了“志”、“力”、“物”三种必备因素,把经过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必须指出,作者提出的“志”、“力”、“物”三者,其间的关系并非不分主次地平列的。“志”和“力”属于主观因素,“物”属于客观因素。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而主观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决定性的。再就“志”与“力”来说,“志”属于心理方面,指人的精神状态,“力” 属于生理方面,指人的体质状态,而人的精神状态又往往具有能动作用。人们有时候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只要“有志”,就会想方设法利用和创造条件,以改变“力不从心”的处境。反之,如果士气不振,斗志松懈,即使强而有力,那也要变得软弱无能。所以作者以为“志”、“力”、“物”三种因素缺少其中之一,美好的境界都不能达到,同时又把“志”的因素在首位。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种因素的性能而依次论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而在这之后,作者则又对“志”的重要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体力足以到达,而努力不够,以致未能到达,就会招来别人的责怪讥笑,自己也要产生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孰”当“谁”讲。是说尽了主观努力,即使未能到达,那在自己就不会有悔恨,在别人也不会有谁来责怪讥笑了。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第二段“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几句,突出了“有志”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尽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的规律归结到人的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最后,作者用“此予之所得也。”这就是我的收获呵,收束了这一段议论,回到只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即能“有得” 的道理上去,前后呼应得紧密而自然,加强了议论的说服力量。但是,文章的议论并没有终结。照应开头一段的末尾关于观看路旁倒碑的记述,作者于第三段之后,就“花山”误读为“华山”一事,继续发表感慨。这就是文章的第四段:“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一段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由于“仆碑”才得以了解“华山”应是“花山”,因而想起古书散失,后世的人以讹传讹,事物的实际名称就无法弄清了,类似的情况实在难以说尽。这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现象。第二,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提出读书求学的人应该持有深入分析与慎重接受的态度。这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古书不存、难明真实,进一步概括出研究事物去伪存真的基本原则。有人看到文中提到“学者”,就认为作者讲的是“读书求学”,这是不确切的。作者阐述的道理,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决非仅仅限于“论学”。再说这里提出“深思而慎取”,对于上段的议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因为希望到达美好的理想境界,包括读书求学,固然先要“有志”,先要有百折不回、一往无前的坚毅精神;但除此之外,“深思而慎取”,认真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至关紧要的。作者这样立论,既扣着中心,又顾及全面,文笔严丝合缝,通篇无懈可击,也正是“深思而慎取”的具体体现。到这里,议论结束,文章也收尾了。所以末段只是点出同游诸人的名姓:“ 四人者,庐陵肖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并点出游山之后撰记的时间、作者,“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这是一般游记文通有的格式。不过,它在《游褒禅山记》里,却不是可有可无的。列举四人名姓,可以看出前面描写诸人入洞后的不同反映,不是虚构的,游山有时,撰记有人,更显示了事件的真实性。而通篇借事喻理,也就决不是凿空妄发的了,这也是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王安石的文章,大多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理论上的诱导,和情绪上的感染。那原因就在于作者胸襟开阔,见识高远,而且善于运用简洁有力、流畅透辟的文笔加以阐发,因小见大,由实入虚,就事论理。这篇不同于一般游记文的《游褒禅山记》正是这样。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