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语文版第11课游褒禅山记
1.记:夯实基础,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2.读:从游山中悟出人生哲理,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写:为材料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使之叙议结合。4.练:学习概括文言文中心意思的方法。学习重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宋神宗时任宰相。他创立新法,改革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多,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他的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1.字正音准(1)字音识记Bāochánshèzhǒnɡmiùyǎohuǐjiùɡuīxiànɡpūshēnɡfǔ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准确识记下列多音字的读音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准确识记下列多音字的读音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准确识记下列多音字的读音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1)通假字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一词多义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3)虚词归纳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3)虚词归纳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本文主要是记叙游山探幽寻胜的经过还是探究做学问的道理?作者游山探幽寻胜的过程和学者做学问的过程有哪些相似之处?游山探幽寻胜的经过探究做学问的感悟前洞平旷,记游者甚众喜欢一窝蜂,拣浅易的做后洞窈、寒、深,不能穷也难的、精深的望而生畏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深入探索,接近博大精深的学问有怠而欲出者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遂与之俱出跟随别人退缩的人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最后一事无成,乃至遗憾终身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
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1.古今异义十分之一。不平常。
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到。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
2.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名词用作动词,筑屋而居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称呼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词用作动词,正确地指称、说明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
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形容词用度;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头作名词,险远的地方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
3.说出文言句式类型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固定句式状语后置句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
3.说出文言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判断句判断句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
4.翻译文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它的脚下筑屋而居,死后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瑰丽奇异、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偏远的地方,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
5.游人游山探幽寻胜也好,学者做学问也罢,要想“有得”,需要哪三个条件呢?在这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哪一个最重要?答案(1)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自己的愿望或理想——不轻易放弃、言败力:“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主观的条件(内在)物:“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物质条件(外在)(2)尽吾志——尽最大的努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这也是作者此次游山所悟得的一个治学道理。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6.阅读第四段,作者又由仆碑悟出了哪个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答案
7.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答案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惊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对比。通过对比,明确了是非,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课堂读写探究——美点赏析
8.《游褒禅山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就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是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请为下面这则材料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使之语意完整,叙议结合。(100字左右)湖南岳阳花季少年陶星,带着痴呆母亲上高中,从衣食住行到洗澡换衣,照顾母亲无微不至,冬天为母亲暖脚,夏天为母亲打扇,两人一天的生活费仅两元。“妈妈啊!这一辈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不会丢下您!”陶星深情的呼喊,震撼着每一颗心灵。课堂读写探究——随堂写练
答案(示例)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陶星的孝已经超越了“跪乳”和“反哺”的境界,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是传统伦理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要特别向“90后”一代呼唤孝心和感恩心的回归。课堂读写探究——随堂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