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就任北就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学习的是演讲辞,三篇课文各有侧重。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要启发学生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其说理的深刻透彻及其丝丝入扣的论证力量;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演讲词的情感力量,学习其中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看看它们是如何将鼓动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二)教学目标及其确定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应该使学生“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根据这一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结合课文,了解演讲辞针对性强、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适当的感情色彩等特点;2、深入理解文章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现实意义;3、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课文,了解演讲辞针对性强、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适当的感情色彩等特点。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现实意义二、说学情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演讲辞了,对演讲词的特点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因此本轮的教学应该让他们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演讲辞,有必要让他们了解演讲辞的特点及课文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高中学生正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蔡元培
先生的这篇文章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对当前的高中学习和未来的大学生活进行思考。此外,学生对北大的历史及蔡元培先生作这番演讲的时代背景了解不深,应作出补充说明。三、说教法1、演讲词毕竟是一种在特殊场合下使用的文体,有它的特点。在教学时,以此为突破口,不仅有助于对本文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写作演讲词。2、蔡元培先生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今天也有他的社会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在当前的社会意义,将有助于引起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四、说学法1、圈点勾画。演讲词具有针对性强、条理清楚等特点,因此,只要学生能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一些关键点,演讲词的内容理解就并不难了。2、质疑讨论。演讲词总是针对演讲当时的情况而说的,但也有许多演讲词具有普遍的价值,对当今的社会生活也有巨大的意义,这时讨论可以使学生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比较中肯的观点。五、说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北大历史”和蔡元培的资料六、说教学安排:一课时七、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现在的高中生,没有人不知道北京大学的,那你们了解北京大学的历史吗?(补充资料:简介北大历史)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他是戊戌变法的产物,在变化失败后,是唯一予以保留的新政措施。辛亥革命后,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
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后迁往长沙、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迁回北京。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后,1952年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中国的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蔡元培在北京的发展史上发挥过世大的作用,那你们了解蔡元培吗?(补充资料:简介蔡元培)蔡元培: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又辞官兴学,倡言反清救国。他旧学深沉,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他身居要职,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他担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创北大新局面。他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北大学生向来自视很高,但见了蔡校长都非常恭敬。毛主席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蔡元培在就任北大校长时所作的演说。(二)把握演说词的基本特点如果是你,就任一所大学的校长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演讲,面对的是听众,怎样才能让听众听得更清楚,印象更深刻呢?怎样说最合适?(学生发表意见后,总结出演讲词的基本特点:针对性,通俗易懂,条理清楚,适当的感情色彩。)(三)学习课文内容提问:那么,蔡元培这篇演讲词有没有体现出这些特点呢?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可作如下引导:1、蔡元培就任之初,就向北大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2、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些要求呢?(读课文,圈点勾画后作答)(针对当时北大的学风和社会的现实提出来的)可追问,文中哪些句子写明了当时北大的学风和社会现实3、由此看出,蔡元培所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是有针对性。4、文章用的是文言,我们读起来会觉得有点困难,又怎么做到通俗易懂呢?这里要提示学生,演讲的时代和对象。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1917年的北大学生,大多是接受过中国旧学的熏陶而长大的学生,对于蔡元培所使用的这种浅显的文言理解上不会有困难。另外,使用文言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5、谈谈文章是如何做到条理清楚的?(借以理清文的写作思路)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的结构非常明晰。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
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结尾点出自己的计划,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6、这篇文章看起来平淡朴实,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你认为呢?平淡中和,并不代表着没有感情色彩。通观全文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作者对当时北大校风和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感受到作者寄希望于当今学子们能扭转现状的一片赤子之心,也能看到作者对学子们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作者对学校、对师生的强烈的责任感。(四)课堂思考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讲词作于八十多年前,时至今日,我们读来仍觉感触颇深。你觉得蔡先生的这篇演讲词对当下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五)拓展阅读《北大之精神》马寅初(六)布置作业课外搜集资料,以“我所了解的北大”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七)板书设计演说词的特点:针对性,通俗易懂,条理清楚,适当的感情色彩一个目标: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两点计划:改良讲义,添购书籍补充资料:拓展阅读北大之精神马寅初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记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记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回忆母校自蔡
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苟有北大之牺牲精神,无论举办何事,则结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今以浙江一省而论之,如以北大牺牲精神,移办政府与党务,则不出一年,必可为全国之模范省。盖浙江现时之地位,较他省优良之点甚多。财政之统一,一也:浙江之财政厅,尚能统辖全省财政,较之江苏、安徽、福建等省,俱远过之。江苏因为孙传芳之战事未了,所统一者仅长江以南之一部分;安徽在前数月间虽征收税吏,俱归二三军队首领所委派;福建即菜担妓女,亦俱贴印花,其财政上之紊乱,可以想见;至湖广江西等省,更无须深论矣。金融之平稳,二也:全省无滥发纸币,引起金融之扰乱。军队之统一,三也。教育之优良完全,四也。此次革命军兴,全省所受之损失不大,五也。既具此五种之优点,苟政治能上轨道,办事人员俱抱北大精神而徐图改革,则将来之浙江,必较今日可以远胜万倍。虽然,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今日国家社会之所以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堕落。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请寅初代谋统捐局长者,不知凡几,且有欲寅初推荐往禁烟局者。彼辈之心理,以为寅初现正在反对禁烟局,则寅初推荐之人员,禁烟局不敢不留用。际此生活困难之时,在政界谋事,果属生活问题,倩尚可原。然来寅初处谋事之人,甚至预先说价,必须月薪至若干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当之收益者而后可。是故中国大半人民,虽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脑筋中实无一“公”字之印象。故公家观念之薄弱已达极点,而对一己之升官发财,譬诸厕所之苍蝇,群相骛集。故无论何界,苟有一人稍有地位,则其亲戚朋友,全体联带而为其属下,家庭观念之深切,世无其右。当知吾人对于国家社会之义务,应以人民之幸福为前提,不当以个人弥补亏空或物质享受为目的。北大昔日既为群众之导师,今而后当如何引导人民,打破家庭观念,而易以团体观点;打破家庭主义,而易以国家主义,恢复人生固有之牺牲精神。否则,若仅有表面之革命,恐虽经千百次,于国家于社会仍无补于事也。且中国人民之心理,对公家事,若不相干,可以不负责任。如寅初此次反对鸦片,时有人以“在此种社会何必做恶人”之语来相劝勉。若寅初家中妇女如作此语,寅初本可不加深责,然此种浅薄之语,竟发诸现在之官吏与夫东西留学生之口。呜呼!一人公正之勇气能有几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励,而反以冷水浇头,人心至此,可深浩叹!中国人以“不”字为道德,如不嫖不赌,不饮酒,不吸烟,果属静止之道德,然缺乏相当之努力,与夫牺牲之精神,以尽人生应有之义务。虽方趾圆颅,实类似腐尸。西人谓lifeisactivity,否则,反不如截发入山,做和尚之为愈,何必在世上扰扰哉。
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牺牲于社会,对于全国,或以范围过大,尚须相当时以若仅浙江一省,则改造之目的,诚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1927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