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2

ID:872501

大小:69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一、反复朗读以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二、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教学难点:一、文章的整体思路发展教学流程:一、导入语1、请同学说说当你在学习烦闷时是什么支持你继续学习?2、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我已达至顶峰。我不会在乎。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长寿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让我攀登险峰。我极目远眺。前方就是乐土。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这段话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二、简介作家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三、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时代背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四、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请找出含有面对这个题目,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五、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齐读一遍。教师范读,再请学生自读。六、请根据这些句子,在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字内回答)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现在,请根据这六个排比,具体说说“梦想”的内容: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拥有正义和自由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小节: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无论一国家、一民族、一团体还是个人,只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拥有讨论正义和自由的权利,只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正义和自由的思想,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视,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共处的局面 现在,请大家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论这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表达效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告诉学生,在进行概括时,应注意一些议论句和总结句,因为它们能显露作者的观点)七、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哪些段落写到?1——5集会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注:学生可能不能回答出来,先能找出几段就是几段。尤其是第一段和第五段可能包括不进,教师加以点拨,五段是说明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八、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6——16段(40字内)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引申:墨子曾经说过: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爱得万民-------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对比以前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按提出观点——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非常新颖。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别致。梦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引人思索,让人振奋。影响深刻。      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小节: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不但体现在段落之间,而且在某些段落内部也同样严谨举例:课文一、二段,齐读一遍。第一段作者告诉了什么?和第二段怎样联系起来的?废奴是灯塔(然而,连词来连接,联系紧密,当然也方便听众理解)请画出第二段四句话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并列、递进、总分)(1)总(2)(3)分(4)总为什么?小节:第一句:综述现状悲惨(2)(3):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4)想把现状公诸于众。在总结时学生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提示: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注意本体和喻体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故国家园:美国    流亡者:没有归宿感(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海外游子)十一、在马丁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 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结合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____《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呆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到的权利。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选举.权。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_____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2背景简介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在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四、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1.多媒体显示:(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计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1.学生讨论,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组长做好记录。2.选交流较好的小组  面向全体同学发言,其佘各组点评。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当的要求。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教师出示全文结构图,要求学生填写空缺内容。多媒体显示:一、回顾;肯定《宣言》的重要意义揭露黑人受歧视的现状讽刺           ①         许诺提出           ②         要求二、提醒当局不兑现许诺的后果讲究           ③         策略表明            ④        决心三、展望:斗争必胜   学生明确:(1)当局空头许诺(2)得出自由。平等要求(3)讲究斗争策略(4)表明斗争决心六.布置作业1,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文段落和语境中揣麾重蹼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特点。[教学过程]一、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讨论的形式探讨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本段的内容要点1.多媒体显示:(1)“伟大的美国人”指谁?(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3)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2.学生讨论,互肋合共同探究。教师给必要的提示。教师出示有关林肯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3.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2 ~~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谒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明确: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方》理,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明众:我们利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二、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识地指导同学们诵读本部分中的重点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1.诵读课文热爱.2.3.5.7.8.10.11.12.13.14.18.19.20.21.22.23.24.25.自然段,注意情感的分配.语调的缓急.语音的轻重.2.请同学们试读课文的确.2.3自然段.(1)明确: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 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2)学生再读以上两段,同学之间互评。3.学生试读第5、7、8段。 (1)明确:经过期。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2)学生再读以上段落,大家互评。4.同学再读10到14自然段。(1)教师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 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定会义愤膺,怒不可遏 ,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以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2)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5.朗读第18段到第25段.(1)明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说黑人之末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晚安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受敌人的仇恨,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亿是不可战胜的,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时至今日,在美国,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的夜正长,路也正长。(2)学生声情并茂朗读第18~25段。6.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读.悟.品,想必同学们对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三、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同学们,演讲词这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学过闻一多先生的和上一篇课文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别的演讲词.现在,我们对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已经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学请同学龄前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1.学生思考,自由发言.2.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四、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1.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翟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醋暑学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醋暑”分别指什么?)(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身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2.用了排比的手法,选取择一处自已喜欢的,对它进行简评,,并仿照此处的排比格式写一段话。3.课文第26段到课文结尾,谈一谈自已在朗读时,是如何处理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  1)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吸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2)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听人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醒暑”,一个“醒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公平而战的追赶切性和必要性。     3)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然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第2、3小题由学生自主回答,教师以鼓励为主。五、课堂小结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的17段到结尾.。2.阅读下课文,作出简单评价。 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好一生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____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已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已满留下任何佘地。由于社会的严醒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____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风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貌岸然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_____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_____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末来。提示:这一篇悼词,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介绍居里夫人学术上的卓著成就,而是着重介绍她的伟大品格,评述这些品格对推动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巨大作用.第二段介绍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精神。第3段分析居里夫人科学功绩的取得正源于她的伟大品格。结尾一段,热情讴歌居里夫人品德的力量推动了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号召欧洲的知识分子向居里夫人学习。3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已对演讲词的认识。板书设计                    回顾::肯定《宣》的重大意义                  (斗争的蓝本)                                 揭露         现状             我                  讽刺         当局        正义的呐喊             有                  提醒         政府        时代的呼唤             一    现实 :       讲究         策略             个   (斗争的必要) 表明         决心             梦             想                       末来:       斗争必胜     末来光明                   (斗争的展望)《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1、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   2、问答与拓展。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背景简介(六十年代民权运动)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 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传单:“你去上班时,请乘出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三、朗读课文    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四、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林肯的雕像前;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五、学生精读课文,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1——6集会的原因和目的。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注意第二节中的排比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综述现状悲惨;二、三句: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生活在自己家园却如流亡者一般。第四句:想把现状公诸于众。其中的比喻——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故国家园:美国;流亡者:没有归宿感)第二部分: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7——16段斗争的方式和手段:采用非暴力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斗争的最终目标:人身安全、平等居住权、平等选举权;斗争的态度:坚定信心、毫不退缩、坚决彻底。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17—25自然段,具体叙述自己的政治理想。26—27自然段,展望美好的斗争前景。28—32自然段,号召美国人民不分肤色、民族、宗教信仰,共同为实现种族平等而斗争。 六、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第 二 课 时教学要点    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特点。教学过程一、重点段落赏析:(一)赏读第1自然段,讨论(1)“伟大的美国人”指谁?(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言》?(3)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明确:伟大的美国人——林肯,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言》里,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听众:我们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二)赏读课文的第5段、10—14段、18—25段。   A、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了。   B、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也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    C、第18—25段,作者具体叙述自己的政治理想。 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流。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激励美国黑人不断斗争,不断去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学生朗读以上段落,进一步体会内容和情感。特别要注意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重要作用。二、重点赏析句子(结合课后练习三讲解)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爽朗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和“爽朗的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三、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初中学过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上一篇课文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今天又学习了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由感性认识,我们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一下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明确: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    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众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四、课堂小结    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五、布置作业。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课文中的排比格式写一段话。《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4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目标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德育目标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2.结合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把握文章要点。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二、作者与背景介绍教师展示或分发文字资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北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 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后相信,如果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到的权利。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2、背景简介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四、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1.多媒体显示:(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计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1.学生讨论,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组长做好记录。2.选交流较好的小组  面向全体同学发言,其佘各组点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当的要求。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教师出示全文结构图,要求学生填写空缺内容。多媒体显示:一、回顾;肯定《宣言》的重要意义揭露黑人受歧视的现状讽刺           ①         许诺提出           ②         要求二、提醒当局不兑现许诺的后果讲究           ③         策略表明            ④        决心三、展望:斗争必胜学生明确:(1)当局空头许诺(2)得出自由。平等要求(3)讲究斗争策略(4)表明斗争决心六.布置作业1,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在文段落和语境中揣麾重蹼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特点。[教学过程]一、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讨论的形式探讨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本段的内容要点1.多媒体显示:(1)“伟大的美国人”指谁?(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3)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2.学生讨论,互肋合共同探究。教师给必要的提示。教师出示有关林肯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3.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2 ~~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谒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明确: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方》理,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明众:我们利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二、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识地指导同学们诵读本部分中的重点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1.诵读课文热爱.2.3.5.7.8.10.11.12.13.14.18.19.20.21.22.23.24.25.自然段,注意情感的分配.语调的缓急.语音的轻重.2.请同学们试读课文的2、3自然段.(1)明确: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 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2)学生再读以上两段,同学之间互评。3.学生试读第5、7、8段。(1)明确:经过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2)学生再读以上段落,大家互评。4.同学再读10到14自然段。(1)教师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定会义愤膺,怒不可遏 ,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以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2)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5.朗读第18段到第25段. (1)明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说黑人之末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受敌人的仇恨,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他是不可战胜的,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时至今日,在美国,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的夜正长,路也正长。(2)学生声情并茂朗读第18~25段。6.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读、悟、品,想必同学们对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三、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同学们,演讲词这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学过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和上一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别的演讲词。现在,我们对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先请同学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1、学生思考,自由发言。2、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多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四、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1.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身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2.书中用了排比的手法,选择一处自已喜欢的,对它进行简评,,并仿照此处的排比格式写一段话。3.课文第26段到课文结尾,谈一谈自已在朗读时,是如何处理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  1)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 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吸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2)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听人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一个“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公平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然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第2、3小题由学生自主回答,教师以鼓励为主。五、课堂小结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的17段到结尾.。2.阅读下课文,作出简单评价。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好一生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____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已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已满留下任何佘地。由于社会的严醒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____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风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貌岸然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_____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_____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末来。 提示:这一篇悼词,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介绍居里夫人学术上的卓著成就,而是着重介绍她的伟大品格,评述这些品格对推动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巨大作用.第二段介绍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精神。第3段分析居里夫人科学功绩的取得正源于她的伟大品格。结尾一段,热情讴歌居里夫人品德的力量推动了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号召欧洲的知识分子向居里夫人学习。3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已对演讲词的认识。    回顾:肯定《宣》的重大意义   (斗争的蓝本)       揭露         现状我     讽刺         当局        正义的呐喊             有     提醒         政府        时代的呼唤             一  现实 :讲究策略 表明决心  (斗争的必要)个梦想   未来:  斗争必胜   末来光明      (斗争的展望)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5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以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   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   教学难点:   文章的整体思路发展   教学流程:   导入语   1、请同学说说当你在学习烦闷时是什么支持你继续学习?   2、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我已达至顶峰。我不会在乎。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长寿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让我攀登险峰。我极目远眺。前方就是乐土。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   这段话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简介作家   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时代背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   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请找出含有面对这个题目,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   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齐读一遍。教师范读,再请学生自读。   请根据这些句子,在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字内回答)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现在,请根据这六个排比,具体说说“梦想”的内容: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拥有正义和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小节: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   无论一国家、一民族、一团体还是个人,只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拥有讨论正义和自由的权利,只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正义和自由的思想,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视,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共处的局面    现在,请大家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论这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表达效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   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   (告诉学生,在进行概括时,应注意一些议论句和总结句,因为它们能显露作者的观点)   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哪些段落写到?1——5集会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注:学生可能不能回答出来,先能找出几段就是几段。尤其是第一段和第五段可能包括不进,教师加以点拨,五段是说明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   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6——16段(40字内)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引申:墨子曾经说过: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爱得万民-------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对比以前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按提出观点--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非常新颖。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别致。梦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引人思索,让人振奋。影响深刻。   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   小节: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   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不但体现在段落之间,而且在某些段落内部也同样严谨举例:   课文一、二段,齐读一遍。   第一段作者告诉了什么?和第二段怎样联系起来的?废奴是灯塔   (然而,连词来连接,联系紧密,当然也方便听众理解)   请画出第二段四句话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并列、递进、总分)   总(2)(3)分(4)总为什么?   小节:第一句:综述现状悲惨(2)(3):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4)想把现状公诸于众。在总结时学生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提示: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注意本体和喻体   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   故国家园:美国 流亡者:没有归宿感(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海外游子)   十一、在马停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