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最美的江南①没有去过江南,却挚爱着江南。那青石桥石板路小巷深深的江南,那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的江南,那杏花春雨里的江南……①开门见山,紧扣标题,三个排比句抓住江南特征,奠定赞美的感情基调。②我梦中的江南小镇,一定有条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古朴小巧的布满青苔的石桥静默着,缝补着两岸的空落。时不时有船来往于河道上,随着木篙撑船发出的声音,水花被激起,清亮的水珠闪射着七彩的光芒。撑船的男人光着膀子,棕色的皮肤闪着缎子般的光泽,大颗的汗珠洒落在船板上。岸边的石阶埠头上蹲着正在浣洗的女人,头发松松地挽成一个髻,时不时捋几下衣袖,顺便扭头望望在一旁玩耍的娃娃,提防他落到水里去。男人停住船,把手伸进河里洗了洗,抬眼望见岸边虎头虎脑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②抓住江南的特有景色进行细节描写,意境优美,体现了江南小城的安宁。③我喜欢这样的江南,青黑色石头砌成的屋舍,一张嘴就能尝到潮湿的新鲜的水草味儿,夏天有蚊香,冬天有小小的煤球炉,一缕缕淡青色的炊烟缓缓地飘着,像清晨遗落的残梦。③“一张嘴就能尝到潮湿的新鲜的水草味儿”“淡青色的炊烟缓缓地飘着”,描写细腻生动,体现出江南的“最美”。④江南应该是多雨的,雨丝接连不断,时长时短,却量出了天地的距离。披着布衣裳的小镇里的人们撑着一把把油布伞,脚板在磨得光亮的石板上踩出好听的声音。迷路的燕子也会闪身躲进剥落了红漆的屋檐下,甩甩头,用喙梳理好被打湿了的软塌塌的羽毛。④迷路的燕子“闪身躲进”“甩甩头”“梳理好被打湿了的软塌塌的羽毛”,抓住了雨中燕子的特点,描写细致入微,富有生活气息。
⑤而在雨滴还未落下,乌云还在人们头顶上观望的时候,隔壁的奶奶一定会用吴侬软语唤她顽皮的孙子:“阿毛,要落雨了,叫妈妈把衣裳收进去。”说完,还不忘塞给阿毛一捧云糕。江南应该是有很多这样喜欢瘪着掉光了牙的嘴、坐着小板凳、在石街深处体会闲静的阿婆、阿公的。⑤“吴侬软语”这个词语与全文意境吻合,写出江南的独特景致⑥那残留在墙上的泛黄的春联,那爬满了黄金葛的榉木的门窗,那阿奶酿的香香的豆瓣酱,或者,只是残缺的石头,斑驳的埠头,总咧着嘴笑头发花白的老阿公……⑥“泛黄的春联”“爬满了黄金葛的榉木的门窗”“香香的豆瓣酱”,意象选择与全文格调契合,突出江南的古老厚重,增加了历史沧桑感和文化含量。⑦我想找到那些很美很美的曾经。⑧没有去过江南,却如此挚爱着江南。仿佛有人说过,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只是忘了自己的旧灵魂罢了。是吗?或许江南就是我的故地。我愿意睡在三生石上,去那梦中最美的江南。⑧照应开头,再次点明“挚爱着江南”,升华主旨。本文能抓住江南景物特征,表现出江南的风物人情。作为一个“没有去过江南”的人,能写得如此意境悠远恬静,实属难得。文章有两大优点,一是细节描写细腻、突出,写出了江南婉约宁谧的一面,使读者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到江南的婉约的美;二是全文景物色调与意境紧密,呼应第一段“那青石桥石板路小巷深深的江南,那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的江南”,全文结构严谨。 , 自然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比如花,牡丹艳丽多姿,荷花亭亭玉立,腊梅清香四溢;比如水,大海汹涌澎湃,湖泊水平如镜,小溪潺潺涓涓。在不同心境的人眼中,即使同样的景色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自然万物各有奇景,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如何成文,关键在于掌握写景的基本方法。1.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
怎样才能写出丰富多彩的景物特点呢?关键是要善于观察。欧阳修《醉翁亭记》以景色描写而出名,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目。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而这些都是欧阳修观察的结果。假如一个人从未见过某种景观,那么要他写出景色的千变万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那么,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要注意观察景物的颜色和姿态。世间万物,四时不同,颜色和姿态也各有变化:山峦春季初青,夏天浓绿,秋时或金黄、或火红,冬季或雪白、或黝黑。月升月落、花开花谢,都有不同的情态。如果能细致观察,就容易抓住特征进行描述。2.写景要有一定的描写顺序和角度描写景物犹如摄影师摄影,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这就要求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和恰当确定描写角度。这其中,常见的方式有:(1)移步换景这是通常游记所使用的写景方法,即按游踪写景。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移步换景”式描写,要做到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要将游览、参观的游踪,景物的位置,景物和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描述清楚。人走景移,要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这样就能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以避免杂乱堆砌。其次要精心选景,描绘的景物最有特色,不写无特色景物。(2)定景换点或定点换景定景,即固定景色;点,即观察点。定景换点法指作者的立足点、观察点不断变换,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描写同一景物的写法。这种写法既可见景物整体,又可现景物细部,给人以立体感,使读者对景物获得完整的印象。定点换景法则反之。运用定点换景法好处在于描写有层次,鲜明逼真,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3.写景要调动多种表现手法要想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还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如衬托、对比以及各种修辞手法,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参照,对比反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通过对比,写出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之秋,表达作者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4.写景要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细节描写是景色描写的一个关键,景色描写中缺了细节描写,就不够细腻、不够真实、不够感人。
5.写景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一篇散文,若是单纯描摹景物,就会使文章内容散乱,思想肤浅,中心不鲜明。如果能在写景中融入作者的感受和思想,就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中心鲜明。景物描写往往离不开抒情,任何写景文章都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所描写景物总要赋予它思想、感情。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有机融合,景物就变得生动起来、立体起来了,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情怀。1.请以“听到的风景”为话题写一个作文片段,要求抓住景物特征,融入个人感受,有细节描写,300~400字。[参考示例]花开的声音春天来了,无声无息。花开了,漫山遍野或零星点缀。千朵万朵,从未成熟的嫩叶间探出、开放,遮住了绿叶。一朵两朵,不经意地在路旁、檐下发现,弱小但是坚强。花开有声,用心去听。白天,静坐桃树下,有几茎绿草,满树桃花香,朵朵粉瓣飘,撒一身桃红。去听,桃花开的甜甜的声音,尽力舒展柔软的花瓣,不尽甜美。夜间,俯身牡丹前,层层叠叠的嫣红。夜间的牡丹,是芬芳的少女,洁净无瑕。牡丹花开,清脆而悦耳,是拨动古筝的一根音弦,是寂静间心中的一泓激荡,是夜半无人处的喁喁私语。牡丹一朵接一朵地绽放,如闻天籁。倾听牡丹,须访夜间。听樱花的声音,淡淡的清甜,从耳间萦绕到舌尖。听樱花絮絮,诉说长久的往事和新生的欣喜,前者有岁月的尘旧,后者有生命的光泽。听紫云英的声音,虚无的香气,听到,然后闻到。听紫云英诉说片片紫云,如何降临人间,一望无际。花开的声音,需要精心呵护,像一片易融的薄冰,捧在手上,怕她破碎;拥进怀中,怕她消融。需要携一只小凳,在无人处聆听。听鸟雀和鸣,听草木拔节,听花开的声音……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明代作家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布,觉耳中别有不同。读了上述文字,你或许也有类似的体验,或者领悟到某个道理,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的生活体验,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从材料来看,一年四季,白天黑夜,山中涧边,均可听到动听的声音,感受生活的变化。能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发现生活的不同景致,那是因为作家有一个空灵坦然亦或多愁善感的心胸。因此,此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保持坦然、乐观的心态。四季有优点有缺点,生活有起有落,人生有坦途有坎坷,面对这些,应该保持坦然、乐观的心态。(2)伤春悲秋。“自古逢秋悲寂寥”,人之常情,自古有之。可从此角度写作,只要抒发真情实感,思想不是过于消极即可。(3)和自然和谐相处。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住的是拥挤的楼房,吃的是各种转基因粮食和蔬菜,喝的是化工产品处理过的水,呼吸的是污浊的空气,等等。人们在追逐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不断地破坏环境。[参考例文]萧瑟秋风今又是一夜之间,萧瑟秋风横扫了整个城市,落红呻吟,枫叶垂落,落满一地的忧伤。整个城市被这浓墨重彩的绚丽所包裹,惹人心碎。秋,的确来了。当生命的葱茏被枯黄无情地吞噬;当萧飒秋风撩起了生命的美丽轻纱;当充实的生命被荒芜所洗礼。夏的华丽的美终归破碎,韶华已逝,万物的厚重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苍白无力的长叹。风起,叶旋;风止,叶落。悲秋,只因存有眷恋。枯黄蜷缩的落叶轻轻地静静地在风中飘荡,恬静安详,宛若黄色的枯叶蝶在风中翩然起舞,反反复复地盘旋,没有倦意,没有愤恨,没有愁言。又宛若轻盈的陀螺,乐此不疲地沉浸在陨落前的瞬间,她又像一个音符,随时准备戛然而止的结局。一阵秋风袭来,她的故事永远终结。看云卷云舒,道花开花落。但翻看秋的扉页,却得小心碰触每一个脆弱的心灵。痴痴地望着蓝色苍穹,天高云淡,只有一小撮儿浮于空中,抹出一抹落寞。一群南飞的大雁掠过空中,留下一丝丝痕迹,那是淡淡的哀愁。澄澈的天空中掩满了层层叠叠的空虚,埋下了太多的天马行空的遐想,那些记忆更是为本是寂寥的心又锁上了一把沉重的大锁。忽而又听到了一阵诡异的声音,循声望去,竟是秋蝉正在揪心地声嘶力竭地号叫,扑哧扑哧那软弱的翅膀,用那苟延残喘之势垂死地挣扎,一次,二次,三次……不行还是不行。就这样,执拗的秋蝉在这样的轮回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生命往往是在此凋零的,在筋疲力尽下一命呜呼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的本质就是该如此,如烟花在璀璨中消亡,流星在光芒中湮灭般壮烈美丽。可是为什么一切事物在结束的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萧瑟秋风,你能告诉我生命的守则吗?朝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虽有淡淡的微醺,但也称不上是壮美。然而秋的落日即使笼上一层悲悯的色彩,荒凉炫目地缓缓地下沉、下沉直至搁浅于海平面上,吻成一条海平线时也能称之为最美之景。落叶归根,落红凋零真的注定是一派沉寂的美吗?
夜也是一样,如一潭死水般沉寂,只能听见秋风拂过树叶的簌簌作响声,清冷的月光直泻下来,轻纱似的,薄薄的,笼上一层透不过的惆怅迷茫。风飘过,溅动了一池清潭,和着清冷的月光,漾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划过长空的几颗稀稀疏疏的星星,倦怠地眨巴眨巴眼睛,空洞地俯视大地。一切一切,只为秋的意念而苟活;一切一切,填满了悲恸,凝固了浓得化不开的忧郁……哎,又是一年萧瑟秋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