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ID:872792

大小:5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   (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3)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四、教学策略:以引导、启发为主,以讨论为主。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阅读过许多写景的名篇,读过之后,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仿佛历历在目,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需要我们来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就是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   二、景物的特征   首先,对于景物的特征,给大家—个标准的说法: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三、鉴赏与训练——写景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   [例1]“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指包头和呼和浩特)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翦伯赞《内蒙访古》比喻、拟人)点评:例1是用大手笔来勾勒景物的特征。这是一幅鸟瞰图,缩千里于咫尺。作者用“青铜的屏风”比喻阴山主脉的形状和色调,用“拖”字写山坡的态势,这些都是秋天的阴山所独具的;加上黄河、阳光的烘托和城市的点缀,整个画面洋溢着和平、宁静的气氛。  [例2]“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茅盾《风景谈》比喻、白描)  点评:写景物的特征,也可以用工笔描摹。例2即是如此。这里用工笔写景范围不大,却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都仿佛带着泥土的气息,一草一木,每个细小的景物,都没有脱离开这一特征。  [例3]“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通感)点评:例3则是通过树影来衬托月亮的美丽,从而使得月亮更加朦胧而富有美感。小结:由上可见,景物的特征只是简单的描绘还不够,恰当的写作方法如“大笔勾勒、工笔描摹、衬托”等和巧妙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才会使效果更加明显。   (二)片段训练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2、使用大笔勾勒与工笔描摹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三)分发写作材料   布置同学预习,完成下几个问题:一是划出文中融情于景的语句;二是概括每篇短文的情感基调,不超过四个字。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课前预先阅读参考例文,见附件)   四、鉴赏与训练——融情于景   (一)写景、状物和抒情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这就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如《诗经》中以一个戍边征人的口吻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个征人在连绵的阴雨中回到家乡,这场景或许是写实的,但这儿的“雨雪”明显投影上了征人垂暮之年才返回家乡,一切都“物是人非”的阴霾心境。   当然写景、状物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描写的同时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如:朱自清《春》中描绘的春雨图。既写出了江南春雨连绵不断的特征,同时江南雨景中田园牧歌般情味又是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主观感受。或以抒发某种感情为主线,景物只是借以寄托的一种比拟和象征。也有许多文章将这两者很好地揉合在一起。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借景抒情”前,用大量饱含感情的笔触去写景状物,景物的描写细致生动,最后的抒情议论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二)如何做到融情于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是古典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常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那么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又该如何做到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呢?请同学们先看我们上节课分发给大家的材料,完成作业。   (三)片段作文训练   1、分别以悲伤和愉快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描写雨景,300字左右;     附件:作文教学配套材料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参考例文]1、雨丝、绿海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伞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选自《罗兰散文》,有删动)   情感基调:                                       点评: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正是这份爱,在作者的笔下,落在绿绿的稻田上的那场雨这样的富有诗意。这诗意从作者的心中溢出,伴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流淌在作者的笔尖,便成了同样富有诗意的语言:稻田成了“海”,小丘成了“海”中的“岛屿”,连那煞风景的电线杆也成了点缀。“雨”更让作者浮想联翩,想着与她亲近,让她抚慰;想着受她洗礼,涤去尘俗。借雨景,抒雨情,言雨志。这一切融合在作者的笔下,就是那生动联想,贴切的比喻,深刻的感悟。这雨倒不像从天上落下来的,分明像从作者的心底流淌出来的。     [学生习作]听雨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   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   情感基调:                                     点评:    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就像小作者说的那样“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春雨很平凡,但不平凡的可以是我们“听雨”的思考,雨有什么样的特点?不仅用我们的眼睛却观察,更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这感悟便成了文章虽不巧妙,较为深刻的立意。文章到这儿已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语言的表达功夫,小作者的笔还很稚嫩,但尽量地模仿引用课文原句,尽量用一些整句表达,使语言流畅起来。当然文中对雨的描写略显单薄了一点,使内容不够不够充实,抒情言志略显牵强。    [参考例文]故乡的雨   江南的春天素称多雨,一落就是七八天。住在上海的人们,平日既感不到雨的需要,一旦下雨,天气是那么阴沉,谁也耐不住闷在狭小的家里,可是跑到外面,没有山,没有湖,也没有经雨的嫩绿的叶子,一切都不及晴天好,有时阔人的汽车从你身旁驰过,还得带一身泥污回来。    记得六七年前初来上海读书,校里的功课特别忙,往往自修到午夜,那年偏又多雨,淅淅沥沥,打窗飘瓦,常常扰乱我看书的情绪。我虽不象岂明老人那样额其斋曰“苦雨”,天天坐在里面嘘气,但也的确有些“深恶而痛绝之”的念头。    可是这种事情只在上海才会有。少时留居家乡,当春雨象鹅毛一般落着的时候,登楼一望,远处的山色被一片烟雨笼住,疏零的村落若有若无,雨中的原野新鲜而又幽静,使人不易忘怀!尤其可爱的是夜间。不记得那一年春天,我和邻居两个同伴,摇着小船到十里外一个镇上看社戏,完场已是午夜,归途遇雨,船在河塘中缓缓前进,灯火暗到辨不出人面,船身擦着河岸新生的茅草,发出沙沙的声音;雨打乌篷,悠扬疾徐,如听音乐,如闻节拍。和着同伴们土著的歌谣,“河桥风雨夜推篷”,真使人神往。 这几年投荒都市,每值淫雨,听着滞涩枯燥的调子,回念故乡景色,真觉得连雨声也变了。人事的变迁,更何待说呢!(原载《唐弢杂文集•推背集》)   情感基调:                                        [参考例文]喜雨和苦雨   我的第一篇杂文,投给《自由谈》的,叫做《故乡的雨》。写这篇文章,距今已经两年多了,但我的情绪,仿佛还和两年前一样,一提起雨,总觉得它宜于乡村,不宜于都市,宜于春秋二季,不宜于冬夏,宜于黄昏,不宜于白天,不过这只就一般而论,倘在海滨,我倒是喜欢夏天的暴雨的。    因为爱憎也得随环境而变易的缘故。    其实我的喜欢春雨、秋雨、黄昏以及乡村的雨,也正和我的环境有关系。我常喜欢翻翻书籍,尤其是诗人们的咏雨诗,看得多了,因此转移了爱好。“黄昏却下潇潇雨”,固然已脍炙人口,“隔个窗儿听不得,凄凉又是点灯时”,也很能写出这时候的心情。元朝萧汉杰《浪淘沙》词云:“湿逗晚香残,春雨春寒,洒窗填户著幽兰。惨惨凄凄仍滴滴,做出多般。和霰撒珠盘,栖上更阑,芭蕉怨曲带愁弹。绿遍堵前苔一片,晓起谁看。”    这是一阕咏春雨的好词。此外如:“几个笠收网人归,一肩蓑卖花人去。”“任午簟将愁,夜篝做冷,听到打窗细。”“孤檠清梦易觉,肠断唐宫旧曲,声迷更漏,滴入愁心,秋似玉楼人瘦。烟槛外催落梧桐,带西风乱捎鸳鹙。”所咏的,也正是春雨和秋雨。    歌曲里的,我记起马致远的一首《寿阳曲》来,他咏的是潇湘夜雨,词云:“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这虽然不曾明白地点出季候。但仔细读来,倘非春末,就大概是秋初,否则是不会有这“一声声”的。我们的诗人所欢喜的,是凄婉,清幽。     然而,并非因为凄婉,清幽而喜欢春雨、秋雨、黄昏以及乡村的雨的人们,自然也有。例如农民就是。住在都市里,日常饮洗,无须用天落水,柏油马路和士敏土房子也决不是能够容纳清幽的雨景的所在,所以大家差不多都苦雨。但乡村却并不如此,农民是喜欢雨的,尤其是春雨、秋雨、黄昏雨。他们所以喜欢的理由却不象诗人那样空洞。照林语堂先生的口吻说来,他们实在是实用主义者,因为春秋两季正是农作物需水的当儿,黄昏下雨又不至妨碍工作,倘不成灾,他们从来就不知道要苦雨,相反地,在亢旱的季节,还得去求。现在的求雨方法,在我们乡间,是备了吹打,跑到专供求雨的地方,祭过龙王,然后在一个泥潭里捕捉有生命的东西,最好是蛇、蝎、泥鳅,鱼类也不错,倘是乌龟或虾,大家就认为糟糕,说这是早象。    不过在从前,却并不一样,张宗子《陶庵梦忆》云:“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争唾之。余里中扮《水浒》,且日,画《水浒》者,龙眠松雪近章侯总不如施耐庵,但如其面勿黛,如其髭勿鬣,如其兜鍪勿纸,如其刀杖勿树,如其传勿杜撰,勿弋肠腔,则十得八九矣。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发,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妮而行,观者兜截遮拦,直欲看煞卫玠。……”    现在的求雨方法,虽很慎重,然而比起明代的铺张来,可就显得非常小家气了。这究竟是进步呢,还是退步?实在难说得很。不过对于求雨的见解,古今还是一致的。袁质甫《瓮牖闲评》云:“夏间久旱,四方不免祈求,而雨随至者,多是龙卷江河之水而上,非阴阳交感而成也。观徽宗政和七年夏,大雨,有二鱼落殿下省厅屋上,其事见国史后补。雨中那得有鱼。此雨是江河之水,为龙所卷而上,无疑矣。”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八百多年,现在也似乎不大听见有什么鱼落到官厅屋顶上来,不过对于求雨,大多数人却还抱着和袁质甫一样的见解,以为是由龙卷来的。这又究竟怎样看待呢?    大概也还是很难说吧!     不过这虽然浅薄,却并不玄妙。比起只知道喜欢春雨、秋雨、黄昏以及乡村雨的清雅的人们来,他们却还是较有事实的依据的。(原载《唐弢杂文集•海天集》)   评点:   雨的诉说,应该是非常诗意的诉说。这种诗意从何而来?可以来自你的阅读积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雨的优美诗文可谓数不胜数,“雨”作为一个抒情意象,浸润着文人墨客们多情多意的心,他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雨丰富的暗示性和广博的代表性。也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和个性化的感悟去书写雨景和雨中情,下文便是一例    [参考例文]雨中情刘燕君(作者单位: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今年春天老天特别施恩于北京人,贵如油的雨下了一场又一场,将可恶的沙尘拒之门外,让北京人好不欢喜。    我喜欢雨,更钟爱小雨和绵绵的细雨。到北大后,遇到雨天我常撑着雨伞在校园散步,尤其是春天沿未名湖畔漫步,看着湖边雨水滋润新绿的垂柳,盛开的榆叶梅和那些不知名的含苞待放的花卉令人陶醉,浮想联翩。每次漫步,我都感到水面上映射的不只是花草、树木和水塔的身影,而是自己心头一幕幕的雨中情结。打在伞上的滴答声是一生的脚步,甜酸苦辣、人世变迁尽在其中。     幼年时每当雨天我都站在门前或窗前,出神地观看一条条的雨线、落在雨水中的泡泡和由雨点激起不断扩散的小圈圈,竟能一直呆看上一个多小时。有时仰望天空而凝神遐思,问天为什么会下雨?天公不答,雨继续地下着,这一切对于没有玩具和游乐场所的孩童来说,实在是一种享受了。我与雨之间在久久的凝视中,产生了一种似玩儿伴样的亲切感。    可是,一次的遭遇却改变了我对雨的情感。那是1947年的春天,我正念初中一年级,学校宣布组织学生春游。之前,我从未到郊外游玩过,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特别是安排乘坐大汽车,更使我兴奋不已。无时不在盼着、算着日子、想象着郊外的情景。可就在出游的前一天却下起了大雨,这雨一下就是一天一夜。春游告吹令我非常失望!更糟糕的是我家的房子漏得一塌糊涂,屋里摆满了接水的盆盆罐罐,几乎没有可以睡觉的地方。我们一家三口不停地往院子里倒水,好累好累呀!我真想休息一下,可又害怕房子漏得塌了,不敢停工。最后,妈妈还是安排我在唯一的干处睡了一觉,可他们却一夜没有停歇。从此,我不喜欢瓢泼大雨了,难忘的疲劳和灾难感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至今遇到连阴天大雨,还会不自觉的心神不安,担心城里那些危房产百姓的安全。    “雨”并非总是一线线、缠绵绵的可爱,有时它大发雷霆、闪电齐鸣,甚至雷击致人死亡。记得在1949年初夏,我们在一个四层楼的阁楼上开会,我坐在近窗口处正聚精会神地听组长传达文件,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照亮了小屋,同时伴有震耳欲聋的霹雳声,我不由自主地一跃跳到了房间的另一端。结果引起了全组人的哄笑,而我却深深的体会到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滋味和对雷电的恐惧感。    不撑雨伞,让雨水自由地在身上流淌的感觉,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喜忧不定的。    1953年夏天,我们到昌平山区,进行普通地质的教学实习,驻地在昌平县城。当时没有公路,汽车更少,从北京出发,只能乘火车至沙河,再步行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昌平。近200名学生只有大件被褥等行李由卡车运输,其它小件物品都随身携带。去时虽然有些累,还算顺利。实习终结返回时,却另有一番景象。从驻地到沙河火车站,一路不停地下着大雨。多数同学没带雨具,少数带了的同学,也因为没有多余的手撑伞,索性不用伞任雨冲洗。很快,每个人都彻头彻尾的成了落汤鸡。道路十分泞泥,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不时有人滑倒,连人带脸盆撞击地面发出了咣当声。尽管如此,遭受了十多天爆晒和酷热之苦的我们,深感淋雨的痛快,无比的痛快!,大家一路走一路哄笑和喊叫。哄歌手们唱歌,有的人刚喊了“注意脚下!”话音未落,自己咕咚倒下,引来了一片笑声。由一个自愿者喊出某某组或某某人后,大家马上齐声高喊“加油!”。就这样,大家不停地唱着、笑着、叫着,兴高采烈转眼便到了火车站。     然而,并非所有的淋雨都是愉快的。1966年的初秋,北京召开全市批斗走资派的大会。在东大桥工人体育场,大家都坐在事先搭好的低矮长条板凳上,露天开会。大会开始不到半个小时,倾盆大雨就毫不留情地洒落下来,直到散会。革命群众都带了雨具,而“牛鬼蛇神”为了接受天水的洗礼以利改造,是不允许遮雨的。作为“反革命”的我,只能一动不动任凭凉凉的雨水喷淋、浇灌和冲刷。我蜷曲着身子,想保留一小块干地儿,保留一丝的热气,结果全然无济于事,还是全身湿透,凉风侵入肌肤。打在革命群众雨伞上的滴答声,伴随着愤怒的批判声和震耳的口号声,我冷得瑟瑟发抖,欲哭无泪,头脑一片空白。天不怜我,奈何!    塑料凉鞋为雨中行走的爱好者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和乐趣。我穿着它可以毫无顾忌尽情的趟水,感到无比的惬意。光脚穿塑料凉鞋有些烧脚,而在雨水中行进则很舒服。而且,鞋面上有泥或鞋里有细沙硌脚时,我就在低洼处较深的清水里前后左右的荡来荡去,直到看上去象新鞋一样漂亮和洁净为止。每每看到经过自己巧妙的处理后色彩如新的凉鞋,一种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在我一生和雨打交道的历史中,最引以自豪的是在雨中骑车行。28岁(1963年)之前,我住的家属宿舍高教室较远,去上课需要骑自行车。有一次下着中雨,我拿着书包和挂图,打着雨伞骑车去上课。约15分钟的路程到达教室,除了不怕水的塑料凉鞋外竟然一切都干爽无恙。当时学生们夸赞不已,而我心中的高兴更是难以言表,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孩子们根据我现在的车技,不会相信我曾经有此光辉的一页。我呢,也就好汉不提当年勇了。    文革期间,领导特别“惠顾”北大和清华的教职工,得以使大多数人能到最艰苦的地方—鄱阳湖畔鲤鱼洲头去劳动。那里过去是劳改犯围湖造田之所在,且是血吸虫病流行的地方。劳动中有许多趣闻佚事,然而最令人难忘的要算是鲤鱼洲的雨了。     那里的地是褐色的黏土地,干时硬得像石头,雨天滑得像冰面。在霉雨季节,大多是淅沥沥的小雨或毛毛雨,一下就是好几天,到处都湿辘辘的,连衣物也会发霉。我想,当地的人大概体会不到北方“雨过天晴”一词的含义吧!对于以改造为目的的“老九”*而言,决不会因下雨而停止片刻的劳动。这样,穿什么样的雨衣能不影响劳作,而且还不太闷汗,就成了雨季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于是,各式的雨衣、雨披、雨裤,还有斗笠都披挂上阵,五颜六色奇形怪状,成了劳动大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当时,最省心省事的莫过于小腿和双脚,本来在稻田劳动就不用穿鞋袜,下雨时它的优势自是不言而喻的了。然而,事无绝对,最省心的“脚”,这支撑全身最关键的部位,踏在滑脯的黏土地上如屉薄冰.不听使唤令人提心吊胆。稍有不慎,轻则仰面朝天跌倒于田埂上,重则划到水田或水渠中,滚得一身泥和水。所幸的是这些五七战士还算硬朗,两年来,包括50岁以上的老先生在内,全连200多人竟无一人摔成骨折,大概是老九们平时注意补钙的效果吧。这种连雨天有时会持续一个多月,偶尔遇到短时的半晴天,当时的领导(工军宣队)格外的开恩,立即放假半小时回驻地晾晒被褥衣物。于是,人们像过节一样高兴,跑着回去,迅速的脱去捂汗的雨衣,趁机休整一下筋骨。    鲤鱼洲冬天的雨称作“冻雨”。冻雨实际上是一种穿透力极强的冰屑,伴随着刷刷声穿透我们茅草房的屋顶,落在用以遮挡床位高悬的塑料布上和无遮拦的土地上。“老九们”躺在床上,听着那刷刷声,虽然倍感寒冷,心中不得不庆幸自己的脸和被褥未遭受冰屑的袭击。一夜下来,一个床的塑料布上竟能扫下一脸盆的冰屑。这种奇特的雨,不知是历来如此,还是上天刻意照顾老九,让我们大开眼界,多了认识自然的一条经验。    雨水也称天水。天上、地面和地下之水连为一体,息息相通永不停息。水是生命的象征,孕育了一切生物和人类。“雨水”饱含了人类的旦夕祸福,淀积了人类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绪。而今,我的那一半已经先我而去,伞上的滴答声,多了几番思念和凄苦。不过想到风调雨顺能给予宇宙生命的恩赐和快乐时,心中还是充满了欣喜之情的。 (*中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对象,排名在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叛徒、特务之后,列为第九位,简称“老九”。)    情感基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