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火烧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能根据词语的规律和特点,照样子尝试着写几个。2.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理清课文脉络;进行扩展性说话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情况,欣赏大自然的瑰丽景色,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情况。难点: 能进行扩展性说话。教学媒体投影课前学生准备课前了解作者、火烧云的有关资料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自然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有无数作家、诗人描绘过它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篇散文《火烧云》2.简单介绍作者和作品:《牛车上》、《回忆鲁迅先生》、哑剧《民族魂》3.学生质疑: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出现火烧云?……4.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火烧云”的资料。(如:日出或日落时,云被太阳光照得像火一样红,那就叫火烧云。而透过云层的光则叫霞光。火烧云又称红云、红霞、晚霞……)二、自读课文,读懂课文指导自读。自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按火烧云“出现、变化、消失”
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2)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释什么叫火烧云,并用曲线划出来。(3)用一个词语来说说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学习重点内容。1.轮读课文,什么叫“火烧云”?用文中一句话回答。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1)提示:与句号“着了火”相呼应,与课题相吻合,突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动态。质疑:“烧”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不可以换成“红”?(“烧”使东西着火。不可以换。“烧”字跟句末“着了火”相呼应,有照应了课题,还突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动态。)(2)指导朗读句子。(3)引读第一节。火烧云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看,晚饭以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孩子的脸_____,大白狗变成______,红公鸡变成_____,黑母鸡变成______。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_____。他刚想说:“你们变了……”旁边走来了乘凉的人,对他说:“_____________。”2.小结:红彤彤的火烧云,把白的变成红的,红的变成金的,黑的变成了紫檀色,真是神奇而美丽的景色啊!3.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说)4.板书:变化颜色形状极多极快(1)颜色变化极多、极快。A.摘录第3节中,表示颜色的词。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齐读这些词语,体会老师根据“叠词”“颜色互揉”“事物+颜色”把这些词分成三类,然后完成课后练习1。B.想象“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照样子写几个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注意火烧云基本色彩为“红色”。C.引读: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四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出现,瞬间万变。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快。)(2)形象变化极多、极快A.师引读第4节:天空出现了什么?马的样子是如何变化的?怎么消失的?一会儿马过了两三秒钟忽然大狗接着大狮子一转眼B.小结:作者在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时,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三种动物,写得栩栩如生。仿佛让我们感到这三种动物接二连三地在我们面前“出现—变化—消失”。(同桌用这样的方法互读5、6节。)用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快?C.师归纳:瞬息万变、变化多端、变化无穷、变幻莫测、千变万化、变化无常……四、总结全文1.师引读全文火烧云出现了火烧云变化了火烧云消失了读了最后一节,你还有什么问题?如:“恍恍惚惚”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恍恍惚惚”?
(表示看得真切。因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既多又快,让人眼花缭乱,实在无法看清楚。)“沉静”与“沉浸”的意思一样吗?区别在哪里?(不一样。“沉静指心情安静、平静。”“沉浸”比喻出于某种境界或思想中。)2.总结: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时,从变化极多、极快两方面着手,把瞬息万变的火烧云写得如此美妙、壮观,使人不觉感叹大自然的瑰丽多姿。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火烧云这样迷人的景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去体验,一定能发现!五、说写双通道。(回家去写)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一个景色,如日出、下雨、刮风、落叶等。然后,将你看到的情景说给同学听。板书设计颜色多红彤彤金灿灿……火烧云快一会儿一会儿……形状多马大狗大狮子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教学效果反馈课一开始,直接从课题入手,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火烧云”的句子,接着奔重点:颜色和形状变化极多极快。找词、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和人们喜悦的心情,目标达成,过程进行顺利。课外描写一个大自然的景色,多数学生写得语句生动,紧扣题意,少数学生重点没抓住,重点写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