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口语交际――劝说教学研究 劝说主要通过语言来影响他人的观念或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古代典籍中能人智士游说的精彩言论流传至今,令人叹服,个人言语的“偶然”对社会矛盾的“必然”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即“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当今社会,交往与合作剧增,人们无论是处理国家事务,还是从事商业活动、人际交往,都离不开劝说行为。所以对初中生进行劝说口语训练很有必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选取学生真实遇到的劝说情况,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活动,评价以下劝说是否得当,总结出得失。 (1)一位老人要往河里倾倒污水,一位中学生看到后劝说老人:“老大爷啊,您好,您这桶污水我来给您倒吧,我把它倒到附近的污水池里,不让它来污染我们这条美丽的河。”老人微笑着说:“我们一起去吧!” (2)背景:王某和孙某是同学,又是多年的好朋友。但这天却因争当班长职位闹得不可开交,眼看着多年的友谊就要破裂。同学甲和同学乙都对他们进行劝说。 同学甲:“孙某,我觉得你不做班长是件好事。如果你争得班长,却失去友谊,值吗? 孙某:(呢喃)值……不值?4
同学甲:想想你俩多年的交情,容易吗?你们曾经互助互爱,多让人羡慕呀。但如今为了一个职位,却要失去这份真情,那多可惜呀。 同学乙:王某,你都做这么久班长了,就让孙某嘛。 王某:(白了他一眼)做班长要靠实力,我凭啥让人呀! 孙某:(生气)我又不是没有能力竞选班长,我凭啥要人让啊! 例(1)里劝说的对象是一位长者,所以言语表达要礼貌、婉转、简明。中学生称呼对方“老大爷”十分得体,话语也没有直接批评对方“乱倒污水,破坏河流”,而是婉转地劝说“污水要倒在污水池里,不要污染河流”。该劝说语遵守了得体原则,首先劝说符合爱护环境的价值准则,其次采用委婉的劝说语与主体和语境相适应,并取得良好的劝说效果。例(2)中同学甲和同学乙都遵守了价值准则,但同学乙的话语不得体,他没有根据对象特征找到劝说的关键点,而是围绕“让”字,如果孙某答应“让”王某,说明王某十分霸道,如果孙某接受王某的“让”,那么孙某的当选没有信服力,所以加剧了王和孙的纷争,没有取得良好的劝说语效。同学甲在“情”字上下工夫,强调友谊贵于名利,劝说语非常得体,让人很受用。通过以上例子,学生可以总结出劝说的基本点――称呼、内容、语气。 二、列举例子归纳技巧 列举尽可能多的劝说例子,古今中外都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总结劝说技巧。 (3)柳公权有意劝唐宪宗秉公治国,但又不敢直说。一次,唐宪宗问:“书何能如是之善?”柳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司马光《资治通鉴》)4
(4)A.别抽烟了! B.别抽烟了好不好? C.少抽点烟吧! D.烟雾太浓了,孩子都咳嗽了!(语料来自观察) (5)赵小蝶决定在上海投资办化妆品厂。有朋友劝她:“小蝶,你经销紫砂工艺品已十分成功。而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何必再去冒风险呢?”(《钟情于事业女性》) 例(3)使用了双关,是用一个词或句子表达双重意思:一个是字面上的意思,一个是隐含的意义,其中隐含的意思通常是重点。柳公权名义上在讲书法,实则是劝说皇帝秉公治国。在规劝别人时,出于某种原因或为了达要到某种效果,可以采用双关语,它可以加深语言的余味,启发对方思考。 例(4)A到D的委婉程度不同,A句是直言,BCD比较委婉。BCD利用潜在的语义来规劝对方停止吸烟行为。直言不讳刺激性大,容易伤到对方的面子,造成矛盾;委婉的话比较得体,听了让人轻松舒畅。不过,话不能说绝对,具体应根据对象和场合,恰当使用直言或是婉言来劝说。 例(5)中劝说者先称赞对方在经销紫砂方面的成功,使对方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为提出劝说营造良好的氛围。接着,提出劝说的理由――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再用疑问句“何必再去冒险呢?”间接劝说对方不要冒险,不要投资办化妆品厂。该劝说语利用先扬后劝的策略,使劝说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常用的技巧有:正面劝说,引经据典,委婉相劝,巧用“激将”4
(“请君入瓮”),迂回劝说,适度褒扬,激励说服等。劝说的技巧、策略,很难全部归纳出来,只要能要根据语境灵活、得体的运用,达到劝说的目的就成功了。 三、实战练习提高能力 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演劝说小短剧,其他同学评价,教师再评价、指导和示范。提醒学生要口齿清楚、用词准确、条理清晰、语句精炼,同时恰当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也可由老师命题,如劝说上网成瘾的父亲,戒除网瘾,关心家庭和自己;作为志愿者,劝说他人来义务献血。 课堂是学习口语交际技巧的主渠道,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在劝说情境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劝说目的,从而培养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