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ID:874071

大小:31.7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舍不得这棵树》是一篇散文。课文讲了作者“我”因为要搬家了,舍不得家门前一棵梧桐树,而发出一番感叹。一起看看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欢迎查阅!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优秀品质。2、体会作者对梧桐树的难舍和喜爱之情,学习梧桐树的品质。3、学习课文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教学重点:理解我舍不得这棵树的原因。教学难点:1、领悟文末最后一句话“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的意思。2、学习作者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进行片段练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树的图片,想请同学们辨认一下,它们各是些什么树?展示一组树的图片(樟树、桃树、银杏树、梧桐树。)看过这些图片,说说看,你最喜欢哪棵树?为什么?有一位小朋友,他家门前就种着一棵梧桐树,如今,他要搬家了,他却舍不得这棵树,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舍不得这棵树》。板书课题:18、舍不得这棵树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感知课文。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这是一棵怎样的树。2、学生合作学习。师:刚才我在读课文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很多同学也在跟着老师小声地读,这说明同学们已经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老师就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你们,请你们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了解一下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拿好铅笔,把关键词句打记起来。)3、汇报交流,课件随机出示:这是一棵普通的树。这是一棵鸟树。这是一棵花树。这是一棵果树。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你找出的这些句子都在文章中的什么位置呢?(每段开头。)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就以第二自然段为例,从内容上来体会一下它们的作用。幻灯:这是一棵普通的树。它没有樟树那样高大,没有桃树那样娇艳,也没有银杏树那样古老,普通得只有一个普通的名字——梧桐。①齐读。②“它没有樟树那样高大,没有桃树那样娇艳,也没有银杏树那样古老”这句话中的“它”指什么?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看过了这些树的图片,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比一比。(看图片)③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梧桐树的什么特点?(普通,并板书。)所以说,“这是一棵普通的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归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④你认为“它没有樟树那样高大,没有桃树那样娇艳,也没有银杏树那样古老”这句话应该怎样读?⑤你能模仿这段话,用“没有?没有?也没有”说一句话吗?4、刚才我们通过分析第二自然段,知道第一句话概括了这段的主要内容,那么其它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不是也是如此呢?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这种构段方式叫做——(学生齐答)先总后分。5、这棵树具有这么多特点,那么你最喜欢它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喜欢它,就有感情地将它读出来吧。①当学生读到“这是一棵鸟树”时,板书:鸟。并出示鸟儿在树上鸣叫的画面,提问:你听到了什么?②当学生读到“这是一棵花树”时,板书:花。并出示树上开满花儿的画面,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淡淡的清香,灌满了我家的小屋,染香了家里的每一个人”这句话中的“灌”和“染”的?③当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时,让学生模仿“香甜香甜”“乐呵呵”,说几个ABAB、ABB式的词。板书:果。④当学生读第六自然段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灵性”一词,板书:有灵性。6、这还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自然段。(齐读第七自然段)。品析句子:①这些年来,虽然我没给梧桐浇过水,施过肥,但它给我们的,却是那么好,那么多。a、它给过我们什么?b、这句话表现了梧桐树的什么品质?c、用“虽然?但?”说句子。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②我常常觉得,家里有四口:爸爸、妈妈和我,还有这棵梧桐树。作者把树当成了我们家中的一员,说明了什么?(我对梧桐树的喜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你能怀着对梧桐树的喜爱之情再读这段话吗?指名读。(重点指导读“那么好,那么多”。)④你认为这还是一棵怎样的树?请你模仿前几段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说一说。7、我为什么舍不得这棵树呢?文章哪几段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首尾两段)这两段都抒发了作者对梧桐树的难舍之情,在写作上具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请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两段,(男同学读第一段,女同学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因为你活在我的心里了。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三、拓展延伸。1、配乐朗诵。颂梧桐虽然你没有华丽的外表,但你的心灵却异样的美丽。虽然你不善于表达,但你用最真诚的心感化别人,正因为有你的给予,我们才有听不完的音乐,闻不完的香味,吃不完的果子。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正因为有你的呵护,我们才能幸福、快乐、茁壮地成长。你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颗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树,一棵为祖国争光的树。2、同学们,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找,都有哪些人也是像梧桐树这样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梧桐树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2、初步了解先总后分述的构段方式,进行总分结构的片断写作指导。教学难点:体会2——6自然段,每段每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领悟“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的意思。突破方法:抓住重点句细读,品读。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画出一棵树,这是什么?(一棵树)有一位作家要搬家了,他最舍不得的就是门前的这棵树。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2、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谁来试试读出作者舍不得的这种感情?)当爸爸妈妈要远行时,当你心爱的东西要离你而去时,我们都会——“舍不得!”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舍不得的心情,齐读一遍。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疑问)师小结过渡:这到底是棵什么样的树,会让作者舍不得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教学理念:教师在导入时利用语言,联系学生实际,营造一种舍不得的情感氛围,引起兴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质疑,激发思维,明确学习目的。]二、新授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2、汇报交流,“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认为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教学理念: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新课程理念。教师没有让学生照课文的顺序来学习课文,而是学生讲到哪里,就学到哪里。]这是一棵普通的树①你从哪里看出它很普通?师板书:普通②学生根据课内容回答。③师小结:这棵树不但外形普通,而且名字也很普通。④齐读这一自然段。这是一棵鸟树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①“为什么说它是一棵鸟树?”(指名学生回答)②“同学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当你听着美妙的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学生想像自己平时听音乐的情景,谈出自己听到音乐的美好感受,体会这棵树带给作者的快乐生活。)③这棵树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所以作者会“舍不得这棵树”,离开的时候,他对梧桐树说:(出示句子)“梧桐树啊,虽然我不能把你带走,但我会常常想你的,因为你已经活在我的心里了。”④抓住重点词“常常、活”等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作者的舍不得。这是一棵花树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①“为什么说它是一棵花树?”学生汇报。②教师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一段,边听边展开想象。)③(指名学生回答)“谁来说说你刚才都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花;我仿佛看到了很多黄绿色的花。“你还闻到了什么?”我还闻到了花香。“花香吗?你从课文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花很香?请找出来用着重符号画记出来”抓住重点词“灌满”“染香”(指名学生谈体会)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沁人肺腑的香味;我仿佛看别人作者全家人都被这香味陶醉了;我仿佛看到这香味到处都有,充满了整个小院,让家里的每个人心旷神怡,令人陶醉,感觉很舒服。指导有感情朗读。(把这淡淡的清香也引进我们的教室里吧!)④老师也被这清香陶醉了,每天都能闻到这香味,我们的生活该是多么幸福呀,这幸福是谁为我们奉献的?(梧桐树)这么美,这么香的梧桐树,我们真是——“舍不得”!你想对它说“梧桐树啊,虽然我不能把你带走,但我会常常想你的,因为你已经活在我的心里了。”指名一到三位学生读出自己的舍不得。这是一棵果树①“为什么说它是一棵果树?”指名回答。②果子好吃吗?(好吃!)“什么滋味?”(香甜香甜的)这么香甜的果子,大家吃得乐乐呵呵。这让我们带着笑容,甜甜地读一读课文吧!③分组比赛读。④这么香甜的果子,是谁奉献给我们的?(梧桐树)就要与它分开了,难道你会舍得它吗?让我们一起对它说“梧桐树啊,虽然我不能把你带走,但我会常常想你的,因为你已经活在我的心里了。”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①理解“灵性”(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字词学生查找字典。)②说说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夏天……;冬天……)这是一棵多么通人性的树呀,它懂得我们的心,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它就奉献什么。炎热的夏天我们需要凉爽,它就为我们撑开绿色的大伞;寒冷的冬天我们需要温暖,它就为我们抖落树叶,为我们奉献阳光。面对这样的树,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谢谢)带着我们的感谢齐读一遍。③师: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梧桐树就像亲人一样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你们会舍得它吗?(男女分读)“梧桐树啊,虽然我不能把你带走,但我会常常想你的,因为你已经活在我的心里了。”[教学理念:⑴在阅读教学中多处采用情境还原法,注意及时调动学生的想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之中,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⑵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中的一个重点句,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反复诵读这句话,通过一次次的诵读,把梧桐树的形象深深印有学生的脑海中,同时语言、情感也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为学生后来的悟情打下了很好的铺垫。]3、这些年来,我从没给梧桐浇过水,从没给梧桐施过肥,但它给我们的,却是那么好,那么多,我想对他说。(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感悟梧桐树“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三、拓展延伸。1、老师也想对它说:“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你们觉得老师是真的想成为一棵树吗?我是想成为一棵什么样的树?(一棵像梧桐树一样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树。)为什么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呢?(走到哪里就把自己奉献到哪里。)2、同学们,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找,都有哪些人也是像梧桐树这样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父母、老师、清洁工、边防战士、警察、护士、邮递员……)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3、师小结:就是因为有了这么多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人,我们才能幸福,健康地成长,祖国才会这样繁荣昌盛。让我们真诚地对他们说声“谢谢你们!”[教学理念: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之后,我适时地把握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对课文主题进行升华。]四、体会总分结构。1、这么美的文章,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画出每段的第一句话,想想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指名回答)师小结:每段的第一句都有总写这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用几句话来具体描写,这就是部分结构。(结合一个自然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总起句,什么是分述句;体会什么是总分结构。)2、范文引路。下面我们也来运用这种方法来说一段话。出示小黑板:春天的景色真美啊!小草___________,桃花__________,柳树________________,小燕子_______________。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幻、尤、苇、朴、塘、狭、柴、帆、纯、辉、触、帐”这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几”。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了故乡的芦苇给“我”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的。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芦苇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怀念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比喻句、拟人句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及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芦苇”的图片资料,DVD教学光盘。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工具书学会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几”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大意。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重点:掌握文中12个生字,理解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能正确书写“幻、狭、辉、尤、柴”这几个易写错的字。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引入新课1、播放光盘,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认识芦苇。芦苇: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匍匐。叶片宽披针形,两列。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小穗含4-7小花。生长于池沼、河岸或道旁。分布几遍中国和全世界温带地区。秆可作纸、人造棉、人造丝的原料,也供编席、帘等用;花序可作扫帚;根状茎入药,称“芦根”。2、师述: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第17课《故乡的芦苇》。(板书课题)二、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三、学生带着疑问听录音朗读课文。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边认真听边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问。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点拨。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四、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生字卡片,要求学生借助《字、词、句、段、篇》等资料自学生字。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让学生自由地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是采用什么方法学的?师生共同评价。3、播放光盘“生字学习”,进一步读准字音,认清字形。4、学生分组讨论哪些生字的拼音易读错,哪些字容易多笔少画。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6、举行用生字扩词比赛,学会运用生字。7、学习多音字“几”。五、读课文。学生认真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准确,并在自己喜欢的句子下面画横线。六、思考。理清文章条理,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分了几个部分来写?全文分了四个部分来叙述,首尾段落互相照应,表达“我”对故乡、对芦苇的怀念之情,中间部分先描写芦苇美景,再回忆童年趣事,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七、课堂总结。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学生举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讲得不到位的内容老师点拨。板书设计:17、故乡的芦苇写芦苇美景难以忘怀思念芦苇,怀念家乡忆童年趣事作业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幼想()扑实()池瑭()挟长()摇拽()胀篷()2、照样子,写句子。例:我爱故乡,更爱故乡的芦苇。我爱,尤其爱。我想,尤其想。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怀念家乡的情感。2、朗读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巩固生字词,回忆课文大意。请小教师上台为其他同学听写生字。指名说说课文大意。二、精读课文,突破难点,体会感情。1、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些自然段是“写物”?哪些自然段是“忆趣”?(第2-4节“写物”;第5-7节“忆趣”?)。2、分小组交流课文主要是写故乡的芦苇美还是写芦苇给“我”童年带来的快乐?(“写物”是为了“忆趣”,“忆趣”是课文的主要内容。)3、播放光盘,听课文朗读第2-4自然段,赏芦苇美景。(1)认真听课文朗读。(2)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如:①故乡的芦苇很多,很绿,很美。②“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秀枝,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给村庄镶上一道美丽的风景。”这句话中用了许多ABB式的叠词,而且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芦苇的美丽、碧绿、多写得生动形象。“镶”字也用得准确、贴切。③“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这句话中的“迫不及待”形象地写出了芦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采用拟人的手法增强了我们阅读的兴趣。(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4、学生自由读第5-7自然段,忆童年趣事。(1)①课文写了哪几件趣事?②哪件事最有趣?(2)学生自己认为哪件事最有趣就选择描写这件事的段落有表情的朗读。(3)汇报自己喜欢这部分内容的理由,并提出不理解的句子。如:①第6自然段最后一句“船队”指许多芦叶船在水中航行,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幻想”是指孩子们对未来、对外面世界的美好憧憬。②“星月交辉”的意思是什么?(4)教师饱含激情地朗读第5-7自然段,全班学生闭眼想象用芦叶吹歌、折芦叶船、捉纺织娘的情景,尽情地享受快乐。5、作者写芦苇的美,童年的快乐,实际上是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齐读第1节、第8节。(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三、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18/18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刚才我们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芦苇的情感,同时还体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把家乡的美景和自己童年的趣事向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评价。)四、课堂总结。学生把本堂课的收获用几句通顺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17故乡的芦苇犹如绿色轻云镶(绿、美)芦苇美景几乎……都……(多)怀念芦苇怀念家乡每当……就……(生命力强)用芦叶吹歌童年趣事折芦叶船芦苇丛中捉纺织娘作业1、照样子,写词语。一片片()()()绿油油()()()2、抄写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家乡美景》为题写一个片断。18/1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