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激趣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举目无亲,周围的环境是生疏的。一句乡音,一张照片,一轮圆月,一颗枣核。它们都会被游子当作故乡的象征。可以说,思念家乡、眷恋故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民族之感,是华夏子孙共有的民族之情。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思念家乡、眷恋故土的文章——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的《枣核》。
枣核萧乾
学习目标:一、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二、了解作者怎样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
萧乾(1910-1999),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写作背景简介:《枣核》写于1980年4月,是萧乾先生特写《美国点滴》中的一篇,《美国点滴》由10篇文章组成,这些特写介绍了海外华人的生活和心态。本篇是作者年近70岁时,到美国参加文学交流活动,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同窗相见时发生的事情。
北海公园
唐人街
词语积累蹊跷掐指一算故弄玄虚殷切嫣红玛瑙山坳厂甸核潜艇匀称镶嵌国籍
蹊跷(qīqiāo)掐指一算(qiā)故弄玄虚(xuán)殷切(yīn)嫣红(yān)玛瑙(mǎnǎo) 山坳(ào) 厂甸(diàn) 核潜艇(qián)匀称(chèn)镶嵌qiàn国jí籍词语积累
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想在花园里试种一下。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纲举目张
叙述的线索:是作者在叙述人物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中的贯穿思想和脉络。叙述的线索有多种多样的:有时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有时以空间转换为线索;有时以问题的划分排列为线索;有时以某一具体的“物”为线索;有的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有的线索还不止一条。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纲举目张“枣核”第一部分:(1)枣核第二部分:(2-4)枣核第三部分:(5-10)枣核第四部分:(11)主题索见话点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体悟情感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读7-10小节)思乡的心理活动思乡的行动
思乡的心理活动:1、心里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想厂甸,想隆福寺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思乡的行动:1、栽杨柳树,种睡莲。2、亲手建造“北海”。3、追忆在北海泛舟的日子。4、试种家乡的枣树。(未做)选材特点:以小见大
3、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咬文嚼字1、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一……就……”的句型,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急切。
咬文嚼字2、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若删去“劈头”,句意有什么变化?)
如果请你为文章换个题目,你会怎么拟?比较:你认为哪一个文题最好?说说理由。深入理解
题目的作用:1、“枣核”是本文的线索,用它设置悬念,推进悬念,揭开悬念。2、“枣核”是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载体,将海外游子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
以小见大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2、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3、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来表现。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几颗小小的枣核来表现。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爱惜,表现出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情。所以本文不是小题大作,而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拓展延伸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一定还读到过其它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
乡愁
试一试1、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60字以内.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2、中秋节将至,你一人孤身在外,请对远在家乡的亲人说几句话,表达思乡之情。“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作业布置1、抄写《常用词表》中本课的生词3遍2、《同步探究》中,完成“基础知识”和“课内阅读”部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