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安鹿小学赵金仕《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种类型的课文很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和科学常识课。上课吋,我并不依附于华美的课件,有的甚至不用课件,“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人教社小语专家祥峦老师在“阅读教学屮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屮提出的观点。在第八单元时我想试着摆脱对多媒体的依赖。我布置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对文屮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小我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始终囤绕“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从课题屮的“呼风唤雨”这个关键词入手,先理解词语意思,再由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样既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课文第三、四段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人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这两段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但在教学过程屮,我没有按课文顺序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屮引导学生理解,而是根据学生的分组汇报将其调整到第四段Z后。这样,在学生学完第三、第四H然段、在充分朗读并进行了说话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对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解水到渠成。第二自然段屮的小泡泡屮“'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也是理解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牛解释词义——结合生活理解词义——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屮巩固理解——回到课文朗读理解”这样的过程,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屮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学习说明文,不仅仅关注介绍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我忽略了课后问题:“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吋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这节课是我尝试着减少对多媒体的依赖而上的一堂课,学生上课的热情很高,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没有图片的展示和视频的介绍,但是我们在认真地阅读和理解课文屮体会到了二十世纪人类是如何呼风唤旳的。这节课我感觉到了淡淡的语文味,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孩子想象、思考的能力。我将在以后的课堂屮继续在语文味上下工夫。2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