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学新探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锦瑟》向来以其“多义”、意境迷离朦胧而美,也一直让众多古典文学爱好者咀嚼吟赏,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求学阶段错过这么一首“经典”,可谓遗憾之至。然放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以高中学生的理解力,在他们有限的经历和理解体悟生活尚浅的年龄阶段,要真正领会期中的韵味是很困难的。所以一直以来,这首诗的每次教学都成为一次挑战。 经过反复探究,觉得教材既然把《锦瑟》编入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应该是想让学生通过最好的诗歌吟赏、体会古典诗歌意境,初步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步骤和方法。所以觉得如果把太多关于《锦瑟》的研究和解读告诉学生,只会令学生迷茫、不知所云。与其如此,不如就从诗歌本身入手,弄清典故、弄懂意象即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以下是我的教学步骤: 古典诗歌鉴赏4
第一步:初步感知,从解读标题开始。 (1)提问:“锦瑟”是纹饰精美的一种乐器。请问这首诗是要写一种乐器吗? 学生回答:不是。 那请大家读诗,找出这首诗中流露作者情感的词。 学生回答:“思华年”“迷”“托”“泪”“追忆”“惘然”。 教师补充:还有“无端”(学生较难找出来)。 第二步:研读诗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无端”无来由、莫名地。无缘无故地就回想起过去的“华年”。 那请问诗人“思”什么样的“华年”?“迷恋”什么?“寄托”什么?为何流泪?他又“追忆”什么?为何“惘然”? (1)作者追忆的华年是怎样的华年?下面我们就来看中间几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请大家阅读注释,了解“庄周梦蝶”和“望帝化鹃”两个典故。但似乎,学生还是不能理解这两个典故和本诗有什么联系。 请大家解释“迷”。 回答:迷恋。 “蝴蝶”会让你们联想到什么? 回答:①美丽、自由。②一切美好的人、事、物、境。③追求、梦想、信念。4
那意思就是说,庄周清晨醒来依然迷恋那只蝴蝶,甚或分不清彼此。诗人就像庄周一样,生活中蝴蝶一般的人、事、物或者境,或者理想,令他沉醉痴迷、若醉若离。然这必定是“梦境”!所以他只能把这样的“春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恋)寄托于那至死哀鸣的“杜鹃”。 请结合“杜鹃啼血”的典故,理解“杜鹃”这个意象。 同学1回答:杜鹃热情呼唤春天的归来,望帝声声呼唤国家的归来,直至喷血而死。这是怎样的执着啊,即使牺牲。 “望帝春心托杜鹃”就可以理解为诗人为了心中迷恋的东西,至死追求,泣血而亡也不后悔。 同学2回答:它的声声哀鸣中充满着哀伤、怨恨、不死心。所以我觉得应该理解为美梦易破、理想成空后的无尽幽怨和不甘心。 教师点评:我们同学善于思考,并言之有理。很好。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请大家读注释了解“沧海遗珠”“鲛人泣泪”“蓝田产玉”的典故。 思考:“珠”是怎样形成的?“泪”从何而来? 学生1回答:沙入蚌中,疼痛难忍,不得不不断磨炼自己,经过一千多个日夜才能把一粒沙升华为珍珠。“月夜”“沧海”是那般辽阔、孤寂,没有繁华、没有掌声,只有无尽的眼泪。没有经历这般痛苦的磨砺,怎能使自己升华! 学生2回答:珍贵的玉是深藏于地下、不为人所知的。可是在阳光的照耀下最终会显露出“玉烟”,然而别人只能徒羡其精华。你所拥有的美好、珍贵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4
华年之事,一场追梦,只能留待追忆,惘然若梦,往事不堪回首。可是当初迷恋、执着追求、忍受的的种种孤寂看似不堪回首,却恰成为今日值得追忆的过往,不是吗? 第三步:拓展思路 1.请大家了解李商隐(详细介绍见幻灯片)。 2.介绍悼亡说、自伤说、音乐说、诗序说等几种解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课后作业: 你更认同那种解读?请结合这首诗,写一篇解读文章。 课后反思:开课前,之所以不把李商隐的生平详细介绍,是怕学生先入为主,从而使解读这首诗就停留在“作者为何写这首诗”的问题上,而让这首诗少了“常读常新”的生命力,那我们让学生学习这样经典诗歌也就没有了意义! 典故是造成学生理解古诗的最大障碍,即使典故注释很详细,高一的学生也很难理解典故在本诗中的用意。所以,以本为本,从“意象”入手,由浅入深,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效果比往年好很多。 作者单位:云南丽江玉龙县一中;云南丽江玉龙县一中。4